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我想象

以下是我对JR本人并结合了魅影这个形象的浅薄理解,来源主要是一些访谈的节选,和一些观众的repo,所以纯属胡说八道

首先是动脑筋,有想法,业务能力好
JR的魅影是有一个完整的想象的,想象并赋予了魅影很多生活的细节和感受,在他心里魅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他的演出非常有逻辑,就好像是一个人的人生片段,由于人物是完整的,所以这些片段之间彼此有联系,换句话说,他演出了魅影在舞台之外的时间。JR的舞台是一幅完整的画,魅影的每一幕,就是这幅画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可能被遮掉了,但是存在,所以既完整又有想象空间。而有人的魅影,就是出场的每一幕就是一幅完整的画,比如说本幕主题是生气,那就是生气,下一幕主题是哀怨,那就哀怨,但是前后都不连着,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的生气或者哀怨
而他的业务能力足够他设想的把这些东西体现出来

其次是社会化得很一般
我看一个拉面(另一个很有人气的音乐剧明星)办了一个访谈类播客,请各路朋友来聊天,有一期是JR,B站有人截了一小段
JR说他觉得演出和画画写东西不一样,演出的产品就是你自己,是你本人,是把自己给出去,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想SD,而且压力很大,因为观众围上来他们很兴奋,其实自己并不在这个状态里
拉面说是的,所以他自己有一段时间就是他觉得他没有什么东西可给了,他要休息要照顾自己一段时间,然后他就又可以了,他觉得每次sd都是心里穿上盔甲再出去,很优雅的出去,有一些反馈评论不舒服,会在心里默念,没关系,我原谅你我爱你。我就客客气气的说,thank for your support
JR很直接的说,那是你,不是我。我做不到,对我来说太难了。他说,我演出完,人就是非常敞开敏感的状态,那个时候非常vulnerable,所有的东西都会放大,可能一些评论,或者触碰/接触,还有推到脸前的照相机什么的,都让我成倍的不舒服。就好像是裸露的电线,观众靠近可能会被我电到,这不是明星的傲慢或者粗鲁,就是我没办法关闭自己。我的工作在幕布合上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并不是买了票我就要给更多的,而且有时候是观众突然就说起来,我也不了解你是谁,有什么前后语境,那种没头没脑的对话我也不太行。。。

哪怕是这个几分钟的视频,我觉得拉面就会是天生的大明星,人美歌甜(?),社会化得很好,充分顾及别人感受,很知道人情世故,相处起来肯定很舒服
这段采访里面JR话说得很硬,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我觉得我可以理解诶!就,我又不是卖给你了,签名当然可以,但是其他的这个那个,就很消耗。比如我和朋友吃饭是很快乐,可是和一些纯粹的客户之间,我活儿干得好,客户发微信表示感谢,我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但如果非要请我吃饭,我就会觉得很消耗
一方面真诚,舞台上他是真的给出自己的,甚至他每一场戏都有不同,完全不是工业化生产的特质固定的魅影,而是一种更流动的,真诚的东西。但与此同时也社会化得不怎么样的样子
有一些明星,戏不行,但是会营业,能在SD的时候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这种我就。。。不是很看得上。。。当然不太看得上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搞不来

再次是自厌、敏感、情绪化
这个点我其实我是印象很深的,他是长得又高又帅,但是他并没有很多从小帅到大的那种人自我感觉好死了的那种感觉,他在拉面的采访里也说,对我外形、体重的评价我都可能会觉得不太行,在另外的一个其他的早年间的访谈里他说他小时候因为胖被霸凌
就,我其实一直觉得他有一点自厌的情绪,当然他也有自信的地方,演了800多场魅影,还有那么多其他戏,当然不会不知道自己演得好唱得好,对自己的产品是有信心的,但是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自厌的情绪

我觉得他非常敏感,他在舞台上,完全能感觉到剧场的观众,比如说他说他最喜欢的时刻是夜之乐章里面,有个地方一句唱完,一个向上的渐弱的结尾,短暂的一两秒钟全场寂静,之后下一句开头,他会觉得这个地方的安静特别迷人,观众连呼吸都是停滞的和观众同时在呼吸的感觉
我觉得敏感的人也一定是希望别人理解的,同时也非常能关注到别人,这个别人包括了观剧的观众、同台演员和SD时候的观众,但是又很难搞,也有观众说,他私下里很温柔但其实也是个很难搞的人,我觉得。。。可不呗。。。这人肯定不是什么随和人啊,以及大部分非常敏感的人都不太可能是随和人,如果TA此刻显得随和,也只不过是生活所迫

以及他很情绪化,有上海的观众说上次去看一场,有个他在拖长音的地方,剧场有个很响的咳嗽,结果这位在这一句都唱完了,这一幕都快结束了,灯都要暗下去的时候有个特别明显的跺脚,无论是原先的编排还是剧情这个地方肯定都不需要跺脚的
我觉得国庆节期间我去看的那场,那天剧场观众我觉得也很燥,最后也比较潦草,连猴子都没摸!!虽然也是好看的,但确实离他状态好的时候差别比较大。。。
所以,这位的心理健康应该也很一般,他说他觉得演剧院魅影挺好的,在台上大呼小叫,还可以哭,相当于做心理治疗,而且还拿钱

其实这些特质和音乐剧里的魅影的人物设定以及他给魅影精细化设定非常吻合,所以特别某种程度上就是演员和角色的贴合
有很多人的魅影是自卑的,但我觉得他的魅影会有点自厌,我觉得自卑和自厌是有重合但不是完全等同,自卑更多的是对能力/评价/地位的缺失造成的不安,所谓又卑又亢,就是一方面觉得自己挺行一方面也知道可能在别人看来不太行。。。但是自厌,就是不是什么行不行的问题

