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书及其他

《隐面人》是东德对外情报局局长的回忆录,算是最近读到的觉得很好看的书了,有意思的地方很多,当然有为自己推脱的部分,也有很不可思议的想法,比如作者说“……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就此完结。我仍然认为,如果有一个既奉行社会主义政策,又允许人民享有广泛的言论和集会自由及财产权利的政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可以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下去,至少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但总体来说,是一部实际干活的人写出来的书,就很好看,什么样的人会做间谍,怎么样招募,怎么管理,机构内部怎么运作,两边的体制有什么不同,和苏联关系的变化、在第三世界开拓势力范围,等等,翻译也极其流畅
有一个收获就是,间谍们的存在有时候反而能够维持一种微妙的状态,比如说一边总嚷嚷要动手,但并没有真的想动手,但听者很当真,准备要先发制人,那间谍把这个信号传给嚷嚷的人,嚷嚷的那方就要稍微消停点。。。诸如此类

地铁上用微信读书读完的是《乐之本事》,还可以,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他说录音和现场是截然不同的,且不说能不能录出声音的色彩这种玄妙的东西,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各个乐器的比例,比如说勃拉姆斯某一首钢琴协奏曲,有一段乐队的部分非常厚重,钢琴无论如何是声音都是出不来的,作者甚至还问过钢琴家,你说,勃拉姆斯他这都是为啥啊?为啥要这么写啊?钢琴家说,个么我们在台上总要动一动咯?不然这一段的时候,我们看报纸么?
但是在录音里,因为比例可以调,就完全不一样了,各种协奏曲都有这个情况,在现场,主奏乐器并不是像录音里那么突出的,有的地方甚至能感受到主奏乐器的挣扎,挣扎了半天还挣扎不出来,最终湮灭在乐队里,非常。。。另一番感受
这个问题我完全没想过诶,真的很有趣
以及,还知道了,为什么有人说某个场地声音不好,很“干”,场地声音好不好,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残响,如果残响太少,就是一般说的“干”,如果残响太多,则会前面的音还没一点消散后面的音就又叠上去,会显得声音很模糊,很长知识诶

昨天开了本新书《Swimming in the Dark》,一本BL,题材我比较有兴趣,虽然是BL并不是我喜欢的,但是还是想看一点更充满情绪情感的文,就开了这本,书的开头写的很美,但是有一种讲不清楚的同人气质,或者说AO3气质,结果查了一下作者,居然是个男的,以及真的是个gay,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我觉得同人文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了

昨天上课维瓦尔第奏鸣曲的第二乐章被老师表扬了,说能听出一点巴洛克的风格来了,哦嚯嚯嚯,开心
娃的笛子日渐进步,那天拿了我八百年前买的箫,说要试试,一边试一边问我,喜欢笛子还是喜欢箫,我说总体来说还是喜欢箫,曲笛也还可以,她说,哦,你喜欢低音乐器,对哦!我居然都没发现箫和大提琴的共同之处。。。

和我妈视频说起最近的昆曲演出,又说到黎安他们这一批演员,我之后一查,黎安也是快50的人了,天啊!!我对他的印象一直还是昆曲《伤逝》里,他拎着箱子走进来的那个小青年,是某天在上昆小剧场里,演完自己的折子卸了妆从进来看戏,坐在我边上靠门的位置,令我一直忍不住偷偷看他的侧脸,觉得实在是俊美极了的那个小青年,居然已经快50了!想想也是,再过两年,我娃都要上初中了,但我还是和shu脱口而出,我觉得50都可以算老头了。。。可怕可怕

