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读起来很顺,好看的!一直很爱沈从文,觉得是文好人也好,话说我也不知道怎么有人能把他的文只看做是田园唯美,有那么分明的热血啊!其实他后半生去做文物什么的,真还算是一桩庆幸的事了!以及,我觉得凌宇的传记写得一点也不灵,金介甫的还不错,但似乎还是这本最好。再以及,总有人把汪曾祺和沈从文放在一起说,但我觉得汪曾祺的文并不像他,汪曾祺是很江南式的,精巧工整有文人趣味,但是沈从文是有一种未纳入儒家体系的血性,就算看起来有一点类似,其实真是大不同。书里提到他给王㐨的信里说“这种坍圮现象,是在生长中,随岁月不同而日益明显。可是我终得制止这个自内而来的黑影”,总觉得抵制“自内而来的黑影”是解释他之后文物工作的一把钥匙,以前倒没这么想过,一记。又,沈从文似乎觉得李泽厚看的东西太少,呼,我也不知道李泽厚看得文物少不少,但确实不喜欢他的《美学三书》,觉得气息不对,虽然好像颇有赞誉。
另外一定要努力活下去啊!他毕竟活到了80年代,真是觉得万幸万幸。。。
在另外,说到沈从文的小说散文,《萧萧》《丈夫》《边城》这些自然印象深刻,但我还总记得他在《沅陵的人》里写过的一个故事:“这个人据说母亲貌美而守寡,住在柳林岔镇上,对河高山上有个庙,庙中住下一个青年和尚,诚心苦修。寡妇因爱慕和尚,每天必借烧香为名去看看和尚,二十年如一日。和尚诚心修苦,不作理会,也同样二十年如一日。儿子长大后,慢慢的知道了这件事。儿子知道后,不敢规劝母亲,也不能责怪和尚,唯恐母亲年老眼花,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水中淹死。又见庙宇在一个圆形峰顶,攀援实在不容易。因此特意雇定一百石工,在临河悬岩上开辟一条小路,仅可容足,更找一百铁工,制就一条粗而长的铁链索,固定在上面,作为援手工具。又在两山间造一拱石头桥,上山顶庙里时就可省一大半路。这些工作进行时自己还参加,直到完成。各事完成以后,这男子就出远门走了,一去再也不回来了。”
哎呀呀,想再去读读写湘西的那一组文章了,还想再读一遍《沈从文精读》
Category Archives: 动脑舞
意义
最近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依旧没有工作没有钱,但是好像没有之前那么焦虑了,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讲拖延症的,意思是拖延症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事情,是现代人捏造的一只妖怪,拖延症的核心不过就是“想要通向将来,不愿意待在现在”,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应该去做这件事但是我一点也不想做,也无非就是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对此刻强烈的不满。但是这种不满的压力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压力下,可能脱离现在的生活的任何手段都会变得更令人厌恶,然后就更不想去做,压力就更大,完全就是恶性循环。但是仔细想现在的日子究竟怎么了呢?对于另一种生活的向往好像已经遮蔽掉现在这种生活的幸福处了,慢慢看清楚这一点,好像心态会慢慢的变好一点点
而且在这样的压力下,完全没有办法纯然的享受一件无意义但是快乐的事情,比如读小说比如看片子比如画画(说起画画啊,画画是因为开心和画画是想要画得更好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啊!),因为会自责,反而会去刷微博,因为觉得那是一件短暂而临时的事情,而不是一件享受,“一件美好的事情,是自然而然就要去做的,它跟工作、享乐、亲情,友爱一起,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完满的人生状态。而不是为了达到这种状态所必须付出的辛苦,那样就会自责”,啊,我又看小说了,离找到工作又遥远了几步云云。。。但是认真想想读英文令人厌恶到这样的地步么?要捏着鼻子才能读下去么?好像也不至于,其实痛苦来自于这件事的意义。。。
所以啊,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意义或者没意义,反正我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工作大概,如果用这一个月,或者取个整数好了,用着一个月零7天尝试一种只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的生活吧(搞娃做饭除外)。。。会怎么样呢?试试呗,反正我估计还要过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那么就浪费一点也不怕吧?
