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

昨天shu煲了冬瓜排骨汤,汤里就是只有冬瓜和排骨,但是汤碗放在边上,我觉得隐隐有一点生葱的味道飘来,我觉得可能是自己搞错了,吃了块冬瓜喝了点汤之后,说,我觉得哦,很奇怪的觉得哦,汤里尤其是冬瓜,吃起来有一点点生葱的味道,为什么呢?是我味觉出问题了么?
他回忆了一下,说,哦!!他切冬瓜的时候砧板切过葱花,砧板没有洗,直接切冬瓜了。。。他说我也太厉害了吧!
啊,我也被自己吓一跳,如此敏感的嗅觉和味觉啊,如果我对音高有这么敏感就好了,叹口气

娃放暑假了,昨天和我说,她在家和爸爸抱了又抱,我没听清楚,说,啊?!抱了六抱?这么精确的么?她说,不不不不,远不止六抱,嘿嘿嘿,爸爸整个白天都是我的!
然后今天早晨还和我说,我放暑假了哟!而你,还要去上班,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大笑着跑掉了。。。
啊,每天上班都想着,下班就可以练琴了!再上1周,又可以去学琴了!再上3个月就可以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了,再上5个月就可以去看《悲惨世界》了
可是每一个快乐的节点之后,还是要接着上班,毕竟人无再少年,但是班有再上日啊

然后还一边上班一边焦虑,不仅为上班焦虑,还为如果没班而焦虑,毕竟我就是一个焦虑的个体户。。。

拍拍拍拍拍

周日娃去搞毕业露营活动去了,我和shu出去吃饭,想要搞一点罗曼蒂克活动,就在一家还蛮罗曼蒂克的餐厅吃饭,斜对面的一桌有个四个年轻女生,啊!!!就是在拍拍拍拍拍,互相之间都几乎不带说话的,大家先拍,拍好之后看手机,看好之后再接着拍,如此循环
小情侣也是,要么就是在走路,要么就是在拍拍拍拍拍,要么就是在各看各的手机

地铁上、商场里,马路上,几乎没看到腻在一起的小情侣,仿佛大家谈恋爱也谈得很例行公事按部就班,好像在做化学配平的题目。。。我和shu说,我觉得十多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随处可见亲亲抱抱的小情侣,要么就是互相看着,要么就是腻在一起讲话讲不停,两个人的手恨不得扭成麻花。。。我觉得我们俩简直是本市走在马路上最要好的小情侣了
他说,是诶,现在好像是很少在外面看到那种看起来两个人就很要好的小情侣了,啊!真的。。。好奇怪啊!好奇怪啊!是大家都不谈朋友了嘛?是大家已经对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没有兴趣了嘛?是大家都过于疲惫了嘛?是大家的生活已经这么紧绷了嘛?是大家已经被剥夺得太厉害,一点冗余也不愿意拿出来了嘛?
啊,不懂。。。

我俩虽然去吃了颇为一个罗曼蒂克的餐(啊,餐厅人好少啊,工作人员比顾客还多),在路上散了一圈步,搞了一点线下活动,但我们都觉得感觉现在线下生活感觉好萧条啊,当然并不是说马路上没有人没有车,但是那种萧条的感觉是很明显的,是一种氛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线下生活,线下的唯一目的只有大家不停地拍拍拍拍拍
大家都只想活在照片带来的幻觉里么?到底有什么好拍拍拍拍拍的啊?甚至未必是拍自己,比如说看新闻里大家去参观美术馆,对着画也要不停地拍拍拍拍拍,横过来拍竖过去拍,可是那些画,再怎么拍,能比图册拍的好么?!来博物馆不死盯着画看,拍拍拍拍拍干嘛呢?

而说起线上生活,现在很多APP用的我也很头疼,在路边开一辆哈啰单车,打开支付宝,先弹出来个广告,小心翼翼的点跳过,因为如果不慎晃了一下手机,就意味着要自动打开到别的APP,然后要划掉返回,终于扫码用车,骑完关锁,又问我要不要购买年卡,关掉,点击付款,出来1.5元,然后默认让我免密先付后用,我又要在角落里关掉,点直接支付,然后输入密码,付掉1.5元。。。妈呀。。。为什么要搞成这样啊?!为什么要步步为营勾心斗角到这种地步呢?

