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得过新冠的人了

勉强算是恢复了,虽然目前没有任何嗅觉,但假以时日,总会好的吧?高烧的时候听说体温每升高一度,基础代谢提到15%,所以我心想,四舍五入就约等于我每天每天都在做有氧?加之食欲不振,肯定得瘦一点咯!结果。。。并没有,叹口气
生病期间绝大部分时候还是练琴了,虽然效率不高,但拉拉琴也蛮开心的

再一次觉得无非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都是人形燃料罢了
很难不厌世
虽然是有一些东西是能够得到片刻欢愉片刻喘息片刻逃避的,但,也就真的只是片刻欢愉片刻喘息片刻逃避而已了
而且也越来越难

乱七八糟的今年就快要结束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回味的,读了一点书,听了一些音乐,看了几集片子、练了很多很多琴,但回想这一年,并没有那种很荡漾,觉得非常满足,生活可真好啊的时刻。更可怕的是,今年收入大幅降低,简直是惊心动魄,所以希望明年,身体好,收入好,稍许有一些快乐的事情

莫名其妙的一年接近尾声了

路上人少了,很多人请假不上班了,我也是有事情才去办公室,不过因为依然时时刻刻on call,所以也没觉得比正常上班的时候轻松多少
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听着上网课的杨小恒那边传来老师的怒吼:最后一个自然段,XX,你在看哪里?!最后一个自然段!!居然听到老师突然点名的时候我也一个激灵,仿佛自己又读了个小学,好可怕啊!

昨天上课被老师表扬了,说手腕和换把都进步很多,哦耶!
lee的练习曲还在继续,音阶也在继续,但是《咏叹调》过了,开新曲子了,是一首莫扎特,比较舞曲风的那种,换换风格。话说我看这是澳洲考级那本书里面6级的曲子,6级诶,似乎有点高级了嘛

《魔戒》读完了,虽然是不会觉得,花这么长时间我都读了个啥啊?!但也没有特别喜欢,就普普通通吧
在读一本叫做《Babel, or The Necessity of Violence》的小说,很好读,刚刚开了个头,目前只是觉得很好读,希望越读会越觉得有意思。然后,刚刚查了一下,这位作者小姑娘是96年生的,就。。。好像这也太年轻了一点吧?而且一直在读书,就是,怎么讲呢,我对那些只是从书上认识这个世界的作者总是多多少少有一点不信任?

看了一份判决书,看完我就觉得判决书是水面上的内容,但是水面下的东西清晰可辨,我和同事说,似乎如是这般?他说没错!实际情况就是如是这般!怎么说呢,我觉得真的,一点都不新奇,就是传统剧情,一切看起来略有奇怪的地方都是,为了丁丁,要么是为了自己的丁丁要么是为了有丁丁的下一代

哦,还有,芹菜和牛肉丸真的好搭啊!一份热乎乎的鲜美汤水即刻可得!

音乐性以及其他

在知乎上看了一个帖子,一个妈妈发了一段女儿的练琴视频说,女儿现在7岁,自5岁开始学琴,一周一节,一节40分钟,至今参课共115节。偶尔老师也会教一点现代的曲子作为调剂,平日练琴一小时左右。老师一直在夸赞娃,但是她觉得很可能就是老师的鼓励,前两天闲聊,老师说“说不定以后考个钢琴相关专业的大学呢”,她因为自己觉得完全不懂音乐,所以想问问大家的看法,问题写得很客气
结果,我关注的一个博主说,虽然always with me是一首难度不大的流行曲,但小朋友非常惊艳,细腻的触键、音与音之间的衔接、左右手声部的平衡,总体来说,就是对音乐的感觉非常好。
接连看了回答都说是很好,然后我就去听了,真的,很好听。确实曲子不难,但小姑娘弹得颇为动人。
首先是弹得非常静,就是凝神静气的静,整体很中正,没有一点浮夸俗气的东西,确实是打动人的。音与音之间的衔接相当。。。令人羡慕!如果用shu的话说,就是“很像个曲子”,我去给shu听,他也觉得非常好,果不其然说“很像个曲子”。
怎么说呢,我觉得“像个曲子”就是传说中的音乐性,就是我目前非常缺乏的,这东西就是有和无的关系,和曲子难易程度一点没关系。。。没有音乐性的我,再简单的曲子也没有音乐性
我觉得可能有天赋的人在处理大部分强弱和链接的时候是很本能的,而我这种毫无天赋的人类,不仅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思考,还得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实现。。。然后还没人家有那种流淌而出的感觉,叹口气

