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无伴奏第一组曲前奏曲

最近仍然在读《Fire and Hemlock》,这本书的时间线和有些细节,让我捉摸不透,然后就去和kimi讨论,kimi真的是信口胡说,去和元宝讨论,元宝也是全靠瞎编,而且能言之凿凿的编出很多毫无根据的内容和完全不存在的人物关系,一度令我迷惑,还是靠bing找到了Diana Wynne Jones Wiki,有一篇非常整齐准确排版也非常舒适的时间线梳理,看下来真的是收获巨大,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都得到了解释。另外thestorygraph上也看到几篇还可以的书评,我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我们还是要靠其他人类,AI是不行的!

最近在练习著名的巴赫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以开头为例,GDBABDBD,录下来才会发现,BD的换弦非常不连贯,听起来跌跌撞撞的,但是自己拉的时候因为会脑补所以并不怎么能听得出来,所以这个地方就变得特别难,要先找感觉仿佛有了,然后录,然后听,然后判断,然后改,然后再录,再听,再调整,再录,如此循环,很累,要是自己能直接听出来就好了
而且换弦的连贯流畅,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手腕不能甩,但是手腕也不能死板板完全不动,稍微没搞好,换弦就显得很笨重。而且D弦是空弦,空弦的音色有很容易重,要B的时候右臂多走一点,回到D的时候稍微侧一点弓毛,才会音色不至于衔接得太突兀
反反复复在回看上课路线,琢磨老师动作,会稍微好一点,但有时候慢的时候稍微可以一听了,一快又容易不行,总之,希望可以能真的找到这种动作要领

整个第一组曲就要结束了,可能会开第二组曲,其实我也没那么喜欢整个无伴奏,但是巴赫最大的好处是我觉得拉得完全不心烦,所以就算当练习曲拉也没什么不好

昨天和shu说,啊!!你说内个谁,为啥那么傻还能年薪百万啊!他说,算了,事情就是这样的啦。。。按你娃的话说,life is unfair嘛,我说说得也是,但然后隔了一会,又大喊一句,可是我还是很嫉妒啊!结果娃说,要么你去吃点甜食吧。。。这俩人还真是很豁达啊这俩人!
说起来,这位娃真的是一个从不搞自己的人,她有个同学,暑假在外面上课,总之,她发消息问这个同学事情,人家没回她
shu:哼哼哼,人家肯定在学习!!在上课!!
娃:有可能的
shu:你看人家,学习多么勤奋,啊
娃:可是她这么上课这么学习,不也考得和我差不多么?
shu:额。。。这。。。倒也确实
我相信,如果这个同学成绩比她好,她肯定会说,这么上课这么学习也就才比我好一点,不划算啊!

莫名其妙压力很大

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充满着你追我赶的要进步的气氛
娃要和我比乐器谁进步大,学英语谁进步大
我说我每天晚上练琴时间比她久,她说可是她一天吹两次,一定会进步比我快,我一下班她就说她今天又背出了一篇英文课文,搞得我一吃完饭就拿起kindle看英文小说
我昨天和shu说,我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啊,我昨天一遍拉琴还一边回客户消息的时候收,我就想,又要被娃比下去了,毕竟她可以专心练笛子。。。结果shu居然笑了老半天,而且是笑得停也停不下来。。。

他语重心长的和我说,娃的进步终究会超过你的,你不要太卷自己,不要和自己较劲,比不过就算了,放平心态。。。
啊!我是不能再和这个家伙继续比了,搞得我现在莫名其妙压力很大啊!
我昨晚真心实意的焦虑了老半天,今天写出来确实觉得。。。很可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话说,我昨天看到一本书,《我的骨头没有忘记》,大致介绍是作者有C-PTSD(复杂性创伤?)由无数次“绵延但不剧烈的小创伤”组成,关于自我拯救的故事。
豆瓣有很多好评也有一些差评,比如说我看到一条短评说:“有的地方不是很能共情。尤其看到作者走出来的方式居然是“找到一个完美的、包容她的男人”