人菜瘾大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姑娘,有一次她说她之前一直羡慕做什么都寻求最优解的,都要赢的人,觉得他们既清醒又聪明,现在觉得如果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赢,那TA就只会选择做自己能赢的事情,这样的人,要么根本没有自己的喜好要么压抑了自己喜好,前者无趣后者不自由,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后来这姑娘又说,如果太沉迷自己的工具性,那就会不开心也会没有安全感,因为你把自己放在了答题人的位置,可是出题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便变题目啊,而且总有更好的工具啊,总有人觉得,我喜欢的事我必须得干好,或者说我得干好,我才能喜欢。哪怕把自己的喜欢变成了谋生工具,靠它都吃上饭了(已经算是某种程度了干好了),也还不够,还要力争上游,出类拔萃才行。。。
这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颇为困惑我的,然后我就跑去评论了,我说,我一直在想,人类会不会真的喜欢上自己毫无天赋的领域,学来学去学不好真的会快乐么?或者说,莫非学来学去学不好才是纯粹的快乐和喜欢,因为完全不包含,也包含不了任何虚荣和炫耀在其中
然后,颇有一些姑娘来评论,有的说,有啊,就是人菜瘾大嘛,有的说,有啊,我就是干一行菜一行啊,还有的说,有啊,我学了好久跳舞但还是跳不好啊,但跳不好也跳得开心啊等等。。。
哈,人菜瘾大,说的就是我啊!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是真的困惑我蛮久的,如果完全做不好,喜欢这件事意义何在?要喜欢成什么样才是喜欢?有一点喜欢是不是喜欢?如果做起来还算顺手,但没那么喜欢,就满足于大致过得去,能混口饭吃,但也不想精益求精,究竟行不行?
当然可以宽泛的说,喜欢的事做不好,开心就行,但其实心里也还是觉得心虚的,这样真的开心么?甚至这样真的应该开心么?而谋生的事,不精益求精,也一样心虚,担心随时就落入社会底层万劫不复,真的很没安全感
心虚就是一种很真实的感受,虽然除了对自己说,放轻松以外,也就只能一边心虚一边瘾大,一边心虚一边摸鱼了

以及,最近真的觉得诚实的面对自己,其实也蛮难的,也需要勇气,罗琳阿姨最厉害!

我觉得自从去年以来,就日益充满了一种被剥夺感,往大里说,不仅得到的少,所谓没啥获得感,好不容易有点吧,还觉得随时会被夺走,往小里说,在不能看黄色小说的时候,在不能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在不能向chatGPT请教看不懂的英文短句的时候,在匿名投诉回访电话被要求实名的时候,在没地方讲道理的时候,这时候,屡屡会想到《Advanced Contemporary Potion Making》里SS不能接受和HG持续偷情,说“However little I have, it must be mine. In time, I would grow to hate you, and I could not bear that either.”
可不呗,我的,我的,我的!那个拉得很菜的琴发出的很菜的声音,它毕竟是且仅是我的!

什么锅配什么盖

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个姑娘去摆摊,卖小慕斯杯,摊子上摆了付款码和价格牌,有个城管来问她价,她就说了,人家付了钱,买了一杯,走了,第二天她又发了小红书,说摊子被没收了。。。大家的评论纷纷说姑娘不懂人情世故,第一天人家来的时候就应该该“什么钱不钱的,大哥尝尝”,怎么能收人家钱,你摆了牌子写了价,人家还问价,你就应该懂了,你实在是不太行啊云云
不是说不可以懂人情世故,不是说不可以懂潜规则,懂和以懂为骄傲,那可是太不一样了
我觉得哦,我深深的觉得哦,有这样的群众,人家不权力寻租简直都对不住群众,留言的你们和利用一点点权力折腾你们的他们,实在太般配了!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之前有个姑娘发微博说,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要做人上人比较好,有人觉得没有人上人比较好呢?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区别呢?底下评论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有能力剥削别人当然要剥削,没有能力剥削就要求平等,哈,我觉得这样看起来,大家还真是齐心协力完美配合建设弱肉强食的社会呢

你说,这种社会生活究竟有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很没劲啊?

