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假期

放三天假就是比放两天假好得多!
这三天,主要在家里练琴读小说,断断续续练了7-8个小时,主要在搞左手,依稀仿佛觉得自己的揉弦有了一些本质的变化,鉴于我隔三差五就觉得自己有了本质的变化,所以。。。可能事实上的效果也不值得一提。。。但,我觉得舒曼的这首曲子,稍微找到了一点点float的感觉,做得更轻盈了一丢丢,也可能是因为天气渐暖,琴弦变软了,不用使大劲儿也能发音?

读了半本奇幻+探案的英文小说,还可以,但是我觉得全凭英文进入一个奇幻的设定世界,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描绘的场景虽然在眼前展开,但总也看不真切,就好像是像素过低的一幅照片,能看,但不清楚,但我觉得能看也已经是进步了!

居然又跑去看了两集《摩斯探长前传》,第六季最后一集和全剧最后一集,都是情感浓度很高的两集,全剧最后一集的时候,摩斯说“someone who came home that night unrecognisable as the captain l would have followed into hell,”瑟斯得说”morse…”,摩斯说”I know thee not, old man”,然后一大颗眼泪掉下来,真的,悬空掉下来啊,啪嗒一下,啊!!真好看啊!!
说起来,我吃饭的时候说,我要再看看一遍最后一集,好喜欢看这样的男生哭哭啊!然后有点心虚的说,是不是有点变态啊?杨小恒说,那可不,你好变态哦。。。啊。。。算了,我就先变态着好了

shu买了本丘吉尔传,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说没有,总体来说,我对成功人士都没啥兴趣。。。当然出传记的人肯定都是成功人士,毕竟没有成功也不会有人给TA写传记啊,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名利双收人生赢家社会化得特别好那种如鱼得水的成功人士,当然我也不喜欢看人家为了一个理念过得很苦,本国宣传劳动模范/爱国科学家的那路子我也不喜欢。。。目前最喜欢的传记是《图灵传》,图灵本人最后虽然有点惨但他在传记里大部分时候真的还挺快活的。。。

可能我审美意义上,只喜欢/有兴趣的是聪明、专注、业务能力强、爱人(这很重要!要爱某些人类,很珍重TA们,对TA们好,设身处地为TA们着想为并愿意放弃一部分自己)、有原则、要上班(我对贵族/皇室,不需要上班就有钱的诸位就没有兴趣,唐顿庄园和王冠分别都看了好些集但最终都没看下去),并且TA并非不懂人际关系但其实社会化得不怎么样/或者其实内心并不认可社会化或者并不认可社会评价体系的人吧,对社会评价系统或者所谓体制认可特别买账的人我通通不喜欢。。。
啊,不过我居然还要求人家得要上班!写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说起来,这就是摩斯探长前传里的摩斯啊,就是哈利波特里的斯内普教授啊,就是图灵传里的图灵啊,就是传奇办公室的里的纪尧姆啊。。。

想要看一些有情感冲击的东西,《万物生灵》就不太行,太温暖了,大家一起包饺子,虽然确实很治愈,但也容易让我觉得虚不受补,但是又不能太现实向,《初步举证》或者《道格拉斯被取消了》都没有去看,因为我不想看人家一模一样烦一遍,现实的困境,尤其是作为一个女的,在日常生活里已经感受到的无孔不入的不公平,如果再在剧里看一次,只会令现在的我烦躁。。。不符合我目前只想逃避,只想要心里一荡的精神追求。。。
所以看来看去。。。就是又跑去看摩斯了。。。叹气。。。

以及!假期买了一份维多利亚蛋糕,真好吃啊!

float

我(又一次)悟了!舒曼这首幻想曲第一乐章,无论是我老师还是Steven isserlis的大师课片段,都说是飘在空中/float,难怪我一直不懂。。。float就是一种我不懂的东西!存在着,也不枯燥,某些时候还是美的,但是没有力量没有目的,甚至我觉得是一种不太有肉身的东西,是一种非实体,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或者说思绪,不过舒曼和巴赫的那种没有肉身又不是同一种东西,巴赫。。。我觉得他连感觉也没有,他就是宇宙之道吧