我的领悟是,我想说,这个人和这个人的魅影,包括斯内普的人物形象都是业务能力一流,对自己的产品有要求,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自厌,一种社会化得不太行,虽然一定要上的时候也行,也能自我控制
而且是扮演,SS扮演食死徒,JR扮演魅影,就是这种扮演让我也很被吸引,这和我喜欢众多间谍小说是一致的

我为什么会喜欢自厌又强大的这一款呢,因为是一种自我想象的投射,是一种我的自我想象
这件事我在喜欢sshg同人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有一些姑娘追这对cp是因为代入了hg,希望有一个斯内普这样的男朋友,当然是斯内普好的一面,强大,长情,执着,专一,认准了就倾尽全力付出,但我一直不是,当然读《双重人生》的时候,也有很荡漾的时候,最后颇为bittersweet的部分也让我为之一荡,觉得这俩人可真好啊,SS可真好啊,终于啊,走到现在啊什么的,但是更多时候我代入的时候其实是斯内普本人,而不是敏敏。。。

如果说是自厌是自我投射,那为什么说是理想化或者说是自我想象呢,我觉得里面的关键在于,我向往然而并没有业务能力超一流,对自己的产品虽然有要求,但有时候质量也就那样吧。。。叹气
又,听去SD的小伙伴说,有次个观众穿了也不知道戴了一个哈利波特的衣服,JR自己说他最喜欢的哈利波特人物是斯内普,就。。。大家搞来搞去都是这样啊,喜欢的东西和自己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又,我找到了B站上只有片段的,完整的拉面的访谈,我准备要看一看,所以,落到最后,又变成了,还是要学好英语啊!!

低落

以为上海《剧院魅影》的最末一场演出会是JR,然后各种周折加价之下买了很好的票,从拿到票开始就怀着非常大的期待,做完所有的事情,周日中午居然还洗了个头(我觉得我已经快20年没因为要出门洗头了),要舒舒服服状态特别好的去看演出,下午上完课,刷了一下小红书,依稀仿佛大事不好,心神不定的吃完饭出门,快到人民广场的时候看到小红书上有人遥远的拍了模糊的卡司版,是harry
就真的,心往下一沉,仍然怀着不太死心的期待自己也遥远的看到了卡司版,确实,是harry,只好出票咯,又几经周折终于按票面原价出给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姑娘非常可爱,女孩子真好啊)
出完票,我去找个上次SD的小伙伴,大家都非常沮丧,稍微聊了一会,据说是JR感冒了,在SD的地方碰到了剧组的某个演员,有小伙伴问他说JR怎么样,他说fine ,but not very well等等,然后我就回家了
就。。。心情十分低落
不过,有的小伙伴会觉得有一种被辜负了感觉,这我倒是完全没有,甚至我都不觉得他有满足观众对他大末上场期待的义务,演员又不是卖给你了。。。何况从来没有人保证过他会这场上不是么。。。
对我来说,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低落

以及,怎么说呢,尽管如此,想想8号看到一场很完美的演出,签了名,合到影,还是很高兴的,我是多么擅于自我调解啊!

一共看了5场演出,首演(觉得,诶,好棒啊,好想带shu来),第二场(被JR感动了,而且身段体态那么漂亮,想要买好位置再刷一次),第三场(居然是harry,但是由此我体会到演员不同所带来的巨大不同,虽然几乎是看不清楚演员表情的,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能明显觉得演员不同所带来的效果的巨大差异,对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和控制力以及对桶这个角色有了更多想法),第四场(国庆的JR,剧场观众比较浮躁,我觉得那场JR本身也只是普通水准,居然最后都没摸小猴子!我感受到的是敏感的演员对观众的感知力,以及舞台实在是一个非工业品),第五场,非常完美的JR,从台上到台下,都非常非常完美!
这么说来,似乎比场场是JR的好状态都是神演,更能体会到很多丰富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巧合,也算是一种一切刚刚好?是非常完美的组合。。。
再次,我是多么擅于自我调解啊!

这两天我仔细的想了一下,究竟为什么我会被JR和JR所扮演的魅影很深的吸引,以及我对JR本人浅薄的理解,颇有一些心得!因为实在太长了,我觉得简单说,就是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关于自我的想象,这些心得我准备下一篇好好写!(一个没有什么人读的博客,为什么要做下期预告呢?挠头。。。)

