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想象中的珍珠奶茶

昨天晚上shu说,今天这么冷飕飕,蛮好买珍珠奶茶的,我说对呀,今天特别应该喝一下,他说咦,为啥?我说,哎呀,因为。。。因为我本周学了新把位了!他说,那果然是很应该喝一杯啊,不过实在太晚了,我说对的,就算了啦,我就想象一下好啦!

本周学了第二把位,一下子变得高级起来,我觉得踏入了新阶段!虽然书上的学习顺序是第一把位、第四把位,然后再是第二第三,可能因为第四把位最容易找吧,但对于我们这种贴了小白点的做了记号的小朋友来说,第二把位也很容易找啊!所以我接着学的就是第二把位,因为它有和第一把位共用的音,就直接往下接,我觉得还挺顺的。说起来第二把位独有的8八个音不知道是老师没有来得及还是他对我有信心,居然没有让我贴小白点诶!不过第二把位扩大把位的有三个音,和隔壁的空弦音音高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倒是还真能听/或者用双音校正出来准不准。但是空弦的音色和隔壁一条线按弦出来的音色确实是不同的,非常有趣

练习曲里有一段,开头是A弦的CD降E,然后中间纠结了一段之后,结尾变成CDE,哇哇哇,连我这么不懂的人,都觉得到了还原E的时候,一下子明亮起来,一直觉得A弦不太好听(主要是我技术有问题),但是完全没想到它的E有一种明亮而且温暖的感觉
周末练了两天琴,还是觉得第一把位的扩大把位扩二三四指的时候,觉得手不够大,十分费劲儿,我要是个大手怪就好了!

去上课的时候老师示范练习曲,那么简单而傻乎乎的曲子,他也不用揉弦,就也是就这么拉,但还是能有一种荡漾的有起伏有呼吸的效果,实在太迷人了!而我,就只能僵硬的拉,机械的拉,直来直去的拉,所以上完课回来会特别特别想要好好练琴

非常非常焦虑,我觉得练琴就是一种逃避

peace

周五下午出发去团建,周日下午回来,虽然在外面吃好喝好,而且我也很放纵自己的社恐,并不勉强自己努力社交,但就是仍然很累,心累
晚饭回来喝了点汤,洗完澡,练了会儿琴,琴在胸口震动的时候,傻乎乎的练习曲跑起来的时候,真的,充满了三天以来第一次重新出现的peace之情,相当相当peace,我和shu说,刷手机是永远没办法带来这种感觉的
第75条练习曲是一条理论上可以拉得飞快的练习曲,真的速度上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有一种生理性的心跳加速,可能和飙车的感觉差不多,居然还蛮刺激的类

晚上躲在被子里看了几页《猎魔人》,似乎还挺好看的,有一种华丽的民间故事感
《Where the Crawdads Sing》看了72%,我觉得我要弃掉了,后面不如前面,后面这姑娘长大之后怎么说呢,更接近是一个剪影般的存在?前面儿童kya和母亲那几段,真是看的人十分心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的很不忍心看到幼儿被抛弃

每一个案子都很麻烦,深吸一口气,慢慢来,不急躁不怕麻烦,尽力做
一年又要过去了,似乎可以写年终总结了,呢!

I need you

之前看过一篇非常非常喜欢的同人,里面破除SS诅咒,救他回来的是一句话“I need you”
前两天看一篇小黄文同人,俩人感情的某个变化的地方也是在HG对他说“I need you”SS震住了,For some reason those three simple words made his mind reel. No one needed him for no reason. They all needed him to do something. The world constantly demanded things from him. Brew this. Fix that. Grade these. Save us. But never once did anyone say “I need you” without some ulterior motive.
两篇文如此的不约而同,以至于我觉得这三个字简直就是一切言情小说的精髓,被人爱以及爱人,仅仅因为我是我,我本身就是值得爱的,就是美好的存在,这种感受就是人类最追求和向往的

大提琴的功课一下子难起来,我居然周末两天练了快7个小时,一度产生一种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的恍惚,但是也挺开心
单位说要去团建,去外面住两天,第一个想到的是,啊!我两天不能练琴了,怨念。。。
昨天看了一个讲大提琴换把位对比演奏的视频,才知道原来同一个音在不同弦的不同把位是都是存在的,于是,同一个乐句,既可以在第一把位上呆呆的拉,也可以在不同把位上换来换去炫耀的拉,后者显然比前者丰富得多,其实这和古琴的原理也差不多,但我居然才知道,亏得我以前以为是第一把位的音不够了,才会往下走呢,真是太傻了!

