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鸵鸟

有一个特别特别心烦的3天培训,我后面两天都请假了,就昨天去参加了一天,确实如预期中一样烦心,今天早晨起来,shu说,今天不去培训了是不是很开心啊?
我说,哈?我都已经忘了我昨天培训过。。。
这就是我的鸵鸟之道,尽量避开过敏原,假装没看见

十一假期前一天,我本来已经想好了要休假,结果跑出来个事情,要陪客户去立案,于是我就约在一大清早,拿了第一个号。立好回到家也才不到11点,立刻洗手换睡衣,假装自己睡到自然醒,刚刚起床,假期刚刚开始,而且还有个田螺姑娘帮我立好了案

有一些人缓解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是某种精神胜利法,比如说,这个人欺下媚上(或者其他恶劣品质),说不定未来倒大霉,比如说,这个人出身优渥,也不见得真的幸福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我完全不同,我的方式,基本上是1)完全承认+2)往下比+3)假装没看见。。。1)这个人欺下媚上,他就是混得好,就是比其他人收获多,就是成功。。。这个人出身优渥,他就是比大多数人开心,生活就是这么不公平。。。2)你也比很多人强了,还有很多人更是劳而不获呢。。。3)那些欺下媚上的人儿啊,我和他们不熟,那些富二代的人儿啊,当然可以做朋友,但我不和他们聊缺钱的烦恼。。。言简意赅,就是自我以下,我已经是很幸运很幸运的人了,自我以上,我统统没看见

其实,我特别讨厌的一种方式是,要看出正面意义,比如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烦心但可能也没有那么烦心啦,可能在其中也有一些正面意义啦,走过的路总不会白走啦。。。因为,要看出正面意义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世界是大体公平的,我觉得显然不是,世界就是完完全全不公平的
所以,斯内普教授在凤凰社这部里面说“Well, it may have escaped your notice, but life isn’t fair”,真是。。。我的心声啊!(顺便,这句话是电影台词,书里没有诶!)

然后,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这样,不听不看不想,当个鸵鸟,以及既然来都来了,既然世界不公平,那就只能尽量让自己快乐点,多找点快乐的事情做做。与此同时,感谢能有今天,对获得的所有快乐,对得到的东西都特别珍惜。。。于是,一个如此鸵鸟的人,外形上来看,似乎倒是一种非常正面的价值观呢!

不想上班想放假

最近在读《史迈利的告别》,我觉得这个书名很赖皮,因为原标题明明是《The Secret Pilgrim》,完全是为了要蹭史迈利的热度,但是翻译得很顺,而且还挺好看,算得上是勒卡雷直抒胸臆了,我现在觉得,写这样的间谍故事的人,爱读这样的间谍故事的人,或多或少都很变态。。。以及,不但变态,自己还很挣扎,一边觉得自己变态得很可爱一边又觉得似乎不应该这么变态

杨小恒又和shu因为游戏吵了起来,然后我抑制不住的冲动是,真的好想离家出走啊。。。今天在地铁通道里想起一个事情,要查一下手机,然后因为就一边慢慢走一边看手机,忽然听到后面有个声音,“手机手机,看手机”,语气有点凶,我居然一下子心很虚,在说我么?!说我不应该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么?!然后回头才发现是有俩人在聊天,不知道在互相看手机里的啥。。。啊,做人做得好心虚啊我

某天看到个节目的片段是大家分角色读勒卡雷的小说,又看到哈利波特里很多演员都是演了很多话剧,准备国庆可以看看英文话剧的视频什么的,确实他们很有演话剧的传统,麦克白都有无数版,我觉得啊,舞台剧啊,演戏啊什么的也是人类一个古老的爱好

又,我觉得我的勃拉姆斯没啥进展,叹气。。。有时候也会有点迷茫,我这辈子说不定也找不到人和我一起搞这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那么我自己搞的意义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写一封单恋的小情书?好难写啊。。。

国庆节七天假期啊,就要来了!!要在家里为非作歹,骄奢淫逸,胡吃海喝

鸡油菌不行

青头菌也不行,反正,世界上最好吃的还是牛肝菌!!!
在闲鱼上淘来淘去淘来淘去淘来淘去,终于找到3张连号还原价出的票,准备9月和shu以及杨小恒再去看一次《剧院魅影》,希望他俩也能喜欢
话说听完音乐会,比如说上次大提琴卡普松,很开心,或者几年前看完温宇航的《玉簪记》也非常喜欢,甚至今天都还会回味那场戏的美妙,但是并没有希望shu也能一起去看,但是看《剧院魅影》的时候,才到中场,我就想,好希望分享给他一起来看啊!
可能,这样的音乐剧就比较接近吃大餐,去高级餐厅的,很容易分享的快乐