话说我前两天居然下楼去跑步了,不是下周要考800米也,是完全自主无目的的下楼跑步也。。。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或者计划,就是觉得跑跑总是好的吧,就算坚持不下去,有跑过两天总比一次都没跑过强吧。。。这样想着,好像就还蛮轻松的。。。再话说啊,我最近才明白了神马叫做吸气收腹,我以前收腹只能把胃这里往里吸,忽然有一天我就知道了可以整个腹部往上往里收的,人都会挺拔,为什么我以前不会啊?是以前腹完全没有肌没有上提的支撑力?还是纯粹是因为以前呆啊?
读完了《纯真年代》,一般般吧,总觉得是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话说纽兰真是弱啊,直到最最后居然他也没上去找埃伦,为什么啊?!再以及,读的时候会想到日瓦戈医生,怎么说呢,都是那种娶了一个乖乖女,喜欢一个出格女的故事么,大概这种故事还蛮多的,反过来的故事好像没太见到,为什么类?大概人们都很懂合算的,娶/嫁一个符合社会规则的人最省力。。。人类还真是贪心又算计啊。。。不过日瓦戈医生可好看多了!读完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有点印象类,虽然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情敌见面一场,囧。。。昨晚上躺在床上开着kindle的小灯读《纯真年代》的最后一点,好开心啊,那种安静的一个人的时光
结婚3周年的礼物是一条心心念念很久的项链,很美很美,啦啦啦!
《跨国灰姑娘》
昨天读完了《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很好看,可读性非常强,而且很久没看社会学的田野了,蜷在沙发上读社会学田野,有一种久违的亲切,用戈夫曼后台和前台的理论来划分帮佣的工作和周末集会确实还蛮合适的。有两个收获,一是,相处并不能消除偏见,因为要区分出他们和我们,形成自身的安全领地,有时候反而在相处和了解中刻板印象在双方的互动中得以加强,在帮佣这个领域中,区隔是重要的,尽管语言不通,东南亚帮佣工作会遇到困难,但大陆人很少成为帮佣的一大原因是他们太像我们了,无法区隔。
二是,“女性必须仰赖被剥夺公民身份与权利的外籍劳工,来帮助她们充分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工作权与经济权)”,女性得以走出家门在公共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很多时候是靠另一个女性舍弃了她原本承担的妻子和母亲的职责,这很难说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丛林,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的是,男性跳出了这个游戏,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承担家庭事务。有一些女佣拥有跨国婚姻的机会,但也并不热衷进入婚姻,因为她们发现,结婚了不过就是从洗雇主家马桶变为洗自己家马桶,而且无薪。也就是说,有偿的家务劳动使得更多的女性意识到家务劳动的价值,我总觉得这是女性平权的开始。女佣和女主人的关系大多数情况是微妙的,不仅因为大家都是女人,同性相斥,更是因为女佣承担的是女主人本来承担的妻子和母亲的工作,所以,女主人要在其中取得平衡,有女主人用做煮饭,给小孩儿讲故事这样的核心而精神的家务劳动来体现和确认自己的性别角色,有时还要承担未能亲自尽孝的儿媳,不够称职的母亲这样的名声或者自我的内心挣扎,但是男主人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困扰。帮佣获得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在海外的帮佣生活除了经济的提升,还有一部分追逐梦想也好,开阔眼界也好的部分,对于帮佣来说,海外的工作是一个更丰富的世界,但是与此同时她们要么不能及时结婚,拥有自己的儿女要么没办法照顾好儿女,内心也是挣扎的,她们会在母国雇佣更便宜的地区的女佣来照顾自己的小孩儿。。。这像什么呢?仿佛就是更艰苦版本的台湾女雇主的生活么。。。人人都是困扰的,只有男性不在其中。。。当然我相信某种原因是因为作者更少获得来自男雇主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在传统生活中,照顾家人是女性的职责范围,所以简直就能再次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了,在这个男性建立的世界里,是的,确实就是男性建立的,女性比男性的辛苦和困扰更多,没钱的女性比有钱的女性更困扰更辛苦。。。。
哦,还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收获,英文是极其重要的,菲律宾女佣就比印尼女佣赚得多。。。只要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没有被彻底颠覆,世界的规则是由他们定制的,英文的重要性便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它确实有助于人们过上好的生活
嗯,天气好凉爽,前天,我在厨房洗菜,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如现在这样降温湿漉漉又不粘腻的某天,想不到的人忽然出现在宿舍楼下,抓起个外套下楼,紧张得难以自制,当某一天我发现大概自己再也不可能紧张到浑身发抖的地步了,是颇有些遗憾,但是前天,我忽然觉得,再也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再也不会这么紧张了,好像也蛮好。。。
话说这样凉爽的天气,总觉得孕育着某种变化,内啥,但愿可以揾到一份满意的工。。。
开始读英文版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了。。。锵!