Would the things I’ve said and done matter any more

我上次去上课,老师说,乐感其实是左手,是靠左手抬落指的时间差来体现的,我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
左手抬落指的时间差,就是王识君的钢琴课里说的timing,假设是一个平稳的连弓,是一小节四拍,某个小节谱面是1234,1234各一拍,设定的乐曲速度是一分钟60下,那么理论上1234,每个音持续的时间是1秒钟,比如说是A弦第一把位,中指按2,然后一秒钟之后小指按2,一秒钟之后,换四把位食指按3,但抬落指需要时间,不可能12无缝切换,尤其换把,更不可能23无缝切换,那么什么时候换,中间的空隙是留给2还是留给3?是让2不足一秒还是让3不足一秒,当然还包括右手的配合,左手在换把的时候右手在干嘛,是傻等着还是右手做点什么,这个地方的把握就是乐感,如果乐感舒服,就是结合了乐曲的句子,把空隙留在了最舒服的地方,除了不得不存在的空隙,甚至还会人为的抻一下,或者是赶一下,不破坏节奏,基本还是一拍一秒,但是可能就抻了这一丢丢丢丢,1:1:1:1小节,可能变成1.01秒:0.99秒:1:1,那么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老师的这个说法和我听歌/音乐的感觉,特别吻合,timing和空隙真的是灵魂
这篇日志,标题是音乐剧《Jesus Christ Superstar》Gethsemane里的一句,这首非常好听,大意是耶稣问上帝,为什么一定要我去死,为什么要赐我毒酒,我死了究竟会怎么样,你为什么如此要求我,我不一定能做到,我做到了,又真的会怎么样呢?好了,趁我没改主意,我喝等等
按照kimi(AI)的说法,“它描绘了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的挣扎和恐惧,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和痛苦。耶稣向上帝祈求免除即将到来的痛苦,表达了他对命运的质疑和对上帝意志的困惑。展现了耶稣的人性和神性的冲突,以及他在面对极端痛苦和牺牲时的脆弱和恐惧。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张力,包括绝望、疑惑、勇气和最终的接受”这种说法我觉得大致是准确的

这首歌,我本来没有很特别的感觉,然后上次听了一个steven barton的版本,谈不上是很正式演出的版本,有人说是小型演出有人说是排练/练习的录音,我也搞不清楚,但是真的很惊人的好听。
印象最最深的两句是,“I want to see I want to see my God Why I should die”,这个“why”的地方有一点点哭腔,或者哽咽的效果,就是一连串I want to see / I want to know之后,终于问出来,这是为什么啊?
但更惊人的是“Would the things I’ve said and done matter any more”里面的matter,他是在done后面稍微停了一点点点,吸气,然后出来matter,这个停顿/气口非常有灵魂,听感上会觉得心跳都漏一拍,一口气悬置着,然后倾泻而下
然后我就去听了至少四五个版本的Gethsemane,除了steven barton我特别喜欢之外,总体来说还有点喜欢 Glen Carter的版本,以及确实有不止一个版本在matter这里做了一些处理,有的是加重,有的是加花,当然也有就和其他单词一样带过的,从处理上来看,我觉得不止一个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个重点可以搞点啥,从效果来看,我觉得steven barton的版本,这个气口特别妙

想到我听过得有800遍的舒伯特即兴曲op90(D899)no3,我特别喜欢的阿什肯纳齐的版本,最喜欢其实也是一分多钟的地方,有一个句子是在句子当中的地方一点点停顿,然后出来下一个音,这种悬置,如果用得好,会特别显得感情饱满。。。经常有搞得很玄学的东西说乐感是呼吸什么的,从技术上来说,呼吸就是决定了空隙/转换点的位置以及重音的位置,我觉得这俩就是乐感的关键。

啊,brahms的奏鸣曲好难啊!然而,我明天又可以去上课了,开心!以及,上次老师说,师说我音乐的感觉和音乐审美都挺好的,就是手限制了我,虽然可能前半句是客气,后半句才是重点,但!还是有点开心呢~~~嘿嘿嘿,被老师表扬就是开心啊!

神采奕奕

自从周二看了非常非常好的《剧院魅影》并且SD了JR之后,整个人就处于一种神采奕奕的状态,不仅每天根本无需喝咖啡,睡得晚,但早晨起来眼睛都亮晶晶的,而且连糖都吃少了很多很多。。。
昨天吃完饭杨小恒抱着我撒娇说,哎呀,想抱抱不想去收碗,我说,没事儿,那我去收!
娃吓了一跳,几乎就是从我身上跳起起来,我觉得下一句就要问出来,你是谁,你把我妈怎么了?!因为!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说,你一天就干这么点活儿还要叽叽歪歪,赶紧去收碗
但是我真的心情好好啊,精神好好啊,心情好精神好就是这么好说话,这么不斤斤计较,连对客户我都觉得这两天自己耐心又专业,办公室搬砖嗖嗖

我突然在想,差不多的处境,有些人就是比另一些人好像怨气更少,可能。。。因为那些人他们身体好精神头足,有更多冗余吧

昨天和小女巫聊天,我说,我们这些变态的中年妇女好喜欢看舞台上泪光闪烁的JR啊,她说她也喜欢看男的展现出楚楚动人的破碎感,然后还和我说桑格塔的名言:What is most beautiful in virile men is something feminine; what is most beautiful in feminine women is something masculine.
我觉得这位大佬完全就是我的心声,人同此心啊!我一直这么认为,也早就在博客里写过,在审美这个层面,总体我比较喜欢女的具有男性特质,男的具有女性特质,当然这个特质并不是说真的某些特质是男的/女的才具有的特质,而是说根据社会刻板印象而言,通常被认为是男的/女的的特质,就,男生的温柔/柔软和女生的勇敢都是特别戳中我的

魅影也好,SS也好,其实人物设定本身就有一种女性气质我觉得。以及,魅影和SS颇有一些共同之处!
ss的女性气质体现在,1)他向往的lily身上的光明,就是通过喜欢一个人,觉得可以分享TA的生活,以及想要和灿烂的女孩子做朋友,甚至是羡慕她;2)他对学生的欺压基本就是刻薄、讽刺,小心眼,但是没有暴力鲁莽;3)放弃自我式的牺牲,邓布利多的死,是伟大的,但是这种是光明的伟大,他是做间谍,是长期放弃了自我,和刻板印象里的男性的牺牲不太一样,更有一种母性;4)他不善于飞行,搞不太来扫帚(书里另一个不善于扫帚的就是赫敏了),擅于搞魔药(烹饪);5)他参与战争是因为情感,但是像哈利这样的男性英雄角色他是为了“大义”(虽然起源是为了给父母复仇)