临睡前,我很幽怨地问shu,你说,你说,到底我有任何一个方面稍许有那么一丁点天赋么?!他说。。。可能没有?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啊!我说,那如果不说天赋这么高级的词汇,我有什么地方超过中人水平么?中等偏上,或者偏上得略有点多?
他想了想说,非常话痨。。。。然后又补了一句,写东西快而多,虽然。。。我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品质,但,这还真是难以反驳啊!

又话说,我烧的油焖笋可真好吃啊!完美的那种好吃!当餐好吃,隔餐好吃,单独吃好吃,配饭好吃
又又话说,葱盐煎牛肉片也非常好吃,大量的葱花加盐加一小勺麻油拌匀之后和薄牛肉片再次拌匀,略微腌制一会会,不腌制也行,然后煎熟,尽量少翻,让牛肉大面积接触锅,让美拉德反应更体现一些,然后出锅入盘即可食用,是有点小别致的那种好吃,用这样的处理来煎牛舌也非常美味

温柔

在该处上班,最令人觉得啊,好温柔的时候就是在洗手间坐下来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发热的马桶!!啊,温热的垫圈碰到冰凉的腿的时候,觉得整个人都被抚慰了!根本不想起来,有一种,让我一直一直坐在这里吧,的感觉
看了两季《流人》的前两集,还是可以的,帅帅的小哥一脸倒霉鬼的样子颇惹人喜欢,但还是要感叹一下,小天狼星已经这么老了啊,我下了一本《流人》的原著,是得过某一年的金匕首奖的,不知道会不会好看
一年就要过掉了,这一年过得其实。。。还挺开心的
但,如果管制放开之后,业务再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诶,想到此,就不免提前就焦虑了起来

昨晚在看《魔戒》的第三部,总算有一点点情绪在里面了,魔戒有一种古代故事的感觉,那些人物都好端庄哦。。。其实每个人都是纸片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没很多故事性,和我们现在想要看的立体的人物或者复杂的情感什么的毫不相干,但居然我也吭哧吭哧看到第三部了!

最近看了几篇文章,现在AI大概已经很厉害了,我觉得我们人类之间的情感,我们的脆弱之处,我们的偏好之物,似乎越发珍贵,这。。。正是我们有别于AI之处,呀!

前两天看荞麦的微博说,男人最爱的就是他崇拜的另一个男人,或者说对于男性来说,男性的肯定比异性的肯定更让他们高潮。确实。。。很多故事都是这样的故事,说到底就是找爹
但是,我想说的是,男女言情故事里,“认可”这个元素,好像是没办法性别互换的。“认可”,其实就是有上下属性的一个词,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确认,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上位者的选择,下位者是一个被动态。在带有这个元素的文艺作品里,我觉得根本没办法想象出来一个“女性的认可,对这个男性来说至关重要”的故事,更不要说是爱情故事了,就。。。可能归根结底,我们想要获得的是社会的认可,而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叹口气
又话说,看多了荞麦的投稿,真的觉得,我们女的,在感情故事里,非常容易用被动语态来描述自己,比如说,“他放弃了我”/“他没有坚定的选择我”,而不是“我的选择没有成功”。。。要善用主动语态,建立自己的叙事,啊!

