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上海场的首演,啊啊啊啊啊,太好看了!!!!
这戏我之前看过官摄,一方面舞剧我完全不懂,一方面冬天窝在开了电热毯的床上看的,所以看得有点困,不仅有点困,还时不时觉得,嘿,你们怎么老不唱啊
这次来看到剧院的公众号说头鹅是12-13年在西区演过《Billy Elliot》的,顿时我来了精神,《Billy Elliot》有一场里面用到了一点天鹅湖的元素,非常非常美,有一种令人瞬间起一身鸡皮疙瘩的美,这位小时候演过Billy,长大了演头鹅,我就很想去看一下了!!
这次演出总共有四个王子+四个头鹅,下午剧院微博出卡司,我昨天下午刷到首场卡司就是演过billy的这位,立刻马上打开闲鱼,行云流水收了一张10排25座的票,然后快乐的刷附近有啥吃的
下班,地铁,吃了一锅颇为好味的铜锅米线,然后慢悠悠晃到文化广场
真的,看演出还就是要坐得近啊!
这个位置完全能看到演员头上的汗珠甩出来,看表情就更不用说了,非常清楚,花钱使人快乐!
有人repo说,这个剧感觉剧大于舞,TA觉得不太灵,TA更想看精湛的舞技想看芭蕾炫技,然后很遗憾这版没什么这类东西,啊!我觉得“剧大于舞”说得太对了!虽然我和这位观众的追求完全不同,因为这就是我最最最喜欢本剧之处,我为什么要看人舞来舞去呢?我为什么要看人把自己拗出起奇奇怪怪的造型呢,我要看的是一个用舞蹈作为语言讲的故事,用舞蹈传递的一些仅能用舞蹈传递的情绪和想法
看完这台戏,我觉得他们完完全全做到了,信息量很大,而且完全通过舞蹈通过肢体语言通过表情把这些信息传递给了坐在台下的我们,甚至令我觉得在想到传递的这些信息里面,舞蹈是唯一可行的语言,不仅不必开口甚至无法开口
居然第一次理解了我们古代人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确实是情绪很浓的语言,确实是歌之不足的强化升级版
这一场的王子是James Lovell,头鹅是Harrison Dowzell,本来是冲着演过billy的Harrison Dowzell买的票,根本没想过王子是谁以及会不会好看这一茬,结果王子非常非常好,演得非常细腻,很感人,湖边初见大鹅们的后的一段独舞,把前面的郁闷压抑别扭一扫而空,他演出来那种快乐,欢欣,喜悦,完全能感受到王子此刻觉得世界仿佛都变得可爱了,James Lovell把这些情绪的演进和绽放都太美了
头鹅当然也很好,看照片很硬,但实际在舞台上看是身子又轻又有肉的那款,是有力量的,但不是很重很硬很冷的力量,而是更偏暖一点
这一组王子和头鹅让我仿佛第一次看懂了这台剧,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多理解!虽然也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就是了。。。
首先,俩人非常默契,但一点都不暧昧,让我一下子看出来,这鹅和这人实际上是一体的,头鹅是王子理想自我的投射,是一个自由有力强大游刃有余版本的自己,而不是真有此鹅
这一组搭配就我的感觉而言,头鹅实际上是无情的,他并不是王子温暖的救赎,他们并不是能看见彼此洞察彼此,而是王子在追逐且也只能追逐,王子充满了“请看见我”的渴望,而头鹅并不需要王子,他自己已经是完满的状态。他虽然在湖边保护过王子,但是这种保护,就好像是哈利波特在湖边自己放出的守护神咒,而他当时以为是他爹在暗中护佑他。。。但是哈利同学他后来知道了自己的力量,但是王子没有,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依然去追逐幻象
我甚至在想,如果头鹅演得太有情,俩人有真的理解式的互动和理解式的保护,就会很怪,整个故事就会变成“弱弱小王子和一只始乱终弃的鹅的故事”,可能也不是不可以。。。但确实没有目前这个版本有意思
说起来,最后一场,头鹅从床下钻出来,王子和他共舞,啊,令人震颤,我在小红书上看有人去SD,和James Lovell说她看哭了,James Lovell说他也哭了,她说她最后一幕都能看到他身体在发抖,啊!虽然我没有看到王子哭,但确实能感受到快结尾的时候整个气场、氛围和情绪都非常浓郁。。。(顺便,哭哭就是很好看啊,JR哭哭也很好看啊,即使我没看到眼泪本身,哭哭和不哭哭可能就是不太一样)
说起来,我边上的姑娘也看哭了(而且感觉不是我小红书刷的那位,因为她最后是在拍谢幕的视频,而小红书的姑娘贴了几张高清谢幕的照片),那可以充分说明该时剧场,看哭的观众至少有俩
看好戏,在好位置看戏,真的真的真的使人快乐啊!
说起来,这台戏还蛮上头的,我觉得对我来说,上不上头就是可以预测的大概,情绪冲突更剧烈的,内心更挣扎的,更不明确的,更复杂微妙的东西我就比较上头,啊!喜欢这版《天鹅湖》!喜欢这组王子和头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