最近练琴在练一段快板,我觉得自己左手非常软,很没劲儿,而且不仅不灵活,还不持久,拉几个小节就觉得僵掉了,啊,好难啊,真的好难啊。。。左手好难啊,右手也好难啊,统统都好难啊
参加了一个在线的英文读书会,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我一句英文也讲不出来,但是能听一个小时英文,听懂七八成,已经觉得自己是非常厉害了!说起来老师讲得真的好清楚,也颇有启发。。。可惜后面两期的主题我不是特别有兴趣,期待再接下去有有意思的主题!
最近在读《隐面人》和《I capture the castle》,前者还挺好看的,说起来在书里看到很多熟悉的人,冷战中的有名间谍们,可能互相都认识吧!后者读了15%,男主角刚刚出现,目前觉得似乎一般般,能看,但也没有非常起劲,虽然罗琳阿姨说“This book has one of the most charismatic narrators I’ve ever met. Seventeen-year-old Cassandra Mortmain captures the castle in her insightful, witty journal entries.”希望后面会好看点,再不行就只能弃掉了
喜欢的同人更新了,写得流畅成熟,好看的!说起来尽管困难,我还是过两天准备注册一个账号,留一个言,虽然写不来英文,我可以用在线翻译呀,我可以集合好几个翻译软件的精华呀,只希望,这位作者,请一定不要坑啊!

前两天杨小恒说,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吃晚饭,我说我最期待的事情是吃饭之后和爸爸出去散步,结果杨小恒说,而爸爸最期待的事情肯定是我们俩上班上学不在家吵他。。。哈哈哈哈哈。。。爸爸只好说,没有没有,我没有这么想
但,确实,我们俩真的很吵啊!

物质快乐和其他

给娃买了一个kindle,她一直捧着看,然后还和我说了好几次,妈妈,我好喜欢我的kindle啊!
本来说kindle她是想作为生日礼物的,生日是10月份,还早得很,她说了好几次现在就想要,那赶紧买起来,我觉得啊,一件喜欢的东西买在最想想要的时候是真的快乐!
而且买东西能带来巨大的快乐离我好像已经很久远了,我问shu,我们最近有什么买了东西获得了莫大的快乐的时候么?!
可能就是去年的取暖器吧,除此以外,好像最近几年都没有过买了什么觉得特别特别好的时刻了
所以,我似乎有一点点理解为什么有钱中年男子喜欢给小姑娘买礼物了,因为,这么容易能让另一个可可爱爱的人类因你的付出(而且是相对来说很容易的一种付出)而开心,感觉确实让人感觉蛮好的,而且这种开心颇有感染力
而,我们中年女人,就很难了,有谁送我个LV包我也没觉得多开心不是,送我套房子倒是很开心的,可房子的难度系数和LV比实在是云泥之别

昨天和shu说,现在有很高级的纹眉,效果自然价格昂贵,他说多少钱,我说3888-6888不等吧,他说一劳永逸?我说1年半左右吧,他说,你周末又不画眉毛,一年半,工作日画眉毛,如果是4000块,约等于每天花10块画眉毛,你觉得如何?我一听,立刻表示,那我还是自己画画吧,10块呢!够1/3午饭钱了
今天早晨出门前,我问shu,眉毛画得值10块么?他立刻很捧场的表示,起码20块的水平!
很好,我还是自己画画好了,每天立省20块

哈利波特要拍电视剧了!很期待啊!只要不特别难看我都会看下去的。。。不知道为什么,微博的评论都是“千万不要来个黑人演赫敏”,或者“又要政治正确了”,就,很反感这样的评论诶
都可以啊,华裔也可以啊,拉美裔也可以啊,非洲裔也可以啊,为什么非白人小姑娘就不能实现一个演赫敏的梦想呢?
有人说,少数族裔要多学文化,讲自己的故事,可是,且不说,这些人所谓“多学文化”,这种文化不就是老白男的文化么?而且为什么非要讲自己的故事呢?比如说,学校话剧社要排《雷雨》,你要说藏族同学不能参演,你看藏族同学会不会揍你。。。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为什么大家不能一起建设社会主义,非要人家藏族同学讲农奴的故事呢?
还有人说,这些都是安慰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族裔的问题,对啊,那就要更多啊,而不是要更少。。。说规定董事会必须有1个以上女性是安慰剂,不能解决女性职业天花板的问题,那么,意思总不能是,所以1个女性都没有反而是更好的吧?!
总之,我觉得梅兰芳的杜丽娘非常美,而哈姆雷特都能变成狮子王,就,大家不如放轻松,都可以,什么都可以

清淡的满足

昨天做了一份照烧三文鱼给娃,给我和shu炖了一煲胡椒排骨,又炒了一碟青菜外加一份前两天剩下的卤香菇,吃得非常满足,胡椒排骨里只有盐、姜和一把白胡椒,非常鲜美而清淡,不是那种吃了红烧肉式的浓郁厚重的满足,而是有一种非常洁净的满足感
娃也吃得很开心,说在家吃饭就是吃得好啊!