上周每天晚上练好琴,和shu看一集古老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快乐
还可以看《史迈利的人马》,快乐
明天又可以上课见老师了,快乐
话说,如果能开始学一首新的曲子就好了

昨天在路上又听了一遍Gregor Piatigorsky的德沃夏克,Eugene Ormandy指挥的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协奏,啊,德沃夏克里面我似乎没有听过比这个更好的乐队了,非常有精神头,和德沃夏克特别配

《blue light》

继《重任在肩》之后,这两天在和shu看《blue light》,又是警察的英剧,虽然才看了几集,但还挺好看的,里面那个热爱做饭每餐都自己吃得很好的警察好甜啊!!虽然他和那个单亲妈妈还没好上,但我觉得快了!他已经开始星星眼了呢!说起来一起干活,互相cover很难不生出战斗情谊,颇有点荡漾呐。。。就,还是喜欢这种cp。。。那种互相谈谈谈永远在讲话的cp我觉得则不太行。。。可能就cp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肩并肩式的而不是面对面式的。。。吧?

里面有个地方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个小青年,因为跑到老大地盘以外的地方贩毒,被老大手下的人打伤了腿,警察说是“punishment attacks”,女主说,不,不能说是punishment attacks,而是paramilitary attacks,punishment隐含了仿佛受害者有什么过错似的
我觉得,她说得对啊!!其实这种命名就是有力量的啊
以及,我觉得面对经济,也不能说是产能过剩,因为,怎么就过剩了呢,明明是匮乏啊,难道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家都有了么?没有啊,明明大家还很匮乏啊,难道不是物资/消费能力匮乏么?
产能过剩解决的思路是降低产能,而匮乏的解决思路就是完全不同了。。。

最近每天在搞141这条练习曲,我觉得由于这条练习曲经常用到C弦,所以一直要使大劲儿,似乎手劲变大了,运弓似乎变轻松了一点?
上周老师有事,没有上成课,希望本周能顺利上课!
好想学新东西啊!

再听《苏格兰幻想曲》还是觉得好听,听了诹访内晶子的一张bruch的一张专辑,是《苏格兰幻想曲》和小提琴协奏曲,觉得还挺好听的,还觉得,诶,这个乐团还蛮好的,之前听Joshua Bell的bruch小提琴协奏曲我觉得乐团部分也蛮好的,居然发现,这两张我觉得乐团部分还蛮好的bruch小提琴协奏曲是同一个乐团。。。难道再次证明,喜欢来喜欢去的东西都差不多?

一心向学

前几天,和认识20年的网友狐狸狸第一次碰头,真是,20年啊!
真的好高级啊
青少年时期认识,第一次见面已经是大家都变成有娃了的职场丽人了(?),有一种古早的互联网时代的感觉,既沧桑又快乐

这两天练琴练得超爽,觉得自己有了了不起的巨大提高,然后录了一下音,果然是错觉,叹气
这次作业的这首练习曲相当费手,左右手都费,但还是练着蛮开心的,一遍遍搞下去,总能提高的吧?
最近新听的曲子是《苏格兰幻想曲》,第一乐章好好听,不过我还是觉得布鲁赫好直白啊。。。有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直白。。。就是直白而好听

最近事情不多,所以,我又想要好好学英文了,好好学英文的第一步肯定是记单词,有一些单词我觉得我查了十几遍都没记住,那么不如就用纸笔记下来,每天看几遍?
我就去抽屉里拿了个以前记单词的小本子,发现上面的单词是2020年和2021年记的,还有一些现在依然不认识,还有一些句子,是当年如痴如醉读《双重人生》的时候记的,期望以句子记单词,但是。。。依然失败了
我觉得这本本子太小了,又去找了本大一点的本子,居然上面也有之前记过的单词,是2016年记的。。。还做过一些语法题目。。。又去找了第三本本子,啊,上面还有单词!!!是2019年记的。。也就是说。。。从真的想要学开始,我已经孜孜不倦的学了8年英文了,英文还是这么差
这就是标准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啊

