神秘人儿

前两天我用故弄玄虚的口吻和娃说,和你说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非常非常吓人,她吓了一跳,问是什么?是社会新闻么?我说不是,是我们家的事情,她看看我说,难道是你胖了?我说不是,主要是我最近没敢称,不知道胖没胖,她又想了想说,“那是你把那罐巧克力都吃完了?”
啊!!!被你猜到了诶。。。非常惊喜的抱住她,很懂我啊小姑娘!
晚上看到一家网店卖的衣服,仿佛颇好看,一张大图里面,里面有20件衣服,我问杨小恒,你觉得我最喜欢哪3件?她蹭蹭蹭挑出3件,2件都正中红心!
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和shu说,你说你说,杨小恒是不是非常懂我,他说,是!但,你。。。也没有那么难懂。。。
我今天中午吃饭和同事讲了这两个故事,她居然反应也是,你。。。还是挺好懂的。。。
这样啊。。。原来我完全不是个神秘人儿,啊

昨天晚上重看《伦敦生活2》,看到晚上11点多,不舍得睡觉,一觉醒来就要上班了啊!晚上一边刷牙一边想,明天就当是老伏开会,不想上班的间谍也是要去开会的!

一点都不想上班,过了逍遥自在的五一假期,在家里吃东西看片子读书拉琴,最远也不过步行去了一趟徐家汇。。。时不时抱着娃和老公在床上滚来滚去,实在是太舒服了
我看了音乐剧《伊丽莎白》,娃重看了音乐剧《音乐之声》,想不到,我会去看德语音乐剧,还挺好看的诶,《伊丽莎白》讲的是茜茜公主的故事,简化说起来,可以说是既要又要的故事,既要自由又要舒服,也没啥责任心,但我觉得也还挺好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不是,努力一下总可以,而且虽然她爱美爱得要命,令我觉得至于么?但,好像除了让自己好看,她也没啥可以自己能控制的东西了。。。就还挺惨。。。以及,确实,自由真的是非常非常令人向往及追求的东西啊,啊!

虽然我不爱上班,可不也一天不落的上着么,我不也每天努力挣钱么,茜茜公主她虽然不爱当皇后,可她不也当着么,王储不也生了么
不仅要人干活,还要人兴高采烈心悦诚服的干活,这都是什么毛病啊?应付生活已经够难了,如果还非得自我要求做出享受的姿态,那也太贱了吧?
又,《夜船》一段可真是感人啊,历尽沧桑,我依然还是不爱/喜欢你,非常好!可能,因为我觉得这里面是体现了“我选择了“不高兴””,算是体现了我的自我意志,而不高兴的自由也算是自由中为数不多较为易得的部分了

假期还读了半本《隐面人》读了一个《I capture the castle》的开头,也还挺好看的
假期最后一天,做了田螺姑娘的醋蒸鸡,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食谱,但是意外的好吃,圆满的句号啊!

4月28日的音乐会

4月28日是五一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尽量把事情统统做掉,然后充满期待地去听王健的音乐会!

第一次听王健的现场,怎么说呢,客观的说,可能是好的,至少在我这样的外行看来,觉得技巧什么的应该是没的说,但主观来讲,我不喜欢
我觉得他的音乐很硬,当然这是个人的音乐追求不同,不过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喜欢偏硬的音乐,但是这种硬法好像就不是我的菜。也可能硬和硬还不一样,比如说木头的硬和大理石的硬显然就不同?我可能更喜欢的是木头的硬,也喜欢的是刚强里的柔软,而如果没有柔软,只有刚强就觉得意思不大了,以及我觉得音乐很硬就缺少变化
那天的钢琴我也没有很喜欢,但是刷微博看有人觉得钢琴特别好,不像卡普松那天的钢琴过于平分秋色或者有喧宾夺主之感,啊,果然大家的偏好不一样,我喜欢钢琴很强,是两件乐器一层层的互相推上去,是伙伴式的关系,而不是钢琴衬托着大提琴/小提琴

