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啦,2023年

这一年总体来说过得蛮好,物质上收成不错,精神生活也颇有一些收获,对照去年来看,所有愿望几乎都实现了,真好呀~~~~~
大事方面,家里开始装修了!一个很宏伟的项目,shu变成了项目经理,协调各方供应商,非常厉害!
物质方面,买了很喜欢的香水和香薰,是一个香喷喷的人儿了
读书方面,今年读的书非常非常少,比较喜欢的是《遇见天堂鸟》、《远东平原上的猫头鹰》、《隐面人》和《热夜之梦》,最喜欢的应该是《遇见天堂鸟》
今年没读什么英文读物,看了3本小说,半本非虚构,两篇长篇同人,量还是太少了,希望明年英文可以继续有所长进!
观剧方面,看了一部《我的事说来话长》,到底还是蛮励志的。看了六季《重任在肩》,非常喜欢其中的三人组,而且那种人人都有各自糟心事的氛围太有感染力了,这部剧前两季看的还是英文版字幕,觉得自己真是厉害无边呢

音乐方面,今年第一次看了几部音乐剧的视频,剧院魅影、伊丽莎白、悲惨世界和耶稣基督万世巨星,最后一部完全没看懂,前面几部都很喜欢,说起来剧院魅影真的是色情啊,充满了性张力!我非常非常沉迷初代子爵Steven Barton的声音,我听着都觉得自己简直要融化了,以及他的吸血鬼贪欲那段也很感人
说起来Steven Barton也有几段魅影的录音留存,不过因为魅影的片段几乎都是高音,所以听下来倒没有特别喜欢,还是喜欢他在低音部分的声音诶
QQ音乐说我今年听得最多的是阿什肯纳齐,尤其是肖邦第一叙事曲,听了29次,阿什肯纳齐肯定是今年听得最多的,但肖邦第一叙事曲我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我觉得贝多芬的悲怆也听了很多次啊,还有舒伯特的即兴曲啊。今年依然很喜欢三重奏,新发现的觉得好好听的曲子大概就是拉威尔三重奏,虽然听了很多次肖斯塔科维奇三重奏,但是这首过于上头,实在不能归在好听或者不好听的范畴里
现场演出方面,看了一场昆曲,一场音乐剧,一场艺术歌曲以及颇听了一些音乐会,印象最最深的还是大提琴卡普松的那场,贝多芬第三奏鸣曲太美了,那种放声歌唱和威风凛凛,会在我脑海里记得很久很久

练琴方面,今年阶段性的进步是拿掉了所有的把位贴,拉了《天鹅》和《西西里舞曲》,在年底的时候买了一把非常喜欢的琴,每次拿出来,看到它面板上的瑕疵,看到它磨损的样貌和被使用的痕迹,都觉得实在是太美了(听起来颇为变态,想到那段著名的“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11月份因为开始装修停掉了线上的大提琴课,但还是每天都练琴,可见是真的喜欢它
下半年找到一群成人大提琴小伙伴,第一次和小伙伴尝试了重奏,音乐合起来的瞬间,竟然觉得很感动,自己特别想要得到的东西心心念念的事情终于有了一点点眉目的感觉,而且那感觉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实在是非常美妙

今年就过去了,算是颇为满意的一年,啊,感激!希望明年上半年能完成装修顺利住回家,收入能再增加一些,找到合拍的线下老师,有快乐的下班生活,以及么还能有一些荡漾的小片段!

又生病了

不知道是哪种病毒,但肯定是比较威猛的,每天都在发烧,都在39度徘徊。总算今天好一点了,出门干活,我觉得好像又差回去了
除了发烧,昏昏沉沉的很困之外,最可怕的是肩膀疼,或者说脖子疼,啊,头都要掉了
因为生病,周六没去一个成人大提琴音乐会,由学琴6个月-20年不等的业余成人完成。好在有小伙伴分享了视频,最大的感觉还是,琴要拉得让听众觉得还行,像个曲子,是非常非常难的
因为生病,周日没去和小伙伴逛琴行
因为生病,没有怎么干活,搬家拆旧都靠shu,不过认识到了整理师这个行业,颇长知识
搬完家,深感,我们人类维持一个舒舒服服的日常生活,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东西的,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20年也不碰一次,到底是它服务我们,还是我们服务它啊?!没必要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生病起来就觉得天地无光,没什么生活热情,凡事都凑合
只能说快点好起来啊

