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五一假期

放假就是快乐啊,就是快乐啊!!
放假前两天和shu一起看完了《教宗的继承》和《秘密会议》。《教宗的继承》我还挺喜欢的,虽然是方济各宣传片吧,但是拍得可看性很强,大概也知道了一点他们究竟在干嘛,两个意见完全向左的人,本笃十六世和方济各,如何相处。我觉得,I am changed,还是挺感人的,就是一个人,其实是真的有可能改变的。当然这种改变得是真的改变,而不是妥协,不是变色龙式的变换的时候
《秘密会议》就不太行,行的只是伏地魔大人,啊,伏大人确实长得美貌啊!!但是这个结尾我不喜欢,完完全全不喜欢,我觉得破坏了前半部分带来的所有有意思的东西,一个人,如何一点一点被架上去,一点一点有一种“我大概也行”的野心,结尾太傻了,完全毁掉了整部电影
看了两部片子之后,三个人去徐家汇天主教堂参观了一圈,shu和杨小恒是第一次进去,怎么说呢,我觉得站在里面,抬头看玫瑰窗里丰富的颜色投进来,整个空间确实还是让人觉得一种神圣的,是一种更高更远的东西

当中就是看书和练琴了,看了半本《罗马元老院与人民》,没太看懂,我觉得可能要翻出《世界小史》再重读一下,但是就看懂的部分的而言,我也觉得大家仿佛从根儿上就不一样,并不是世界人民都一样,然后走到了一个分叉路口,而是,我们和他们就是不一样,从公元前好几百年就不一样

上了一堂课,还是在搞《幻想曲》第一乐章,这次老师讲得非常非常细,具体到包括两个音符怎么连,左手怎么搞右手怎么搞,右手弓尖要顶住还是要渐弱,原地换弓还是力量收回来换弓,开弓是要震动着开出去,还是要慢慢蹭过去,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假期搞了两天,我觉得还是有点进步的,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天鹅》上,《天鹅》似乎也好了一点
还是要追求更细的东西,要有耐心
以及,我发现右手如果把琴弦振动开立刻,拿掉,会有很大很宽的共鸣,但是弓子又不能拿开,因为还有下一个音,所以要延续琴弦的震动但又不能挡住琴弦的震动,就很难。以及音很准的是时候就会有ring的共鸣,甚至也不是准,好的共鸣就是且仅是一个点,尽量多的去找,仔细听自己的声音
一首曲子,从完全不会是0,到自己觉得有点好听了是100,最容易有成就感的就是0-60的阶段,那真是每天都蹭蹭蹭啊,然后到了60-80,就有点难了,但还是觉得很快乐,而80-90这个阶段,我觉得就是非常折磨,搞老半天才好一丢丢,甚至才在两个音上好一丢丢,而真的要练琴,每一句都要注意很多,比如说舒曼开头那一句,174,3217,6升5,要想的记得且注意的内容包括:1开弓的时候把琴弦震开来,同时左手开始揉弦,左手抬指到7,要缓慢且保持力量,要稳定,换把到4,换下来的瞬间弓子要全弓毛贴弦往右拉开,把音往上托起来,到弓尖的时候,用肩膀顶住力量不变换弓到3,换把到217,一路抬指要蹭着起来,轻快,然后换弦到6升5,升5右手要撑住有延展性打开,向上消散
怎么说呢,我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三分钱两分货,一毛钱三分货”是各行各业的真理啊

假期最后一天去听了卡普松的全套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很满足!上半场是第一、第四和第二,第一不太好,我觉得贝多芬那时候还没掌握怎么写大提琴曲子的技巧,因为如果用的都是低把位的C弦或者G弦,钢琴比较复杂的话,根本听不见大提琴声音,所以后人不这么写,比如说勃拉姆斯奏鸣曲的第一句,用C弦的低把位,钢琴只有几个和弦,就比较搭配。总之,一上来,几乎听不太出卡普松的声音,就看他在那里忙来忙去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因为实在不怎么出声儿啊
相对来说,第四算还挺好的

下半场是第三和第五,啊,好听!!第三大家演的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确实很好听,既然有万物生发的春天的花香,又有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派。而且中场的时候有人来调过钢琴,不知道是曲子好了还是琴也好了点,反正听着两者的比例好了很多
以前没特别听过第五,我发现第五也挺好听,第二乐章的开头,是那种很亮的月亮照在很暗的海上,有人在沙滩上缓缓行走,有一种非常神圣的宗教感,第三乐章密不透风里面有两句很美的地方
我就回来搜了一下,新芭网上是“充满感情的很慢的慢板,D小调,3段体,这是一个充满愁伤的乐章,开始的主题令人感觉像是宗教的圣咏……乐曲不间断的进入末乐章,这是一首雄健的三声部赋格,主题由一段上行音阶开始,分别被大提琴和钢琴含 蓄的奏出。乐章行进到三分之二处时,闪现出一段温柔的乐思,与之前的赋格对比强烈,但它稍纵即逝,很快又被赋格取代。”我觉得和我听感非常一致,觉得自己好高级啊!居然听出来了!!我也听到了那个温柔的闪现!!
然后就想去搜一下,到底是谁写的,没有找到中文来源,换了英文去搜,也没有搜到,经过一些比对,应该来源是“罗宾·戈尔丁(Robin Golding)”在Maurice Gendron / Mstislav Rostropovich 的全套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CD里面作为Liner Notes 写的内容
但其他分析文里面,无论是用“chant”还是用“chorale”去搜,好像内容都很少,所以,到底我也不知道自己听得对不对,是听力有点高级呢还是纯粹瞎想呢。。。摊手

居然这么猛的一晚上之后,返场还返了三首曲子,爱的礼赞、梦后、天鹅,梦后我觉得不错,非常适合他,我觉得他没有那种坚硬的芯子,总体是软的,但是有自己的逻辑和说服力,也是好听好看的,以及他的软又不是马友友那种秀气的软,是另一款。。。总之,我觉得他拉贝多芬需要屏住一股真气(但可能贝多芬这种硬朗男,谁都要屏住一股真气才能搞他吧?)。。。返场这几首,就可以放飞自我怎么拉怎么有的感觉
减去中场休息也整整有两个小时,是一场。。。非常量大管饱的音乐会

啊,虽然后面两天其实感冒了,但,吃了药也不影响休闲娱乐,还是多么快乐的假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