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开始上班了,就会开始使劲写blog,五一假期我可是连电脑都没开啊我
在reddit上看到有人推荐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的版本,有个人说特别喜欢Pierre Fournier和George Szell指挥柏林爱乐的版本,他说这个版本乐团非常宏大,有时候会罩住大提琴,大提琴毫无惧色与之抗衡,说是他觉得听起来就是一场英雄之旅,大提琴是其中的英雄,乐团时而是挑战,时而是犒赏,时而是障碍,时而是胜利,而且一路上充满了情感,我觉得他的描述得非常美。而且我一般来说也喜欢乐团很猛的版本,而且这首曲子,确实就是要乐团猛才好听,经常在协奏曲里面打动我的片段就是乐队像潮水一样起来的时刻
然后我就去找了这个版本来听,居然是我以前收藏的4个德大协版本之一,可能当时听了个开头觉得不错就收藏了,但也没认真听过
听下来确实很喜欢!真的就是那种英雄之旅的感觉,一路上有春风和煦的时刻,有披荆斩棘的时刻,有灿烂的时刻,非常美丽
也不知道是因为Pierre Fournier的风格大部分时候就是那种人畜无害的中庸款,虽然是好的,但没啥个性,还是单纯就因为他长得脸太圆,总之,虽然他是个老头,但我对他的印象居然一直是老太太款的,而且是很富态颇为慈祥的老太太,听完这个版本的德大协真的印象大变啊我
但是听了一点其他的,我觉得老太太的印象又回来了。。。
下午刷刷刷听了好些个版本,包括之前收藏的版本,再听,确实都不如这个版本震撼,有的是大提琴不够,有的是乐团不够,Ludwig Hoelscher也蛮好的,感觉更内在英雄旅程一点,就是内心戏的外化版,就是一个人他内心已经经历了起起伏伏,但是Pierre Fournier和George Szell的版本就是亲身征战的感觉
以及Ludwig Hoelscher的慢板,就是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那里,真的拉得很美很美啊!当然这个主题本身确实是很美就是了
德大协真的还蛮好听的,以及它真的是每个大提琴家都搞过的曲子啊!又以及,我觉得它确实是一首非常男性化的曲子,很男,特别男,而是很纯粹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