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办公室

又要搬办公室了,每天都兵荒马乱的,一边整理装箱打包一边还要一边干平时那些活,那些活一点也没少也没变化,等完全回复正常生产秩序,估计起码还得一个月,累S了
兵荒马乱的远远不止我们,还有法院系统
上海高院原来好好的系统不用,要全国一张网,真是吐槽不尽啊,法院短信在天空中胡乱飞舞,随机砸下来,我同事收到和他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的案件材料,而我的案件材料发给了和案件一丁点关系都没有人

啊,原来的系统真的很好用啊!这么多年用下来,已经有了很多精华功能,而这些现在都没有了,书记员有次问我说,你们律师端觉得怎么样?我说超级无敌烂,他说,嘿,法院端也一塌糊涂
不过本来非逼着大家搞的“要素式”模版,推行了一阵子之后好像渐渐式微,那东西真是完完全全不懂业务的人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
就是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喜欢瞎拍脑袋啊?!
算了,其实我也知道答案,主要是拍着拍着就能拍出钱

周末去上课,《晚祷》很多地方节奏拉得不对,因为晚祷比较歌唱,所以我很多地方根本就是凭感觉。。。老师说了才发现不对,然后去对节拍器,一小节四拍,我打分拍,用80的速度打8次,有个地方开头第一个音是12345,我反反复反反复复这个音拉到1234就换下一个音,就是差那么一点
但是,偶尔能对上的时候还是挺爽的,怎么说呢,真正节奏对上了之后,我发现。。。对上了就是比较好听,人家作曲家写的都是有道理的,啊,废话

以及,晚祷真的还蛮好听的,是一种非常直白的好听,小调转大调的地方,是走到很暗的地方,忽然就一缕阳光照进来似的,充满了甜美的安慰
说起来,曲子中间有一句在中音区的乐句,我很喜欢,也拉得不错,老师说中音区一般而言会有一种试探的,不确定的,游移的感觉,哈,我一直觉得大提琴的中音区是音色最美的部分,搞了半天我的审美就是喜欢这种复杂的而不纯粹的东西?!

降温了,穿了一件超级好看的羊绒衫,是很温和的咖啡色,宽松且又轻又暖,怎么说呢,我觉得上班配不上它。。。上班这件事。。。配不上任何好看的衣服,穿穿优衣库得了。。。穿得美美应该去拉琴才是!

独家绝学

磕cp磕得晕陶陶,忍不住要去分享,跑去和小女巫说这个那个,然后延展到努里耶夫和erik bruhn之外,其他的感情关系
朱夜大人说,“而且正因为他(努里耶夫)可以不带感情地去追寻肉体的满足,又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事业为重,因此在不少人眼里,特别是爱上他的人眼里,显得特别残酷。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残忍悲伤的故事。1967年,21岁的法国见习服装设计师Gilles Dufour在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家的派对上认识了努里耶夫……(中间有很多内容,在此不表)……但是努里耶夫感觉Dufour太依赖他,影响他工作。结果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简单直接地对Dufour说他不是Dufour的理想伴侣,因为他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跳舞,他只想把Dufour当作一个普通朋友。然后转身就离开了。虽然Dufour记得努里耶夫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还算和气,但他的心已经片片碎透了。他本坐在桌前吃早饭,此时眼泪不停地落在乘着煮蛋的银质蛋杯中。28年之后,在努里耶夫的遗产拍卖会上,Dufour专门去拍下了一个银质蛋杯留作纪念。”

这个故事我印象太深了,因为28年啊!!当他看着这个蛋杯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光,会有怎样的感慨啊,然后我就把朱夜大人写的那整段发给她(啊,朱夜大人写的一系列文章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她一眼看出,说“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是圣罗兰(YSL)那个牌子的创始人么?!我一查,果然是啊!
非常惊叹
然后,我就又忍不住去搜了一下Gilles Dufour,他后来在香奈儿工作,在2008年作为艺术总监加入鄂尔多斯集团,迄今已经17年,鄂尔多斯还前不久发了篇公众号,讲他在鄂尔多斯的工作,以及现在在搞的一个展览

我赶紧把这篇公众号分享给小女巫,说,这就是买蛋杯的男子啊!!她笑了老半天,觉得我们真是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啊!
确实,我觉得在听说过鄂尔多斯牌羊绒衫的数亿人里面,知道他们家艺术总监买过一个意义重大的蛋杯的人估计也就我们三个人(我还和shu分享了一下),有一种独家绝学的感觉

我很感谢有她可以一起分享知识,因为知识没有人分享实在太寂寞了,磕学/八卦没有人一起搞也实在太寂寞了
我现在特别理解那个古老的故事,《长着驴耳朵的国王》,获得了秘密/知识的人理发师没有人分享,会抓狂到对着一个洞喊出秘密。。。
知识啊,就是要分享啊!

