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审美偏好

去看《天鹅湖》的时候有种两个印象很深的地方:
1)主角和群演
这出戏里面,头鹅/陌生人,显然是最主角的出彩角色,是绝对的主角,而其他鹅和舞会上的来客,都是群演,但是演头鹅/陌生人的演员,在不跳主角的时候就去跳群舞了,当然可以说剧组要人员精简,节约成本,但是我还是觉得,演员在已经演了绝对的主角之后,仍然可以跑龙套,跳群舞,是一件非常符合我的审美偏好的事情
因为群舞和主角且不要说具体演出的舞台感受会不一样,我想群演感受到的观众反馈和主角感受到的观众反馈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会觉得这样的舞台安排和这样的演员,都会更懂观众更懂戏,说不定也会更尊重同行
说起来,音乐剧里面也有这种情况,剧院魅影里面轮替小C,因为是轮替,不是替补,所以也算是有固定场次的主角,但是她也在并非轮替小C的时候会去跳群舞
顺便,有一些演员非常厉害,swing,翻译是超级替补,就是一个人能演数个角色(有时候是一部剧里所有同性别的配角人物),随时能上,可以替代任何角色,所以他们要熟悉包括所有这些角色的动作、台词、舞蹈位置,还有所有上下场路线和换装等等,我觉得真的很厉害啊!!

2)各种各样的群演
舞台上的群演,尤其是鹅和舞会上的女宾,因为穿得比较少/比较贴身材,就能很明显看出体型差异,有的人胖有的瘦,当然胖也胖不到哪里去,但确实差异还是挺大的,以及还有各种肤色,另外有时候鹅们虽然在跳一样的动作,也不能说很齐刷刷
这也蛮符合我的审美偏好的,而看到各种格外齐刷刷的,不仅动作齐刷刷,连长相体型恨不得都齐刷刷的舞台,我只能说。。。我有点害怕
不仅会令我觉得,“一个人削去所有的个性削掉所有的区别于他人的特征,成为更宏伟的东西的一颗元素”。。。而且整齐所要付出的努力/不断被纠正是巨大的,80%的整齐度可能花个80%的努力,95%的整齐度可能就要160%的努力了,而99%的整齐度,说不定就要800%的努力。。。所以看到非常齐刷刷的场面我还会觉得其中蕴藏着一种毫无必要的残忍和毫无意义的对人的消耗。。。也令我害怕
但是小红书上有人不喜欢多元化这一点,有人直接嫌弃身材不统一,不如俄罗斯芭蕾筛选出来的美,有人客气一点,说“可能我还是集体操思维”,还是喜欢更整齐的
怎么说呢,我觉得喜欢特别整齐的,还是去看张艺谋吧。。。不过又要鹅剧(鹅剧所包含的思想/剧情)又要大家齐刷刷,则是不可能的,能生长出这样的鹅的土壤,必然是不能长出张艺谋的。。。所以其实审美偏好背后也是一整套价值观呢。。。而且吧,也不可能有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和用就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互为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