回来路上,我忽然记得之前读过一篇王健的访谈,刚刚又去翻出来,他说,“……而说到演绎风格,和欧洲目前整体上的音乐品味是有关系的。他们的音乐品位变得越来越淡了,越来越追求一种超脱,而不是去体会深刻的情感。现在,他们对于深刻的情感已经比较过敏了。现在的演奏,越来越华丽,越来越甜蜜,越来越“面带微笑”,越来越优雅。但是,也越来越少血和眼泪了,这些东西他们已经不能接受了。现在欧洲的品味,已经不接受血和眼泪,他们只接受一种典雅,一种清新的、让你感觉愉悦的东西。而过去那种,有血、有眼泪在其中的演奏,他们已经不喜欢了。就是说,我的演奏现在已经过时了。……他们没有对于深的东西的追求,他们不喜欢。就好比,现在他们只爱吃清淡的食物,而不喜欢吃有味道的东西,觉得那样太过分了。”
我不懂欧洲的音乐家,更不懂欧洲的音乐风尚,只是我觉得,这么泛泛的抒情评论很有我朝神神叨叨古琴届的感觉。。。而且显然在谈论艺术作品的时候,深刻的演奏是褒义词,浅表的愉悦是贬义词,这么说来,就仿佛不喜欢他演奏的人都是浅薄的。。。似乎也。。。太过于抬高自己了吧?
所以,可能我就是属于他说的,喜欢“甜蜜”、“优雅”的浅薄浮华的人儿~~总之,本次音乐会出来我没有一种被感动/感染的感觉,也没有觉得今天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夜晚,换句话说,卡普松的音乐会一散场,我就冲动地搜了一下小红书上第二天的演出有没有人不去了准备出掉一张180的票,而本次音乐会出来即使第二天也还有不一样的曲目我也不会再买票

说起来东方艺术中心的神奇之处是,居然中场休息的时候大厅里有卖奥尔良味烤鸡翅,巨大的气味真是。。。不太好闻啊!
而且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厅完全屏蔽手机信号,一方面心理上我觉得不太舒服,一方面也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诶
说起来,在东方艺术中心看到许许多多的学校/机构老师,以及各种各样持有赠票的人,回来看到一些专业人士的专业乐评,但,乐评届我不懂,但凭着多年看戏的经验,戏评届我还不懂么。。。
以及,见识少的我第一次看到钢琴家演出的时候靠着椅背弹琴,一度令我觉得他是不是背受伤了或者先天背就不太好啊?!又话说,翻谱的妹子两次翻错地方,其中一次还被钢琴家一手推回去,颇有喜感

另外值得一记的是,我!周末仿佛忽然找到了一点点拉琴的感觉,能有点老师说的收着一点点给的感觉了,录了一段梦幻曲,看录下来的音波,应该这不是错觉!
因为我去年的录的梦幻曲,基本上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向右收敛的三角形,就因为每个音都是有个音头的,起头重,所以连在一起就没有那种音乐延绵的感觉,而是会有种一顿一顿的听感,后来今年年初的时候录了一次,觉得是当时最最好的一版,看音波,基本上是长方体,也就是虽然没有多大起伏,但起码也没有很突出的音头了,我昨天录下来,啊,终于大部分音符是个向左收敛的三角形了!就是音乐是一点点出来的,还略有起伏。。。希望。。。我是真正的上了一个新台阶!

放声歌唱

昨天去听卡普松的音乐会,晚餐去麦当劳吃饭,是新炸出来的薯条,最喜欢这种薯条了!立刻,我觉得会是一个非常快乐的晚上!
说起来,好久好久好久没有进剧场了,更就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剧场进过不用隔一个位置坐一个人的剧场了,坐在里面等开场我已经颇有一些激动,完完全全的座无虚席啊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的第三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头的响起来的时候,那种和煦温柔,非常感人,我看到我前排的观众在这几个音符出来之后,就和她的小伙伴对看一眼,竖了一个大拇指~这个乐章后面激烈的部分也是越来越好,和钢琴完完全全交织在一起,密不透风又威风凛凛,是一种放声歌唱的感觉,我觉得非常值得,现场果然是不一样!
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但也还是精彩的!怎么说呢,我觉得独奏家确实是有独奏家的气派在,现场效果热烈得不得了,最后谢幕的时候掌声经久不息,卡普松和钢琴反反复复出来谢幕,还又返场了两首小曲子,是《天鹅》和《沉思曲》,很柔和,而且天鹅有一种清丽
演出里我通常都特别喜欢返场的部分,重头已过,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也仿佛更熟悉了一点,有一种格外轻松友好的氛围
走出音乐厅,降温的春天,风如凉水一样,路上有草木的味道和花残留的香气,深深吸很多口气,啊,真好啊!