我总觉得这个社会现在怪怪的而且很没劲,当然也可能是我怪怪的而且很没劲,而社会它好得很呢!

重生文之真假千金

我不看网文,在微博上看到有个人说,她看了一篇重生文,就是真假千金暴露之后,假千金回到贫民窟的自己家,不仅看不起自己家以及和三个琴哥哥关系搞得很僵,但是真千金维系了好的关系,后来三个哥哥异常发达。后来假千金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知识,她知道三个哥哥会发达,要先真千金一步得到三个亲哥哥的宠爱。里面还有一些保持关系的细节,就是如何用了前世掌握的哥哥们的信息,更好的让哥哥们爱她等等。博主说,她觉得这个很势利啊,而且假千金显然也不是真的爱三个亲哥哥,而是当做攻略在用,所以博主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仿佛根本意识不到这个,因为文里面假千金是善良正义的一方

我也觉得很神奇啊!重生文,当然是用重生来弥补今生的遗憾,这个我懂,网文的要点是要爽,这个我也懂,但是,我不懂的是,难道今生的居然仅仅是没有慧眼识别出好大腿,以至于重生了之后要专门去抱大腿,而且是带着前世的知识稳准狠的抱大腿,更高更快更强的挠到大佬的痒痒肉,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爽的啊!?
我倒不是觉得一篇文里的正面角色不能势利,只是作为读者,我们难道看势利小人抱大腿最终发财的故事在生活里看得还不够么?还要在网文里再看一次么?而再看一次又有什么美感什么爽感呢?我真是觉得。。。颇为困惑啊
广大网文作者以及读者,是不是对爽的想象力也太有限了一点啊?

今天我同事说,重男轻女家庭养出来的女孩,都不太像女孩(当然是指刻板印象的那种女孩),比如说你比如XX,我说喂!我怎么不像女孩啦?我今天可是穿着小花衬衫呢我!
但是,我其实理解她说的意思,其实颇有洞见。当然,这里的重男轻女的家庭指的是狭义上的。就,虽然就广义而言,所有的家庭都重男轻女,因为这个社会就是男权社会,但是刻板印象,比如说女生就是要花钱打扮,就是要美美的,就是要会搞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可以娇气,这些不是我说的狭义的重男轻女,狭义的是指,男的天然有好待遇,天然比女的得到更多,是明显的“重”和“轻”,这些家庭的女孩吧,其实是秉着一股真气的,没有办法有很女性的柔软,获得看上去很女性这部分可能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显然又不是男的,不能获得在社会上广大男的的好处,总之,就是很不合算
其实,我早就知道我是一款不合算的人,但,就这样吧。。。

我还是想想周末去上课,去吃吃喝喝吧!

爱你的每个瞬间,像飞驰而过的地铁

这是老狼《虎口脱险》里的一句歌词,大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听的一首歌,早上在地铁里刷手机,看到有人提到这句词,评论里各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理解是,爱你带给我的感觉是如同地铁开过时周围的风,产生的巨大吸力,但我最终挣脱,得以“虎口脱险”,或者说,就是感受到它的流动和消逝,但不走入,最终地铁飞驰而过
而我,从来不是这么想的!我一直以来的理解是,爱你的那些瞬间,那些片段在脑海里划过,已经变得模糊,已经看不真切,如同飞驰的地铁,这列地铁已经走远,虽然不可追,但,5分钟后(上下班高峰3分钟)又可以有下一班呢!你这班我是上不去了,我就坐下一班吧
啊。。。如此具象的我

这两天在读《教宗与墨索里尼》,还挺好看的,不过目前才看到18%,说起来,这个教宗是庇护十一世,选上教宗大概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因为大家投票投到第14轮才符合过半数勉强选出来,这人在当上教宗之前,一直在梵蒂冈图书馆工作,做到馆长,业余主要爱好是一个人爬山和在山区徒步,可能大家都觉得他人畜无害
但是!他当了教宗之后,变得很要感觉,很要威仪,很享受个人的无上权威,他不仅是一个非常冷漠的人,而且被说一不二的权力搞得很爽,最喜欢大家见到自己都战战兢兢的样子
怎么说呢,我觉得权力真的具有巨大的腐蚀力,可能没几个人受得住,而伟大的人物,比如说邓布利多,比如说甘道夫,他们之所以了不起,也并不是能身在其中不为所动,而是知道自己受不住,能选择主动远离这种诱惑,邓布利多绝对不要当魔法部部长,甘道夫不碰魔戒,这种“啊,我得忍住!”,我觉得还挺美的,反而比在其中毫不享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真诚的多,因为后者大概根本不存在吧