以及,看到这篇日志的小伙伴们(如果有),你们现在也获得了一个很小众的毫无用处的新知识呢!

乐器和其他有的没的

在B站看到1986年官录的《剧院魅影》清唱版,不带伴奏,妈呀,我立刻打开电脑下载下来,下载存本地,这是我对一个音频/视频的最高敬意
实在是太太太太好听了,莎拉布拉曼的声音清亮,巴顿的声音温暖,MC的声音就充满戏剧张力,说起来,听到他们的在长音时候的vibrato那么好,又自由又充满感情,想到我在大提琴上紧得要命的vibrato,我就觉得吧,人声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乐器!想到每次看到人家说拉琴要先会唱,唱得好才拉得好,我就都默默在心里想,如果我会唱,我还学什么琴啊!学琴,那就是。。。退而求其次嘛

昨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说本国的时间观念是纵向的,比如说,上个月,下周,而英语的时间观念是横向的,比如说last week,next mouth,也就是说本国的时间是上下堆叠的层,英文是向前延展的线
然后有人说,所以教人学中文的时候,“以前”/“以后”,他们总也搞不清楚,明明前是面前,后的背后,但“以前”指的是发生过的事情,而“以后”指的是未来的事情。我就去问了一下kimi,TA说,我们的时间观是背对未来,我们认为面前的东西是已知的东西,而背后的东西是未知的东西,所以,“以”此刻为原点,此刻已知的东西就是以前,是发生过的,此刻未知的东西就是尚未发生过的,诶,我觉得很有趣诶!

我们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这个前就是先发生的,前后指的是发生顺序
不过凡事也不绝对,前作“未来”之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但是这个前路指未来也算是引申意了,本意还是指的眼前面前的那条路
但,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偏好也还是有的,就是大致的偏好,更偏好“已知”
说起来,听音乐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别人脑子里,音乐的流逝是什么样,是不断滴下的沙漏?还是某种不断消失的东西,但是在我脑子里一直是空间式的,是一条不断画出来的曲线

周末看了一段乌兰诺娃的《泪泉》,乌兰诺娃的名字很早很早很早我就听说过,但其实从没想过看一下,昨天正好B站推给我,我就看了一遍,不是太行我觉得
倒不是说乌兰诺娃不行,而是这个剧的气氛有点让我PTSD,一看之下,让我非常非常非常感觉到,我们中国的文艺,受苏联影响真的太大了
《泪泉》,随便扭一扭,就是《红色娘子军》啊!
25分钟的视频,我因为想看完,以至于频频看进度条,想到底还有多久啊?!

周末还看了《伊恩·麦克莱恩80岁个人秀巡回演出》,两个半小时的独角戏/脱口秀,我居然看完了,完全没看进度条,自己都觉得还挺不可思议的,内容上的精巧和穿插固然是非常非常重要,但舞台节奏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之所以能吸引人,还是因为表演的人舞台节奏好,同一段相声,有人讲就有吸引人有笑点,有人讲就不行。。。这就是业务能力啊!
以及,舞台啊,剧场啊,真的是太好了,太有魔力了

同人和翻译

Rudolf Nureyev和Erik Bruhn当然是很好磕!!我居然找到了一组中文文章,讲他俩的故事,也讲了他俩各自和彼此无关的故事,啊啊啊啊,写的好好看啊,史料又多,又有区分,区分了史料和推测,还有分析,真是相当美味啊!