差不多一周没练过琴了,因为准备装修,搬家,协调,找资料,琐事缠身,暂时把大提琴课停掉了,希望自己可以把之前学过的曲子的再练练
可能一泻千里,也可能勉强能停在原地
强烈希望明年可以找到比较合拍的线下老师

记一个快乐的周末

周日小红书上的认识的几个大龄琴童小伙伴一起听Steven Isserlis的音乐会,说一起吃晚饭,其中一个嘉兴过来的姑娘说,想去逛逛琴行,一个人有点不好意思,啊!我也一个人不好意思啊,那就我们一起吧!

我俩先碰头,姑娘带了环贸买的奶茶,我们坐在秋日的阳光下喝奶茶聊天,喝奶茶聊天,学琴里碰到的问题,发现的事情,对老师对进度对目标的想法,各种各样,聊了好久之后去制琴工作室,先去了一家口碑很好的制琴室
因为听不同几个人都说,像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3万左右的琴就可以拉一辈子了,所以进门就和师傅说,想试试2-3万的琴,师傅先拿了一把2.1万的,递给我一根弓子,试下来已经觉得非常容易发声,很灵巧,又试了一把2.9万的琴,真的在容易发声之余共鸣好了非常多,师傅也说,成年爱好者3万左右的琴就很够了
我说,其实我想买把弓子,老板娘拿了两把弓子,一把明显觉得柔和,我说好像觉得有点软,劲不够,老板娘又拿了一把,说是初学者更容易驾驭,感觉确实硬很多,但是觉得和家里的试起来感觉差不多,那个姑娘用那把柔和的试的时候老板娘说,你有没有觉得这把声音出来更宽?又换我来试,我说,再试试还是觉得这把软的更柔和,我说我还以为软硬的区别是弓毛拧的松紧,她说不是,是弓杆的木材决定的
我俩问价格,她说那把硬的800,那把柔和的2000
然后我俩异口同声的问,那刚刚拿来试琴的那边弓子呢?那把感觉手感更好诶,我觉得跳弓也容易跳,老板娘笑,说那把2.8万。。。额。。。好东西上手还是能感觉到的
所以,我觉得下次要买琴/弓的话,试琴要带自己的弓子,琴、弓子、我,三个因素里,一次只能有一个变量。。。不然,琴拉起来好了,根本不知道是弓子的原因还是琴的原因
后来又去了一家荣誉颇多的制琴师的店,试了一把2.6万的琴,不要说根本比不过上一家2.1万的,我觉得比我家里7千的琴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有人一起试琴真的很有趣啊!!

接着就去吃饭了,一共5个小伙伴,聊得很开心!无论是练琴的感觉还是信息都有很多收获,还认识了一个住的离我超级近,地铁2站距离的姑娘,她也学了差不多2年,我们觉得可以搞个重奏,比如说我们先找一首曲子,各自练一个声部,然后租个琴房,也就50块左右一小时,来练重奏,应该会很好玩,有小伙伴的话可以玩的东西很多的呢!

吃完饭就去听音乐会了,总体我不太喜欢,曲目是我喜欢的,两首勃拉姆斯,还有一首维奥尔琴奏鸣曲以及三首舒曼的浪漫曲。但是,Steven Isserlis的演绎或者他的琴声怎么说呢,首先我觉得很多地方根本抗衡不了钢琴,有的地方不分明,声音捂在里面,今天突然在想,是不是这就是羊肠弦的局限,在大厅里不够威猛。其次,很多人会觉得羊肠弦特别温暖,但是Steven Isserlis这场听下来,我觉得不行,音色可能是暖的,但骨子里是冷的是抽离的,居然让我觉得有点厌世。。。到返场的那首巴赫,有一种。。。幻想中的天国的感觉
就,Steven Isserlis是一种演绎风格,但不是让我离开音乐厅的时候充满了那种“生活啊,真好啊,音乐啊,真好啊的幸福感”

但和小伙伴一起玩还是很快乐的!