这个娃真的很像我,电视上在放大家春日露营啊什么的新闻,娃说她不行,她不要去,因为一看就没有干净洗手间,嘘嘘都没法嘘嘘。。。
吃照烧三文鱼的时候,她加了一大块放在碗里,shu说让她吃点青菜,虽然不情愿,但她说好,那就先吃青菜,和shu说吃10片,她就把碗移开开始吃青菜,shu说,为什么不用碗接着?我说,因为怕青菜万一滴在装了三文鱼的饭碗里,她说,对啊!就是这样嘛!青菜滴进去三文鱼就毁了!!
而且要先吃不喜欢的青菜,三文鱼要留一块最后吃,所谓回味三文鱼。。。
所以,我。。。大多数时候几乎不用过脑子就知道娃是怎么想问题的
周日和shu接她下课的时候,看着这家伙笑着跑向我,这么可爱,真是心都要化掉了!

开始拉拇指把位,拇指很疼,周六开始有一个小小的水泡,应该很快会变成茧子,娃经常说她手掌的茧子们是她的荣誉的勋章,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在门框的单杠上荡来荡去的勋章,而我的小小的勋章也在生长呢

最近发现肖邦的夜曲还挺好听的诶,以及第一叙事曲也好好听
春天来了,头发长得很快,真是万物都在生长啊。。。

小步舞曲1和小步舞曲2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咦,2比1音准好很多诶,我心里默默的想,那是因为2的音准我觉得比1难,所以我是一个个音对着调音APP练的,不仅一个个音练反复练准,而且大部分时候整首练的时候都开着调音APP,随时纠偏,所以。。。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么?或者说,孜孜不倦的练总会有点进步的吧?
接下去要开始慢练,在练准每一个音之余,每一个结尾的四分音符的时候有一点点飘起来的感觉,在离弦不离弦之间,找到巴洛克时期那种断开来的效果,以及慢慢找一找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的对唱的感觉,找一找一句结束了,呼吸把这一句交给下一句手里,送过去的感觉
而且,目前总体来说,左手还是有一点模糊,我觉得还是要练习打指,来吧,一个个音狠狠的敲下去吧!

说起来,我一直不知道练音阶到底是要干嘛,练起来倒也不觉得烦,一弓一个音,一弓两个音,一弓四个音,带揉弦,换分弓,每天也都搞,前两天看人说,练音阶是为记住这些音的听觉效果,然后慢慢的音准就好了。。。真是大为震惊啊!我此刻的在练的那条音阶吧,往少里说也练了有百来遍了吧,但是完全没记住这些音排列的听觉效果,啊!这是可能记住的么?!
可能对我来说,练音阶,从而记住这些手指间距的感觉还更容易一点吧?

话说19号一天要开四个庭,20号晚上是卡普松的音乐会,无论是贝多芬第三奏鸣曲还是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都是我很喜欢的曲目,而且想到19号这么忙,就觉得这样的安排特别好,干了这么多活儿,特别适合慰劳一下自己,特别配得上休闲娱乐,我这都什么毛病啊,仿佛总要先付出才会格外心安理得的享乐

前两天在上下班路上读完了《大地惊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去读这本,读完当然也是有点震撼的,因为这姑娘也实在是太猛了!!但,好像也就是这样了
西部题材不是一个我特别感兴趣的题材,之前读过一点点《孤鸽镇》,能感觉到是本好书,但好像不是我的菜,既可能是我太弱鸡也可能是我对大量的动不动就打起来的男性世界没有很大兴趣

