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啊迪士尼

昨天,在一个雾霾的工作日和shu一起带娃去了迪士尼,事实证明这个时间点非常明智,人很少,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不用排队,喜欢的项目可以从出口出来立刻又进去,如果一次算一个项目的话,我们足足玩了20个项目,还看了花车巡游,体验应该是不能更好了。
光影变化和设计一流,很多项目玩下来觉得非常赞叹,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是笑容可掬,亲切友好。但是我和shu其实都不太喜欢。

然后我就和shu认认真真的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不喜欢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就是充满了一种不要动脑筋的情绪被安排的感觉,人在这个环境里就是一个部件,欢乐是被设置好了的,等着你哇的一声惊喜。
那么我又想了,上次去巴厘岛度蜜月,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闪光的记忆。蜜月大餐是在别墅泳池边的晚餐,小蜡烛沿着小路两边从入口铺到餐桌前,游泳池洒满玫瑰花瓣,温柔的小哥单独服务我们,彬彬有礼耐心友善,其实也同样很做作很刻意,同样布置出来的目的就是告诉你,你,快点惊叫,快点说浪漫S了!
我仔细的想了一下,里面到底有哪些不一样?我觉得是巴厘岛的核心还是人,是在竭力的让顾客觉得舒服,顾客是被取悦的,营造了一种很好很高级的氛围,但在这个氛围里人还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但是迪士尼就有一种微妙的傲慢,就是顾客是被安排的,就应该要随着设备的进展惊叫或欢笑。。。有一种非常美式的消费主义的感觉

迪士尼是充满美式文化的所在,或者就是美式的“没文化”,反正就我娃来说,对文化性的东西,不论是公主合影还是花车巡游她也没有特别兴奋啦,对于过山车、飞越地平线之类的很兴奋,但这就是生理兴奋的一种啦。确实是主题乐园的翘楚了,我也能想象大概会有很多人真心喜欢,总之,我觉得是人少的话,还是蛮值得带娃去一次的,但是也就是去一次就好~~~ 又,顺便,我总觉得迪士尼的工作人员会得职业性听力损伤,实在太吵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欢乐热情简直反人类

洞庭秋思

最近对洞庭秋思很着迷,这首曲子弹起来可真上瘾啊,这首曲子有一种很妙的荡漾感,非常喜欢
以及觉得这首曲子的调有一点特别之处,然后就去查资料,查到成公亮古代人弹琴声多韵少,就是弹拨的地方比较多,但是明清以后就是韵多声少,就是靠摩擦移动产生的手走音多,而洞庭秋思就还有一些声多的遗迹。此外,受到昆曲影响,古琴曲子变调就很少了,多是一调到底。个么什么是一调到底啦?!
我花了老半天去想明白什么叫做变调,什么叫做一调到底
C调的自然大调式的音阶排列为1/2/3/4/5/6/7,3和4之间是差一个半音,其他音之间是查一个全音,那么如果按此展开,C调的音如果往前往后延伸,其实都是这样。但是如果还了一个调,D调,那么D调是从C调的2开始的,也就是说,在D调相较于C调是升高了1个全音的,那么为了保持其余音同比例上升,而又因为C调的34之间是半音的关系,D调的音阶排列中就会出现C调的自然大调式的音阶中无论如何不会出现的音,于是一首曲子里如果既有C调又在某一个调里变了D调,那么所用的音很可能就多了,元素多了,听起来就更丰富了。
也就是说,如果一调到底,那么所用的音就比较少,就比较。。。单调