说起来这位作者,真的是研究很多很多资料,除了常见的英文传记和纪录片,中外磕CP爱好者的博客、评论之外,甚至还有“2008年AlexanderMeinertz写了另一本ErikBruhn传记《自内心处(英文书名叫“FromWithin”)》,深刻地挖掘了他的成长和感情经历,其中包括了一些独一无二的故事。但是这本书只有丹麦文的印刷版,能看到的人非常少。我能找到的,只有从一个懂一点丹麦文的俄罗斯美眉(网名叫Lucille)转述在俄文博客上的内容,用翻译软件从俄文翻成英文来看。”
怎么说呢,同人女的爱啊,就是这么有探究精神,就是这么掘地三尺!
anyway,我看得好开心啊!
以及,我在豆瓣上看到,关于这俩,居然有部纪录片《Artists in Love: Rudolf Nureyev & Erik Bruhn (2016)》,结果有个短评也非常好笑,说“更多的是artists而不是in love”,哈哈哈,果然大家都是看love去的!

这位作者,还在AO3上写了文章,然后有用俄语的姐姐说她用在线翻译读的磕磕绊绊,但是还是很好看,然后她说,她懂,因为她看俄语直接用在线翻译翻中文也很不行。。。。就!再次有一种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感觉

说起翻译,娃最近被《指环王》迷住了,我们一起看了加长版电影,她又去读了书,她读得是邓嘉宛的译本,我当初读的是朱学恒,昨天看完电影,有一些片段我想看一下书里是怎么写的,就去翻了一下,发现。。。朱学恒的译本确实不太行,邓嘉宛要好得多

本来是想去翻一下伊欧文和法拉米尔好上的那一段,而伊欧文本来是喜欢阿拉贡的嘛
朱本:
“我知道,”他说:“你想要获得亚拉冈大人的爱,因为他的地位崇高、出身又好,你希望能够分享无比的荣耀,让你脱离这平凡人的生活。你就像是士兵景仰大将一般的爱他,因为他的确是天生的王者,也是当世最有资格统御天下的人。当他只能够给予你同情和谅解时,你宁愿什么都不要,只想要光荣战死在沙场。伊欧玟,看着我!”
这段看得我很光火啊!我要是伊欧文,肯定要打他的,什么叫“他地位崇高,出身又好?!”难道伊欧文是因为阿拉贡有权有势才喜欢他的么?!
邓本:
“这点我知道。”他说,“你曾渴望获得阿拉贡大人的爱。因为他高贵又强势,而你希望获得盛名和荣耀,得以高高擢离世间匍匐的芸芸众生。你觉得他值得仰慕,也许就像年轻的士兵仰慕伟大的将军。他也确实是当今最伟大的人物,是一位人中之王。但当他只给你理解与怜悯时,你就什么都不要了,只想英勇战死沙场。看着我,伊奥温!”

然后细看之下,我觉得朱学恒缺少一点语感,就是有一些文字在中文里面是天然带有一些微弱的褒贬,但他没有意识到
朱本:亚拉冈跪了下来,甘道夫将皇冠替亚拉冈戴上,并且大喊:“人皇统治的日子又再回来了,愿主神祝福你们!”……当亚拉冈再度起身时,人们都张口结舌的瞪着,因为,这似乎是他第一次现出真面目……法拉墨大喊着:“人皇驾到!”
邓本:阿拉贡屈膝,甘道夫将白王冠戴在他头上,说:“现在,国王的时代来临了!众维拉的王座但在,便愿这些年日蒙受祝福!”……阿拉贡起身时,目睹的人无不静默凝视,因为他们觉得他此刻才首次向他们展露真容……法拉米尔大声道:“看哪,我们的国王!”
怎么说呢,且不说“驾到”“人皇”这种翻译是不是太本土了,更关键的是,难道朱学恒觉得“统治的日子又再回来了”“真面目”,是什么好词儿么?!

啊。。。还是想再感叹一下,阿拉贡真是完美男人啊!而莱戈拉斯真是超级无敌俊俏啊!甜是甜得来。。。
我和娃说,有一些精彩的片段可以去看英文原文,整部书的原文就太费劲了,我们俩就互相说彼此印象深刻的片段,我说,精灵队长在圣盔谷带领精灵和和人类一起战斗那里我觉得也很激动人心,而且精灵队长长得特别端正,但是书我其实没什么印象了,如果再读的话,我想去翻一下这里,结果她说,啊哈哈哈哈哈,那是电影里的,书里精灵没来!
啊!!这三部电影拍得真好啊~~~