昨天看了两个蔡珂宜的视频,皮亚佐拉曲子,好喜欢这个姑娘,非常沉静,虽然这么说起来和皮亚佐拉好像不搭,但是其实有一种意外的美感,太灵了!
路上听了马友友的皮亚佐拉的专辑,皮亚佐拉就是带感啊

杨小恒最近很好玩,比如说前两天说个什么零食,她问坏了没有,shu说应该没有,那么甜不容易坏的,她说,啊?!甜食这么厉害啊?自己不容易坏,但是专门容易坏小朋友的牙,真是万食之王!
她跑来和我各种蹭,我说,你不要搞我啊,她一脸严肃说,正人先正己,你专门搞爸爸,怎么能叫我不搞你呢?!我只好说。。。那,要么我们一起去搞爸爸?
某天我不想去跳操,说为什么减个肥这么难啊,跳操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杨小恒说,你还要跳很久很久,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然后,经过两周的努力,我现在又已经放弃树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快快乐乐的看书拉琴好了

轻盈而微醺的快乐

今天晚上真的很快乐,我觉得好久没有那么快乐过了,不是那种温暖的甜蜜的幸福,不是那种厚重的感动,而是一种轻盈的甚至有点微醺的,没有任何附着的单纯的快乐
因为我去听了一场沙龙式的室内乐

看大提琴老师在朋友圈发过这场演出瀚乐集《冬夜探戈》的海报的时候,一方面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有空,一方面票价也贵过平时买的戏票,略有点犹豫
今天上午去上课,回上周的练习曲,是一个两声部的曲子,老师说他今天正好带了琴,可以跟我合奏,就,虽然是一首傻乎乎的练习曲,但,真的,超级美妙,第一次的时候我几乎听不到他的琴声,因为一听他的声音自己手里就彻底不知道怎么拉了,不过第二次就好很多,听到我的长音的时候他的琴声补上来这些空,我的旋律的时候他的长音衬在底下,就,啊,真的有意思!!非常令人兴奋!!

上完课就非常非常想晚上去看老师演出,发现已经没票了,发微信给老师让他帮忙订了一张票,吃完饭就一个人开心的跑出去看演出。
天气干冷晴朗,走在路上很舒服,一边走一遍就已经是内心雀跃。进来发现是沙龙式的布置, 是那种近距离的不插麦的演出。没有舞台,也并不对号入座, 钢琴和几把椅子在低处,周围是不高的台阶,大家坐在台阶上,基本上就是围坐在乐手周围,落地窗外是外滩的灯光。演出的下半场是皮亚佐拉的各种各样的探戈,一台钢琴+三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啊啊啊啊,十分十分十分带感,那种炫酷啊,现场的感觉太美好了,那些细腻的部分纤毫毕现,而且是未经放大的纤毫毕现。

说起来,我进来的时候觉得第二排不错,而且默默的觉得大提琴应该靠右手边,就挑了个位置坐下来,前面的姑娘回头和我打招呼,啊哈哈哈,是我每次上课的时候我出来她进去的排在我后面上课的姑娘,同门诶!这姑娘和她同学一起来的,她们在读大二,聊了一会,看完演出,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地铁站。走在路上,我想起十多年前看戏的时候,在中场和barakiel以及豆爸他们聊天,或者散戏了一起去地铁,那时候,我就是在读大学的小朋友的角色,觉得barakiel她们真是成熟的上班的人了呢!而现在,我和小朋友一起看完演出一起去地铁,聊得也很开心,我变成了那个成熟的上班的人的角色了,有一种真是斗转星移啊的感觉,内心小小的感慨了一下

从地铁出来,走在路上,那种快乐还久久未散去,虽然并没有喝酒,但就是有一种微醺的感觉,一路晃回家,我觉得啊,音乐,真好啊,合奏,真好啊,生活,真好啊,emily同学,要。。。加油练琴啊!