履行期间和同期贷款利率

和一位律师进行了好几天友好的battle,累死我了,但是大家都还蛮君子的,就还不错
实在是被搞得头大无比,跑去问同事,某个偏僻的法条的有个地方怎么理解,结果同事一句话居然让我豁然开朗,觉得非常有道理!一方面感叹自己学艺不精,一方面觉得自己大概已经battle得脑子不太好了,说不定算工伤了都
但是实在是太累了,做梦都梦到我在算金额
第二天到了办公室,继续算,一边算一边battle,一边咔咔咔的吃巧克力,叹气

今天的重大成果是抢到了两场大提琴演出的票,分别是王健和卡普松,出票真是火热啊,11点开票,仿佛11点20就不剩什么了,到了我吃完午饭回来刷了一下,彻底售罄啦,这三年,大家都闷坏了
总之,还是颇为期待的!

人工智能眼看着越变越厉害,我觉得可能有创意有想法的人类会如虎添翼,而我这种没啥创意的人类,可能就未来只能做做苦力,但是,我还是想说,哪怕我们不再需要人类大提琴手了,我们人类还是需要拉琴的,没有创造力如我,也依然想要创造一点点东西。。。

标题来自于我最近battle的主要话题

之前看到有人说,为什么新加坡如此法律规定如此苛刻,高压线如此之低还能经济发展?有个人说,我们难道是怕高压线低么?我们怕的是高压线它荡来荡去啊。。。我觉得这个荡来荡去非常传神
君威难测,那还做个P长远打算啊,是吧

在买房和买车之间选择了买醉

昨天我同学推荐了一款酒给我,说开完家长会需要喝两杯
虽然我没开家长会,但是我也开始搜起这款酒来了,微醺之下琴会不会拉得格外好?
说起来,看小学生的家长会,上面有每个小学生们的扣分,可以扣分的项目有个十几项吧,从座位边上是否干净、如厕文明、课前预备铃准备、上课不积极、说脏话、不认真做操、大声喧哗、指甲脏污。。。看得我一股同情心油然而生,干嘛啊这是?!被这么精细化的管头管脚,太压抑了简直

一位女性长辈某日感叹,最近家里事情诸多不顺,应该要去老家祖坟做点什么,然后被她老公以及我妈一起说,完全不对啊,你要做点什么也是要去你老公家的祖坟做点什么啊!
怎么说呢,这话当然没错,如果你觉得在祖坟做点什么可能会改善家里的情况,那么就是你是信那一套传统的古典的秩序/价值,那按照这一套来说,当然应该去你丈夫家的祖坟,因为那才是你的家

但是我觉得觉得好没意思啊,和你骨血相连的人其实是不要你的,你不是他们的一份子,女性没有来处
而你进入的那个家庭,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稳定体,是凭空的,所以女性也没有去处
所有的重男轻女都是在这个根基上长出来的枝叶,因为你不是家族成员,你只是暂居的客是暂时的劳动力,你终有一日要“归”去,所以也没什么必要培养你重视你保护你
一切培养重视保护都是情分而非本分,情分要争取要换得要守护
虽然我完全没多赞赏这种体系,也并不怎么想被认为是哪个家族中的一员,但不代表我看不懂这些
因为虽然没有家也没什么不好,无拘无束,可以自己挑选队员,建立自己的安全堡垒,可其中的不公平之处实在是一目了然

《剧院魅影》很上头!!我居然已经听了3天了。。。

走捷径

在微博上看到有个姑娘在美国,被邀请加入了一个高管级别的例会,全场她职位最低,总觉得自己被邀请有“政治正确”的成分,甚至觉得自己走捷径

她朋友就安慰她说,完全不要担心,因为你并不知道你面前的人走了多少捷径,家里有全职太太照顾算不算捷径?生在美国根本不用花这么多时间学英语算不算捷径?往好里想,人家说不定正需要女性的声音,往另一头想你作为女性呆在这里,说不定公司就省了很多诉讼的钱,因为体现出该公司已经多元化了,这样的情景《the good wife》也有,艾丽莎因为很多业务能力之外的因素有机会当合伙人,戴安对她说,“just take it ,and say thank you”,是啊,可不呗。。。能有的吃就多吃点,如果吃了还有剩,就剩点给其他受苦的人