而,魅影,当然没有那么丰富,可是他在反反复复说的,反反复复渴望的是,请你透过我可怖的外表看到我的心,请和我一起在音乐里飞翔,想要被理解被看到,也不是特别男。而且他很对劳尔子爵非常生气,觉得他夺走了小C,并不是说,小C是我的,你抢了我的东西,而是,劳尔子爵他听到你的歌声爱上你,可是这歌声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是一种关系被抢走了被破坏了
顺便,最后一幕的设计我觉得非常重要,一开始他放小C和子爵走,可能会让人理解为冲动,就是小C孤身来还戒指,他不太舍得,但还是让小C离开,这就是他的真正自主的选择了,他就。。。成长并且升华了

顺便,上海音乐剧卖得超级好啊,大剧院连演60场,不仅场场爆满,还加了一场以及开始卖加座,简直就差卖挂票了。。。我觉得,音乐剧这种东西的受众主要就是女性,而江浙沪一带女生是有进剧场纯为自己的快乐花钱的传统,我记得我当年的毕业论文里也写过,就是越剧的女观众啊,真的非常庞大,涵盖了纱厂女工、太太小姐、女佣等等各种女性啊!

为什么我最近写博客这么多这么频繁呢,就是因为精神头好,话痨啊!而且,我不仅每天不喝咖啡,正常干活,还下班练琴,学英语,我还打算把《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的所有台词都看一遍,以便每个单词都认识。。。就,万事万物最后居然都能落到学英文上

有志不在年高

想不到啊想不到,我居然又去看JR了,而且。。。还去SD了
SD,stage door,在演员出口等演员下班,签名或者合影,演员可能会SD也可能不会,如果不会,演员会从另外的地方出去,最后会有工作人员出来说,演员都已经离开了,大家就会散去,所以也是一直随机状态

看我沉迷JR,shu鼓动我说再去看一次,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我就。。。又收了一张票!
通过看JR认识的小伙伴开场前问我散场要不要去SD,我说让我犹豫犹豫,结果看完演出,热血沸腾啊,太好了简直!小伙伴说她去SD了,我问她在哪里,她说出门左转,小伙伴还发了张示意图,我比划了一下左右之后,立刻出发,兜了一圈才发现自己走反了,赶紧倒回去
在凉丝丝的秋风里等演员出来,充满期待和兴奋,我想想,这真是我人生第一次等演员签名,啊啊啊啊,想不到我也会有去SD的一天啊啊啊啊,37岁的妇女有一种好像17岁的感觉,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
然后我就顺利拿到了签名,还羞羞答答跑去合了个影,真是超级紧张,小鹿乱撞啊我

回来路上真是开心得不得了,太快乐太快乐了,以至于今天早上起来,还问shu,你看我有没有神采奕奕?!他说看出喝了十全大补汤了。。。吃早餐他还和杨小恒讲了妈妈昨天去蹲演员签名了,杨小恒说,我看看,我本来正吃着面包,立刻擦了手蹭一下就站起来去拿签名给她看,她很捧场的说,哇,好好看,还是金色的笔签的呢,啊快乐无边啊~~~~

说起来,这场演出JR状态非常好,演法儿又有微调,看到最后真是揉碎一颗妇女心啊!!有小伙伴说,看到JR最后一幕的里眼泪夺眶而出,她大为震惊,虽然我没有看到,毕竟我的距离不足以支持我看到泪光盈盈的JR,但是,真的看到最后感动S我了。。。会感受到桶的情感每一次转变,从迷恋、诱惑、占有,到最后变得更深刻以及尊重,会感同身受桶的破碎和无奈,以及在此之下努力的自持
看完结尾再想开头,再想那只猴子,再想think of me的歌词,就非常令人叹息,句句唱得都是桶和小C,句句都可以是桶对小C说的,也可以是小C对桶说的,句句都很戳

其实《剧院魅影》这个戏,在看JR之前,我一直是当某种带有一些感情色彩的艺术化的porn去看的,即使上头,也并没有很深感动过。但是到今天,真的是被JR打动了,是他让我觉得虽然这个戏的故事非常俗套,但俗套的哥特式言情故事之所以能至今有效,确实是因为这部戏里的情感部分,人和人的关系部分,而porn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JR完全表现了自己理解的桶和这个故事,并且展示得非常有说服力

以及,SD的饿时候和小伙伴等在出口,有的没的闲聊几句,她们都觉得这个剧组,尤其是JR是看repo的,他们会根据repo微调,我觉得这真的就是非常非常好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好的观众和好的演员之间的互相促进,确实眼见着JR的口碑日渐比深圳好很多,我觉得他本人也是演得越来越好,起码带劲儿啊
又以及,对于JR在深圳的不好的口碑,小红书上的总总差评,虽然那时候我根本不了解JR,根本没听过没看过,但我是从来没有信过的,因为。。。这些差评的主要方向让我觉得是观众不行而不是演员不行,差评的主要方向是1)他对tw问题发言不当;2)他唱得不如25周年版的拉面,没有人家声音亮。。。这是什么鬼啊?!!其实,拉面的桶我一直没有特别喜欢,因为太过于正气凛然。更重要的是,音乐剧的关键是剧,最扣人心弦的点是在演不在唱。。。而且不像拉面难道是什么罪过么?处处要和25周年比,觉得那才是无可超越的巅峰,那这些观众。。。不如直接去看几遍视频呢,还不要钱