显瘦的衣服

就是有一些衣服啊,看着普普通通,穿起来非常显瘦
就是有一些衣服啊,看着有点好看,穿起来虎背熊腰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是最近才领悟的。。。有可能以前我不太胖,所以不追求显瘦,而现在瘦已经不可能,只能追求显瘦了。。
或者,以前我觉得西装和旗袍才有版型或者剪裁,其他衣服都差不多,但是现在我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起源是,我穿大部分连衣裙完全没有显瘦效果,如实反映体重已经算是不错的连衣裙了,但!过年在清迈买过一条无袖亚麻连衣裙,它是我至今为止的人生中买过最贵的裙子,啊!!穿起来非常显瘦不说,而且还感觉自己摇曳生风,是个美人儿
而且这条裙子还有剪裁或者说版型很妙的一点,就是它的胸口是V型,V得非常低,可以看到沟沟也可以看到沟沟旁边的一些胸,很美,但是呢,不论怎么活动不论用什么姿势V都不会拉大拉开,居然连俯身也都不会荡下去,不会真的走光,不需要再俯身的时候护住胸口,它!永远都是且仅是一条美妙的沟沟

作为一条亚麻裙子,并不会非常软塌塌,而是有一定硬度,有一点点挺括,所以当时我理解的是,衣服要有一点点硬度才会显瘦,因为一个衣服如果比较支棱,从胸口下去,腹部的布料会被胸撑出去一点,也就是看起来布和肚子上的肉肉有距离,虽然可能就是几毫米距离,但可能就会比较有想象空间,会让人觉得,肉肉远在这层布以后很远的地方,虽然其实就在后面一点点。。。
但是软的布,会贴身,就会立刻勾勒出肚肚的形状

这是我最初的理解,但是!
随后理解就被打破了,因为我前天买了一件羊毛打底衫,贴身,完全是覆在肉肉上的,按理说衣服上身看起来就应该是我肉肉的形状,但是,并不是!居然看起来显瘦,尤其是肩颈的线条居然变得很好看
而!我在优衣库试的软乎乎的毛衣,花色再好看也不行,绝大多数穿起来显得非常肿,整个人厚一圈,像米其林轮胎。。。
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总之,我又在这家店羊毛衫店买了两件衣服,还没到,但看评论都说显瘦,搞得我非常期待!快乐!花钱使人快乐!

所以,不论是针织类的面料,还是棉布、亚麻还是其他类型的面料,都有显不显瘦之分,不论是什么样的款式,哪怕是最基础的打底衫或者T恤,版型和剪裁也有很大区别,也有显瘦不显瘦之分,也有看起来好不好之分。。。我之前对衣服的理解非常浅薄,好衣服是好衣服,它就是一件单纯的自己很好的衣服,但现在我明白了,好衣服不是它自己好,而是它有服务功能啊!

智能马桶

啊啊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啊!!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有些东西如果轻易得到就不会觉得特别好,就不会真的珍惜,对于这种说法,我从小就就看到,但我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困惑和不屑一顾啊!

一样东西,它对我来说好不好,和我得到的过程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它好不好是有个自身的绝对值,一个好的东西,绝对不会因为得来容易就看轻它,一个东西,得到了才发现不好,我也不会因为得来历经千辛万苦就高看它

难道我费劲巴拉最后得到块便便,我就会珍爱它么?只会越看越搓火好嘛
难道我收的较少而案子较为艰难的律师费,就比收得较多而案子更为顺利的律师费对我更意义重大么?!完全没这回事啊

相反,如果这个东西够好,获得的过程如果轻松,还会极大的对获得之物有加成效果,比如说我买过一个面包机,它做出来的面包也就80分吧,我手作出来的有90分,但是由于面包机它非常省事非常轻松,所以我觉得它就更好吃了,随随便便就胜过手作
即使不说是物理上的吧,就说精神上(?)的,我费半天劲练出腹肌,我觉得是不如siu的一下,我就莫名其妙有了腹肌快乐的

铺垫了这么多,我最终是想说,今天,降温了,冷飕飕的,shu把智能马桶的坐垫加热打开了,今天一坐下去,温暖的坐垫触到我冰凉的大腿的时候,啊,我觉得整个人都被抚慰了,被整个世界温柔相待了!杨小恒也赞美了若干次。。。感叹,如此舒服啊!