又,我觉得确实还是要听熟悉的曲子,比如说开头舒曼那首我听得就没啥感觉,但是,问题又来了,不熟悉的曲子可能就是因为听起来没那么喜欢才没有反反复复听,所以才变不成熟悉的曲子的。。。摊手。。。想到下周要去听王健的音乐会,其中有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我听过好几次,都没啥感觉,于是今天在路上又翻出来听,想为下周音乐会做点准备,然而。。。听完之后还是觉得专辑后面的那首福雷的奏鸣曲更好听诶。。。

timing及其他

最近听王识君博士的钢琴课听得津津有味,虽然非常技术流,但是竟然也很好听!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经常说的timing,他有时候会说,这个地方稍微弹得宽一点,我觉得我非常能明白,真的有的地方很感人处就是演奏者稍微抻的一下,我觉得大凡能出唱片的人,音色都不算特别差,而音色在演出的重要性里,至少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至关重要的是尺寸,或者就是timing,这不是节拍器打的那种节奏,节奏大家可能都不会错。我心目中的尺寸是总体的大小,一首曲子,A弹10分钟,B弹8分钟,即使内部的比例都一样,但就是俩人尺寸不同,而到了句子内部,就是timing,某个小节里面,两个音符之间,是抻一下还是赶一下,是宽一点还是窄一点,这些地方我觉得是非常迷人且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偏好都会不一样,
除此以外,句子的走向,强弱,也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变幻无穷啊!

昨天上课,学维瓦尔第的奏鸣曲,同样是四个二分之一拍的相同音符,因为他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就是要断开一点,不用揉弦,上次的柴可夫斯基就是粘一点,幅度从小到大弦揉起来!而且附点不用拉满,左手不离开弦,用震动的余音补足时值,这样一搞,确实音乐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是一种干净、简洁、工整之美
目前在练的一首lee还蛮好听的诶

在东翻西翻找同人,一时还没有找到特别喜欢的,我喜欢的是这俩人在困境中相互的一点慰藉,一点温暖,而。。。微博上推荐大部分都是,超甜,纯甜
啊,不是很爱看这种超甜纯甜的文,尤其不太爱看吃醋什么的这种环节,不必要的劳累,生活里可供糟心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吃醋已经是排在很后面的种类了,时刻保护欲爆棚也不太行,老是要把她护在羽翼之下什么的完全不是我的菜,更喜欢的是,“我帮你一起准备,相信你能应对”,“我虽然无法保护你不受伤害,但我能尽量收拾烂摊子”,”即使可以互相给一个肩膀,但我们困难依然只能自己面对,但有了这样一个肩膀,日子就更过得下去一点了”……总之,这样一来,好像言情小说能看的就不多了
shu嘲笑我说,这就是代沟啊!纯甜+吃醋是小朋友是喜欢的嘛,哎,我觉得他。。。说的对。。。可能我过了看正宗言情小说的timing了!
我可能要回到lariope那里去,读一些之前只读过翻译版的原文了,强大如SS表现出,“我佩服你,愿意帮助你实现你的梦想”,是多么旖旎的一件事啊!

性感

上周看了篇同人,里面提到《剧院魅影》里面“all I ask of you”,我在QQ音乐上听了一下,好听诶!!
就准备周末在家看《剧院魅影》的25周年纪念版
有一个小小的期待的感觉真的好好,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周末不仅看完了这部舞台剧,还看了一些初代魅影的视频,以及看了一部BBC的纪录片,很上头啊!真的是好听好看!
上半场里面地宫/地下湖那一段,真的非常。。。性感或者说色情
也不能说是性暗示吧,基本就是明示了,sing !sing !sing for me
妈呀!!

以及在纪录片里面也提到就是这一段就是很欲啊
25周年纪念版的魅影虽然有点浩然正气,但是也还是有一种压倒性的性感的,而初代魅影那种如父如友的诱惑就更诱惑,非常迷人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部戏有这么多这么多女观众为之迷醉,就是因为这部戏里面充满了。。。性张力
顺便,25周年版的墓地一场,这姑娘演得和唱得都真是超级感人啊!