表扬

周六下课回来和杨小恒以及shu出去玩,和她争着踩脆脆的梧桐叶子,和她说我好开心啊,她问,那如果我不出来,你和爸爸单独出来呢?我说那也很开心啊,大概因为我今天就是很开心吧!她慧眼如炬的说“因为今天上课被老师表扬了么?”
对!就是因为被老师表扬了,今天回课拉《卖报歌》,拉完之后老师说,我本来看你开头这个速度,就在想到了十六分音符那句的时候怎么办?没想到速度没掉下来而且弦换得很干净,听到老师这么说,我真是,啊!!!超级开心!不枉我每天晚上卖报不止
原来被老师表扬是这么开心的一件事,真是久违了
老师还说,音阶和琶音目标速度订个多少呢?你么可以定高一点的,音阶订个70,琶音订个110吧。我心想,咦,所以我是那种学习还可以,会被老师高要求的小朋友么?继续开心

本周开始快乐的农夫,这个农夫有点难快乐啊。话说我觉得拉连弓好省事啊,哪怕一共6个音也不难做到,但是分弓就很难,一方面上上下下容易搞起来,一方面换一个方向就要重新发一次力重新启动一个新角度,总之,还是要练习

昨天和杨小恒聊天,她到了那种很想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年纪,可我也想啊,谁不想呢,哎
《Where the Crawdads Sing》读得眼眶一湿啊,这孩子也太惨了,太惨了,哎
每天跳操前都要做心理建设,跳完操都觉得很舒服,但是跳之前还是要做心理建设,哎
有一些案子,真是没头绪,真是不好搞,哎

某一种。。。哲学思想?

我们大人学琴,除了上课之外,会自己找很多资料来看,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你就拉个琴,是那么大劲儿干啥?很多教程说,要放松、手腕肩膀统统要放松,但是这个放松是个很玄乎的事情,毕竟我在做一项推拉弓子的运动诶,不可能完全放松啊。这篇文章说,你看你拿杯子,你肯定肌肉是有点用力的,但是只要用到某一个点,杯子就不会掉下来了,再这个点之上,你再增加更多的力,对于拿杯子本身也没有更多帮助了,拉琴也是一样,一点力不用,弓子就会掉下来,但是用到某一个程度,弓子就不掉,那就行了。而且弓子是放在琴弦上的,琴弦托着弓子,更不容易掉,就是用一个能让弓子不掉的,并且能推拉得动的力就好,所以简称就是。。。够用就好

然后看论坛上说到识谱,一个姑娘总觉得自己识谱不够快,说识谱要识到什么程度之类的,包括有一些手指比较弱之类,楼主是一个钢琴很厉害的姑娘,回复说,她认为识谱每个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偏向听力记忆有的人偏向视觉记忆,只要目前的识谱程度能让目前的曲子弹得顺畅,就够了,至于弱势的手指再怎么练它和其他手指比永远是弱势的,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把本周要完成的曲子完成好就行了。我觉得基本简称也就是。。。够用就好

我觉得还挺有启发的,未必见得要未雨绸缪想这么久远,总感觉某个手指更弱怎么办,它就是弱啊,不要较这个劲,只要能把手里要练的曲子完成好,就算它比其他手指更弱一点也无所谓。总感觉自己有这里那里有短板怎么办,没有什么怎么办,碰到再说呗