老派人
现在还在孜孜不倦写blog的都是老派人了吧?
作为一个老派人,我最近发现吧,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越来越粗俗暴戾,很多词我觉得根本不好意思讲出口的啊,诸如屌丝和各种逼。。。大概这是我第一次打出这几个字。。。为什么大家可以随便打出来,甚至说出来啊?!这些词难道不是一个最普通的稍微体面一点的人都不好意思讲的嘛?
前几天看电视,其实我就扫了一眼,某女各种星星眼对某男,一边吃饭一边各种夹菜,然后我就默默的觉得,哦,这位女同志对这位男同志有点好感嘛(内啥,是俩中年人哈),后来就去看书了,电视还开着,第二天,这男同志手捧戒指在求婚了,结果!这位女同志是有夫之妇哦,她夫在德国,暂时没回来,下个月回国团聚哦,她很抱歉给了他错误的印象哦。。。哦,卖糕的。。。这样合适嘛?星星眼不星星眼这个且有我的主观因素,但是已婚人士和未婚人士吃饭,频频夹菜个给对方,互相夹,几乎就要递到嘴边了也。。。就。。。不太好吧?我们这个世界上,不是有一种通用的肢体语言和暗示的嘛?以及,不同身份之间应该是有一种大致被认可的,基本相处行为准则吧?这俩人还都是正面人物哦,后来我好像某天洗澡出来,还看到他们三个人吃饭的场景(就是女同志两口子和那位男同志)。。。
话说这部片子的三观好奇怪啊,我零星看到几眼,某小男青年和某女小青年好好的谈着朋友,然后忽然有一天男小青年就和女小青年分手了,女小青年伤心欲绝,抑郁了。。。搞了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个男小青年和初恋女友重新在一起了,这个初恋女友当年和男小青年感情很好,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得了绝症,决定不拖累男小青年,自己就躲起来了,男小青年找了很久,未果,就谈起了新朋友,然后意外得知初恋女友的事情,就想陪她走过人生中最后一段,还要和她结婚云云。。。这些人的想法真是匪夷所思啊,为神马不!讲!既然男小青年和初恋女友感情深厚,那当然要告诉他,他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做出知道真相以后的选择,而,男小青年要分手去找初恋女友我觉得也没问题,可是要好好的和现在的女朋友说清楚呀,好好的结束一段关系,让对方死也死得个明白,对人对已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啊!为啥这些神奇的人类都觉得能给别人带来最好的选择呢?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剥夺掉你知道真相和选择的权利。。。妈呀。。。你以为你是我党啊?!这不仅太高看了自己,也太贬低了对方吧?既贬低了对方的承受能力,又贬低了俩人之间的感情。。。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够奇葩的了,结果!这个女小青年又意外得知了这个男小青年的故事,然后出现在了病房。。。初恋女友和女小青年目光一对,电光火石之间她们就明白了对方的身份,然后女小青年就各种感动,我也不知道她感动个啥,总之就安慰初恋女友说放宽心病总会好的,女生总想要一个盛大的婚礼,我有个初中同学是开了家口碑很好的婚庆公司可以介绍给你云云,初恋女友说,“是啊,我也想要一个盛大的婚礼,我希望我结婚那天,你也能来,”听到这里我已经就觉得怪怪的了,然后这位神奇的初恋女友接着说,“我衷心的希望你能做我的伴娘”。。。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什么神奇的思路啊?!不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都很奇怪啊,毕竟女小青年和你丈夫谈过朋友也,让丈夫的某一任女朋友来做自己的伴娘。。。到底是图个啥啊?!