又,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听到后面有一对情侣,男生说,这个剧的故事就是“舔狗没有好下场”,我真是大写的问号,请问!桶舔在哪里了?!他哪里舔了?哪怕说暴躁男没有好下场我都觉得可以理解。。。你对舔狗的理解如此之宽松么?!
散场的时候,听到后面有小姑娘在说,我小时候看电影很喜欢子爵,现在我看子爵,觉得不行,他根本不听小C说话,小C和他说,我遇见了音乐天使这个那个,子爵说,哎呀,你在做梦,是幻觉吧啊,子爵还老是逼小C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真想回头和这姑娘说,你说的对!!姑娘,我们都成长了!!子爵不太行我也是现在才看出来的。。。又以及,其实这俩人都不咋行,一个是暴躁自卑男,一个是自以为是男

再次感叹一下,追看JR好荡漾好快乐!!!

甜以及性张力

书接上回,我要继续写!
昨晚上不舍得睡觉,又跑去看温宇航,克服一个令人荡漾的男演员的方法当然是去看另一个另一个令人荡漾的男演员。。。啊,和钱熠的片段真是年轻啊,流光溢彩,和邢金沙的片段则是一种温柔,而《望乡》更依然是好听好看,“闻说哥哥在,李陵常挂牵”。。。然后,还去重看了一个超级喜欢的片段,是我心里的浪漫片段第一名,《音乐之声》里面上校和玛利亚在舞会外面跳舞的一段,那段之美之荡漾,令我每次看都看得捧胸口内心大喊,啊啊啊啊,然后,我要开始胡扯八道了:

1、张力——紧张感
所谓张力,就是一根弦绷得很紧,再拉就要断了,或者一杯水已经满到杯口,但是因为表面张力,没有洒,但只要再多一滴就要漫出来,水不够或者水漫出来洒到桌子上就都不是张力,而且激烈也并不是张力,不是音乐很激烈或者俩人很激烈就有张力的,就好像水在杯子里乱晃,没洒出来快洒出来是张力,洒出来了随便洒了就不是张力
所以如果设定里完全没有紧张感,就不会有张力,比如说子爵,就是青梅竹马等等,这种设定就注定了不会有紧张感,所以就没有张力,当然没有张力不见得不会令人荡漾或者觉得甜,这是另一个内容
而比如吸血鬼、比如说斯内普教授(额。。。),这种容易让人神经紧张或者非常强大的角色就容易有张力

2、荡漾/甜——专注、探究以及回应
如果说,紧张感是性张力的这个张力的部分,那么性这个部分,甚至不是性的部分,单纯是觉得荡漾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对此,我的想法是,对你本人的充分的兴趣,也就是专注、探究、回应,而且还真诚
对于我们女的来说,至少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被完全的关注,被看到,有回应
继续来说剧院魅影,之所以有人迷恋桶(他真的就是不健康人格的变态啊!),我觉得是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是小C,他时时刻刻注意小C,了解她,诱惑她(诱惑的前提是了解,因为人各有所好,诱惑之物对每个人来说不一样),时刻给出反应,比如说,她迷茫的时候,就以父亲般的身份安慰她。。。地宫里的每一场戏更是,他完全是根据她的反应作出回应
子爵就不太行,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要约小C吃饭,小C很紧张的说,现在不比当初我走不了,子爵说,说啥呢,快点啊,我们去吃饭,我去拿帽子,你去换衣服,就走了。。。让小C去做诱饵的时候也完全没顾及小C的感受,那。。。就很难让人觉得荡漾了
子爵和小C这组cp里面,唯一让我觉得荡漾的部分,是天台俩人对唱,all i ask of you的时候,之所以让我觉得荡漾,因为这个时候就是子爵真的关注着小C,感觉到小C的恐惧,想要给她安全和庇护

3、警觉—荡漾和张力的结合,就是性张力了!
但是如果是单纯的好奇,温暖的关注,及时的回应,就只会是荡漾或者甜,不会有张力。而紧张的来源除了本身人物设定让人神经紧张之外,我觉得还有就是,因为过于想要了解而来的侵略性,侵略性也会导致紧张,而因为关注,所以对你本人的警觉,以便立刻给回应,这种警觉也会带来紧张。并非人物设定令人紧张,而有性张力我觉得就是麻袋的死神了,他是完全贴着茜茜来的人物,是茜茜幻想的凝结,所以会有那种警觉的紧张感

哦,也有女生心目中的荡漾可能不是我说的这款,而是《飘》里面白瑞德那款,我觉得很多霸总也是这一款,就是我觉得我完全懂你,我一方面嘲笑你一方面不遗余力的帮助你,还因为怕落了下风并不怎么表露心迹,口是心非,我最讨厌这种人了!而且也最讨厌那种,“我知道你这么说其实你不是这么想的”的人,我喜欢的是那种“你说的我都信”。。。所以我觉得《the blue light》里面的steve超甜!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特别荡漾或者特别甜的片段,都是关注vs回应,比如说刚刚说的《音乐之声》的跳舞那一段,甚至都不一定是异性男女之间的爱恋,还包括《舞台姐妹》里最后的古戏台重逢、standish拿出lamb的枪那段等等