虽然研究出来的成果对不对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确实解决了一个很大的不解就是弹平沙落雁很容易犯困。。。一方面是重复,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用到的音比较少吧?
洞庭秋思作为一首这么短的小曲子,中间有调性的变化,所以是比较丰富的,弹起来也很有趣味
然后呢,听到了几首很有意思的曲子,尤其是《古风操》。在明朝的琴谱里出现过,号称是文王所作,描述了上古先民们的生活,但实际上非常非常有异域风情,根本就是波斯王子嘛!
所以呢,吴景略的《新疆好》一点不违和。。。
我想说的,平沙落雁固然中正平和,但古琴也是有很多活泼泼的好曲子的,它的表现力是很强的
另外,某一天听了张子谦的唱谱,唱的是平沙落雁,简直快要笑昏过去,一个老先生叨叨念七进复进复进复之类的,太好玩了
这两天看龚一的琴学探微的视频,很多技术层面的讲解,也非常受益,他的取舍虽然有一部分我并不很赞同,但是这个视频讲解非常清楚,书上(很多人)是怎么样,他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这么样,他这样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样,有时候再延伸到他对于这句的审美意趣是什么,很喜欢这种清清楚楚的技术派。 最近为什么会弹琴弹得这么入迷呢,当然是因为。。。生意清淡。。。唉

融会贯通

我并没有。但是昨天听了一课,忽然明白了十余年前的一句话。在豆瓣时间上看到有《古典音乐的奇幻之旅》,试听了两节课,第二节是讲到音程,从铁锤的重量说起,说重量1的铁锤+重量0.5的铁锤一起打下去,形成的就是一个8度和音,接着示范了一个小提琴的泛音,说泛音是一次动作有两个音,两个音的音高是不一样的,是一个和音。
我最近又在弹古琴,然后我就顿悟了古琴的泛音,1)右手拨弦,左手一触琴弦就离开,其实就是两个音,一个音是琴弦本身震动的声音,是某种程度的空弦音,一个音是空气震动的声音。2)为什么只有按在徽位上才有泛音,也就是才有这种共振呢?!因为徽位就是琴弦按比例的划分啊!就是1/2、1/4等等的划分啊!
然后我想到十多年前,273来家里玩儿,我弹琴给他听,弹到泛音的时候,他说,咦,真的就是物理意义上的泛音诶,好直观啊。这句话我记得了十余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居然直到昨天才突然理解!
啊!

还有啊,我一直觉得平沙落雁这么绕,大概一辈子也背不出谱子了,但是跟着录音定定心心弹了15遍之后我就完全记住了,小本子的to do list又划掉一项,弹出平沙落雁也是多年的心愿啊我
然后我就又顿悟类,不急不躁,慢慢弹,时间花进去,总能弹出来的。现在在《洞庭秋思》,就还蛮享受的
另外,跟着录音弹了15遍平沙之后,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跟也跟不上,到后面觉得节奏好像也并没有很快,也还是能够做一些变化以及增加一些更细腻的内容的,曲子一点点有一些操控感,感觉非常好
而且啊,觉得技艺全面提高,良宵引也一下子好了很多。目前准备平沙落雁跟录音弹个50遍,不知道50遍之后会发生点什么神奇的变化不~~~ 自信心是什么呢,自信心其实就是一种掌控感,不来源自己比别人好也不来源于别人是否喜欢(人际关系上的自信除外)自己,而是来自于不断的循环的克服困难取得成绩,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也是居然最近才有点体会到

忆故人

最近在弹忆故人,前几天在弹阳关三叠,冷嗖嗖的晚上,在房间里关起门,安安静静的弹起来,弹得熟的地方会有一些奇妙的投入感,仿佛真的浸在音乐里把自己打动了一点点,这种感觉并不是时时都有,但是出现的时候真的觉得身心十分愉悦,啊!
听吴景略的《梧叶舞秋风》实在太欢乐了,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欢乐的古琴曲子,竟然还蛮想学的类。。。

最近看了《贴身保镖》,虽然其中的紧张感营造的太过分了一点 ,不过蛮看得进去的,算得上好看
读了大半本《鱼翅与花椒》,弃掉了,我这么爱吃的人都弃掉的食物之书可见有多不好看了,豆瓣上有人说的对,还是隔,隔靴搔痒的隔
读了小半本《蓝熊船长的13半条命》,怎么说呢,我觉得就是胡说八道风,类似爱丽丝奇遇记,还蛮好看的,虽然总体来说我不是很懂这种风
读了本《她们》,上周读完的吧,但是已经没啥印象了
读了本《红与黑》的开头,似乎还可以
下了一本《布谷鸟的呼唤》,但愿会好看,好久没读过真正好看的小说了,非常想念好看的小说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放松感 《传奇办公室》第四季据说22日就要播了,天灵灵地灵灵一定要有字幕组,啊!!

