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8天真的和流水一样过去,哗啦
不上班就是快乐啊,连电脑都没开,超爽!而且不上班还是愿意积极搞一搞的,就又跑去跳郑多燕了,跳了好几天,居然觉得肉肉变紧了一丢丢,没有那么松软了呢
这几天天气又潮又热,我觉得琴也闷住了,8号天气忽然好起来,杨小恒都说听着声音变好了,果然琴就是一棵植物,和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需要风和日丽
假日上了一次课,回看录像,我觉得自己的左手好一点了诶
这次老师重点讲了大的肢体配合,身体的核心如何配合音乐的韵律,我相信那种天生有韵律的人大概自然就会搞,但我这种僵硬人士,还是需要老师讲解一下的
有个地方很有意思,就是有个弓尖换弦的地方,要有张力,是手臂先停住,要顶着不动,核心先转,然后最后收手臂,先收大臂再收小臂,就是小臂仿佛有个棍子撑住,收不太回来的感觉,尽量晚收,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啊,不仅音和音之间立刻连起来了,而且有一种struggle的感觉了
啊!超喜欢这种明确且立竿见影的动作指导啊!
另外,弓子要走直,发音才会更顺滑,才不会有坑坑洼洼的感觉,妈呀,虽然这是学琴第一课,但确实需要时时注意才行,有时候我虽然会觉得发音不好,但老是想不起来看弓子,现在知道了!
和大学室友们聚了一次会,8个人都到齐了,居然还回了趟学校,大家跑到学五楼下面合了张影,快20年前的每天在这条路上拎着塑料篮子去澡堂的小姑娘们,在食堂吃蛋煎猪排的小姑娘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年阿姨,但其实大家好像都是沿着自己大学时候的样子在往前走,不过大家虽然并没有变成完全不同的样子,但还是沧桑了很多的
说起来,回来之后翻以前的照片,我觉得。。。同样是5年,25-30岁和30-35岁,前者没什么变化,后者,确实一下子就显得年纪了
放假头两天,在读senlinyu的《镣铐之下》,读到晚上读到2点多,读完了,看得第一部德赫,结论就是,我还是不喜欢德拉科!我觉得这个男主角没有魅力,俩人的关系也没什么魅力。。。可能我对那种“对大家都不好,只对你好”款的男主人公,比较害怕。。。
说起来,senlinyu大人很喜欢的主题是孤独,没有办法融合进任何一个集体,以及,她也喜欢描写身体的不适
读了一点点勒卡雷的《永恒的园丁》,我觉得他喜欢写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有个年轻活力的美貌老婆,老婆还和充满魅力的其他男子保持了或真有或谣传的情人关系,该中年男子也不是特别吃醋。。。贾斯汀如此,史迈利如此
所以,怎么说呢,我觉得长篇小说写得足够多的话,作者自己就是会从四面八方涌出来
看了第三季《blue lights》,还是喜欢的,可以说就是贝尔法斯特派出所的故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但是看着就是觉得还挺好的
继续在读《Rudolf Nureyev》的传记,有个地方很好笑,说他大学老师的老婆经常对他大学老师很不满,因为这个资历的其他同事都分了两居室了,他们还是一居室房子,老婆嫌弃他不会搞人际关系,哈哈哈哈,这种事情我们天朝人也很懂!
8号看了一场《东方快车谋杀案》,第一次看原版话剧,还不错,但是这种不能激起什么情绪的戏,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没着没落的,然后在这个假期最后一天的晚上,我看了一遍12版的马修伯恩《天鹅湖》
依然是好看的!又是不一样的演绎,这个王子和19版的,98年版的又都很不一样,他是一款情绪变化有逻辑的王子,交代得非常清楚,是一款逐渐被搞疯掉了王子,但是19版的liam,是一款天然的弱弱王子,有些地方是含糊的,但liam更有明星气质,就是舞台上就是会吸引人,舞台上的明星感,真的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
啊,这部戏真的是不错,各有各的演绎,各有各的美好之处
下一次放假。。。就要等过年了大概,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