又,说起来,我觉得令我沉迷的男的角色,好像都有点一脉相承,重点就是要荡漾,如果有性张力再加一点破碎(因为破碎会惹人怜爱!)的话,那就真的很上头了。。。

荡漾的妇女之心

我,又去刷了一场《剧院魅影》,想要好好看看JR!可惜,这次的剧场体验不算最好,一方面是我周围的观众有讲话声,一方面是我的位置就在出口边上,谁要进来出去都会从我身边走过,非常打扰,还有一方面是我为了看清楚JR的美貌,第一次在剧场用上了望远镜,我觉得望远镜其实很影响观剧的流畅性和气氛感
总之,观剧感受很一般,可能因为国庆游客观众多的缘故,剧场不够静,也会影响到演员?所以,就是正常水准的一次演出,没有之前有一场怎么演怎么有的感觉,但是!即使是这样,JR也迷的我七荤八素的。。。这位桶,实在是太太太太好看了!
除了除了长得美,身段(?)更是极其漂亮,嗓子也非常丝绒,那个气氛之暧昧诱惑,夜之乐章演得我心里毛茸茸的。。。让我的妇女之心,啊,荡漾~

又是赞美JR的一天,他的身段动作实在太干净漂亮了,非常能看出来,所有的动作都是经过设计和有想法的,我甚至体会到了京剧/昆曲的那种形式美。。。
回来在B站上翻来翻去,翻到中文版《剧院魅影》看了一些片段,虽然中文非常奇怪,比如说墓园一场,桶手杖一指,喊一句“看你还能往哪儿跑”(对!还带儿化音),实在太好笑了,简直就是立刻跳到西游记现场啊!
但大致来说,我觉得中国音乐剧演员唱得不算很差,可是演得就太不行了,把桶演得就好像是练了辟邪剑谱之后的林平之。。。夜之乐章那一段,我看了一个JR的排练片段,因为是便装,所以身上看的非常清楚,从舞台后面走上来那几步,非常非常漂亮,其实就是猫步,走成一条直接的很猫步的步子,但是核心很稳,上身不晃不扭,几乎是从后面飘过来的,所以有一种轻盈神秘感
但是我们很多演员就是根本没有那几步猫步,就,普普通通走几步,甚至是哐哐哐走到小c边上了,因为我相信他们走不出来这种台步。。。不仅走不出来,而且还有好些演员舞台人还很扭,舞台上扭来扭去真的很难看啊!!哦,人还很晃,就很轻浮相。。。
《狂欢夜》就更不用说了,中魅影真的太差了,群舞非常难看,大家都偷偷摸摸的样子,舞跳得非常没力气。。。极其软

说起来,JR脱帽子、解披风、扔披风这一组动作是迷倒我的开端,那么行云流水,那么潇洒,然后我和杨小恒看了一个视频,38分钟啊!!是二三十个版本的桶的这一组动作,我很肯定的说,这组视频,JR是不在其中,如果在,绝对是头几名!!因为,有好些桶真是。。。奇奇怪怪,有人披风甩得好像印度飞饼一样,有人好像西班牙斗牛一样,有人好像回家把外套甩在沙发上一样,有人居然还要展开铺一下,好像铺床单一样。。。当然最可怕还有从前面脱的,搞得和脱套头衫一样。。。

总之,实在是太太太太迷人了,又是被JR迷住的一天
我现在充分能体会为什么有人一次次一次次去剧场看同一场戏同一个人了,真的就是这么上头啊!!!!

哦,我还认真想了一下,为什么剧院魅影,如此有性张力,虽然JR极大的助长了这种张力,还是要再感叹,太上头了他!!!!但是本身这个设定,让我第一次看这个戏的时候,就非常能意识到里面色情的部分。那么性张力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子爵,他就没有性张力?!不是说子爵这个演员没有,而是子爵这个角色设定就没有?
准备下一篇来写!

再刷《剧院魅影》,以及,啊!我要收回这戏大概谁演都行的话

第一次看剧院魅影是JR的桶,第二次带shu和杨小恒去也是他,觉得这位桶真是越发精进了,想买更前排的票好好再他看一次,结果斥巨资看到的是B卡,是harry的桶,啊,遗憾,痛心不已
怎么说呢,我觉得如果我第一次看的《剧院魅影》是harry的桶,出来之后估计也会很激动,会和shu说今天看了场不错的戏,但并没有会很想带他俩去,会想一刷再刷

本以为,这种戏已经商业化得非常纯熟,甚至动作都快程式化了,应该大家都差不多?能上台的都能看,现在看了harry才发现,每个人演出的人物和自己理解的逻辑是很不一样的,就是高下有别,而在对比之下我才发现了JR演技的精妙之处!!
所以,这一场harry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我,舞台真的就是舞台,演员是有自己的魔力的,音乐剧再成熟再商品化再文化产品,再编排设计灯光加持,这些东西再重要,舞台也是舞台,最最灵魂的还是人物还是人,还是演戏的演员,绝对不能低估演员的重要性。。。

先来说harry好的地方,就是嗓子好,尤其高音,唱起来游刃有余,很热血,但演技方面就很不行,总体的舞台气质是,他有一种孩子气,就是魅影是那种很人类的,有点恶作剧那款,大概在地宫呆久了,社会化得不太行,严格来说,这种逻辑也并非完全站不住脚,但是就是不太吸引我,青春少年版桶.jpg
顺便,有人觉得JR嗓子不行,唱功一般,怎么能做魅影教小c呢,小c已经比他唱得好了,可是!难道老师就要比学生嗓子好?老师要的是比学生更会唱啊!是“会唱”而不是嗓子更亮啊

总之,对比之下,我格外体会到了JR桶的妙处和他塑造的人物逻辑,要来记一笔:
总体来说,harry桶比较直白明确,非常舒朗,有的地方有一点卡通的喜感,JR桶更绵密,更暧昧,有晦涩不明的,想搞自己又不举的色情感,也更有一种如影随形的不安定
和小红书上一个姑娘讨论,她觉得harry桶比较像纠缠不清的前男友,我觉得此言甚是!