曲阳路家乐福

昨天又和shu聊了半天《黑暗物质》,我觉得这部书的是以一个故事来描述了作者本人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实设定和想法很多地方是很妙的,不仅有融会贯通之处而且还自洽,但鉴于这种思想本身我既不熟悉也不特别有兴趣,我就只能着眼于故事本身,然后觉得讲得不太好,但shu因为喜欢既喜欢这种哲学思想又喜欢抽象还喜欢各种神秘事物,所以觉得故事虽然有缺点但也能接受
所以,这是一部很挑读者的书,可能我就不是他的目标读者,里面很多太抽象的东西,我都不要说是不是喜欢了,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
后来我又想,我毕竟一个做数学题都主要靠举例子的人,就不要为难自己了,还是多吃点巧克力去算了

今天早晨去银行调材料,是曲阳路玉田路口的银行,我已经快20年没到过这个路口了,当时读大学的时候,曲阳路上的家乐福是经常要来的,而现在家乐福倒闭都已经好几年了。站在路口看着家乐福遗迹上褪色的商标,就在想,那时候大学快毕业,那么迷茫那么不开心,一直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剧透看到10年后15年后就好了,让我看看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此刻,就是那时候幻想的未来。此刻,我早晨吃完一杯shu做的焦糖布丁,看shu送娃去上学,然后穿上其实我有两件不同颜色但同款的优衣库衬衫之一,去银行干律师要干的活,是那时候的自己完全无法想象的未来,而且,比那时候能想象出来的最好的生活还要好得多得多得多

翻了一下大学时候已经倒闭的博客备份,草草扫了一眼,发现那个版本的自己不仅陌生而且我也不怎么喜欢她,我还是更喜欢目前这个版本的自己一点,I am a changed woman
不过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一如既往的话,那大概就是:话痨!

Prima Donna

这两天累死了,老清老早出门,昨天搞得晚上11点过才回到家
今天早晨又一大清早爬进去去奔波,眼袋都出来了

在路上听了一张初代《剧院魅影》的专辑,有台词有唱,四舍五入可以说是完整的舞台实况了,一下子又好像回到去年的时候,想起夏日夜晚的SD,想起追到苏州的大末,想起JR、grace、matt在舞台上光彩熠熠,想起JR豆大的眼泪落下来,想起grace越演越传神,说起来我觉得他们这一版和初代是有几分相似的,而25周年的官摄虽然也好看的,但和初代的诠释就相差甚远,最初看的时候看的是25周年版,但是后来我迅速的被初代的魅影和子爵俘获,所以我当然是喜欢JR这一版远胜过25周年,他们是在初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价值取向上更现代的一版,实在是太好太好了!
啊,真是快乐啊!

听到下半场,魅影面具被揭开,唱all I ask of you的歌词和旋律,和上半场子爵唱的旋律一样歌词一样反正几乎就一模一样(可能就是整体节奏略慢),但是感觉完完全全不同,子爵意气风发,魅影凄凉哀求,实在是很高级啊,完全一样的东西,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真是很妙
总之,听到这张专辑最后的一段,Down Once More的最后部分,还是让我非常伤感,非常非常伤感
赶紧回到前面重听了一次Note/Prima Donna,啊啊啊啊,我觉得这个七重唱真的是太完美了!旋律好听得不得了!而且很有内容,情景词曲都非常融合,这几天听了得有五六七八遍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好听的重唱啊?!!