夺取

昨天电视上新闻说“乌克兰军队准备夺取扎波罗热核电站啥啥机组等等”,我是真没听说过这个核电站,就问shu,这核电站在哪啊?他说好像在哪条河边,我说在乌克兰么?他说对的,在乌克兰,我说啊?!那怎么能叫夺取啊?!杨小恒和我说一起说,应该叫夺回?!
看吧,连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拿自己的东西,那叫拿回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叫夺取,百度百科说,夺取的意思是“使用力量强行取得”。。。so。。。对于这种新闻报道,我也没啥可说的了

今天大提琴课很有收获,有的地方学了要练好久才能略有进步,但有的地方老师讲了一下子就立竿见影的变好听了一点,比如说这首《小步舞曲》是巴洛克时期的曲子, 那时候的的弦是羊肠弦,所以如果两个音是同一个音,往往要断开一点,不然就会听不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拉巴洛克时期的曲子,要体现这种风味,也要做到两个相同的音,这个地方稍微断开一点,就真的觉得效果不同了,仿佛立刻变精致了也!
包括重音符号怎么拉,当然能想象重音嘛,就是重一点啊,拉得用力一点啊,但实际上并不是,是有一个音头,也就是弓压要给足,压力很大,然后弓子一推/拉,劲儿立刻就松开,但是这个时候弓子也不能失去控制,是恢复成正常的弓压,就这么一来,确实就变清晰了,音乐一下子精神了的感觉!

这两天中文书在读《女鼓手》,英文书在读《Tell Me Everything》,《女鼓手》我还没看到迷人处,而《Tell Me Everything》里面有个地方非常好笑,女主人公因为练空手道受伤了,认识了一个热爱针灸啊按摩啊草药啊的男子,然后俩人在谈朋友,女主人公是私人侦探,某天在电脑上看照片,这个男的看到了,瞄了一眼说“这人眉毛之间有这种生气的纹路,应该是肝不好”,我觉得真是很传神很懂行啊
生气,它伤肝呐~~

最近听了一些医院的故事,一些警察的故事,就觉得,搞不好了。。。真的。。。搞不好了

又以及,最近发现有一个kinky居然是“praise”,这么。。。缺夸奖的么?!当然这种“praise”一般特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那款
但是普通的表扬来说,我觉得“You are so beautiful”,以及各种各样具体的beautiful在中文小黄文届非常缺乏,而在我看到的英文小黄文届,几乎就是标配了,继续叹口气

周日早晨在刷牙的时候听到新闻里说“欧盟追随美国的脚步对俄罗斯……”我就想到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个人说,在很多国际政治爱好者眼里,世界上只有俩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其他通通都是小国,小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当大国的狗,不是中国的狗必然就是美国的狗,如果不想当狗,那就是自不量力。。。简言之就是一种。。。看谁都是狗的世界观
啊!这句话真是过目难忘啊,我觉得太对了,真的,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到世界观小到对个人的看法,你和宣传的想法不一样就是你被带了节奏,你不想在本国做狗你就是想去外国做外国人的狗,你不想自己做狗你就是想让人家做你的狗
真是。。。狗眼看人低啊只能说

周末读了一本勒卡雷的《战场特工》,还挺喜欢的,周末下午配着茶和小葡萄,真开心啊!
勒卡雷确实是我的菜,日常生活里的间谍工作,是很有实感的谍报世界,比如去见一个人和工作有点关系但又有点私人原因的人,他最开始琢磨的是,要不要约在局里可报销名单上的餐厅?
我小时候有一个固定的幻想,就是城市里的某一个建筑/门/树丛/后面是一片森林或者是一个神秘王国,很多作者也有这样的幻想,比如绘本里的《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和《隧道》,我以前看过比目鱼的微型小说《渡口书店》也是这样的路数,甚至纳尼亚传奇里的衣柜,哈利波特里的国王十字车站,我不喜欢完全架空的平行世界,还是喜欢这种和日常生活交错的神秘王国