同样是在空中,我一直觉得勃拉姆斯有一些片段也很是在空中,但是他就不是那种float的感觉,在我看来,它是翱翔,是soar,是那种有很明确的肉身的东西,很实,不仅有肉身,肉身还很硬。。。(啊!听起来好色情)

但是反反复复搞舒曼之后,我觉得舒曼似乎也挺好的!大概我的审美边界再次被扩宽了一丢丢

昨天去南京出差,上午去晚上回,在高铁上看小说,《星河》,一个没有任何中国背景的加拿大人 (Guy Gavriel Kay)写的北宋为背景的架空奇幻小说,本着猎奇的心理看了15%,写得很顺,不难看,很多小地方或者诗词用得还挺好,也觉得作者是个认真人儿,但还是时不时会有一种我是谁,我干嘛要看这个的感觉,可见它还是没有把我吸进作者所描述的那个世界,而读小说/看剧,最重要或者说最妙的就是要把我吸进那个世界!哪怕吸进去之后,最终看完书我有点疑惑,咦,这故事好像也不怎么圆啊,咦,这人细想好像很差劲嘛?!但是起码要先吸进去。。。《星河》目前还没做到,待我继续试试。。。我还下了很多别的书,咩哈哈哈!美妙的清明假期,我就要来了!
说起来,page turner,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春日融融

为什么春日融融的融是融化的融呢?我觉得应该是毛茸茸的茸啊!春日茸茸!
说起来,茸字是草字头,我查了一下,第一条意思就是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真的,新绿的草和新绿的树,非常有毛茸茸的感觉呢
春天啊,就适合有很多期待
本周的期待是清明可以放一天假,下周的期待是周末可以去上课,然后就继续期待5月初卡普松的演出,接下去是10月可以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11月可以看大悲!
一个非常有时间表的人的生活快乐。。。至于6-10月之间的期待,也许到时候总还会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冒出来吧?

昨天和shu去散步,路过一处豪宅小区,从围栏看进去就觉得很好看,我和shu说,不过我觉得我们家现在超级美,我完全不羡慕人家有豪宅,但我。。。羡慕人家不上班啊!
在家拉琴,我觉得我的琴可真好听,于是我就录了一下,听了录音我就立刻不这么想了。。。
老师说,舒曼是碎片的美,就是碎片拼起来的,那种美,这样的话,我倒能想象诶,是五颜六色的彩色小宝石,没什么用,可是好看!或者是彩色的教堂玻璃,有彩色的光影,流动而变幻,老师还说,这一句,你可以想象是带刺的玫瑰,不能拉得太平均,有一些不规律的重音,就是一颗颗刺,被忽然扎到一下,这描述听着确实是挺好,而且指向也很清楚,甚至就是这几个八分音符不要一模一样,但是这么高级的东西,是我能拉出来的么?!当然不行。。。

开始搞幻想曲的第二首,是“lebhaft,leicht”,我查下来说是轻快的,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话很适合现在这个季节诶,虽然我觉得舒曼写的生命力好像和一般人比如我理解的生命力不大一样。。。在小红书上看有个老师说,这个乐章可以想象舒曼在模仿门德尔松,往门德尔松的方向使使劲,但门德尔松,我也不是特别懂就是了

啊,好想能把琴拉得好听啊!
昨天和shu散步的时候说,已经学琴3年半了诶,学琴之初很担心说,自己万一学来学去还是只能拉儿童歌曲怎么办?到现在居然也开始拉真正的音乐作品了,这样想来,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成果的嘛?

昨天在B站上听了两个音乐分析的up主,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音乐家的无聊人生”的路子,但确实比“音乐家的无聊人生”差太远了,有一种被小学教育荼毒再也好不了的感觉,每一句都要强行归纳中心思想,“这个大小调的转换象征了德沃夏克XXX的心境”,妈呀
但是我又去听了一遍b小调协奏曲,啊,第一乐章乐队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很感人啊

周末特别想吃白烧鳝丝,然后shu就买了鳝丝,然后我就烧好了,啊,好吃!满足!我觉得想吃点什么就能搞点什么吃,特别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