勇士

如果说勇士就是流着血还在战斗,那我们女的肯定都是真正的勇士了,毕竟一个月要流7天血呢,不可能碰巧这7天都不战斗啊,而且开头几天还是血流不止呢,很壮观呢
所以,啊,勇士!在汹涌的血流中战斗的勇士,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女的!
(一个非常汹涌且干了很多活的人忍不住感叹)

最近又有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如果不想自己被气死,只能不听不看不想不问

以及,最近扫了一眼很火热的毕业演讲的争议,我新的心得体会是,虽然痛苦的感受不能比较,比如说A作为有钱人家的小孩生活空虚,感受到的痛苦是10分,B作为贫困人家的小孩生活艰难,感受到的痛苦也是10分,我并不怀疑A感受的真实性。
但是!我依然认为,感受虽然不能比较,但痛苦本身是可以比较的,痛苦本身是有客观分数的,而在客观分数这个层面后者就是比前者高得多,后者就是比前者痛苦得多。。。所以,如果你是A,你就不要跑到B面前来说自己的痛苦,更不要指望得到B的认可,这是。。。基本礼貌。。。
居然有一种风气,就是有些人不仅要占有特权的实惠,还要占有道德高地,比如我多努力啊,这都是我应得的,甚至连痛苦高地都不放过,比如,我其实也很惨,我是克服了很多的,我真是搞不懂啊,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处处争第一啊?!对于这些人,我继续觉得如果不想自己被气死,只能不听不看不想不问

就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主客观分得很开的人,我完全知道,在客观上,坏人就是过得爽,我也不觉得TA未来会倒大霉,TA很可能就子子孙孙一直爽,我也不会自欺欺人的从里面提炼出一点正面意义,比如说这些人的存在就是让我变得更强,不不不,他们的存在只是让我生气

综上所述,我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就是,没得到的,统统不去看!看了让自己生气的,统统不去看!只看自己得到的,于是确实时不时就觉得,我真是一个超幸运的人啊!超好命的人啊!就是会有更多的东西呐!嘿嘿嘿~~~

一种很被动的思维

在论坛上看到有姑娘说,“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也会侵犯自己的边界,比如在已经很劳累的情况下还要逼迫自己要做更多的工作,这就是在侵犯自己的边界。”又有个人回复说“看到你的文字,我很有共鸣。身体已经很累了也不被(自己)允许暂停下来休个假。导致后面身体累垮。”我真是。。。颇为不解啊
什么叫做自己不允许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被动的思维啊。。。如果是我会说“我虽然很累了,但是仍然决定不休息,因为我害怕被人批评/别人失望/搞砸等等”就,怎么说呢,可能是我比较自欺欺人,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两种表达式有差别的。

前一种思路是一种评价自己式的,“我没维护好自己的边界”“我不允许自己休息”,这里面的“我”都是一个被批评的对象,也就是说,不仅生气人家侵犯自己边界,还要生气自己没维护好,哦豁,一下气两次,翻倍生气
后一种思路是有主动性的,是一种意愿,就,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决定这样。决定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包括了所有我对现状的考量,是我在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可能我的考量不准确(比如说,其实不一定会被批评,其实也不会搞砸等等),但这是我这次的决定,可能我下回重新考量之后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我总觉得上述那些对自己的“评价”里面隐含了一个更有优越感的自己,那个更有优越感的自己在指指点点
我喜欢“意愿”,不喜欢“权力”,我不休息,是我个人的意愿,我不允许自己休息,嘿,居然还分化出一个更居高临下的自我来了?好奇怪啊。。。
说起来,随着岁数渐长,我真的很讨厌“评价”,你谁啊你,你来评价我?甚至我自己都不评价自己。。。我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尊老爱幼,已经够不错的了
而“评价”从来不能帮助自己进步,对自己好一点,爱护自己,帮助自己,信赖自己,并不是要“允许自己休息”,而是根本不要想着“允不允许”这一茬儿啊

就很粗鲁啊

有一些流行语,我单纯就是觉得有点傻乎乎的,比如说“真嘟假嘟”,比如说“水灵灵的怎么怎么了”,看了并没有想打他们,但是还有一些讲法,其实我觉得也很粗鲁啊!
比如说“XX餐厅给我吃美了”,“XX剧给我看爽了”,这个“给我”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粗鲁生硬的句型诶!!我们只会在训人的时候说“你给我站好……”或者说“你给我过来……”“你给我”这个三个字在句子是一个完全不必要的内容,“站好”“过来”,这个句子就已经是成立的,“你给我”唯一的用途就是增加生硬粗鲁不好好说话的感觉