由于故事太奇葩了,我就去搜了一下剧情梗概,后来,医院告知初恋女友她配型成功,她们去拍了一张三个人的婚纱照。。。天雷滚滚啊。。。再后来,配型的那人挂了,于是初恋女友也挂了,然后男小青年和女小青年又在一起了。。。当然中间是有很多波折很多情节的,但我还是真心被这个故事给雷住了。。。
我觉得吧,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很多奇葩的人和奇葩的事,但是面对奇葩,电视剧完整呈现已经就足够了,不要把他们塑造成正面人物呀!!
回来了!
域名解析的服务器被墙掉了,shu换了一个,要审核,搞了半天,终于,博客回来了。。。不过还是想叹口气。。。唉
虽然一直没什么人看,虽然我这两天也没啥特别想写的,但是博客坏掉还是很烦心,继续叹口气。。。唉
嗯,最近在用百词斩背单词,背“四级高频”,话说自从背了这些单词,看《Country Driving》的时候就一直能看到这些单词,还真是高频常用词啊!
看完了《只有医生知道2》,依旧很好看,似乎女生都应该要看一看,当然男生看看也很好,琳琳这个角色能看得出太刻意,是很多人的集合体,所以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角色,很多妇科知识都是借这个角色之身写出来罢了,除去知识不谈,情节里印象最深的是钱老姐在庙里说的一番话,以及开头的时候车娜面对一个疤痕妊娠病人的一段。。。再有就是张羽的文笔好活泼啊!
看完了《房间里的大象》,普通吧,好像没什么新知,这些东西总觉得是大家都知道的嘛:罪恶不仅是凶手犯下的,沉默的人们也是共谋。越多人的保持沉默打破沉默需要的勇气越大,沉默也会自我强化,保持沉默的时间越久,谈论越困难。但是与此同时,也更有打破的可能性,因为人群中总会存在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儿。一桩事情,若要大家保持沉默,常用的方法是不直接称呼它,降低威胁度,不给它名字,使之无法讨论,这本书中引的《1984》里说“人们实际上是不可能追随一个异端思想的,因为人们最多只能感知到这是一个异端的想法,再想做进一步的描述和感知时,则会发现无词可用。”书中用的是引号,应该是直接引用,不过我在《1984》里并没有找到这个句子,比较接近的是一段关于新话的描述“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凡是有必要使用的概念,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意义受到严格限制,一切附带含意都被消除忘掉。在十一版中,我们距离这一目标已经不远了。但这一过程在你我死后还需要长期继续下去。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此外,大家都不谈的话题,有时候会让人恍惚,它真的发生过?而亲身经历的事情得不到他人的确认,会使人们对自己的记忆和认知产生怀疑和困惑。
试做了荸荠蒸肉饼,不太喜欢,一方面是看错刻度,水放的略多,另一方面新会陈皮真是果香四溢,结合猪肉来说好像太过小清新了
试做了某种德国烤猪肘,也没成功,啤酒放多了,烤到后面还是半盘水我都没什么耐心了,而且据说要放一种德国产的红莓也不知道是莓干,总之我想既然是取酸甜解腻的意思,那我就放一把蓝莓好了,结果。。。。颜色十分诡异,蓝不蓝紫不紫的。。。好像技术不太好的巫婆出品。。。
天热了,某天我在桌子前面读英格丽徐,shu问我说要不要开空调,我说不用,反正我在学习。。。在做这么不开心的事就随便啦。。。如果是在看很有劲的书,我就会把空调开开,洗好澡,摆好一杯茶和一些零食,抱一个舒舒服服的靠枕,蜷在沙发上。。。这种心态大概是某种破罐子破摔的变体吧。。。囧
我喜欢的夏天
天渐热,但是也没有热到令人窒息的地步,正是我喜欢夏天,很夏天的那种,天蓝,云一丝丝的,好像可以穿一切小背心和热裤,不动的话在家里身上没有汗,偶尔风吹进来,觉得正应该吃吃樱桃喝喝茶看看闲书,虽然其实我正在背!单词!
