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被动的思维

在论坛上看到有姑娘说,“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也会侵犯自己的边界,比如在已经很劳累的情况下还要逼迫自己要做更多的工作,这就是在侵犯自己的边界。”又有个人回复说“看到你的文字,我很有共鸣。身体已经很累了也不被(自己)允许暂停下来休个假。导致后面身体累垮。”我真是。。。颇为不解啊
什么叫做自己不允许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被动的思维啊。。。如果是我会说“我虽然很累了,但是仍然决定不休息,因为我害怕被人批评/别人失望/搞砸等等”就,怎么说呢,可能是我比较自欺欺人,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两种表达式有差别的。

前一种思路是一种评价自己式的,“我没维护好自己的边界”“我不允许自己休息”,这里面的“我”都是一个被批评的对象,也就是说,不仅生气人家侵犯自己边界,还要生气自己没维护好,哦豁,一下气两次,翻倍生气
后一种思路是有主动性的,是一种意愿,就,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决定这样。决定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包括了所有我对现状的考量,是我在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可能我的考量不准确(比如说,其实不一定会被批评,其实也不会搞砸等等),但这是我这次的决定,可能我下回重新考量之后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我总觉得上述那些对自己的“评价”里面隐含了一个更有优越感的自己,那个更有优越感的自己在指指点点
我喜欢“意愿”,不喜欢“权力”,我不休息,是我个人的意愿,我不允许自己休息,嘿,居然还分化出一个更居高临下的自我来了?好奇怪啊。。。
说起来,随着岁数渐长,我真的很讨厌“评价”,你谁啊你,你来评价我?甚至我自己都不评价自己。。。我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尊老爱幼,已经够不错的了
而“评价”从来不能帮助自己进步,对自己好一点,爱护自己,帮助自己,信赖自己,并不是要“允许自己休息”,而是根本不要想着“允不允许”这一茬儿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