语文课不是应该要学好好说话么?但是,我们的娃语文课在学什么呢?!
昨天,杨小恒问我一篇阅读理解一道题目,被分析的文章大意是,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见妈妈在晒被子,我就把被子抱出来也想晒一下,下班回来,我发现我的被子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是温暖的,如母亲的手心,母亲的被子,是清凉的,如母亲的手臂,然后作者就想起,“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啊?!!这样能养好娃么?!娃是什么凌驾于其他家庭成员之上的独特人类么?这是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么?如果说家庭生活困难,资源有限,娃在长身体,好的给娃吃,我觉得也颇为感人,可是太阳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啊,也要特地分出好太阳和差太阳,差太阳给自己好太阳给娃么?!
我们的语文教育实在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作者,乔叶,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各种名头多得不得了,百度百科还同时说“乔叶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一个农家,父亲是焦作市矿务局干部,是村里的第一个大专生,而母亲则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弟兄姊妹五个,她是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那,我还想进一步问问,最好的都是她的,她的兄弟姐妹们怎么办?要么文章很假,要么母亲偏心得厉害。。。

shu给我买了条超好看的小花裙子,超级无敌春天超级无敌好看啊!好想瘦一点啊!一边想着紧急饿几顿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一边买好了五一在家吃的维多利亚蛋糕,哎,要是随随便便就能瘦就好了喏

接话茬以及小红书

刷小红书的时候,有时候看着就好想接话茬啊
比如说,看到有标题说“难道就我一个觉得某某很帅么”,如果某某很帅,我心里就会想,不,你现在才问可见你是个傻子,如果某某不帅,我心里就会想,对,你只有你觉得,因为你是个傻子
这种反问句真是看的人很火大啊,还有那种“难道XX就只能XX/就一定XX?”,我都会心想,对!可不呗!你以为呢?!还有那种,“真的没有人XX吗”——对!没有!
“不是XX去不起,只是XXX更有性价比”——不,就是你去不起XX
“不宣传XX你糊涂啊”、”XX的人嘴可真严啊”——因为只有你的才觉得XX好
“XX我已经说烦了”——那就赶紧闭嘴!
“一X一个不吱声”——吱吱吱吱,你以为你是老鼠啊你?!
“以为XX已经很XX,直到发现了XXX”/“这才能叫XX,其他都只能叫XXX”——那是因为你只见过这个
上述,每一句看着都让我非常烦躁!就都透着油腻世故,以及一种仿佛是过来人的精明,特别想打她们!

今天还看到有小红书有个姑娘贴了一本英文书,她自己翻译了一下“但我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不虚此生……年轻的时候我美丽而快乐,嫁给了我爱的男人,他也一直爱我……我的孩子夭折了,但是我曾拥有他宝贵的两年……并且每个人都对我很好,一直很好……我真的是个幸运的女人”,小红书姑娘说“一个缠绵病榻即将离去的老人这样说,她什么都不埋怨,只是感恩拥有的一切,我又被感动了”,还在评论里继续说,“好想能修炼出这样的内心”。。。可是,我心里又忍不住接话茬,哈?这是修炼内心能解决的么?请问,你年轻的时候美丽么?请问,你嫁给了爱的男人他也一直爱你么?请问,每个人都对你很好么?!
就,很多事情。。。我觉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不是靠修炼内心能解决好嘛

就是我觉得人不要自欺欺人,很多东西就是客观的,不要说每个人都很美,也不要说自信就很美,没有这回事,事实就是别人美而你不美
但我们可以说,不美又怎么样呢,不美我们也可以快乐的活着,不美我们也自食其力不碍着谁,但是非要说每个人都很美或者美不美不重要,我觉得这就太假了
我完全承认,客观上我不美且美很重要。但是与此同时,主观上我不在乎这种重要,我可能是不合算,可能我花时间把自己搞好看一点生活会更容易点,但我认栽,就这样吧,我要花时间学英语说不定我还能进外资所挣更多钱呢,我不也还是这副样子

可能小红书的机制就是让人忍不住要接话茬,然后就流量大吧?!但我忍住了!我从来都只是内心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