周末去王宝和吃饭,点了芦笋炒蟹腿,杨小恒也非常喜欢,她一开始吃到一根蟹腿略微没有剥干净,我说,手工剥的,可能会没有特别干净,她说当然没关系啦,人家都帮你把蟹腿剥出来!剥出来了啊!已经就很好了!
对,我小时候第一次吃这道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这可是剥好的蟹腿啊!!感觉奢侈程度远超大包翅或者海参燕窝。。。但,这种感觉也能遗传啊?!

我们这栋楼似乎和上下有共用的烟道,经常闻到某一户人家做菜的香气,以及某一户人家做饭糊掉的味道,周日傍晚先是闻到炸香料油的味道,接着居然就是非常正的水煮鱼的香气,香得不行,啊,怎么这么香啊,我觉得餐馆里的也不见得这么香啊,然后,从周日开始,我就想吃水煮鱼了。。。

昨天读了一篇写台湾的文章,才知道日据时期原来也有50年,原来台湾曾经算是日本被统治的“领地”(?),所以美国对台湾的空袭从来没停过,而光复之后,在日本统治下成长的一代人忽然要认另一些外来的人为正主,而这个正主在很多人日常生活的感受里可能还不如日本人。。。怎么说呢,我就觉得吧,再怎么风起云涌城头变幻大王旗,其实大家还是要上班还是要搵食
明明是自己的一些确凿的记忆显然成为了不能言说的记忆,真的,就还蛮没意思的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以及。。。尽量让自己吃好点

夜不卸甲

这两天都要老清老早起来去干活,早晨冷,根本没有勇气换衣服,在床上磨半天又耽误功夫,所以我就穿着棉毛衫睡觉,晚上不换睡衣了,第二天直接套上毛衣就能跳下床
于是我每天晚上睡觉躺下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夜不卸甲的战士,第二天不去拯救世界都说不过去

某天看到一个姑娘穿着羊毛大衣的照片,我说非常白领丽人,然后问shu,你说,为什么我就没有这种OL的感觉?我也去穿一件羊毛大衣会不会OL的效果?结果shu和杨小恒都一起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早晨换裤子的时候感叹,为什么我每天穿得都一模一样啊?杨小恒,接口说,我也每天穿得一模一样啊,爸爸也每天穿得一模一样啊。。。好的吧。。。说得对

昨天中午斥巨资吃了一个35块的猪脚饭,有一个猪脚!有蒸汤(不是冲出来的速溶汤)!有一杯可乐!一份饭,一点点包菜,我觉得是我这两个月以来终于在中午吃饱的一天,而且饭菜都是热的,吃得很高兴!不过这样的话,加上交通费,一天上班的成本就是42块了!上班。。。也是很贵的啊

我昨天因为在练琴的,练完拉《梦幻曲》娱乐,有个家伙在旁边用梦幻曲的调子跟着唱“你就,是一个屁屁恒”,我笑死了,去找了《黎根之歌》给她听,“昨晚,食了三个大包”

然后又自己把麦兜里面的歌都听了一遍,“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水面小蜻蜓跳弹弹弹弹点点头,点点春雨降像葡葡葡提子,万物待生长,风在期待出发”“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苍翠青山在远方,流水江河迂回,朝日夕阳显辉煌,满天绚丽灿烂”“风,悠悠的风,悠然在这一刻晚空,遥遥远山静静远海,淡淡新月已渐上”,用粤语唱起来真的每一首都好听又感人啊,能把古典音乐著名的小曲子填上如此本土的歌词又毫不违和,好听到有一种伤感,差点就眼眶一湿了就
《麦兜的故事》和《菠萝油王子》真的是非常好的动画片,啊!

最近网上吵得很热烈的话题,我觉得吧,“不糊弄自己”是很难的,也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