今天早上在地铁上,我在搜有点什么学英语播客,然后结果一抬头边上的姑娘在用手机搞英语听力,然后我忘车厢里面走,看到前面一个坐着的姑娘在看口译教材
就。。。大家都很爱学习啊

之前测试过MBIT,看到个帖子说,我这一型的人,觉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不愁物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畅通无阻的学习知识,然后在期间穿插高质量sex,啊!我觉得这就是我啊!!!
而且这段话真是字字玑珠啊,比如说畅通无阻的学习知识,畅通无阻就很重要,每次学习受阻,比如说知识被墙的时候我都特别特别生气!

Before Sunrise

周日晚上看完了这部非常有名的片子,就,我能懂,能懂小青年才有的可爱之处,能懂两个陌生人刚刚开始认识时候的尴尬甚至有一点装,能懂片刻动心和“你居然是这样的人”的疑虑。。。但。。。我觉得并不向往也并没有什么共鸣,更没有很深的感动,可能因为我已经是一个疲惫的中年人了,看到小青年精神头这么好,这么能走能说还不睡觉,只剩下感叹,实在太厉害了!
顺便,这种松弛,我觉得实在有点隔膜。。。并不是我等东亚人民可以感受到的

虽然我也当过小青年,当小青年的时候也有过去杭州看演唱会,在麦当劳里过通宵,坐第一班火车回上海,回到上海之后。。。就直接跑去报名CPA考试,希望可以考证找工作。。。我记得通宵之后的清晨的街头,万物仿佛有一点模糊,有一点飘,有一点说不清楚的茫然
我也记得和我妈参加旅行团去欧洲,到了巴黎我跑去看在那边读书的朋友,在地铁的站台上,简直是天时地利的文艺场景,内心一直在斗争,如果牵住他的手他会不会甩开呢?
那些特别小青年的时刻,我都记得,但是这些事情,已经变成为客观上我知道,而不是主观上我能感受到
可能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就不是小青年了,我觉得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

说起来,重看小青年时候看过的东西,并没有感叹这些东西滋养了我,使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完全没有那种“要不是有一个你我看 也不会有如是的我”的感叹,而是觉得,小时候都看了个啥啊,完全没看懂啊。。。

周六还重看了《辛德勒的名单》,可能十多年前看过,但是一点点印象都没有,再看就约等于是一部新片子吧,然后,看完毫无疑问被吓坏了,我觉得如果能有氰化物小胶囊傍身就好了。。。
然后去翻了一下豆瓣,近10年看的书里面,我觉得起码80%都毫无印象。。。完全不记得到底讲了什么。。。太可怕了
可能也不错,因为很多书可以又看一遍了,又获得一次愉快感受?

不过读过那么多书,在想读一个好故事,一个能被打动的故事,一个能感受到一点点甜,一点点慰藉的故事得时候,居然想来想去,好像还是只有lariope大人的文了,叹口气

邓布利刚刚好

装修好之后搬回家,处处都非常非常舒服,过上了一种。。。杂志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shu洗完衣服烘干之后抱到床上我一边叠一边感叹,衣服热乎乎的,又极其蓬松,手感好得不得了,尤其是毛巾,完完全全不硬,而是非常柔软
每次去洗手间,坐下去,马桶圈也是热的
直接去厨房倒水,过滤器常温、45度,95度打开就是,45度的水令我觉得很熨帖
木地板每天让扫地机器人打扫干净,坐在木地板上和杨小恒玩桌面足球,输掉了就顺势躺下来打滚,木地板粗糙而有木头的纹理,也是暖的
怎么说呢,我觉得每次碰到这些温暖的物体,就特别有一种自己被很好很温柔的对待的感觉,温暖有时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热的
高科技的,不环保的生活,真的,令人快乐!!!快乐无边啊啊啊!!!

每天和shu感叹若干次,啊,我们家怎么这么舒服的啦?!就仿佛每天都变快乐了,我觉得吧,对于抑郁厌世的心情来说,有时候并不是人坏掉了,而是环境坏掉了,在一个坏掉的环境里,有压抑或者抑郁情绪的才是正常人,环境当然包括大环境,小环境和物理环境,固然大环境和小环境一时半会难以改变,但是物理环境的好转也还是很有用的呢!!