性张力是一个我没有很想好到底是什么的东西,完全不等同于明星脸长得好看,当然一个人/演员有没有性张力可能和每个人不同的性上的偏好有关系,但可能有性张力的人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除了一种生命力之外,可能性张力是一种来自于对他人的兴趣和探究带来的侵略性,而且要让人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顺便,我觉得稍许有点压抑以及自我控制力强的人就比较有想象空间,一览无遗的阳光少年就差一点,经常暴怒的人就是零,所以SS就比小天狼星更有张力耶,但完全没有压抑自己的话,就是天然风轻云淡的话,就又不太行,得是湖面上的冰山,是溢出的一角。。。就很微妙的东西

我觉得舞台上的性感是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不能比的,那种色情,啊,真的很色情啊,张力十足的色情啊!就好像说昆曲里面,一不过男女主扶住女主角肩膀,但就是有一种说不尽的温柔缱绻
以及,我第一次感受到舞台上的性感,竟然是。。。唱着“大雪飘,扑人面”的林冲。。。太羞耻了

总之,就过了非常快乐的两天,这种整块的很上头的很性感的文艺生活所带来的欢欣,绝对不是躺在床上零零星星刷微博能比拟的,不得不说,文艺生活到底还是使人快乐啊!

诡异的三重奏

昨天上课学了一个布列瓦尔的C大调奏鸣曲,谱面本身不太难,虽然三连音那段有点搞,但多练也还能拉下来,真正困难的地方我觉得古典风格有点难掌握,古典风格和浪漫风格真的好不一样啊,强调音头,强调相同的音断开,那种利落啊,相形之下浪漫主义风格就粘乎乎很多,话说老师拉起来真的非常潇洒,不要说声音,就看着都很好看诶!
然后我今天就去听海顿去了,希望获得一点启发,之前完全不知道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有什么好听的,现在听倒似乎也听出一点点好听之处来了呢
说起来,为什么我的弓子和我的琴弦它们俩的关系怎么就那么的。。。平滑?那么浮在表面,那么冷淡客气,它俩到底怎么才能struggle起来,啊?!

前两天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提琴奏鸣曲,非常带劲,就,曲子怎么能写出这样啊?!然后就去搜了一下他的三重奏,听到了一首很不知道。。。怎么形容的三重奏,古怪,扭曲,亢奋,诡异,荒唐,不健康的三重奏,听完这首三重奏再去听他最著名,仿佛旋律优美人畜无害的圆舞曲,都觉得圆舞曲透着一股嘲讽和不正经的味道,再也无法变成以前我以为的优美流畅的圆舞曲
我看之前阿什肯纳齐的采访,说他认为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里有一种“”被强迫的欢乐”“被命令非得喜悦不可”,我就忽然get了一点,就是他有的曲子的气氛里是有一种,你要欢乐啊?那我就欢乐S你啊,你要唱胜利的赞歌啊?那就唱起来,我们往S里唱啊
三重奏第一乐章最开始,大提琴那么高的泛音,小提琴反而在低的音域,就是那种“我偏要勉强”的别扭
但是,他既能写出旋律非常美,简直令人心颤的段落,比如《五首双小提琴和钢琴》的第三首,比如《牛虻》里的《浪漫曲》等等,他也能写出非常令人沉痛的段落,比如大提琴奏鸣曲里第三段,而那个奇奇怪怪的三重奏,我居然连着听了好几遍,非常上头,一边上头一边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赶紧跑去听拉赫缓解一下,我总觉得,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里面有一种我们这些人很懂的东西,往大里说就是一丢丢默契,就是我们懂这种伪装和真心,懂这种幽默和无奈

《猎魔人》第二本看完了,真是不错,开始看第三部了,要省着点看才行

这两天还听到一个Zoltan Kocsis改编版本的《练声曲》,结尾部分真好听啊,星光灿烂

过年

三个人过年去了一趟海口看我爸妈,7天,还是觉得蛮累的
很久没有见又重新在一起住了几天,会更清楚一些事情,会更了解自己。于是,虽然现在我也还是个弱鸡,但可能我还是可以拍拍自己的小肩膀,对自己说一句,well done?