一些细节:
第一个让我觉得harry桶不行的地方是第一场地宫的戏,桶扶着小c下船,然后他解开自己的披风甩在船上,这个动作,我第一次看JR的时候就很震惊,第二次也印象深刻,那么优雅轻盈连贯,超级超级帅也可以说是好看得令人令我想要尖叫,Harry桶就不行,就草草的脱下来,好像打完篮球脱外套一样
我觉得,哪有个普通人会像JR这样脱外套啊?!所以JR在塑造一种没有那么“人”的物种,给小c营造的氛围也是神志上的迷醉和神秘的氛围感,他对小c的追求,除了人类的情感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对光明的渴求这种很抽象的感情,他也演出来了!他是逐渐展露出“人”的一面,所以小c的恐惧是一种迷茫,一开始是不明生物的恐惧,是对气氛的恐惧,这个桶是人是鬼?是父亲的灵魂还是实体的人类,他到底是谁?而Harry的桶就直白多了,小c的恐惧仿佛就来源于,这个人嗓门这么大。。。他会不会打我啊?!甚至,她的恐惧也非常虚浮,觉得这个桶也是可以拿捏的嘛这样
说起来,因为对手不太行,我觉得小c的演技都下降了,没啥层次和成长性。。。

第二个细节是在结尾的地方,小c离开前,桶拍了拍小猴子八音盒唱了几句,这时候JR有一种很明确的感觉,就是“他们都走了,朋友,只有我俩啦”的痛苦和落寞,这个拍小猴子环节,做得好不好且不说,但是因为还带唱,所以这是大家的规定动作,人人都有,然后外面追兵声声紧催,桶要盖黑色披风坐到凳子上准备消失,harry就坐上去,盖好,结束,JR则是在坐上去之前又拍了拍小猴子,略一偏头,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一种无声的告别,“再见了,这回我也得走了”,不仅人物特别完整,还能和开场的拍卖会相呼应,特别特别好

第三个细节,是魅影第一次出场摸头,这个环节我一直很疑惑,因为大部分人摸得好像霸总出场,就,大背头一梳的感觉,小红书上有个姑娘说,她2刷,坐近了发现,JR摸头的时候手很抖,她忽然理解了,其实是魅影第一次见小c,要确定自己面具+假发都戴好了,是非常紧张的表现,我觉得,啊!有道理啊!但鉴于我坐得太远了,这个细节只是道听途说
还有一些细节,我可能不太记得,但确实JR下半场是感动到我了的,他使得剧场荡漾着一种非常很特别的氛围,而且完全能控制观众,可以让观众屏息凝神,可以让观众欢呼,可以让观众也。。。一起心碎。。。很神。。。可能我喜欢JR主要也是因为我本来就不磕桶和小c,而这舞台上JR和grace没有很强的CP感,就是这一对的给人的感觉是,其实本来就知道彼此不能也不会在一起,只是因缘际会有了交集,魅影有了渴望,小c也有了动摇,但是最深处的东西双方都是知道的,是不可跨越的,而harry桶就不同,他和grace的感觉就是好像由于该桶性格暴躁,所以俩人分手了,再努力一把可能也还行这样的感觉。。。

啊,仅仅是从以上这些细节,从我二楼三楼远距离来看,也充分觉得JR的魅影非常有吸引力。。。我觉得,我们女的,来看这戏不就是想要看一点晦涩不明的色情么?看爹款男人的压迫和爱护,看破碎人儿再次破碎,看注定要抛下这些,看女主终于成长迎接未来,虽然过去的每一步都已经刻在身体里,但走出地宫的女主已经不是原来的女主。。。
我要是能刷到JR,居然还想再刷一遍。。。啊。。。可怕!!!

滋补

昨天下午带shu和杨小恒去看了《剧院魅影》,因为上次我自己看了觉得很不错,所以买了黄牛票,带他俩去看,啊,而我即使是第二次看完,看完最大的感受依然是,再看一次我也愿意啊!!只是。。。不太舍得再花钱就是了。。。
shu看完说,早知道买更好的票坐在更前面看,我觉得这个评价就挺高的了,哦吼吼吼,开心

这一次演出,开头引子拍卖会结束,剧院魅影的主题旋律响起来,所有的围布落下,吊灯升起来,哇,感人,我一下子就进入状态,激动得不得了
今天再看,能看到很多细节,小C一如既往好状态,唱作俱佳,很敢爱敢恨的样子,以及我觉得这位年轻的南非桶演得很细腻,桶基本上是控制欲和心碎人儿的结合,有的控制欲强一点,有的心碎感强一点,这个桶总体来说,是心碎感强的桶,我很喜欢!!最后一场戏,小C和子爵乘船离去,桶抱着头纱哭了一会,然后站起来摸了摸那个猴子玩偶的头,仿佛就在说,你看,现在只剩下我俩了。。。是一种无声的叹息
而且!!这个桶在第一场地宫的戏,扔掉披风的动作实在是帅到没边儿啊!一种我想要尖叫的帅。。。

以及,我觉得那个镜子很妙,小C从镜子里看到桶,然后被引向镜子深处,有一种颇为佛洛依德或者精神分析的感觉
其实这个戏思想内容很不健康!所以特别迷人,就真的很上头,很容易沉迷进去,尤其是我这种满脑子色情的人,回来给shu讲解了诸多色情之处,但是带娃去看我觉得好像也还行,真的是五光十色的音乐剧,大家能看出不同的东西嘛,而且毕竟原版巡演难得,等娃大了,说不定人家并不来演出了。。。我问娃,觉得好不好,娃说挺好看,我说哪里印象最深,她说大家划小船儿!