仿佛自己是个超人

本周总算过半,大致节奏是周一上午下午开庭,晚上回来还上了一节大提琴课,周二上午开庭,开完去高铁,晚上到西安,周三上午西安开庭,下午在高铁站开了一个在线调解庭,然后上车,头疼得要命,在没有散列通的情况下,还在路上写了一个律师函,一个质证意见,改了俩合同,报审了一个文书,晚上九点半到上海,周四上午进律所干活寄快递,下午开庭

周二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想着明天去吃点啥,越看越饿,结果第二天热得很,好像也没什么特别想吃了,只吃了一个腊汁肉夹馍配了一杯桂花稠酒,外加买了一盒绿豆酥饼带回家,
并没有很想吃地方特色,并没有想去玩,我只想快点回家洗个热水澡,躺在自己的床上,非常无趣。。。
坐在火车上,想,如果可以,现在想吃什么呢,居然想来想去还是想吃一碗小馄饨或者葱油配冬瓜干贝粉汤,汤汤水水爱好者啊我

高铁上有乘务员说,请不吃东西的乘客戴好口罩,所以我们一定是和病毒商量好了,吃东西的时候不能攻击的哟!

西安往返的时候在高铁上读了大半本《军官与间谍》,基本就是为了这次出门准备的愉快读物,昨天晚上在自家床上读完了最后一部分,好看的!有通俗小说一切的要素,而且还是真实的故事!会想到郑小悠的《清代的案与刑》,人情罗网官官相护什么的,案件本身虽然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上校并非对德雷福斯有什么特别感情,就是看不得自己服务半生的军队是这个鬼样子,看不得所有人都为了更伟大的利益去了一件明明就是错误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更觉得令人钦佩。结尾非常令人诧异,算是两个很轴的人?但不很轴应该也走不到现在吧?我也会突然理解为什么罗琳阿姨觉得勇气是最珍贵的品质,我们天朝人民容易理解斯莱特林的为了目标隐忍、计谋、曲线,但如果没有最后直面的勇气/勇敢,这些就永远在暗处,也永远不会有正面意义了

飞扬的快乐

没有
最近毫无那种飞扬起来的快乐,是会有觉得还蛮舒服的时候,比如说和shu散步,比如说靠在躺椅上看书,比如说吃焦糖布丁,但是那种富有冲击力的,巨大的飞扬起来的非柴米油盐的快乐,那种让人觉得,啊,生活啊,真好啊的时刻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上一次大概还是去年12月底听的音乐会,皮亚佐拉真的好燃。再上一次么,可能就是于老板的《失空斩》或者是温宇航的《玉簪记》了,这么说起来,演出是这十年来非常非常容易获得这种的快乐的事件了,不过看十次演出,也就能有个两三次这样的感觉吧?因为还有很多演出,要不是我看到自己写过日记,完全不记得还居然看过这个。。。但,最近没啥可看的演出

除了看演出,上次买大提琴也非常快乐,魔杖啊!奥利凡德魔杖店啊简直!随后上课练琴也很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种peace之情
哦,对了,还有魔药小组一起翻译的时候,啊!!那已经是两年前的快乐了。。。

曾经能自我获得的非日常生活的快乐的来源之一是旅游,但自从有了娃,旅游无非是换个地方带孩子,说真的,意思不大
怎么办,我觉得好干枯啊,那种飞扬的快乐真的久违了

本周事情很多,而下周事情则是超级超级多,那,就搞咯,会和自己说,过完这两周就好了,或者每次深吸一口气心里假装戴起食死徒面具穿起袍子去开会,但,开完会顺利回到老邓那里好像也只是松一口气而已,然后等着老伏下一次开会,并没有觉得前面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时光