我没看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这条短评很能说明问题,有些人,把所有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都往自己的这里揽,这是错误的。毕竟这有什么“居然”的呢?!这不是显然么?!一个人,如果因为缺爱或者没有被好好对待而感到受伤,那唯一的拯救方式就是“被真正爱一次”啊!所以,走出来的方式是“找到一个完美的、包容她的男人”,再自然不过了,甚至我觉得这就是唯一的方式

自己爱自己是不行的,第一,缺的就是“别人的爱”,就不可能用“自己给自己的爱”来替代,因为这俩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就好像我缺蛋白质,你让我多吃大白菜,肯定不行嘛
第二,体验过和没体验过就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体验,理论和知识都不行。。。没有体验过,照猫画虎而来的自己爱自己充其量只是模型机,有一个手机的外壳,不具有手机的功能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因为贫困而焦虑/抑郁,那有钱了就好了啊,我们也不会想着要TA改变心态吧?一个人如果因为被不公平对待被歧视而生气,那给TA公平的对待就好了啊,我们也不会想着要TA“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抑郁也好,焦虑也好,很多时候就是对不正常的生活境况的正常反应啊,在不正常的环境里生活,每天都兴兴头头,这才奇怪呢好伐!

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原则,其实就是。。。缺啥补啥。。。补不上就承认补不上,在补不上的情况下,尽开心点,不要老想着解决自己。。。

所以,可能我还是得承认,我的进步速度就是追不上娃。。。

敏感

昨天shu煲了冬瓜排骨汤,汤里就是只有冬瓜和排骨,但是汤碗放在边上,我觉得隐隐有一点生葱的味道飘来,我觉得可能是自己搞错了,吃了块冬瓜喝了点汤之后,说,我觉得哦,很奇怪的觉得哦,汤里尤其是冬瓜,吃起来有一点点生葱的味道,为什么呢?是我味觉出问题了么?
他回忆了一下,说,哦!!他切冬瓜的时候砧板切过葱花,砧板没有洗,直接切冬瓜了。。。他说我也太厉害了吧!
啊,我也被自己吓一跳,如此敏感的嗅觉和味觉啊,如果我对音高有这么敏感就好了,叹口气

娃放暑假了,昨天和我说,她在家和爸爸抱了又抱,我没听清楚,说,啊?!抱了六抱?这么精确的么?她说,不不不不,远不止六抱,嘿嘿嘿,爸爸整个白天都是我的!
然后今天早晨还和我说,我放暑假了哟!而你,还要去上班,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大笑着跑掉了。。。
啊,每天上班都想着,下班就可以练琴了!再上1周,又可以去学琴了!再上3个月就可以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了,再上5个月就可以去看《悲惨世界》了
可是每一个快乐的节点之后,还是要接着上班,毕竟人无再少年,但是班有再上日啊

然后还一边上班一边焦虑,不仅为上班焦虑,还为如果没班而焦虑,毕竟我就是一个焦虑的个体户。。。

拍拍拍拍拍

周日娃去搞毕业露营活动去了,我和shu出去吃饭,想要搞一点罗曼蒂克活动,就在一家还蛮罗曼蒂克的餐厅吃饭,斜对面的一桌有个四个年轻女生,啊!!!就是在拍拍拍拍拍,互相之间都几乎不带说话的,大家先拍,拍好之后看手机,看好之后再接着拍,如此循环
小情侣也是,要么就是在走路,要么就是在拍拍拍拍拍,要么就是在各看各的手机

