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

上周末看了一遍Rudolf Nureyev和Margot Fonteyn的天鹅湖,好看的,印象最深的是,天鹅公主刚刚出场的时候,做出梳理毛的样子,左右转转自己脑袋,那个动作非常灵巧非常萌,双人舞部分,有一种流动的情谊在彼此之间,说起来公主在王子的小脖子里蹭蹭,蹭的很实在,不是那种虚虚的蹭一下,看起来真的非常依恋,最后王子葬身湖水里面也还蛮惊人的,很有戏剧感
之所以去看《天鹅湖》一方面是想看看他俩的舞台合作到底是怎么一种感觉,一方面也想看看马修伯恩版到底是根据一个什么样的舞剧幻化而来的,到底有什么传承借鉴,看下来发现,确实马修伯恩的天鹅湖,还是天鹅湖,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是一个在原版里面扭一扭(可能扭得比较多就是了)的故事,看到马修伯恩版和原版的各种联系,觉得还蛮有趣的诶!

以及,我觉得Rudolf Nureyev会喜欢马修伯恩的天鹅湖的!虽然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我在豆瓣上看有个人评论说自己只喜欢Nureyev版和马修伯恩版这俩天鹅湖,嘿,我可以理解诶!
因为Nureyev版天鹅湖据说和之前演的也不太一样(08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有一个非常新的高清版本,是Nureyev的编舞),总之是很大增加了王子的戏份,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些其他的天鹅湖视频片段,还看了一些评论,看了一些各个学派的对比,确实发现有一些剧院的版本就是高强度体育活动啊

以及,我发现大家主要分两拨,一拨是看舞,一拨是看剧
看舞的那拨会觉得,如果要看剧,为什么不去看话剧看音乐剧看电影啊?为什么要在舞蹈里面寻找戏剧感啊?

看剧的那拨会觉得,如果只是看跳得高转得快,不如去看艺术体操了
我是看剧这一拨儿的!我希望看到的就是戏剧感,如果大家在古典芭蕾里追求的都是形式美,如果剧中人物只是形式美的容器,那只能说古典芭蕾不适合我啊!
在我心里,舞蹈是一种表达的语言,在合适的编舞之下,舞蹈会是这个“剧”唯一可行的语言!是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更精确的“戏剧感”究竟怎么来描述,我还没想好。但,总体来说,我觉得“戏剧感”,是一种感觉,并不是要求舞剧变成一种叙事情节特别明确的东西,每个动作都有情节,仿佛是夸张了的话剧,或者哑剧,就很俗气而且完全不好看了。另外,音乐也是戏剧感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和音乐的配合,总之,戏剧感,这是一种总体的感觉
说起来Rudolf Nureyev对现代舞是很有兴趣的,一个对现代舞有兴趣的人,一个对古典舞剧做了更“剧”的编舞的人,我觉得可能这就是他吸引我的点

同时,我对舞蹈本身的高难度毫无兴趣,乐感和戏剧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黑天鹅的挥鞭转,转32个还是转20个,有什么大差别呢?旁腿有多高又有什么要紧呢?关键还是有黑天鹅的感觉,而感觉这种东西,并不是动作又快又好又难就会有的。虽然有人觉得动作的完成情况就能等于人物塑造,黑天鹅的诱惑凌厉美丽,就是通过动作又快又好又难体现的,但我觉得不行。如果有技可炫,炫一炫也蛮好,但是如果技本身只是够用,不够拿来专门炫,也行。因为,我希望在舞台上看到的,并不是较为美丽的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