从来没有那么久不练琴过,昨天中午回到家,迅速收拾完东西,洗完头洗完澡,拿起琴,非常陌生,声音也奇怪,琴弦的触感也奇怪,但是拉起来还是觉得很开心的

在海口的某天晚上,在床上戴着耳机听Fournier的勃拉姆斯,钢琴是Wilhelm Backhaus,我搜了一下,这位钢琴家是1884年出生,在我看来他就是个古代人了,但是QQ音乐上的这张CD音质很好,一点没有古代的感觉,总觉得Fournier的勃拉姆斯非常柔软温和,但又不纤细,听得我很感动

又开始读《猎魔人》,又读了一部分,发现好像是有点意思,但是距上次看隔得太久,有点接不上,所以我又调回去准备从头开始读一遍
以及,喜欢的同人文的作者终于开了第二部,一阵兴奋,立刻就读了第一章,希望作者可以积极更新,啊!

马上又要上班了,还是想叹口气的,不想干活啊不想干活

费尔岛/北欧风毛衣以及其他

我一直很喜欢胸口附近有一圈提花图案的毛衣,就是淘宝铺天盖地的费尔岛/北欧风毛衣,20年前我就有一件,前两天又买了一件,想到周末可以穿就很高兴!
以及,我还喜欢牛角扣大衣,只是现在年纪渐长,穿起来总也觉得不大合适,怎么说呢,这么多年,喜欢来喜欢去还是喜欢那些东西,没长进啊没长进!

前两天晚上在看昆曲,最最喜欢的也还是《玉簪记》的四折、《望乡》以及《书馆》,《惊变》虽然不错,但我讨厌劝酒的环节,《迎像哭像》当然很好,但是听起来太伤了,不能多听。也还有很多折子虽然是好的,但是不能算是最最喜欢。
又去听了《偷诗》的后半段和《秋江》,《偷诗》大部分都还可以,小儿女情态嘛,虽然有的演员也太拿捏作态不够大方,但基本上怎么都还挺可爱的,但是《秋江》我还是喜欢温宇航和邢金沙的版本诶!
当年一度还挺喜欢王振义和魏春荣早年间的版本,但是昨天看了一个2021年的,很不行啊,顺便,他们这两年的《长生殿》也很不行

温金的版本,其实不是太有少年离别的感觉,但是非常感人,俩人互相对看的时候,啊!深情款款到我心里为之一荡。。。俩人互相之间给得出,接得住,而且温宇航唱腔比现在很多小生要硬朗浓烈得多,也十分戳我,因为我这种别扭的小观众就喜欢硬朗里的片刻柔软
《望乡》也好,清唱版本和98年的版本都很不错,看到底下有评论说李陵两次劝苏武“把离愁且放宽”,不仅仅是说给苏武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他自己其实既回不去也放不宽,说得很对诶
再次感叹,温宇航真是有一把好嗓子啊!太希望他可以再来演出了,即使他只在北京演,我也会坐高铁去看的!

这两天发现皮亚季戈尔斯基的德沃夏克特别好听,尤其是后两个乐章,进而发现同一个曲子,大家的速度能差很远!以德沃夏克为例,在录音(视频太难算时间了)里,三个乐章的时长分别是:
皮亚季戈尔斯基:14:29,10:37,11:24
罗斯特罗波维奇(柏林爱乐):15:42,12:41,13:04
罗斯特罗波维奇(捷克乐团):14:58,11:16,13:03
马友友:16:13,12:49,13:18
杜普蕾:15:27,13:20,13:41
就,最快的版本比最慢的版本能快出20%不止呢,我觉得尺寸这种东西是非常神奇的,因为每个乐章内部的速度大致是一致不变的,那么就意味着如果在一个乐章里,有的地方采用了似乎还蛮舒服的速度,另外的地方可能就会太快或者太慢,要兼顾整体又要顾及到乐章里特别出彩的部分要格外抓人可能也没那么容易?我可能速度的选择是一个还蛮重要的事情?
顺便,之前我一直喜欢杜普蕾德沃夏克的第一乐章,后面就觉得没那么好,说不定就是因为整体速度太慢了?

我开始以为快的版本比较容易带劲,细细比较之下好像又不是,比如听了阿格里奇和克雷默的克鲁采里面阿格里奇的琴弹得颇为火爆,可是阿格里奇和雷诺德卡普松的2022年版本,我就觉得琴非常软,但这俩的时长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快就一定带劲的。。。带劲也是一个玄妙的事情
以及!克鲁采我觉得最好听的版本还是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版本,非常带劲!听得人很昂扬,而且不是那种被push的昂扬,是被带动的昂扬,喜欢!