说起来我对于识谱有个很困惑的地方,比如说低音谱里面,上加一线唱名是Do,音名是C,在第一把位是A弦的2指,那么我看谱的时候,看到上加一线这个位置画了一颗音符,那我就是直接在A弦用2指按下去。如果一定要对着谱唱,虽然慢点也是能唱出来的,但是如果对着谱拉,我其实并没有认出唱名或者音名这个过程,只是五线谱上音符的位置和琴的位置去对应而已,练得多了,反应就快,很快就能对应出来而已。换句话说,并不是1)看谱→2)念出唱名/音名→3)这个唱名/音名在哪个地方→4)按下去,而是1)→4)
我总觉得这个地方是有点问题,因为经常看人说,内心要歌唱才能拉得好,但是我因为拉的时候根本没有2)这个环节,所以根本唱不出来啊!难道说在内心滴滴滴哒哒哒啦啦啦这种也算唱出来嘛?!

不过考虑到够用就好这个原则,目前我也没啥困难,那就。。。先这样吧!

又,开始用节拍器,发现能合上节拍器的那些点,有一种。。。变态的很爽的感觉!

香香的小姑娘

看到一款日本的香膏,口红状,拧出来涂在手腕或者耳朵后面,是那种不强烈没有什么很大扩散性的香,某种程度上就是留香时间更长的日化用品吧,非常想试试看,就在闲鱼上买了据说至用过三四次的二手香膏,包邮38元,以前还很奇怪真的会有人买二手化妆品么?!现在才知道,有呀有呀,就是我呀!

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初中女生才会喜欢的,大概上了高中都会不屑,总之我就快快乐乐的涂在手腕上,变成香香的小姑娘了呢

前两天单位要搞团建,说去金鸡湖徒步,不知道是不是第一通知响应人数有限,第二次又发了通知,还说请年轻同事积极参加,我就立刻很放心的觉得,我么,已经是中年同事了呢

中年女同事和香香小姑娘随时切换!

最近练琴很认真,我觉得本周末两天加上上课,练了应该有5小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样练琴算是效率高,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进步,同时顾到左右手、音准、节奏和乐谱真的好难啊,但是没关系呀,总会熟能生巧的吧?
(然后,突然想到很多很多很多年前,读到过一个王瑶卿教导小辈的语录,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需用脑,就,反正我先熟起来再说吧)
每一弓都认真拉,按照谱面的要求分配弓,尽量拉满,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好一点,不求快不贪多,一点点扎扎实实的学
同一层楼隔壁的隔壁有个小女孩在学二胡,似乎比杨小恒高两年级,总之短短一年时间,从根本不知道在拉什么的零基础开始,现在已经拉得相当不错了,每天她在拉二胡我在拉大提琴,这栋楼里还有个不知道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的在练钢琴,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某天我听了一段大提琴拉的《赛马》,太好玩儿了,这马感觉是一群快乐的小胖马,又跑去看了一段八九十年代的闵惠芬的《赛马》,那叫一个沉稳又灵巧啊,这样对比来听听还挺有意思的类

最近读完的书是《The Christmas Pig》,虽然是罗琳的作品,但是不太行,太直白了,一个玩具如果拟人了,而它还以被人爱为最大价值的话就怪怪的,人类也不要万兽之王到这种地步吧?
接下去准备读《Where the Crawdads Sing》或者接着把《Operation Mincemeat》读完,总之,英文也还是要继续学的!
那天和小女巫聊天,说起耽美,我终于搞清楚了,我觉得我不能接受的部分似乎是很多人喜欢的部分,就是他爱他,只是因为他是他,性别不重要,碰巧是同性罢了,啊!不懂,深深的不懂,性欲这种东西也可以完全从无到有的发起嘛?!很局限啊我。。。不过既然性别不重要,为什么又只能是男男呢?为什么换成男女故事又不成立了呢?啊,算了算了,我还是接着去读HGSS好了
最近没有读到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书,还下了一本被评论说是斯坦福玛丽苏的言情小说,不知道会不会好看,好想要心神荡漾一下啊!