白露

终于去试了两节古琴课,选了一位老师,准备开始学起来,真高兴啊!昨天是白露,天凉快了许多,在琴弦上开始觉得光滑,弹了老半天《关山月》和《阳关三叠》,目前只叠了两叠,我觉得第三叠应该指日可待。。。
弹琴弹多了之后,手指和琴弦摩擦的地方就有点疼,即使不弹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感觉到疼,然后吧。。。居然就有一种隐秘而微妙的快感。。。十足变态

在虾米上偶然看到吴景略的《新疆好》,听了一遍,很有趣,灵感肯定来自酒狂。。。古琴弹出冬不拉的效果
集中听了各式各样的《忆故人》,成公亮的版本是第一次听,真是相当愁啊,两个高音的抹挑听得我都心里一痛
唉,最近生意不大好,也真是非常愁啊,叹口气。上旬已经要过掉了,还没有成交一单,再叹口气

试验了小高姐的蒜蘸(菠菜)面,果然看完视频就会做灵巧的做面食是幻觉,虽然手忙脚乱,但是蒜汁儿碗底味道很好,菠菜面过程一片狼藉但是也好吃,大满足
晚上煮了一大锅海鲜粥,用了两只梭子蟹一把干贝,真好吃啊!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勒古恩的《一无所有》,花了很长时间才读进去,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才读完,有一小段被打动,但是并没有很震撼,怎么说呢,我觉得作者对两边的想象都还蛮浅的。
入手了《三十六骑》,一共上下两册,读了上册的一半,不难看,但是对这种没有什么人物的书不大有兴趣,觉得没什么大意思,班超是什么样的人呢?班昭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向往什么?因为什么而高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树,但是并不是有喜怒哀乐的人。
这么说起来,最近读到的书还是那不勒斯四部曲比较好看。
又,传奇办公室的海报出来了,快点播啊!今年最重要的期待了。。。

归因、感受和行为

之前朋友圈有人转了一篇演讲,是姚晨关于中年女演员的困境,觉得自己连着生了俩娃然后就不红了,也没什么戏演等等。我扫了一眼,没啥特别的想法。然后又读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认为姚晨的归因有问题,原文是“过度归因了妈妈的困境。生孩子耽误职业发展,这种归因太轻巧了,你如果信了,就会被误导。既然选择了就好好享受,既然决定了生孩子比创业重要,那姿态上就不要显得度么被逼无奈,会误导很多普通观众。”
这种说法看的我很火大,亏我以前还觉得这个公众号有点意思,想认真说一说。

这件事其实有两个层面,第一个问题生孩子会不会耽误职业发展;第二问题是如果会,生孩子毕竟是自己的选择,是否就应该有充分的预计并享受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客观题,第二个问题是主观题。

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有客观答案的,因为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可以进行调查的问题,答案是会,而且蛮多。从群体来说,“母职惩罚”也就是说生孩子之后的薪水降低晋升受影响这是有统计学证明的。从个体来说,一个女性在一切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变量只有是否生娃,是不是不生娃的职业发展会更好,从个体经验来说,我认为是的。也就是说,一位女性,生孩子很大概率将影响她的职业发展,只是影响的大和小的问题。既然是这样,那么姚晨的归因就不能说是错的。

生孩子会影响职业发展,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看重职业发展?这可不一定,这是价值判断。而且这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而是有权重的。比如说有的人觉得家庭的重要性是30%,事业是70%,有的人反一反。当觉得事业重要性是70%的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她们在面对工作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有时候可能会觉得遗憾,有时候可能会幻想另一种可能。这是很常见的感受,自己做了选择也不代表每一分钟都享受这种选择,更何况还有人觉得自己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呢,觉得后悔呢。我就后悔过无数次选错专业。。。

所以,公众号的逻辑就是错的,不是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会好好享受的。享不享受这种事不是本人说算了的嘛?!一个人不开心,你非得告诉她,你不开心是不对的,这是你自己选的你应该开心?!这也管太多了吧?!应付生活已经够难了,还要要求人家做出享受的姿态,成天这么端着也不怕端出毛病来啊?!