青森苹果

青森苹果可真好吃啊,是松脆的那款,清香又酸甜
贝贝南瓜掏空了做布丁可真好吃啊,布丁和南瓜不分彼此,湿润香甜又温暖
刚刚拆封的麦提莎可真好吃啊,非常脆
栗子、橘子们可真好吃啊
十一就在家里过了吃吃喝喝睡睡觉练练琴看看小说的8天,快乐无边
虽然某一天早晨起来杨小恒说她做了一个噩梦,梦到老师了,我说我梦到当事人了。。。。

假期里读了几本书头,都没读进去,后来读《Symphony of Secrets》倒是读进去了,读了一大半,好看的,悬疑+音乐+破译,悬疑是那种寻宝解题的模式,不太吓人,略微还带一点点言情,总之算是可以逃避一下现实生活
学琴两年了,没有什么心得体会,只想天长地久拉下去~以及,都怪杨小恒不好,她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线下笛子老师,总是能看出很多细节,就让我想啊,我这一直线上上课行不行啊?会不会我有很多地方都不对,只是老师没发现啊?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往直前啊?一句话,我真是全方位三百六十度干啥都心虚啊我

前两天到了一笔理财的利息,1500,想想年化居然才2点几,但是不劳而获的感觉就是好啊!
前几天看了一个版画画室老板的豆瓣,说, 有一种连锁反应,正在慢慢发生,首先是中段的700元左右学习一天的铜版画课已经彻底没有人关注了,而且并不是原来花700的学员转向消费240或者99元的课,是咔嚓一下200和700都不来了。但也伴随着另一种消费心态的崛起,是原来只占小比例的一些同学,他们更倾向于700都花了不如学个三千五千的心态,甚至愿意九千1万多的系统学习长期课
我觉得这个观察还蛮有意思的诶,可能大家都破罐子破摔了,其实买几万的课也是一种“不过了”,对自己好一点的破摔呀

生命力

上两周和shu看《重任在肩》,看得很起劲,杨小恒意见很大,周末白天看她觉得就不理她了,平时晚上看她就觉得吵,而且她很怕我们看这种打打杀杀的片子,觉得神经紧张
然后我就不看了,我非要看当然她完全拦不住,她多大个我多大个,她声音响还是我声音响,但我真的是连和她理论理论掰扯掰扯的都懒得搞,不是赌气,我和一个还不到我肩膀高的小人赌哪门子气啊,只是并不怎么想再继续看下去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之前每天晚上和shu去散步,觉得非常快乐,但他快不快乐我也不太知道,反正只有我很起劲,总之有一天shu下午在家干活不开空调,又热又累,我说那晚上就不散步了,他说那就晚上散步走小圈好了,我要是撒娇啦缠着他啦,他肯定也是会陪我走大圈的,但我也是觉得没啥意思,我自己去散步就好了呀,甚至如果再回到一年半前,you know who说你自己也不能去散步,你只能足不出户,那就不出了呗,可能我都没那么想散步了呢

AO3的镜像网站已经整整一个月上不去了,未来可能再也上不去了,一定要翻墙要这啊那啊才能上去,那就不上了好了
卡普松的埃尔加协奏曲票已经售罄,在闲鱼上问了一下,180的加价100,还是舞台背面,那不看了好了
如果有人和我说,我10月份抢不到Steven Isserlis的票,那闲鱼上看看,不行就算了呗
如果有人和我说,要我交出大提琴,可能我也无非就稍作挣扎,最后还会说,那就给你好了
哪怕有人和我说,我这辈子再也吃不上麦提莎了,可能我都无所谓了
不过如果有人和我说,温宇航要来演《琵琶记》,那。。。我还是一定要看去的!

有一定想要去做的事,有一定要想守护的生活,想要斗争,想要争取,有愤怒,会生气,可能真的是一种生命力。而我们这种随便吧,似乎也没有很想要,那就算了好了,都行啊,可能就是不爱这个世界了,可能是一年半前的封控被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搞了两个月之后忽然而来的后遗症,可能就是喜欢的网站喜欢的博主被封掉的后遗症,可能就是kinlde也离开大陆的后遗症,可能就是没地方讲道理的后遗症,可能就是很容易被剥夺的后遗症
大环境如此差,小呼吸机真是杯水车薪,如果小呼吸机也还要维护也还要抢的话,那就。。。只能倒下去了
虽然我心里的小声音还是会问自己,为什么人家都兴兴头头,就你不行呢?!当然因为我是弱鸡啦!!那你身为一个弱鸡,怎么能不想着喝点鸡汤,加强锻炼呢?!不不不,我会虚不受补,在锻炼锻炼说不定就挂啦~