话说,自从我3年前第一次用智能马桶,不论何时,只要坐下去,我都觉得我就立刻抚慰了一次,所以天凉下来之后,一天我就能被抚慰个好多次呢
啊,赞美科技,赞美智能马桶

而且,我认真的想了一下,这个马桶不论是我攒钱买的,还是我收入已经足够不用攒就买的,还是别人送我的,都完全不会影响我对这个马桶的喜爱之情,而快乐程度的话,明显后两者更快乐,因为如果是第一种,我很可能还为此减少了别的快乐支出,而第二种,反而会叠加一层“我能不费力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诶,我超厉害啊”的快乐,第三种,则不仅有一种自己没花钱的快乐,我应该还会在每次获得温暖PP的时候忍不住赞美送它给我的人吧!

此外,大家都是不是都有了,也完全不影响这个东西我到底是否珍视,难道大家都有了智能马桶,智能马桶就不能让我觉得快乐了么,当然不是啊!!而且!性价比也绝不会提升我的感受,比如说一个80分得智能马桶,只要1千块,性价比爆棚,一个95分的智能马桶,要2万,性价比相当不行,但显然后者才会让我快乐。。。性价比没用,这个东西的绝对值分数够高才行!打折的优衣库,哪怕打了两次折,巨便宜的优衣库,买了也不会让我开心,虽然我依然是会买的,纯粹是上班消耗品,和劳防用品差不多。。。所以基本让我快乐的东西就是一些性价比不怎么样的东西,因为够好的东西,性价比都不会特别好

胡说八道

今天去金山,一个十分十分遥远的所在,约等于出了个短差吧,在大巴上听了两期播客,主要是对目前的消费和消费品分析的,播主是前券商首席,每期有不同的嘉宾对谈,这个播客我很喜欢,觉得非常有意思,很多分析都颇有洞见,而且因为播主是个女生,很多地方就是会让人觉得,我懂!怎么说呢,我觉得我对思想层面的讨论,文化类的讨论的兴趣越来越小了,我觉得人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现在的人们的想法到底是怎么,现在的人们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和真实预期到底是怎么样,所有人们是怎么说怎么表述的都是经过矫饰而扭曲的,真正能看出来这些的只有,大家的钱到底是怎么花掉的,钱的流向是怎么样
就,我越来越觉得,每一次具体的选择,就是一次对人物真相的揭示,不要看怎么说的,要看怎么做的

《剧院魅影》在深圳开始二次巡演了,小红书刷到许许多多repo,也不知道是真人还是水军,大致都是说本次的魅影比去年强得多,非常鸡血,非常正气凛然,很有压迫感,唱得强的地方很强,完全压得住小c,虽然也有帖子说到唱到弱处稍有不足,强弱转换也略有逊色,但是总体非常可以,唱得很爽
啊啊啊啊!看到这种帖子,我只会觉得这些观众不行!!!难道一个“魅影”应该是这样的形象么?!这不是安灼拉么?!!以及,难道舞台剧最重要的不是演技和舞台氛围么?!为啥大家都说爱唱大于爱演,那不如去听演唱会啊,而且难道唱得强就很难很厉害么?!我觉得所有厉害的艺术家,都是在弱的时候体现功力啊,大提琴大佬/去年的魅影,弱处全场雅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那种时刻真的非常美妙
而且曾经看过一些大提琴大师课,我发现,大佬和学生之间很显著的差别就是,大佬的弱奏(拉)非常非常厉害,可以那么弱,细若游丝而游丝不断

然后我总觉得有一些剧特别适合他们,我想啊想,忽然就豁然开朗了,如果爱鸡血、正气凛然、唱得强而有力,容易上头,真心建议他们去听样板戏啊,完全具备上述全部特点!
说起来,样板戏虽然我不喜欢,也有很多段子我能从头唱到尾,也颇看过一些,而且客观的说,在那个审美范式里,样板戏是做到极致了,毕竟这就是B站或者小红书很多人的一种特殊的赞赏方式,“到底是国家队”,不是是国家队,而是国家尖尖队,强烈推荐她们去看《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就弱一点,人物也不够好看。尤其《红灯记》就特别合适,男主李玉和不仅有气概,人设还尊老爱幼,女主李铁梅还有成长线呢,小铁梅最终成为大女主
安利!