何况这个自由选择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真的每一个生孩子的女性此前都完全了解生孩子将意味着什么么?每一个人都有资源去平衡职业和家庭?
当然,孩子是会带来乐趣的,他们的笑脸和香气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啊!好香好软!但是一定会有人认为这种乐趣是不能填平那种职业发展的遗憾的,这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所以,把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归因于生了孩子有什么问题呢?有时候对自己生孩子的决定产生困扰又有什么问题呢?想想还不许啊?!真正有问题的其实是行为,有没有把“都是因为你”挂在嘴上落在行动里?有没有把自己的感受迁怒于孩子?如果有,这才是有问题也才是绝对不应该的。
我一直觉得吧,论迹不论心,没必要凡事都狠斗私心一闪念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社会里被要求要平衡家庭和事业的都是女性,被要求要姿态好看的也都是女性,社会的保障是缺乏的,生育成本和负担完全推给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女性站出来说,生娃严重影响职业,娃娃们的笑脸不能弥补职业上的失落。我认为是有正面意义的,它的意义远远大过于“平衡不了是因为你没有真心想平衡,人家谁谁谁就能亲子关系一流、职业蒸蒸日上,分明是你在推卸责任”。 告诉女性如何才能在目前结构性不平等的情况里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件事情其实是很微妙的。有点类似于“外面不安全,晚上早点回家”之类的意思,有的人说你就知道他/她是真心关心,有的人说你就想说一句呸,因为你分明知道他/她只是为了告诉女人就是不应该外出的,你社会是无限安全的,死了都是因为活该。
这里面有讲不清楚的上下文和语境语气,尽管难以描述,但是,真的,真的是有差别。

《传奇办公室》及其他

我觉得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剧看的这么投入了,上一次大概还是《the good wife》,真是久远的回忆。一部间谍片电视剧看得我废寝忘食,就。。。很有代入感啊,会为这些间谍们操心啊!不像现在的《the good fight》,主角们仿佛什么都搞的定,根本无需担心。
《传奇办公室》很好看,人物会成长,第三季虽然已经开始有点扯了,但娜迪亚的野心是很精彩的一笔,完全不是风暴中心的只有风情的无辜女生,觉得纪尧姆同学也算是棋逢对手。喜欢亨利,虽然常常自卑但是关键时候直觉一流,让人觉得到底是boss!喜欢玛丽,我总觉得她对于纪尧姆的感情除了继承亨利的遗志之外呼应了第一集她做过纪尧姆很长时间的联系人。这种感情是一种完全不涉及任何暧昧成分的战友情谊的某一种。插话,我觉得我蛮容易被这种伙伴式的男女关系打动的,比如戴安和Will,或者戴安和柏世曼。喜欢玛丽娜,一个不断成长的,看起来一脸诚恳一脸懵实际上很厉害的小间谍。喜欢西蒙,又靠谱又甜。喜欢库尔德女民兵,真是一个非常非常大大方方的姑娘啊!说起来席琳大概是这部片子里唯一的小姑娘,就是很小姑娘的小姑娘,但是她也有成长和厉害的地方。当然,最重要的是,纪尧姆怎么这么帅的啦?!!!怎么这么好看的啦?!!
在纪尧姆和酋长被救的那一集,真是看得惊心动魄啊!紧张S了。说起来这部戏几乎没有坏人(伊斯兰国除外),不搞阴谋,(正常间谍工作的各事其主和搞来搞去的宫廷阴谋还是有区别的),总之,非常喜欢啊!
千万要有字幕组做第四季,拜托了!