地铁上、商场里,马路上,几乎没看到腻在一起的小情侣,仿佛大家谈恋爱也谈得很例行公事按部就班,好像在做化学配平的题目。。。我和shu说,我觉得十多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随处可见亲亲抱抱的小情侣,要么就是互相看着,要么就是腻在一起讲话讲不停,两个人的手恨不得扭成麻花。。。我觉得我们俩简直是本市走在马路上最要好的小情侣了
他说,是诶,现在好像是很少在外面看到那种看起来两个人就很要好的小情侣了,啊!真的。。。好奇怪啊!好奇怪啊!是大家都不谈朋友了嘛?是大家已经对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没有兴趣了嘛?是大家都过于疲惫了嘛?是大家的生活已经这么紧绷了嘛?是大家已经被剥夺得太厉害,一点冗余也不愿意拿出来了嘛?
啊,不懂。。。

我俩虽然去吃了颇为一个罗曼蒂克的餐(啊,餐厅人好少啊,工作人员比顾客还多),在路上散了一圈步,搞了一点线下活动,但我们都觉得感觉现在线下生活感觉好萧条啊,当然并不是说马路上没有人没有车,但是那种萧条的感觉是很明显的,是一种氛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线下生活,线下的唯一目的只有大家不停地拍拍拍拍拍
大家都只想活在照片带来的幻觉里么?到底有什么好拍拍拍拍拍的啊?甚至未必是拍自己,比如说看新闻里大家去参观美术馆,对着画也要不停地拍拍拍拍拍,横过来拍竖过去拍,可是那些画,再怎么拍,能比图册拍的好么?!来博物馆不死盯着画看,拍拍拍拍拍干嘛呢?

而说起线上生活,现在很多APP用的我也很头疼,在路边开一辆哈啰单车,打开支付宝,先弹出来个广告,小心翼翼的点跳过,因为如果不慎晃了一下手机,就意味着要自动打开到别的APP,然后要划掉返回,终于扫码用车,骑完关锁,又问我要不要购买年卡,关掉,点击付款,出来1.5元,然后默认让我免密先付后用,我又要在角落里关掉,点直接支付,然后输入密码,付掉1.5元。。。妈呀。。。为什么要搞成这样啊?!为什么要步步为营勾心斗角到这种地步呢?

我总觉得这个社会现在怪怪的而且很没劲,当然也可能是我怪怪的而且很没劲,而社会它好得很呢!

曲阳路家乐福

昨天又和shu聊了半天《黑暗物质》,我觉得这部书的是以一个故事来描述了作者本人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实设定和想法很多地方是很妙的,不仅有融会贯通之处而且还自洽,但鉴于这种思想本身我既不熟悉也不特别有兴趣,我就只能着眼于故事本身,然后觉得讲得不太好,但shu因为喜欢既喜欢这种哲学思想又喜欢抽象还喜欢各种神秘事物,所以觉得故事虽然有缺点但也能接受
所以,这是一部很挑读者的书,可能我就不是他的目标读者,里面很多太抽象的东西,我都不要说是不是喜欢了,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
后来我又想,我毕竟一个做数学题都主要靠举例子的人,就不要为难自己了,还是多吃点巧克力去算了

今天早晨去银行调材料,是曲阳路玉田路口的银行,我已经快20年没到过这个路口了,当时读大学的时候,曲阳路上的家乐福是经常要来的,而现在家乐福倒闭都已经好几年了。站在路口看着家乐福遗迹上褪色的商标,就在想,那时候大学快毕业,那么迷茫那么不开心,一直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剧透看到10年后15年后就好了,让我看看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此刻,就是那时候幻想的未来。此刻,我早晨吃完一杯shu做的焦糖布丁,看shu送娃去上学,然后穿上其实我有两件不同颜色但同款的优衣库衬衫之一,去银行干律师要干的活,是那时候的自己完全无法想象的未来,而且,比那时候能想象出来的最好的生活还要好得多得多得多

翻了一下大学时候已经倒闭的博客备份,草草扫了一眼,发现那个版本的自己不仅陌生而且我也不怎么喜欢她,我还是更喜欢目前这个版本的自己一点,I am a changed woman
不过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一如既往的话,那大概就是:话痨!