反问句

网上最近反问句的风气很盛,而反问句是语气让我很厌恶的句子,每次看到都忍不住要翻白眼,小红书上还尤其多,于是刷小红书的时候我就仿佛一直在翻白眼
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几种:
难道不是AAA嘛?就我一个人觉得AAA么?我怎么就觉得AAA呢?AAA了解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AAA?
每次我都在心里说,对,不是AAA,是就你一个人觉得AAA,原因就是因为你是傻子而别人不是
这种句子看多了我都担心自己会变傻

太奇怪了,大家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我不当心吼杨小恒,“桌子又不擦,你就不能先擦一下桌子再去玩么?”的时候,吼完我都还觉得心一虚,应该好好说“去擦一下桌子”,而这些人这么大剌剌的和网友说反问句难道就不觉得不合适么(对,此处也是一个反问句)?

最近意外发现拉威尔的钢琴三重奏很好听,就是单纯的很好听,我反反复复听了好几次。又发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蛮好听,第二乐章开头的管乐部分很美,很美
看到有人说,音乐剧是演戏的人会唱歌,而不是唱歌的人会演一点戏,我心想,哦?这个我懂,那就和我们京剧昆曲很相似了嘛,是演戏第一,万一嗓子不好,比如周信芳啊程砚秋啊也还是有出路的!所以啊,音乐剧说不定还挺合适我?是可以无缝欣赏的新文艺种类?确实剧院魅影和伊丽莎白我确实还挺喜欢?

《Line of Duty》第二季也看完了,真是觉得人人都有一摊子破事,啊
不想上班想放假,没啥活力啊没啥活力的,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了

超能力

连着几天,工作日都在半夜醒过来,觉得非常燥热,翻来翻去睡不着,结果周五周六的晚上完全就好了,半夜一次也没醒过,而昨天周日晚上又是半夜醒过来。。。在家里完全没吃巧克力也没吃甜食,而且并不觉得有太困难,但是在办公室就忍不住一直吃一直吃,所以,说到底,这就是因为上班焦虑啊
昨天shu在家臭骂杨小恒,说她该做的题目一点都没做等等,然后我就听着,觉得非常心虚,因为周末两天我也啥都没干,而且每天上班也没有忙到这个程度,有多的时间应该要积极进取
顺便就想起我爸,他和shu说他出差买了个啥啥啥(一个虽然不便宜,但也不至于贵到死的东西),还没敢告诉我妈云云,我一听啊,当时立刻就替他心虚起来,仿佛能替他感受到我妈把他臭骂一顿的可怕场面
不要说仕途经济,就连练琴这种完全是休闲娱乐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看《猎魔人》,shu单纯的问说,“你明天上课?”我都立刻心虚的以为他的下一句会说,那你还不去练琴
总之,没有被臭骂一顿的我心虚得半年失眠了,而被臭骂一顿的杨小恒本人,因为下午爸爸同意她去楼下玩儿了,所以迅速回血,晚上吃完饭,还和爸爸说,我先玩会再去学习。。。爸爸还说,你期末考不好,就不要玩游戏机了!她说,好紧张啊!不过其实也没关系,毕竟游戏机是今年才买的,我度过过很多没有游戏机也快快乐乐的暑假了!
这个理直气壮的样子,非常。。。令人羡慕,啊!
我为什么会心虚焦虑成这个样子啊?!!
话又说回来,我都心虚和焦虑成这样了,为什么仍然不积极上进努力仕途经济呢?为什么还能抵抗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周末在床上滚来滚去呢?
可能这也算一种超能力吧?
但是我更想拥有可以心安理得不干活的超能力,啊!