热得要S的40度的夏天中午在外面奔波的时候会想,天气总是会凉快的,就算再热也会有凉快下来的时候,就好像再冷也会有暖和起来的一天一样,可能这也算是某一种大自然的慰藉吧?哎。。。

唱歌来解忧愁,歌声是真温柔

前两天读完了《俗女养成记》,很薄的一本,读起来飞快,我觉得算是今年读得蛮惊喜的小书,豆瓣的内容简介说是“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写一个台南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与阿嬷的趣味日常、中药房里跟屁虫的生活、学钢琴、午后一个人的科学实验、爱的教育、女性意识初启蒙,还有孩童的内心小剧场等等。”
对,内容大致就是以上这些,文风我很喜欢,流畅自然不做作,体谅但并非没有自己的意见,豆瓣上写童年的生活的人不少,我看到有人评说是“豆瓣农家乐”,刻薄但是没错,是劣质版汪曾祺+语文课作文的混合体。但是这本书一点没有这种感觉,完全没有矫饰,视角非常平,既没有比观察对象高也没有比观察对象低,而且是用的“我”的眼睛,“我”并不是一个人设,而是一个主体

我的大提琴在铃木第二册结束之后,在快速的一组十六分音符处暴露了技术不够,又回到了王连三练习曲,不知道等再次回到曲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又上一个台阶

最近业务不行,和同事聊,她说还是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你要显得很成功,才会有人付钱给你,让你告诉他/她成功之道,我觉得甚是有理,虽然我一直不喜欢这种评价体系,我觉得大家天天量化来量化去很没意思,但社会规则又没什么难懂的,就是要搞生产工具以便生产嘛,四舍五入约等于食死徒的面具或者卢修斯的龙头拐杖咯,于是我就去买了个包!!
周日拎着新包+裙子+陆正送的口红去谈事情,我觉得自己可真好看啊,在评价体系里闪闪发光呢,往看起来很时髦的路上前进了一丢丢~~~耶!

二等人

附点节奏好难拉,一旦换把音准就好难,(不换把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拉准),而且一直会往前赶,节奏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时值并不饱满,反正就是好像完全没有从从容容的感觉,啊,难
如果一定说有点进步的话,可能就是终于听出自己哪哪都不准吧?叹口气~

我们女的,就是永远的第二等人,永远要夹紧尾巴如履薄冰小心做人,这就是事实
说起来,真的,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服认为反对堕胎的人,就好像。。。居然要说服人家我们人类是需要空气才能活下去的一样,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还要说服人家,简直不可思议
以及,有反对堕胎的人士说,说不定你因此就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哦。哈?!我们这种人听了只会想,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话有任何威胁力么?

很久没有看过那种手不释卷,然后看完之后舒舒服服的伸个懒腰,感叹真是一段美妙的旅程啊的书了,所以我在淘宝上买了《代号“锯齿”》的PDF,希望间谍的故事能给我这种体验
说到间谍,《Slow Horses》里有个很勒卡雷的主题,“如果我们也这样,那我们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差别”,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个答案,就是你们能说/写/拍出来,他们不能。。。这就是很大的差别了

我已经中午连着吃了一礼拜锅贴了,一餐五个,短平快,中途改过一次雪菜肉丝面,但是觉得排队打包麻烦,又回到锅贴的怀抱,其实一直一直一直这么吃下去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但是今天终于开放堂食之后,去了日料店,真的好好吃啊,啊。。。

某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眼睛仿佛进了什么东西,很痒,我让shu看看,也没看到什么,滴了点眼药水,好像也没很大改善,shu说要不要再看看再搞一下,我说不用,可能闭一会就好了,他说,真不用?那要搞的话随时叫他,我就震住了!因为我自己默认为的完整句子,以及我会说完整句子是:真不用?那我就睡了哦。。。。啊!!!!和shu说,你最可爱了,超级感人啊,他还很困惑,说哪里?我说因为如果是我,我的后半句会是,“那我就睡了哦”,啊,真是高下立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