Prima Donna

这两天累死了,老清老早出门,昨天搞得晚上11点过才回到家
今天早晨又一大清早爬进去去奔波,眼袋都出来了

在路上听了一张初代《剧院魅影》的专辑,有台词有唱,四舍五入可以说是完整的舞台实况了,一下子又好像回到去年的时候,想起夏日夜晚的SD,想起追到苏州的大末,想起JR、grace、matt在舞台上光彩熠熠,想起JR豆大的眼泪落下来,想起grace越演越传神,说起来我觉得他们这一版和初代是有几分相似的,而25周年的官摄虽然也好看的,但和初代的诠释就相差甚远,最初看的时候看的是25周年版,但是后来我迅速的被初代的魅影和子爵俘获,所以我当然是喜欢JR这一版远胜过25周年,他们是在初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价值取向上更现代的一版,实在是太好太好了!
啊,真是快乐啊!

听到下半场,魅影面具被揭开,唱all I ask of you的歌词和旋律,和上半场子爵唱的旋律一样歌词一样反正几乎就一模一样(可能就是整体节奏略慢),但是感觉完完全全不同,子爵意气风发,魅影凄凉哀求,实在是很高级啊,完全一样的东西,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真是很妙
总之,听到这张专辑最后的一段,Down Once More的最后部分,还是让我非常伤感,非常非常伤感
赶紧回到前面重听了一次Note/Prima Donna,啊啊啊啊,我觉得这个七重唱真的是太完美了!旋律好听得不得了!而且很有内容,情景词曲都非常融合,这几天听了得有五六七八遍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好听的重唱啊?!!

勇士

如果说勇士就是流着血还在战斗,那我们女的肯定都是真正的勇士了,毕竟一个月要流7天血呢,不可能碰巧这7天都不战斗啊,而且开头几天还是血流不止呢,很壮观呢
所以,啊,勇士!在汹涌的血流中战斗的勇士,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女的!
(一个非常汹涌且干了很多活的人忍不住感叹)

最近又有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如果不想自己被气死,只能不听不看不想不问

以及,最近扫了一眼很火热的毕业演讲的争议,我新的心得体会是,虽然痛苦的感受不能比较,比如说A作为有钱人家的小孩生活空虚,感受到的痛苦是10分,B作为贫困人家的小孩生活艰难,感受到的痛苦也是10分,我并不怀疑A感受的真实性。
但是!我依然认为,感受虽然不能比较,但痛苦本身是可以比较的,痛苦本身是有客观分数的,而在客观分数这个层面后者就是比前者高得多,后者就是比前者痛苦得多。。。所以,如果你是A,你就不要跑到B面前来说自己的痛苦,更不要指望得到B的认可,这是。。。基本礼貌。。。
居然有一种风气,就是有些人不仅要占有特权的实惠,还要占有道德高地,比如我多努力啊,这都是我应得的,甚至连痛苦高地都不放过,比如,我其实也很惨,我是克服了很多的,我真是搞不懂啊,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处处争第一啊?!对于这些人,我继续觉得如果不想自己被气死,只能不听不看不想不问

就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主客观分得很开的人,我完全知道,在客观上,坏人就是过得爽,我也不觉得TA未来会倒大霉,TA很可能就子子孙孙一直爽,我也不会自欺欺人的从里面提炼出一点正面意义,比如说这些人的存在就是让我变得更强,不不不,他们的存在只是让我生气

综上所述,我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就是,没得到的,统统不去看!看了让自己生气的,统统不去看!只看自己得到的,于是确实时不时就觉得,我真是一个超幸运的人啊!超好命的人啊!就是会有更多的东西呐!嘿嘿嘿~~~

乱七八糟

虽然我超级累,事情多到爆炸,以及今天从早晨8点出门到下午5点进家开始干另一堆活,居然期间就没喝过水,上午下午各开一个难搞的庭,回了很多微信打了很多电话,然后还走在路上突然发现月经来了。。。
简直了。。。但是我还是要写blog!