橘子花

干燥的沙漠空气收到了,还蛮好闻的,虽然和干燥的沙漠空气根本没啥关系就是了,但在香香的房间里拉琴还是很舒服的
周日去散步,娃说要去杂物社,我说那就去顺便去祖玛珑,闻一下贵贵的香薰到底是什么味道,到了祖玛珑看到一排香水,我就挨个的闻过来,有一支,天啊,拿起来就一股橘子花的味道,非常像真的橘子花,就是小时候家里楼下橘子树开出来的小白花的味道,立刻就被镇住了!怎么可以这么真实?!柜员说喷在试纸上让我闻闻看,我就拿了喷了香水的纸条去逛街,想知道后调是什么样,后调和前调味道略有点不同,仿佛没有那么橘子花了,但还是很好闻很柔和的花香,总之,就很心动!
于是回家就在网上买了人生中的第一瓶香水!祖玛珑—橙花
官网说橙花的前调是柑橘花、中调是白丁香,后调是鸢尾木

昨天橙花送到家,我喷了一下,前调非常非常非常好闻,不仅有橘子花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有那种橘子树叶在手指上碾碎的味道,充满了绿色汁液的味道,略带一些苦,极为令人沉醉。但是时间推移之后,基本上停留下来的就单纯是橘子花的味道了,植物绿色汁液那种有点冲有点苦有点清新的味道就不见了,颇为遗憾,因为我觉得那才是最精华的啊!!

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说,现在女贞树开花了,味道实在太难闻,尤其是雨后,味道大得不得了,连窗户都不敢开,我看完之后,啊?!!什么啊?!!我可是散步的时候和shu说八百遍,真是太好闻了!女贞花怎么可以这么好闻的啦?!果然大家的爱好真的差别好大啊!

今天兴致勃勃的喷了橙花出门,觉得自己真是一个精灵少女啊!就是树精那一类的!虽然不得不说,其实已经不是很适合肥硕的中年的我了,但,又怎么样,依然是很喜欢呀

干燥的沙漠空气

虽然我是个粗糙人儿,但还挺喜欢香香的东西,之前买过一些香薰蜡烛,虽然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烧钱,可是家里香香的是很开心呀!但是现在天热了,蜡烛点起来就觉得好热啊!
shu说可以买无火香薰放在房间里,比较适合卧室,拉琴什么的也很舒服,然后我就开始挑,选了一种是这么说的:
前调:盛开的黑夜茉莉、干燥的沙漠空气、酸橙
中调:海盐、鼠尾草、蓍草
尾调:红松、海盐、海滨木
非常期待!这些香气的描述里,最最令我心动的是“干燥的沙漠空气”和“红松”
我喜欢太阳下山之后空气里尘土的气味,喜欢初夏女贞树的气味,喜欢橘子树和橘子花的气味,喜欢肉桂的气味、喜欢舒肤佳或者六神的皂香
如果香薰里有这些元素,我就肯定不会买,檀香、茶香、麝香、烟熏、香草、奶油香、桃子香(虽然真实的桃子香气本身我没有不喜欢)。檀香给我的感觉太像庙里了,可是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问,有什么香薰是寺庙的味道,令人特别安心,就,气味的偏好果然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呀~~
好期待啊,干燥的沙漠空气!

三块糖

育儿届一直有一个江湖传说,说某个人做了一个实验,给一块糖给小朋友们,说如果你们现在吃就有一块,如果你们现在不吃,明天就能得到3块,然后跟踪下来,那些现在不吃的小朋友都在未来发展得更好更成功,所以说学会延迟满足是很重要的,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忍受眼前的痛苦是很重要的
但是,其实这就是假的啦,根本不能复现出来,后来有很多人做过这个试验,都没有办法复制出试验结果,只要把家庭收入和环境这种变量考虑进去,耐心等待的小孩儿并没有更好
就,怎么说呢,经济压力自然会带来不确定性,首先富裕家庭长大的小孩糖的诱惑本身就没那么大,生活稳定性更高,未来更可以预期,更倾向于做长远打算,反之,过了今天没明天的就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我觉得此言甚是

而且长远打算也有个限度,它得真正是个打算才行,大部分说等AAA了我就BBB的人,永远不会BBB的,会BBB的人,一般在还没AAA的时候都会有一点点试探浅浅的尝试往BBB那努力或者作出一种更廉价简陋的BBB,微博上荞麦说,其实我们就把“吃糖”的欲望转化为了“得到更多糖”的欲望,从此就没有吃糖的快乐,只有得到更多糖的快乐,手里有一颗糖,高高兴兴的吃掉,好满足,变成了怎么才能有更多糖,下一颗糖在哪里,别人的糖会不会更好,始终没有真正吃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