上周日上了第一堂线下大提琴课,颇有一些收获,因为只是第一堂课,不好说以后会不会蒸蒸日上,会不会成为很希望拥有的师生关系,但她确实是我很久以前就想要跟着学的老师,希望能突破瓶颈,有一个飞跃
从老师家下课回来,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带着大提琴在地铁上,想到刚刚上完线下课,想到很快就会回到舒舒服服的家,还是令我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ID,邓布利多邓布利少邓布利刚刚好
真的,有一种一切刚刚好的感觉呢

最近读完的书是第一部《驽马》,加里·奥德曼和其他几个演员都很传神了!电视剧觉得好看,书读下来也觉得很不错,确实有一种和勒卡雷一脉相承的气质。非常喜欢兰姆和凯瑟琳的几笔,兰姆去接凯瑟琳,凯瑟琳还在睡觉,她去换衣服,兰姆站在客厅把手包递给她,说赶紧走。她觉得包比平时沉,但她没说话。不多久,俩人被逼着上了局里的车,兰姆在后座上打了几个大喷嚏,对前排的凯瑟琳说,你包里有餐巾纸么,凯瑟琳打开手包掏出兰姆放进去的枪还顺便解开了保险,拿枪指着驾驶员,那一幕确实非常帅!就,其实他俩之间本身没有什么私人关系的爱恨情仇,但是他俩是一种一起经历过旧世界和巨大的创伤的情谊。就,很吃这种关系啊!说起来,当年看完《the good wife》,最向往(?)的关系其实是戴安和威尔的关系。其实就是,默契。

正确和错误

最近王健在杭州演出了拉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三重奏,于是前几天有一天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个人放了两段录音,一组是:Emanuel Ax / Leonidas Kavakos / 马友友;一组是Maria Joao Pires/ Augustin Dumay / 王健,都是正式出版的CD,所以音质什么的都没问题,分别拉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三重奏的开头,让大家盲听

凭我对王健和马友友的了解,以及对钢琴的感觉,很容易区别出第一组是马友友,第二组是王健。因为马友友的琴清秀柔和和其他乐器更融合,王健的琴浓郁厚实更独立强势,加上Pires钢琴不猛,虽然我没很注意过Ax,但直觉上应该他比Pires猛,所以这么一来,我就得出了答案。最后up主揭晓答案,确实第一组是马友友,第二组是王健,答对啦!

但是,up主没出答案的时候,先有个人非常肯定的留言说:刚在杭州听了王健老师太太太好听了,我最喜欢第一段,很明显第二段才是马友友。还有个人说:没听过马友友的版本,但对第一段很熟,那就应该是王健的版本了。。。
我真的很服气啊,这些人哪里来的自信啊?!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出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呢?
回想起来,我还在B站弹幕里在梅葆玖的贵妃里说“这反串真是不错”,梅葆玖虽然是男的,杨贵妃虽然是女的,可是梅葆玖他就是工青衣啊!这就是本行好嘛。。。他要是唱老生才是反串呢

怎么说呢,有时候我在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不免会觉得其他人都是大佬,其他人都是听得懂,才说得出来,但是现在要经常提醒自己,完全不是这样,很多人虽然言语十分肯定,可完完全全就是错的
而且有明确对错的东西尚且如此,在鉴赏和感受领域那就是更多纯胡扯了和纯脑补了。。。

说起来这首三重奏确实还挺好听的呢!

啊!无心上班,一心只想搞家庭建设,想要搬家,想要劳动,终于要五一放假了~~~~明天再随随便便上一天班就要放假了!!等我读完手里的这本讲罗马尼亚的小说,说不定准备开始读《迷雾之子》了,希望可以沉迷在一个奇幻世界里!

单纯爱学习

因为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看/听对比,昨天在B站刷到一个我不是特别喜欢的up主,说对比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对比的,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up主,但是这个主题还蛮有趣,我就点进去了,带着耳机没看屏幕,一边听一遍干活,他说试听第一段,放完,试听第二段,放完,说你更喜欢哪一段呢?把你的意见打在弹幕区,买定离手哦!我心里默默的想,虽然这段曲子我不熟,但第一段可是比第二段强多了,然后他说,“两段都是柴小协开头的引子部分,第一段来自22岁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的现场,是当年冠军XXX,第二段是30多岁盛年的李传韵,听到这个答案,你是不是想要修改你当初的意见了呢?”我心想,啊?这样啊。。。原来李传韵这么不行的么?
然后因为在干活,接着干,就接着往下听,然后他七七八八讲了老半天之后说,“刚刚我是故意这么说的,其实第一段是来自于俄罗斯的小提琴大师科岗,第二段确实是李传韵,现在你又会不会想修改意见呢?”
我就觉得吧。。。真的。。。耳朵还是准的

