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

上周末看了一遍Rudolf Nureyev和Margot Fonteyn的天鹅湖,好看的,印象最深的是,天鹅公主刚刚出场的时候,做出梳理毛的样子,左右转转自己脑袋,那个动作非常灵巧非常萌,双人舞部分,有一种流动的情谊在彼此之间,说起来公主在王子的小脖子里蹭蹭,蹭的很实在,不是那种虚虚的蹭一下,看起来真的非常依恋,最后王子葬身湖水里面也还蛮惊人的,很有戏剧感
之所以去看《天鹅湖》一方面是想看看他俩的舞台合作到底是怎么一种感觉,一方面也想看看马修伯恩版到底是根据一个什么样的舞剧幻化而来的,到底有什么传承借鉴,看下来发现,确实马修伯恩的天鹅湖,还是天鹅湖,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是一个在原版里面扭一扭(可能扭得比较多就是了)的故事,看到马修伯恩版和原版的各种联系,觉得还蛮有趣的诶!

以及,我觉得Rudolf Nureyev会喜欢马修伯恩的天鹅湖的!虽然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我在豆瓣上看有个人评论说自己只喜欢Nureyev版和马修伯恩版这俩天鹅湖,嘿,我可以理解诶!
因为Nureyev版天鹅湖据说和之前演的也不太一样(08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有一个非常新的高清版本,是Nureyev的编舞),总之是很大增加了王子的戏份,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些其他的天鹅湖视频片段,还看了一些评论,看了一些各个学派的对比,确实发现有一些剧院的版本就是高强度体育活动啊

以及,我发现大家主要分两拨,一拨是看舞,一拨是看剧
看舞的那拨会觉得,如果要看剧,为什么不去看话剧看音乐剧看电影啊?为什么要在舞蹈里面寻找戏剧感啊?

看剧的那拨会觉得,如果只是看跳得高转得快,不如去看艺术体操了
我是看剧这一拨儿的!我希望看到的就是戏剧感,如果大家在古典芭蕾里追求的都是形式美,如果剧中人物只是形式美的容器,那只能说古典芭蕾不适合我啊!
在我心里,舞蹈是一种表达的语言,在合适的编舞之下,舞蹈会是这个“剧”唯一可行的语言!是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更精确的“戏剧感”究竟怎么来描述,我还没想好。但,总体来说,我觉得“戏剧感”,是一种感觉,并不是要求舞剧变成一种叙事情节特别明确的东西,每个动作都有情节,仿佛是夸张了的话剧,或者哑剧,就很俗气而且完全不好看了。另外,音乐也是戏剧感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和音乐的配合,总之,戏剧感,这是一种总体的感觉
说起来Rudolf Nureyev对现代舞是很有兴趣的,一个对现代舞有兴趣的人,一个对古典舞剧做了更“剧”的编舞的人,我觉得可能这就是他吸引我的点

同时,我对舞蹈本身的高难度毫无兴趣,乐感和戏剧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黑天鹅的挥鞭转,转32个还是转20个,有什么大差别呢?旁腿有多高又有什么要紧呢?关键还是有黑天鹅的感觉,而感觉这种东西,并不是动作又快又好又难就会有的。虽然有人觉得动作的完成情况就能等于人物塑造,黑天鹅的诱惑凌厉美丽,就是通过动作又快又好又难体现的,但我觉得不行。如果有技可炫,炫一炫也蛮好,但是如果技本身只是够用,不够拿来专门炫,也行。因为,我希望在舞台上看到的,并不是较为美丽的竞技体育

循环往复

昨天练了3个小时琴,今天练了4个小时,啊,好爽!
目前在拉一首练习曲,非常规则的节奏,单个音不难,也不换把,所以可以充分体会弓子角度的变化、弓压的变化、手腕的变化,以及这首曲子拉起来有一种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感觉,拉起来还挺开心的
目前只在第一把位贴了四个小白点,后面几个把位都没贴,可能老师对我有信心吧?(虽然我自己都没有),总之昨天还对着调音器好好搞了一搞音准,搞完之后我觉得今天音准好了很多,因为音不准之前《摇篮曲》拉起来总感觉摇摇晃晃的,今天觉得似乎稳定了一点,还是要练耳朵啊!什么时候有个灵敏的耳朵就好了!
不过邻居说不定会觉得楼里有个人夜以继日的拉琴,可见封闭管控已经控得居民不太正常了。。。