Pioneers Palace

作者还解释了一下,这个到底palace是干嘛的,说是“the state social club for children”,而我们一眼就看懂,哈,少年宫嘛!
这本Rudolf Nureyev传记还挺好看!因为他的故事我已经基本知道,不去探究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就看得很慢,只是在字里行间充分感受这位舞者的成长,虽然我才读了5%,但是已经有很多地方颇受震动
在儿童时期去过一次剧场看芭蕾演出之后,Rudolf Nureyev就感受到了calling,他就觉得舞台就是自己想要的,他在学校学民族舞去部队医院演出,接着就越跳越好,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愿意教他,也不是觉得他身体条件有多好或者舞蹈本身天赋惊人,而是人人都会被那种对舞蹈的严肃、热情、郑重和与生俱来的乐感镇住,好些人都说他从小对舞蹈就take it very seriously

我觉得这种出身很穷的艺术家的早年,常见的叙事版本往往是1)机缘巧合天赋被发现,或者2)是不断努力终于得到贵人提携。这本传记比较好看的是,他不是这两种版本,而是非常有主见有想法,是有一种一切都要为我所用,而我的一切是都要为舞蹈/舞台所用的感觉,可以说是自私,也可以说有时候会反而显得无私,因为“我”在某些时候反而变成一个载体一个通道
我觉得他就是自身密度特别高的人,于是会有一种奇异且巨大的吸引力,我从来没在生活中见过,但是竟然也觉得可以想象诶
待我继续往下读!
啊!说起来,最近想看的东西好多啊~~~~我已经为国庆假期囤积了很多小松果了!

好久不听昆曲,今天在路上忽然想听《三醉》的几支曲子,找了岳美缇的来听,“趁江乡落霞孤鹜,弄潇湘云影苍梧。残暮雨,响菰蒲。听晴岚山市语,看烟水捕鱼图。”啊,真好听啊,不像《望乡》,曲子本身好听是一方面,李陵和苏武的复杂又强烈情绪更是重点,但这支“红绣鞋”我觉得就没什么情绪,纯纯就是曲子好听,唱得好听
又去找了《刺虎》,听张静娴唱“滚绣球”,啊,好听!北曲听着就是比南曲爽一点,连着听了两遍,但是这张专辑里只有“滚绣球”,翻了半天,只有余彬的专辑里有接下去的“脱布衫带叨叨令”,啊,不行,我都没听完就关掉了,又回头去听了一遍张静娴
亏得余彬还跟着她学了这么多年。。。
怎么说呢,以前觉得张静娴有时候有点样板戏的审美,但是后辈青年还不如她呢。。。其实余彬嗓子和台风还是蛮好的,在上昆她这一批算是很不错,但还是不太行啊。。。我想到小女巫说,“可重复性”才是审美的金标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由此高下立见!

真情实感以及国际主义精神

senlinyu要出书了,名字是《alchemised》,是根据她以自己在AO3上《Manacled》为基础重新写的,企鹅出版社官网说“将翻译成20种语言”(但,我看了一下,这20种语言居然都没有中文嘛)
《Manacled》因为是德赫,所以我没看过,但是她有个斯赫的短篇《Do Not Go Gentle》(这篇也有中文,我甚至看到过不止一个翻译版本!),我非常非常喜欢!
企鹅出版社还说,她在AO3上的作品超过2000万次个人下载,大家自发翻译成了23种语言,怎么说呢,23种啊,叫我一下子说出世界上常见的23种语言种类,我都不见得说得出来
AO3真的是有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

我看wiki以及企鹅出版社说,senlinyu,90年或者91年出生于保守的基督教家庭,家里包括她在内有7个娃,母亲是芭蕾舞演员,父亲是福音派牧师,她一开始是在家接受教育,差点没上成大学,后来上了基督教大学,学习古典艺术和文化,童年时不可以读哈利波特这种书,教育非常严格保守,结婚之后是全职主妇,在带娃间隙用手机在AO3上写文
而且据说这本《alchemised》,版权卖了300万美金,怎么说呢,这样一个人,可以发出被2000多万人看到的光芒,就好像童话一样,就更觉得AO3有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了,或者说是一种原始的民主的精神

其实我们女的,真的有很多人很有才华,而这种才华很容易被无视被磨灭被浪费,按理说“怀才不遇”是一个中性的词,但是其实特别男,我几乎没见过女的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对男的实在太好了,男的根本不会怀才不遇呢,不怀才但是待遇超级好才是大多数