话说一开始的几次在线英文课自我感觉挺好,主要是因为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用英文表达想法,对方还竟然能听明白,这在以前我觉得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上了几次之后,渐渐认识到,离正确的表达还差得很远,切不可盲目乐观,倒不是说我希望自己用词有多标准地道,而是不犯基本的错误,第三人称单数记得加S,讲述过去的事情加ed,不要再说i will angry这样的句子。。。还是蛮难的,好像一讲起来就什么都顾不到的样子,而且我讲中文速度很快,所以自然就带到英文里,好像语速慢下来就会很不自信,总之,继续努力!
自从开始记录每天真正的休闲娱乐时间,发现时间比我想象中少得多,大概每天都只有1个小时不到,大概是因为刷豆瓣和微博的时间都是在喂奶什么的同时吧,虽然觉得还是浏览了一些有的没的的,但是没有占用空闲时间,嗯。。。上周算下来,纯粹的娱乐时间竟然只有6.7个小时,这还是在某一天早晨5点钟不到被娃搞醒了睡不着,在沙发上看了两个多小时闲书的情况下,蜗牛同学,你还真是努力呀!表扬你~~~话说如果陪小花的时候我在刷微博,我就不计入休闲娱乐时间,因为我在陪小花啊!但是如果我在背单词,我就计入学英格丽徐时间,咩哈哈哈,我还真是自欺欺人啊!
那天早晨坐在沙发上读《奇石》,读着读着天就渐渐亮起来,shu和小花花都还在睡觉,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清晨,站在窗户边上看楼下已经有人准备坐地铁,送奶工已经出发,整个城市渐渐醒来,突然就想到以前上班的时候老清老早起来总是要去准备开会。。。包里shu准备好的咖啡和烤面包,人行道上带着露水气的树叶,好像都很久远了。。。
《奇石》读完了,读的断断续续,比中国三部曲是不如的,但也称得上是好看,描写中国的篇目很多材料是见过的,所以没什么新鲜感,印象最深的是《奇石》和《多恩医生》,尤其是《多恩医生》
那天早晨读《奇石》读到后面有点困,读完之后就去接着看完了《只有医生知道》,之前在网上看过前半部分,觉得还挺好看类,可读性很强,长知识,又有8卦故事,而且这个医生的文笔也还蛮有劲的,虽然我好像没读到,也许这句话是第二部里面的?但总之很记得amber以前和我说的一句书里的话“看上去再其貌不扬的女人,也有你意想不到的、波澜壮阔的性生活。”波澜壮阔!!
此外就是最近在读《苔丝》,只不过是英文缩减版,好像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尤其是安吉尔,这个男人实在太讨厌类。。。但是,苔丝,是啦,她毫无疑问是个很惨的十分值得同情姑娘,但是。。。我个人俗气的阅读爱好是不太喜欢极力描述并且仅有的细节都是关于女主人公如何貌美的书。。。也不知道是不是缩减本的关系。。。印象比较深的一段大概就是他们结婚前苔丝死命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安吉尔她的过去。。。话说,看到这里我那个着急啊,但是读英文速度又不够快,我就去百度了一下故事梗概,知道结局以后再慢慢看,好像我看小说一直喜欢先知道结局。。。再话说同是书虫系列,我好像觉得《大卫科波菲尔》比较好看一点
最近下了很多电子书,哇咔咔
最近买了一堆十分美味的黄色车厘子,很好吃啊,哇咔咔
最近做了很成功的巧克力三重奏和抹茶磅蛋糕,太赞了,改天要记一下方子,哇咔咔
江城
英文版江城看完了,很好看!方式是看几页,对照一遍手里有一本李雪顺翻译的中文版,然后有不明白或者理解错了的地方再倒回去看看,算是看得很精确吧,发现一个大问题,李神甫这一条线我一丁点印象也没有,但是这一遍看的时候印象很深,尤其是何伟父亲和李神甫用拉丁语做弥撒的一幕,真是动人。我吭哧吭哧去找三年前看的电子版,才发现这个版本根本没有翻译全啊!何伟父亲到涪陵这一段完全完全跳过了。。。囧。。。更囧的是,我为了找到那个版本,把那时候写的读书笔记里的摘抄的句子贴在百度里,结果发现了我的这篇读书笔记被贴在里中国作文网里。。。署名为易老师。。。