最近有什么新发现呢,哦,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滴两滴油放一点盐煮鸡毛菜比用自来水好吃一百倍!真的是很明显的口感提升,会不涩很多,非常纯净,当然也有可能是本市的自来水质量太差了。总之我现在就用一大碗水(五分之一锅?),因为水少,就分两次煮,每次都开开心心吃光光!还有啊,买了sandcastle的意大利冰淇淋的课程,试着做了,可真是好吃啊!我这么不爱吃冰淇淋的人都觉得实在是太好吃了!
以及,最近老是做比司吉,就是类似于手指饼干的分蛋海绵吧,总之啊,加上奶油馅儿,非常轻盈的而令人满足,做下午茶实在很愉快。 最近在读《刑法的私塾》,没有什么目的性,刑案做得太少了,未来应该也不会是主力方向,纯是读着玩儿,书大概是2年前买的,那时候读读蛮枯燥,有的地方大约也不是很懂,但是现在在读,真的觉得可读性很强,或许还是业务有所进步吧?

童年的文章如此作

昨天晚上去看了罗大佑演唱会,看之前和shu说,你说会不会现场有人高价回收?我380的票子如果多少钱回收你觉得我就会把票卖掉回家?他说800?我说你真是高看我,我600就会卖掉啦,毕竟7年前看过老罗的现场,不过如果从来没看过的话,应该是。。。800吧?!

然后就去看演唱会了,地铁出来照例有黄牛问“票子多伐?”我随口问,多少钱收?380的票子,黄牛说50,我就开开心心接着去看演唱会了

上座率还是可以的,95%是有的,大概中年人都喜欢事先买好票笃笃定定坐进去。第一首就是爱人同志,立刻HIGH起来!整场都是很老很老的歌,每一首都会唱,熟悉的旋律响起来真是觉得旧日时光迎面扑来,那么就彻底来怀怀旧

最初听罗大佑不过是听过几首恋曲1990、爱人同志、滚滚红尘之类,大一的时候机缘巧合要去参加交大BBS罗大佑版版聚,临去之前在寝室里补课,我记得半睡半醒之间耳机里的似是故人来,以及绕来绕去的追梦人。然后就去了版聚,果然是最笨拙的那一个,社交能力等于0,即使现在回想,都觉得实在是太尴尬以及太有可提升空间了。但是还是记得胖胖的男合唱队员唱了很好听很好听的船歌,(我还记得他说《绿叶对根的情意》很难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记得这个)一群人欢欣鼓舞的“bengbeng bengbengbeng”。
因为是Minus带去的,他那时候被叫做版宠,聚会出来版大和我说,Minus会长高的,会长成玉树临风的少年。“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是我最初认识Minus的时候他MSN的Nick,而能化解冰雪的MM如今已经成了他的eeex,以及是人生的大温拿!
我觉得自己记性已经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甚至是版上某一位刚刚失恋写过一篇日志,非常深情,大概彼时我也不大顺利,总之觉得被打动,和Minus聊天无意间就说起,“真好奇是怎么样的女生诶,让某某这么一往情深”,他很平淡的说“不知道,应该就是普通女生”,言下之意是各花入各眼,闪闪发光这种事情不具有普适性。啊,这么不相干的人和不相干的片段好像也突然能弹出来,一晃大概也十年了

去南校区上体育课的时候过马路等红灯,耳机里是娃娃的“前尘黑白分明沿途飞扬”,坐在123路公交车,晃晃悠悠的是“广广的蓝天,映着绿水”,和熊猫同学从静安寺一路走回TJ,乱唱唱的海上花,校园十大歌手海选,有个同学唱“仿佛如同一场梦”,巴黎旅行大巴上老罗在耳机里反反复复“要不是有这样一个你我看也不会有如是的我”

大学毕业之后,第一次看到真人版老罗是和熊猫去杭州看纵贯线的演唱会,唱了什么居然现在一首都想不起来,而想起来的是黄龙体育馆外头的草地上乱七八糟的放着周华健的有没有那么一首歌,想起来的是杭州清晨空无一人的街道和早晨露水的气味。
工作不喜欢,感情也不顺利,觉得前途一片迷茫。上班路上就很无聊的握着MP3想,公交车开到岚皋路桥顶上,随机模式的MP3播出哪一句大概就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预告,然后在岚皋路桥最高处,耳机里老罗唱起来“总有个无助后谁不具名的安慰”,然后么,就真的有人“走在我身旁,陪我穿过那深深黑夜微微的光”