今天听了大名鼎鼎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之前大概没有听到喜欢的版本,并没有听下去,今天听的是Belcea Quartet演出版本,好听诶,目不转睛的听完了
确实很带感,非常有戏剧性,我以为会听到很多少女的纤细,但更多感觉到的是时不我待的内心焦灼

最近在读《best of enenmise》,又是间谍的故事,其实现在觉得有一个明确的对手反而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仍然在看《广告狂人》,因为背景是60年代,所以有非常多不尊重女性的部分,看起来是剧中人是很自然的演出不尊重的部分,就是这么拍出来,没有任何评论或者借人物之口评论,但是就能微妙的感觉到这是“觉得这些统统都不对这些令人不舒服”的现代人拍的片子,非常微妙。可能细想一下,也就是拍出了我们女的,也是有感觉的,也是人类!因此,观众和创作者达成了一种对这种不舒服你知我知的状态。以前有很多讨论总是说,旧时代就是那样,不是我拍得男权而是那时候就是男权社会,我只是把如实的把旧时代拍/写/演出来而已
我以前对于这种说法多多少少有点困惑,我现在则很有信心的说,不不不,不是旧时代男权,而是你本人男权,你就是男权的视角,就是男性的凝视,就是对女性的物化,你本人就是沉浸其中把玩其中获得了暗搓搓猥琐的满足

花开花谢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人说,他娃和他说“老师打你怎么办,拿起菜刀和他干”,我立刻截了屏给shu看,因为前几天杨小恒回来说过一模一样的顺口溜,其实这个顺口溜不止这两句的,前后还有很长,可惜我都不太记得了,大概这就是最近小学生界的流行吧
然后和shu感叹,我用豆瓣都14年多了,14年啊!从大一到娃都上小学,也看着关注的友邻们结婚生娃娃上学,14年间网站们花开花谢,我依然在上豆瓣。。。
杨小恒前两天背课文“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接着背“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杨小恒很吃惊说,妈妈你怎么会?!你妈妈我我小时候也背过啊,这也是我的小学课文啊!所以。。。这也算是某一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吧?

杨小恒周末围棋考级,周六两胜两负,周日要三局全胜才行,周六晚上我问她,明天能不能变身成为一级恒?她说,妈妈,心态要平和!
然后就平和的没考出来。。。回来继续蹦蹦跳跳,说我先玩一会,下午我就会吭哧吭哧的学习了,虽然到了下午我也没看出来吭哧吭哧就是了
周日中午,这家伙趴在我身上做小猫咪状,假装睡觉,没想到真的睡着了,好久好久没这样睡着了,抱着沉甸甸香香软软的小朋友读小说,还蛮幸福的类

放松的时候又跑去看《传奇办公室》第二季,昨天正好看到纪尧姆对席琳的种种做法态度,绝对会把席琳拿捏得死死的,而且非常理解席琳一定会愿意为他做一些他事情,给他多一些方便的。怎么说呢,干干净净完全没有一点男女关系上的暧昧,但真的是一种非常高级精妙的人心的利用,利用的是席琳好学和急于成长,以及自己作为前辈的经验和地位,分寸控制得极准!
不过,与此同时,还是会感叹上位者要想搞定下位者,任何意义上的搞定,也都实在。。。并不难

前几天在豆瓣上扫了一眼讲学术圈的小说,并没有觉得多好看,然后就在想小说的问题,有时候太贴近生活的小说并不吸引我,记得以前读《我的天才女友》,第一二本都觉得非常好,第三本就没有太喜欢,就,可能过于写实,不免会觉得,生活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要看人在书里一模一样的辛苦一遍呢?小时候读小说,会尤其追求共鸣,会希望读到拍着大腿说,“俺也一样!”,但是长大了好像没有那么追求共鸣,会希望在书里读到一些新的东西,无论这种新是让我更多一些理解自己本不理解的人或事,还是让我更多理解一些自己有的,但不知道怎么诉诸于口的感觉。
又话说,苏枕书的小说之前也读过一些, 会觉得这些小说与真正的生活,或者说那种“实”的生活,非常隔,按照房思琪自己的话说,就是接触到的世界都是从书上来的二手的世界。 那么到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那就是活在二手世界的女孩子是如何被撕碎的吧。。。女孩子被撕碎了是很令人心痛的,脆弱的纤细的人也应该有活路,也不应该被欺负,但是你都有这样的条件了还那样,难免会让我觉得这都是为什么啊这都是,以及深深的搞不懂伊纹,到底伊纹勇敢在哪里啊?!房思琪为什么会认为她勇敢啊?!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我没看出来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