和《寻路中国》相比我觉得我更喜欢江城,《寻路中国》技巧更圆熟,叙事好得没法说,对中国也更了解,但是是一种观察的视角,《江城》更真实,更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恐惧、愤怒、温暖、欢乐都很切肤,觉得是投入了努力和感情的生活,huowei在《江城》里慢慢长成,而在《寻路中国》里,已经长得很好,长得太好反而没有那么有意思
看完这一遍,很多地方都觉得印象深刻,除了一直记得的他参加市民长跑得了第一名,他接到安妮的电话很谨慎的给她出主意,他上文学课并由衷的希望那种不受日常生活所累的文学美好和真挚可以被记取。更印象深的是李神甫、是他和亚当的友谊,是他和擦鞋的小贩吵架其他小贩都站在他一边,是他在去黄小强家吃年夜饭,有一些是之前看的版本里有的,但是竟然完全不记得,真是由衷的觉得以前看书实在太过粗糙,因为好看就赶着往下翻,忽略了很多细致的东西啊,SIGH。。。也不知道是年纪变大了,还是好书变少了,看到好书反而会舍不得很快看完也
嗯,看《江城》还有个收获就是,不仅能看懂意思,连我英文这么糟的人都能觉得有些段落写得可真美啊,有些地方会被打动,这些感受对于英文阅读来说是第一次呢,记一笔
上了若干节在线一对一真人外教课之后,我觉得除了开口更有自信之外,应该是有些提高的,这两天尤其明显,提高并不在学会了新单词或者正确的说法,而是在于反应快了,很多时候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迅速的简化成一个还算合适的说法,很多不会的东西也可以迅速的找到替代的说法,而且这样的说法在对话中感受到对方可以明白,真是很愉快的过程。昨天选的一个老师也是大学专业也是社会学,我们就共同感叹这个专业有趣难找合适的工作啊!我们讨论了下公司为什么倾向于已婚已育女员工之类的问题,以及居然还讨论了两国的婆媳关系哦。。。我觉得这些讨论已经很高级了,但是今天和另一个老师讨论了更高级的问题呐!生娃的时候是剖腹产还是顺产,以及为啥会剖腹产,我有什么感觉。。。。这种问题我都能回答哦!!虽然我简化成了,当时情况很复杂,娃的呼吸不太好急需把她弄出来,于是就剖腹产了,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手术做的及时,不然的话就会有危险了。鼓掌。。。。而且这个我觉得还算完整的回答居然建立在我根本不知道剖腹产是究竟是哪个单词上的,结合当时对话的情境我能明白她说的那个单词是剖腹产,但是我自己在用的时候已经复述不出来了,我就说,SO,I did that。。。。汗。。。
新计划
很久很久很久没有休闲娱乐之后,我觉得整个人有点闷,然后就在干活呢还是休闲娱乐呢还是干活呢还是休闲娱乐呢之中犹豫掉了整个晚上,就更加闷了,第二天准备要好好娱乐一下,于是看了一篇《老妇还乡》、一集《生活大爆炸》一集《傲骨贤妻》一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和《奇石》的开头
一直有个错误的印象,在豆瓣看个小组里贴的朱光潜的一篇《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朱光潜认为侦探小说是文学低级趣味的一种,然后底下就炸锅了,然后有人说谋杀案也有牛的啊,于是有人提到《老妇还乡》说世界上关于写谋杀案没有能超越的,就这么我就顺理成章的认为《老妇还乡》是一本侦探小说,讲谋杀的。。。显然完全理解错误,这根本不是侦探小说啊啊啊,总之我还是看完了,还蛮好看的,我觉得男主人公杯弓蛇影的那一段尤其好看,特别是在站台,他觉得他们终究会拦着他上车的,印象很深,那种恐惧无助疑神疑鬼缓慢的折磨,心神的一点点崩塌。。。BTW,我喜欢看侦探小说,但一点也不反对朱光潜说的侦探小说是低级趣味,写的好看是一回事,是一种值得细致审美的艺术品又是另一回事嘛,再BTW,我觉得他那篇文章其他部分也说得很对啊