再然后么,就是“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类,这次演唱会,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将进酒》,“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童年的文章如此作”,是啊是啊,童年的文章如此作。再再然后MP3坏掉之后,我就。。。不听歌了

最后,本次演唱会唱了《亚细亚的孤儿》还蛮意外的,唱了《告别的年代》还蛮开心的,以及想听《赤子》、《啊,停不住的爱人》、《沉默的表示》、《闪亮的日子》、《如今才是唯一》等等等等。。。 最最后,因为想查个东西,意外的点击进了一个叫做“闪亮的日子”的网站,啊!!!真是15年前的网站感,旧日的气息已经不是迎面扑来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哐的一声砸下来啊!!

我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了

之前报名了芭蕾舞课程,10节课,10节课的钱,然后我上了4节就不想上下去了,对于我毫无真正的舞蹈热爱一点也不向往上足尖的人来说,基本功太枯燥费时。我这种功利的人,只适合在家里自己跳跳小鹅飞飞飞。准备和老师说因为实在在家里没有精力练习,不打算上了,后面课的钱能不能适当退一点,她要说不行也就算了。已经付了钱就变成沉没成本了,浪费钱已经够惨的了,如果在浪费钱的同时再无谓的消耗时间精力就真是扩大损失了。毫无纠结的决定要及时止损,我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冷酷的大人,握拳!!


最近非常非常奔波,深感地铁方便以及本市真是很大啊!昨天上午闵行工商局调内档,中午回律所整理打印快递,下午先去宝山立案,然后去虹口工商局,接着去派出所调口卡,最后回律所改了3份合同,写了一份仲裁申请书和人沟通了老半天工资的算法回到家简直累惨了,看看手机,一天的步行距离就有10公里。。。

在地铁上读完了《Flipped》,很多地方没看懂,很多地方也不知道看的对不对,很多地方是残存的电影记忆在发挥作用,但即使是这样,还是蛮多地方被打动的,比如她父亲给她画了一幅梧桐树的时候,比如她发现他把鸡蛋被丢掉的时候,比如他外公来帮忙整理院子的时候,比如他决定不在隐藏自己感觉的时候突然觉得充满力量和快乐。总之啊,读得还蛮开心的。接下来准备读哈利波特。

最近解决了一个困惑我很久很久的问题,就是以前买过一种感冒药对我来说效果特别好,但是我仅仅大概记得它包装和内里是什么样子,完全想不起来牌子或者名称,而且这种药貌似从药店开架的架子上消失了。后来,我终于在百度上靠着“感冒药 西药”图片这种模模糊糊的关键词找到了它!布洛伪麻!而且因为有伪黄麻碱,所以要身份证登记才能买,因此不放在开架上了,啊!有一种破案的喜悦啊简直!

寄生草

前两天去看戏,有一折是《折柳阳关》,这折戏听到折柳是读大学也不知道高中的时候去曲社,曲社大家都很喜欢唱折柳,后来我mp3里一直存着甘老师唱的两支寄生草,所以“怕奏阳关曲”的调子一起,简直觉得久远的旧时光扑面而来。

以前只觉得是离别,虽然有哪里怪怪的,也没有多想,但看了舞台动作和场景之后,觉得这折戏的感情设定真是相当微妙而。。。准确。霍小玉说你要走了我真难过,李益说我们昨天晚上床上好爽哦哦哦,WHAT?!
然后霍小玉说你看看我都哭成什么样儿了,李益说你确实蛮好看的,WHAT?!各种威逼利诱,李益总算表了个不清不楚的决心。。。果然《霍小玉传》已经说过“生遂连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重色而已。不过霍小玉的深情固然多过李益,然而也是一种更复杂的终身无托的叹息。李益的设定实在是。。。非常轻佻无情!

离别和离别不一样,赵五娘的南浦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担忧和埋怨,而崔莺莺虽然有“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的担心,潘必正有“我怎敢转眼负盟言”的表决心,但是总体感情还是接近于现代社会的小情侣分别。

虽然戏里面往往有作为现代人来看很奇怪很不能接受的价值观,但是人类的情感啊,还是很类似的呢。另外,《刺虎》里的曲子真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