不过如果说有女的,明明不行,还自我感觉好死了,可能就是匡灵秀吧!
匡灵秀的《巴别塔》实在太难看了!!
我在这本书火起来之前读的原版,读了20%弃掉了,非常不喜欢这本书。因为能明显感觉到她不爱她的人物,只爱大道理,人物行事完全没逻辑,根本不能自圆其说,而且甚至那些大道理我都不觉得是她自己真的相信的大道理,毫无真情实感,她可能只是爱自己吧

之前我只觉得,匡灵秀大概没上过班,所以没有面对过“实”的生活,但是senlinyu应该是真的没上过班,但是人家写的东西就非常“实”,然后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实”的生活,那看来并不是这人上没上过班决定的
想来想去,可能就是要真的独立面对过生活,并且得是一个能够站在别人角度看周围的人,因为你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周围,这种多角度才能让你真正了解周围,而学生腔往往就是,只从自己出发,并不真的了解周围世界,和周围不熟

昨天在《故事》里读到,“然而,可信性并不是指现实性。赋予故事一个当代的环境并不能保证它的可信性;可信性是指一个内部连贯的世界,其规模、深度和细节都能自圆其说。可信性与所谓的现实毫无关系。以一个绝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为背景的故事完全可能是绝对可信的。真实可信取决于“讲述细节”。当我们使用少量精选的细节之后,观众的想象会自然脑补其余,完成一个可信的整体。只要我们不给观众怀疑的理由,观众就会相信。”
这句话字字珠玑,“使用少量精选的细节”,就意味着作者本人对脑海中的世界非常了解,在海量的细节里,选择了一小部分做出呈现,而匡灵秀的问题就是,她对她笔下的世界并不熟悉,所以毫无可信度

昨天临睡前,我又找出《Do Not Go Gentle》,看了一章,再次一下子被吸进去了,有很多地方非常动人
所以啊,其实不真诚其实是很难在长篇故事里矫饰的,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假装也是没用的,“要写一个你真正了解的东西,并且以真情实感去写”,这不仅是写作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啊!
咩哈哈哈哈,我下到了《alchemised》、《Manacled》(这本现在她已经在AO3删掉了,以及这本有自发的中文翻译!)
快乐!

某种觉醒

周三去看了首场《天鹅湖》,上头之后周六中午又去看了一场,周日中午是上海的末场演出,头鹅和王子和首场是一样的,我没去
但其实心里非常后悔,在小红书/微博上看到有都看了小伙伴说,末场气氛非常好,而且头鹅比首场又是强了很多,完全又不一样的感觉,和首场的疏离相比,有一种强大又热烈的互动,然后。。。毫无疑问的,我就更后悔了,简直看得我气死了

跑去和shu说,让他安慰我,结果他根本没找到要点,然后我和他说,其实我最生气的地方是,我周日是想再去的,但是觉得再花几百块钱,似乎不太好,我就没好意思说,可是我为什么会这么不好意思呢?我又不是出不起这个钱,我最气的点是我居然是这么不好意思的人啊?我还一直觉得自己是对自己还挺好意思的人呢。。。我都已经快40岁了,居然还会为了花几百块钱不太好意思?!这些年的成长都去哪里了啊?!!

我还和他说,其实周日中午,我甚至心里想,如果你逗我说要不要再去看呀,我就顺水推舟了,结果你没问。。。而我明知道我和他说我要去,他肯定不会提出任何不同意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都没好意思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怎么会是一个这么不好意思的人了呢?!!我对这种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情形非常生气,简直看不起自己啊我。。。毕竟我的理想自我是,我多好意思啊我,不仅shu/其他人赞同的时候我好意思,不赞同的时候我依然好意思,这才是我的理想自我啊啊啊啊,结果!shu赞同的时候我居然已经先不好意思了。。。太废了,实在太废了!

他终于get到了我的点,和我说,那意识到了,下次就有经验了呀,通过看鹅,再一次认识了自己呀,我说,听你这意思,搞得我和剧里的王子差不多,也是某种觉醒么?!!
他说,对啊,也是进步嘛,也有了进步的空间嘛
王子他通过鹅,看到一种理想的自我,而我可能也通过鹅,看到了某种理想的自我和与之的差距。。。吧

好的吧。。。略微安慰了我
但我还是好想再看他俩的组合啊。。。。继续叹气。。。只是希望他俩可以出个官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