两部美剧都一如既往的好看,尤其是《傲骨贤妻》,超喜欢的一部剧,很成人,但是也有快意温暖的时刻,内啥,Diane好帅的~~~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一般般啦,这个导演果然擅长导这些神经兮兮的东西,但是这一部神经兮兮的元素好像少了点,所以就好看度一般,想象力比《天使爱美丽》差多了
《奇石》,刚看了开头,反正。。。何伟的书就算大家都说不值得买我也还是会买的。。。
嗯,然后类,我就拟定了新计划,每个月15号和月底休闲娱乐,不读英格丽徐不锻炼,哇卡卡卡
有的时候读英格丽徐会不耐烦,觉得是不是方法不够正确,为什么精力就不能够更集中,为什么提高的速度就不够快,锻炼的时候也会想,跳来跳去肚子还是会甩来甩去啊。。。云云。。。某天和shu说,为什么啊为什么XX生了娃大吃二喝什么都没做就自动恢复到孕前身材了啊啊啊啊,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个胖子啊啊啊啊,他很淡定的说,她的娃才3个月不到就睡整觉了哦,人家月子里就随便5个钟头睡睡了哦。。。。然后我竟然就。。。顿悟了,和人家有什么好比的呢?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比你聪明有人比你好看有人比你有钱有人的娃比你的省心呀,事情就是这样的呀。。。悟到这一点之后我就瞬间平静了一刚,就觉得吧,事已至此,就自己努力尽量努力好了,而且也只能在这种资质下做也许方法不那么对头的努力,因为太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我也想不出吧。。。不然还能干吗呢
不过说起来快30的人才刚刚明白并接受这一点,在此之前居然多少有点模糊的觉得人类是大体差不多的,真是十分。。。迟钝&幼稚
话说啊,总是不能接受自己的软弱、无能、不够美丽,大概是人类烦恼的一大原因吧。。。
再话说啊,我今天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老罗的歌里唱到“我们的有温暖的过去,迷惑的现在和未知的将来”,简直说的就是我啊!虽然。。。似乎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这么觉得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是“未知的将来”,不过如果在站现在回看大学毕业到现在的这几年,确实,他说的对,“该来的会来,该去的会去”,于是呢,于是我现在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吧,至少今天洗澡的时候我是这么宽慰自己的。。。更何况,现在不仅迷惑和还是温暖的
再再话说啊,今天的风好舒服,舒服到令人觉得总有什么好事情要发生似得,喵呜~~~
怪你过分美丽
说的是我的小珠子们,今天整个上午我又在看小珠子中过掉了,啊,这些石头真是好看啊!昨天和shu去散步,路过港汇就跑去施华洛世奇看了一看,那家店有很特别的一个柜台,是施华洛世奇的天然宝石系列,颇为美丽,看完这些再看店里的人造水晶,如我这样迟钝的人都觉得完全不一样啊,人造水晶的光芒机械规整了很多,回来再看我的小石头们,虽然是加色的,虽然剔透度自然不比宝石,但天然石的质感确实还是很赞的,有个玫红色的小水滴光线下的反射和颜色都娇艳无比,可惜我绕线技术太烂,做成的吊坠多少有点粗糙,我决定先拿银线找颗我不太喜欢的珠子狠狠练习绕线,等技术纯熟以后再重新用14K的金线把玫红色的小水滴绕一次!话说我爸送过我一条金项链,链体成立方体状,我觉得大概是传说中的盒仔链,啊,这种形状的金项链光泽有一种很流动的美感啊!
路过徐汇中学,深深浅浅的红蔷薇从铁栅栏里透出来,真好看!又到了一年一度美好的初夏时光了呀!
之前在跳slim in 6,我很喜欢那个女教练,十分可亲,讲解也很清楚,连我这种惨淡的英文都觉得她讲解清楚,可见是真的清楚!