周日去上课,发现左手一塌糊涂,很紧,非常紧,十分十分紧,我们这种小手,又要有跨度有要有力量肯定就紧了啊,肯定和松弛灵活毫不沾边啊,又是羡慕大手怪的一天
更可怕的是,不紧的手感我至今还没有找到,根本不是不能复现的问题,甚至不要说不紧的时候能不能按实,我是松弛而正确的虚虚的摆上去,虚虚的按弦都做不到,因为压根就没找到这种手感,手臂手肘和掌心怎么都别扭,但我就是这么别别扭扭的拉了快4年琴了,直到巴赫他全面的暴露了我
而且左手要跨出去,而不是直上直下,我又更不行了。。。好难

端午假期过得乱七八糟,主要在拖着不干活和勉为其难干点活中挣扎摇摆,然后想到假期一结束就要忙到死,而且要开一个非常糟心的庭,只好老是和自己说,不要怕,就当扮演SS,老伏的会总是要去开的,万一被干掉了,那也就只能被干掉了,更何况法官也不能在物理上干掉我,最多也就是在精神上摧毁我

如果说有一点快乐的是,大概就是吃了一些小海鲜吧!
假期第一天中午和shu一起陪娃去上笛子课,她去上课,我们周围小马路上逛逛,非常舒服的暮春天气,回来打车到菜场门口下,看到有很生猛的蛤蜊和蛏子,买了一斤蛤蜊,半斤蛏子,一根丝瓜
本来中午就随便吃点啥,晚上早点吃饭,但是蛤蜊正是好时候,不能耽误

进家洗完手,就去切了几片姜,一些葱段,蛤蜊冲冲水,葱姜爆香之后大火下蛤蜊,加一点黄酒,酒气散掉盖锅盖,一两分钟蛤蜊开口就揭开锅盖翻炒,稍微加一点生抽,翻炒个半分钟就盛起来。热了小半碗剩的米饭,冰箱里拿出一瓶玫瑰冰酒酿,从进家到吃上,至多不超过10分钟
这个蛤蜊怎么这么好吃啊啊啊啊啊,以及,我为什么能炒出如此美味的蛤蜊啊啊啊啊
非常鲜美,而且炒的火候很好,嫩而肥,最后我还特地剩下一口饭,沾着蛤蜊盘底的汤汁吃掉,盆干碗净,啊,销魂
真的,那一刻充满了巨大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包括了,蛤蜊实在太好吃了,吃得真是好舒服,而这一餐又实在太简单了,还很便宜,这一斤蛤蜊才10块钱,而且又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又没有真的劳动,是一种微微劳而超大获
可惜,shu和杨小恒都不吃蛤蜊,仿佛是良辰美景无人共赏,略微有点寂寞

说起来,那天晚上本来想做带些汁水的浓郁版蛏子烧丝瓜,结果高估了丝瓜,丝瓜居然是一种如此不出数的食物,一根丝瓜烧了之后不剩多少,结果就显得盐多了,只好加水,煮成蛏子丝瓜汤,也还挺好吃!
而假期最后一天晚上,随便从冰箱翻出一些冷冻的虾夷扇贝,做了一个捞汁扇贝,也很好吃
我觉得,我真是有随随便便烧一烧就很好吃的天赋啊!

就很粗鲁啊

有一些流行语,我单纯就是觉得有点傻乎乎的,比如说“真嘟假嘟”,比如说“水灵灵的怎么怎么了”,看了并没有想打他们,但是还有一些讲法,其实我觉得也很粗鲁啊!
比如说“XX餐厅给我吃美了”,“XX剧给我看爽了”,这个“给我”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粗鲁生硬的句型诶!!我们只会在训人的时候说“你给我站好……”或者说“你给我过来……”“你给我”这个三个字在句子是一个完全不必要的内容,“站好”“过来”,这个句子就已经是成立的,“你给我”唯一的用途就是增加生硬粗鲁不好好说话的感觉