最近还很谜三重奏,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就觉得很好听,特别喜欢的是Vladimir Ashkenazy / Itzhak Perlman / Lynn Harrell / Ludwig的版本,真是神采飞扬,有的地方真是有一种飞珠溅玉的感觉
我查下来,这个版本和我喜欢的克鲁采都是80年左右录制的,那时候,三个人都是40岁前后,我个人是觉得这个岁数是大部分艺术家最好的时候,可以算是舞台上的风华正茂
一般来说,至少从我看戏的浅薄经验来看,我觉得艺术家基本30-60都算是好时候,起码30-50岁都能算是非常。。。黄金的时光了!
我喜欢这种明显音色不融合的乐器里之间的配合,喜欢他们互相承托得严丝合缝,彼此是配合得合,不是融合的合。所以说什么呢,所以说再次感叹一下,喜欢的东西,可能喜欢来喜欢去都有同样的内核,吧?

硬朗

因为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就找了好几个版本来听,发现Lynn Harrell和Vladimir Ashkenazy我也还蛮喜欢,感觉上Ashkenazy的钢琴似乎我还挺喜欢的,在B站上东翻西翻,看到有人说他喜欢Ashkenazy的音色,另一个评论说他的音色很硬,我觉得,对啊,我之所以喜欢可能就是因为他的音色很硬,有一种透明的质感,以及总体来说,文艺作品我可能还是喜欢硬朗清晰的东西,如果硬朗里面有一些柔软,就觉得啊,啊,真的特别美
然后翻了翻《游艺黑白》,看完了Ashkenazy的访谈,包括其他钢琴家提到的Ashkenazy的一些段落,就还。。。挺喜欢的

继续说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之前看过BBC一个很短的记录片,Steven Isserlis说这首曲子里有非常浓重的宗教成分,这是一个我没太想过的角度,不过我觉得从听感上来说,Steven Isserlis的版本似乎是神神叨叨一点,说起来Steven Isserlis经常有非常温暖的音色和气氛,但我觉得他风格就是比较神神叨叨的,虽然是褒义的那种神神叨叨,而Lynn Harrell和Vladimir Ashkenazy感觉就比较无产阶级一点,我都还蛮喜欢的诶

说起来路上奔波的时候,我又开始在地铁里读同人了,看到有人2006年开始喜欢SSHG这一对,到2021年终于开始自己动手写起来,虽然用的是很古老的梗,但胜在写的好看,我居然也津津有味的看了六、七章了呢!啊,我已经看了不止一个人说,人到中年,上了一些岁数才懂得罗琳阿姨为什么那么珍视勇气这种品质,因为,真的。。。很难啊

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和一些同事聊了一会,大家普遍觉得,现在身心健康都非常堪忧,鸡血都打不进去啊

练琴还是正常在练,我算是知道了,不仅音准难搞,节奏它也很难搞啊,统统都很难搞就是了,反正,想要拉得好一点点真的很难啊

姚阿幸

看到一个八卦,说勃拉姆斯和好朋友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如何如何,我就又跑去找了一点资料来看之后,我才知道约阿希姆居然就是彭广林播客里面说的姚阿幸!啊!这个名字我可太有印象了,因为!当时我一直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是瞎子阿炳哦。。。

这两天听到了一个非常非常好听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我觉得是一个我一直get不到的人,就觉得是还挺美的,但就是不太会被打动,直到我听到这个版本的第二十七号小提琴奏鸣曲,真的很感人!并不是那种,一二三,开始!我要开始抒情了的感人,而是把世间的美好展示给你看的那种感人,是那种,你看呀,冰消雪融了的感人
反反复复听了好多好多次,而且!我还把整张专辑下载下来了
我觉得一切好东西都要存在本地!网络,它不靠谱啊!

以及,一定一定要慢练长弓,一定要打开节拍器慢练空弦和音阶,啊!切切切记~~

《魔戒》读完两部了,果然还是一直一直在走路,啊,奇幻版西游记啊简直,比HP差远了。。。希望第三部能更爱恨情仇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