看完戏出来,天气正好,终于开始秋高气爽的感觉,打车去惠食佳吃了很好吃的牛肉,一边吃一边感叹,我觉得这种线下的生活,看戏,吃饭,真的很滋补
但是在家里看片子,叫外卖,就完全没有这种滋补的感觉,被滋补过之后,精神头超好!和他俩一路从静安寺走回家,在凉悠悠的风里快快乐乐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今天的划小船儿,聊明年可以去看悲惨世界,啊,十全大补
虽然补完,我精神头是超级好,好到回到家又看了一些片段,好到昨天半夜醒过来睡不着,但精神头这么好的情况下,仍然不想上班。。。也不知道这些精神头要来何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事情。。。我发现,我确实不懂
最近听了一个博客,谈的是《断背山》,主要是小说,也谈到了一部分电影,断背山当年如此火爆,但是我也没看过电影,所以就跑去读小说了
小说也不是不感人,但是我还是想说,我不太懂
因为这个情感起源实在是令我觉得无法撑起后半生每年几天的相见和一往情深。断背山上的夏天,19岁的牛仔,荒凉大自然里如年轻的小兽一般的翻云覆雨,天地只此二人等等,这我都懂,但是为什么就能这么持久呢?能维系一生呢?
播客里有个姑娘提到两点,
1)后知后觉的感情,就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感觉在前而知觉再后。比如说俩人分开的时候,Within a mile Ennis felt like someone was pulling his guts out hand over hand a yard at a time. He stopped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and, in the whirling new snow, tried to puke but nothing came up. He felt about as bad as he ever had and it took a long time for the feeling to wear off. 即使这样,他当时也以为是什么吃坏了肚子,一年之后,他才慢慢明白,因为他不想jack离开。这一笔还蛮打动我的,尤其是因为心里难受带来的那种生理性的痛苦,我也非常能感同身受,但是可能是我本人不仅从来没有那么后知后觉,而且甚至属于事先就先想太多小朋友,所以对这种后知后觉的感情虽然客观上可以明白,但主观上有点难以共鸣

2)不指向更好的生活的爱情,反而是更纯真的爱情。好了,这个说法,我连客观上都明白不了了。。。除非把这个更好的生活单纯理解为更好的物质生活,那我倒是能理解。换句话说,怎么会有爱情没有所图?所图当然未必是物质或者相貌,也可以是更亲密的陪伴,更安定的内心,人类之间珍贵的理解,这些都算是图啊。即使是看起来指向了更差的生活,比如说讲身份的年代,喜欢上了“出身差”的人,可是这是年代的颠覆,人心/人性还是一样的,因为那时候“出身差”实际上是更“高级”更“文明”更“书面”的人,指向的是这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品种所应能带来的更好的生活。。。如果这个人不能指向我所更向往的生活,我怎么会爱上他呢?可能事后证明,这人他不行,然后明知道人不行还舍不得分开,但至少,但至少在我喜欢的这个时间点,我以为他是行的
再换句话说,爱的起源的确各种各样,有一些是源于欣赏,(我希望拥有和参与美好,并掺杂了一些榜样,我希望像他一样),有一些是源于拯救,(满足自己内心的成就感等等),有一些是源于共同经历,(你就如同我的一部分,见证了这一路)。。。但是能有长久而深刻的相互之间的爱情,或者说“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但是这个你是你,总要通过一些东西来体现互相的独特作用吧?
还是觉得,爱的起源之外,总要有所图啊,就,断背山这俩互相是图个啥啊?我不太懂为什么两个人在断背山一起放羊并搞了几天之后,就如此刻骨?所以归根结底,可能就是我不懂这种情不知所起的爱。。。

所以总体来说,这篇小说让我觉得很没有实感,虽然是美的,是有感人的地方的,我喜欢小说里面有实感。实感总体来说是自成一格小宇宙,既包括这个小宇宙是成立且可信的,也包括小说所承载的感情是自然生长出来。虽然小说当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小小的一两笔让我觉得特别可信的地方。
自成一格的小宇宙,比如说比如说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仿佛真的可以和现实世界勾连。我很喜欢哈利波特里面和现实勾连起来的部分!
比如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里面,吉姆说在捷克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人仿佛是盯梢的,看这种周围人的分组方式,他觉得是托比的手笔,他在这个时候想到这活儿像是自己同事干的,也令我觉得特别有实感,就是仿佛书里的这些人物就是相互关联切实存在的,没有被作者写到的时候也在干点别的,这些角色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纸片一样的等在那边,等作者要用的时候就拎出来写两笔
情感上的实感,啊,那就要说lariope大人了!双重人生里面,战后的日常婚姻生活就很有实感!而且是有那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感觉的!还有《Life, Interrupted》里面敏敏和金妮的关系也写得特别有实感,感情上的实感对于我来说,可能就是觉得在这个场景里特别会发生这样的感情,就是特别“对”,所以,归根结底,可能是男同之间的感情我不太懂,以至于无法在小说里找到那个特别“对”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