又找B站听了一段对比,都是大佬,是贝多芬黎明第一乐章的尾声,一段很彪悍的很猛的段落,其实这种段落我不是很会分辨,因为总是觉得乱糟糟的,搞不大清楚,但是盲听下来,最喜欢是吉列尔斯,就,
虽然我对艺术家难免会脑补,因为出身背景也好,传闻也好,长相气质也好,打扮风格也好,难免会觉得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但几次盲听下来,我觉得,确实,即使因为出身背景也好,因为传闻也好,因为长相气质也好,因为打扮风格也好喜欢的人,音乐本身也确实是耳朵喜欢的,并不是纯靠脑补,我对自己的耳朵还是蛮诚实的,于是默默的有点高兴

最近觉得拉琴怎么都不对,怎么拉都没有想要有的音色,于是开始从很基础的部分搞起,坐姿,持琴,持弓,左手的手肘,手掌重心,右手的肩膀,怎么说呢,经过调整,我觉得稍许还是有点提高的,然后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个小朋友的妈妈发的文“学琴两年半,一切从零开始”,简直笑出来,这不就是我嘛?!所以,可能学了两年左右的人都会开始一次反复?

群众艺术馆及各分馆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报名,有各种各样的课程,从合唱到皮具制作体验,很便宜的学费,总之,78万人秒杀1.5万个学位,我觉得人类都还是有精神追求的,吃好喝好是不够的,还有有点别的,要有点形而上的东西,说起来群艺馆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是女中青年,老年大学里也都是老太太,那么换句话,我们女的更是颇有精神追求的,啊!
和小伙伴去上了一节重奏课,刚开始老师问,你们俩是近期有演出么?我说,不是,我们俩就单纯爱学习,老师笑起来
但,小伙伴她可是抢了群艺馆课程的人,而我是曾经上过群艺馆课程的人,真的,我们就是单纯爱学习

便捷和舒适

陆家浜路站九号线在地下三层,八号线在地下二层,站厅在地下一层,于是九号线换八号线的地方有块牌子,画着两个箭头,一个写着便捷换乘,就是直接楼梯走上去,一个写着舒适换乘,就是扶梯上楼到站厅,然后走一点,扶梯下楼到八号线站台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差点笑出来,觉得,哇,好会写!分明一个是费力换乘一个是费时换乘嘛

我昨天在拉琴的时候,练音阶,换弦尤其是碰上换弦又换把的时候怎么都觉得非常有咔嚓一下的感觉,很不连贯,试了各种方式无论怎么小心翼翼都不行,最后把右手肩膀和手肘的的变化搞得很大,反而似乎好一点?我和shu说,是不是在弓尖换弦的时候,弦和弓毛的触点是一个支点,琴码是弧形的,换弦的时候看起来弓尖只是变换了弧形上很小的角度,但是因为弓是非常长的杠杆,所以到了右手这一头就要走很大的距离,要么就是动手腕,动比较大的角度,如果手腕没有那么大角度,动手肘,那手肘的角度就需要非常大,为了搞清楚杠杆究竟是什么,我居然画了好几张图,后来想想,咳,不就是剪刀嘛!也就是距离和力量总要占一头,要么费时要么费力。。。

这么说来的话,手臂的运行真的就好像舞蹈,难怪在小红书上我最喜欢的一个琴童,我觉得小红书上属她拉得最有音乐性,因为是个芭蕾超厉害的女生,就,怎么说呢,协调啊!
我这种笨手笨脚,做广播操都会把自己绊倒的五音不全人士确实好难啊,但是真的很想很想可以拉得更好诶,总之,希望下半年能够复课啊!

最近路上在听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第一次听出了两个声部对唱的感觉,真的,仿佛是两把琴在歌唱,但,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追求一把琴拉出两把琴的效果呢?确实是很炫酷的,可是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我们人类啊,能干出这么高难度的事儿呢?还是,我们人类啊,内心就是有两个声音在挣扎?
看了两集《音乐探索之旅 Now Hear This》,居然还挺好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