练琴

7号开始上了第一节正式的课,说起来,老师的空弦都那么好听,啊!
从道理上来说,我能理解在弓速、弓压和着力点之间的变化就已经有无数多种排列组合了,但做起来简直是变化莫测。更不用说角度,在我练了两天之后,忽然发现琴的音量变大了,我觉得就是因为角度对了,在同样的力量下(因为才两天,我觉得力量应该没什么变化),带动琴弦震动所用的力量在弓和弦垂直是最小的,也就是最轻易能发出饱满的声音,咦,难怪说弓要直,好科学哦!
每次上课做笔记,练琴开动脑筋,有心得及时写一笔,我总要发挥一个大人仅有的理解能力强这一优势嘛

练琴还挺开心的,心无旁骛,看着琴弦震动、同时要想手型、把位、听着锯木头的声音,尝试锯得更好听哪怕一丢丢。学过古琴的优势大概在于无名指可能不是完全没力?并不觉得按下去特别难?以及我觉得未来有一天学到拇指把位的时候应该会轻松吧,毕竟有多年拇指按弦的经验(老茧)?

自从买了琴之后,在家里练习还蛮积极的,脑子里有的时候会有一个声音在说“你啊,就是三分钟热度,看你能积极到什么时候去”,然后就很内心复杂的意识到,为什么我会对自己这么不友好这么打击啊?所幸,这个打击自己的小人已经不太是我自己的一部分了,不太是我对自己的评价了,只是一个不友好的声音而已,我可以和TA说,别吵别吵,我就是要练琴,怎么着吧?

国庆假期在读《Operation Mincemeat》,读了三分之一吧,计划本身的原理看起来还挺简单,但是真的操作起来会有这么多这么多问题以及不可控的地方,伪造一个身份,让人相信真正的目标其实是cover target,说到底仍然还是操控人心的技术诶

I am so pride of you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个姐姐截了一张导师给她的邮件的节选,其中有一句是“I am so pride of you”,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一下子被戳中了,和shu说,我觉得我长这么大,并没有谁pride of me,他当然积极踊跃的说,“有呀有呀,我就很pride!”
并不是说他的pride过于像是安慰,就不够真实,只是我突然有点想知道到底明确的得知/感受到自己被pride是个什么感觉呢?

2号去买大提琴了!店里正好有位老师在帮学生挑琴,他学生挑好之后,因为我自己不会拉,所以店里的师傅麻烦他帮我试试这几把琴,他试了的时候起先是拉了一段我也不知道是啥,然后试了一段舒伯特的《Arpeggione Sonata》,啊!!那熟悉的旋律一出来,真的是怦然心动啊!动的不行了简直,实在是太美太美,然后再次默默的下决心,我要好好学习!
总之,入手了一把琴,非常喜欢,你好呀大提琴,我们做好伙伴吧?!

说起来,在店里老师试着拉这把琴的时候,我就觉得G弦特别美,然后回来自己练习空弦,杨小恒跑过来听我这个只试了两次课的新新新手,她也说我拉第三根(G弦)最好听,果然人同此心!但是我今天让shu过来帮忙弓是不是直的时候,我发现他说直和我看起来的直相差巨大,尤其是A弦,我自己目测要是一个相当钝的钝角,他才说是直的,而因为琴桥弧度的关系,G弦我看到的是直的,他也说是直的,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杨小恒觉得G弦好听是因为这根弦特别容易拉直?
待我再研究研究,空弦先练起来嘛~

又以及,那天去买琴,有一对母女在换弦,母亲拿了两套弦,都拿出来之后,师傅看了其中一套,笑说,这个是假的,母亲说,果然啊,在家里换了之后怎么都调不准,师傅说,因为假的弦,张力不对,所以就是不行,我和shu在旁边看着,都觉得,诶,有意思诶!真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愧是我心中的奥利凡德的魔杖店啊

又又以及,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英文水平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能有shu的七八分了,昨天和他一起看了个东西,才深感大概也就五分吧,非常怨念以及嫉妒!所以,英文也要继续努力!

努力向前,说不定有一天我可以虚拟的拍拍自己的肩膀说“I am so pride o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