语文课不是应该要学好好说话么?但是,我们的娃语文课在学什么呢?!
昨天,杨小恒问我一篇阅读理解一道题目,被分析的文章大意是,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见妈妈在晒被子,我就把被子抱出来也想晒一下,下班回来,我发现我的被子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是温暖的,如母亲的手心,母亲的被子,是清凉的,如母亲的手臂,然后作者就想起,“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啊?!!这样能养好娃么?!娃是什么凌驾于其他家庭成员之上的独特人类么?这是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么?如果说家庭生活困难,资源有限,娃在长身体,好的给娃吃,我觉得也颇为感人,可是太阳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啊,也要特地分出好太阳和差太阳,差太阳给自己好太阳给娃么?!
我们的语文教育实在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作者,乔叶,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各种名头多得不得了,百度百科还同时说“乔叶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一个农家,父亲是焦作市矿务局干部,是村里的第一个大专生,而母亲则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弟兄姊妹五个,她是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那,我还想进一步问问,最好的都是她的,她的兄弟姐妹们怎么办?要么文章很假,要么母亲偏心得厉害。。。

shu给我买了条超好看的小花裙子,超级无敌春天超级无敌好看啊!好想瘦一点啊!一边想着紧急饿几顿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一边买好了五一在家吃的维多利亚蛋糕,哎,要是随随便便就能瘦就好了喏

接话茬以及小红书

刷小红书的时候,有时候看着就好想接话茬啊
比如说,看到有标题说“难道就我一个觉得某某很帅么”,如果某某很帅,我心里就会想,不,你现在才问可见你是个傻子,如果某某不帅,我心里就会想,对,你只有你觉得,因为你是个傻子
这种反问句真是看的人很火大啊,还有那种“难道XX就只能XX/就一定XX?”,我都会心想,对!可不呗!你以为呢?!还有那种,“真的没有人XX吗”——对!没有!
“不是XX去不起,只是XXX更有性价比”——不,就是你去不起XX
“不宣传XX你糊涂啊”、”XX的人嘴可真严啊”——因为只有你的才觉得XX好
“XX我已经说烦了”——那就赶紧闭嘴!
“一X一个不吱声”——吱吱吱吱,你以为你是老鼠啊你?!
“以为XX已经很XX,直到发现了XXX”/“这才能叫XX,其他都只能叫XXX”——那是因为你只见过这个
上述,每一句看着都让我非常烦躁!就都透着油腻世故,以及一种仿佛是过来人的精明,特别想打她们!

今天还看到有小红书有个姑娘贴了一本英文书,她自己翻译了一下“但我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不虚此生……年轻的时候我美丽而快乐,嫁给了我爱的男人,他也一直爱我……我的孩子夭折了,但是我曾拥有他宝贵的两年……并且每个人都对我很好,一直很好……我真的是个幸运的女人”,小红书姑娘说“一个缠绵病榻即将离去的老人这样说,她什么都不埋怨,只是感恩拥有的一切,我又被感动了”,还在评论里继续说,“好想能修炼出这样的内心”。。。可是,我心里又忍不住接话茬,哈?这是修炼内心能解决的么?请问,你年轻的时候美丽么?请问,你嫁给了爱的男人他也一直爱你么?请问,每个人都对你很好么?!
就,很多事情。。。我觉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不是靠修炼内心能解决好嘛

就是我觉得人不要自欺欺人,很多东西就是客观的,不要说每个人都很美,也不要说自信就很美,没有这回事,事实就是别人美而你不美
但我们可以说,不美又怎么样呢,不美我们也可以快乐的活着,不美我们也自食其力不碍着谁,但是非要说每个人都很美或者美不美不重要,我觉得这就太假了
我完全承认,客观上我不美且美很重要。但是与此同时,主观上我不在乎这种重要,我可能是不合算,可能我花时间把自己搞好看一点生活会更容易点,但我认栽,就这样吧,我要花时间学英语说不定我还能进外资所挣更多钱呢,我不也还是这副样子

可能小红书的机制就是让人忍不住要接话茬,然后就流量大吧?!但我忍住了!我从来都只是内心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