但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系列,“Jillian Michaels Body revolution”,觉得这个理论蛮合理的,她的课表是周一周二跳workout1、2,周三跳cardio1,周四周五又是workout1、2,周六又是cardio1,周日休息,跳两周,然后周一周二跳workout3、4,周三跳cardio2,如此下去,一共有12个workout,每天运动的时间大概半小时。这个系列认为肌肉是需要休息的,两天的无氧不一样,肌肉既不会疲劳又给他们生长的时间,动作不停的换,也不会让身体对动作适应了而降低效果,中间的有氧又会提高体力和心肺功能。而且无氧的部分中间也有一些有氧动作,就是说在短时间内(1分钟神马的),做剧烈的动作,心率飞快的提高,然后在这样的心率下做塑形动作,效果也会比较好。总之我就喜新厌旧的换成这个操了,从前天开始的,5月12日开始的,记一下
今天跳了第一个cardio。。。啊。。。真是凶残啊。。。很多地方跟不上啊跟不上,喘成牛了都。。。所以。。。我觉得吧。。。这个东西按照课表跳两周肯定不行的。。。估计起码要四周吧。。。。囧
跳好这个操太累了,就又做了一个slim in 6的拉伸运动,越发觉得那个教练真是看着好舒服
还看到一个说法,蛮有趣的,大致意思是运动这种事并不是指望运动这个过程消耗多少热量,因为跳个操就算很劳累的操消耗掉的热量也很有限,喝罐可乐说不定就回来了,运动的好处是在于提高整个人的新陈代谢,这样即使你坐着也比人家坐着消耗的热量多,啊,坐着就长肌肉的时光快点来吧!
印度神小书
终于读完了,最后面觉得故事越来越扯,就稍微有点潦草,开头有点没看懂,所以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中后段,还有几个故事比较有劲,记录一下:
1、K神,这个神原本是个小偷啦,而且是个小魔鬼,不是神那一路的,他想去偷S神庙里供奉给S神的东西,然后吧,这个笨手笨脚的神把自己的火把给搞掉了,怎么也打不着了,打了9次也没打着,第十次终于着了,但是也偷不成了,S神都被他的笨给逗笑了,他觉得这个小魔鬼好笨哦,就给你做个神吧。。。囧。。。S神还真是随意啊!
2、印度版丘比特的坐骑是一只鹦鹉!
3、湿婆的一个儿子诞生的故事,真是崎岖又好笑,这个儿子就是很实诚吭哧吭哧围着宇宙跑的那位。湿婆和他老婆度蜜月的时候十分十分开心和谐,其余众神就很担心如何和谐生下来的娃会过于强大,会很无敌,推翻掉其他神,于是他们就跑去打断的了湿婆的蜜月,我觉得其实是打断了XXOO啦,因为,随后,湿婆的“种子”就发射到了空中。。。这个种子吧,十分明亮而且闪烁着光芒,只有火神才握得住,火神保存了这个种子,按照湿婆的要求放在了恒河里,恒河女神就孕育了这个娃。。。顺便,这个娃的坐骑是孔雀也
4、恒河,书上写的恒河的由来实在很迷茫,我搜了一下,好像只在一个地方看到了类似的说法,总之啦,是这样的,毗湿奴在听湿婆演奏音乐的时候,他的脚趾就燃烧了,然后就要融化了,其他神为了挽救他的脚趾,就赶紧那水给浇灭了,然后这个水流到人间就是恒河。。。我对于湿婆的演奏效果深感震撼啊!
在看K神那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是神奇有魔力的chariot,那时候正好下了一个英英词典,然后就去搜类,结果也没怎么看懂,就大概知道是一款有两个轮子的交通工具,然后我就默默的把它叫做魔法小板车了。。。结果去查了一下有道词典,才知道人家是二轮战车!锵!
现在调整了英文策略,每天背一篇新概念课文,其他时间就读江城,总觉得还是应该背一点东西,会比较有提高吧?上周下了一个app,略微统计了一下时间,差不多每天学习的时间在2.5小时这样,有时候多一点可以有3小时,怎么说呢,我现在一有时间要么就是读英文,要么就是跳操,每天的上网就在喂娃中随便刷刷手机,言情小说也不看了,好像前所未有的惜时,真是觉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啊。。。都是娃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