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

我也不知道最近精神头为啥这么好这么话痨,可能是因为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格外快乐吧~
总之,因为沉迷于艾伦里克曼演的斯内普教授,继而沉迷于艾伦的美貌,所以去看了电影《神迹》,非常喜欢!原本仅仅是喜欢艾伦才去看的片子,还拖着shu一起陪我看,结果他也觉得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豆瓣的介绍是这样的“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白人医生阿尔佛雷德·布雷拉克(阿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饰)与黑人合作伙伴维文·托马斯(茅斯·达夫 Mos Def饰)打破种族界限,协力合作开创心脏手术先河,成为心脏外科手术先驱者的故事。医生布雷拉克在事业上雄心勃勃并且眼光独特,他发现了托马斯在医学方面的天赋,开始传授他医学相关的知识。起先托马斯用狗作为实验对象,天分过人的他很快就掌握了医学理论与手术实践上的技艺。他们一起攻克了法洛四联症(又称紫绀婴儿),可他并没有公开托马斯为此做出的贡献。在托马斯因为肤色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两人亦主亦仆、亦师亦友,在长达三十四年的合作中,维系着这份微妙的友情。当最后托马斯终于受到肯定获奖的时候,他默默的注视着医生布雷拉克的画像,泪流满面。”

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介绍的很全面了,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很自然,一点不煽情不美化,是一个自然流淌出来的故事,甚至故事很平,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冲突,但是仍然扣人心弦,蓝婴手术那一段,明明知道会成功,但我俩还是看得紧张S了。
更重要的是,电影把俩人的关系拍的和演的都极其精准,那就是“除了工作合作其实没啥关系”,但是工作里的默契又是客观而强大的存在。医生没有关心托马斯和医生依赖托马斯完全没有矛盾。而工作本身对托马斯吸引力是巨大的,电视机前面的我都感受到,这份工作里的挑战和成就感。所以在托马斯再次回到医生身边的时候,托马斯说“I like the work”,真的动人。

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说呢,一个白人,都不用刻意坏,甚至是中等偏上程度的好,也足够给黑人造成伤害了。医生有时候惊讶与托马斯的突然爆发或者怨恨,但是这里面每天的积累他从来不知道也不关心。这就是结构性不平等啊!
电影里医生问托马斯“怎么?就是因为我不站在你那边?”对的,没有中间的位置,不站在那一边,就是站在这一边,就是这么一回事
电影里还有一个儿科医生,一位女医生,看完电影之后去查资料,她在蓝婴的开创性手术里也是贡献巨大,从电影的戏份来说,简直又是另一番微妙的对照。

又,艾伦就是迷人!演得非常细致,医生的自信和骄傲医生自认为的“低声下气”医生的感激和略微的歉疚,非常立体而可信。

又又,说起来,我至今记得11年前和273同学的对话,那时候,我大学快毕业正在找工作,和他聊天的时候就说起,虽然我自己的简历是相当不怎么样,但是班上那些更不怎么样的男生都有面试机会,而我没有,真是不公平啊。他非常惊异,大致的意思是,原来你追求的是和他们一样差啊,(而不是自己不够优秀)?!
当即我就非常震撼,对啊!我当然是追求和他们一样差也能有他们那样(好)的待遇啊!你才知道啊?!而现在我想补充的是,是的,如果我们和他们一样差而没有一样的待遇,我们和他们一样好的时候也依然不会有。社会是慕强的没有错,但是大学毕业的女生比小学毕业的男生赚得多,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就像我一直说的,大部分同等岗位的女性都比男的强,因为只有强得多才能获得一样的回报,想想真令人叹气。

又又又,业务精湛而专注真的真的是我很希望自己能拥有的品质~~所以,所有文艺作品都能看成励志片儿

哈利波特之关于选择以及其他

继续沉迷哈利波特,话说罗琳非常看重选择这件事,在第二部通过邓布利多说出来的那句著名的话“It i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基本就是关于选择的主旨,而所有的人物都在书里都是有选择的。
非常有意思。
甚至包括伏地魔,那个预言有3个条件“1)出生在一个曾三次击败黑魔头的家庭;2)生于第七个月月末;3)黑魔头标记他为劲敌”,看到没有,这个预言的第三个条件其实是伏地魔的选择,只有他标记为劲敌,才是劲敌,多么有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预言啊!
哈利的选择就更不用说了,他强烈要求进了格兰芬多,在魂器和死亡圣器同时出现的时候选择了毁掉魂器,在知道一切之后决定赴死,邓布利多从来不会说,哈利这是你的使命,是你命中注定要做的事,而每一次都是哈利的选择
就连斯内普也是,在最后,他已经知道邓布利多是希望哈利赴死的,情感上完全不能接受,毕竟他后来的人生某种程度就是为了保护哈利而存在,但是他最后还是决定继承邓布利多的遗志,沿着邓布利多的设想继续往前,给哈利他们送了格兰芬多的剑,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哈利走下去,而不是让哈利快点逃命。也就说,斯内普在后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当初的无望的爱或者赎罪什么的,而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付出了生命和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

也就是说,罗琳一定认为主动的选择才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地方,与生俱来的能力也罢,天选之子的位置也罢,都不是最值得推崇的,而是在看清一切之后自己的选择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哇哇哇,果然是励志小说!

我居然还去找了一本英文的同人,颇有一些。。。H章节!以至于前天晚上居然神采奕奕的看到一点半。不过第二天早上把中文翻译的版本草草翻了一遍,决定还是不看下去了,在同人里应该算是写的好的了,很多地方合铆合壳的嵌进了第六第七部的情节,但其实整体感觉还是蛮违和的啦,不是很能接受,所以还是决定要去看原文,握拳!
早上看到微博有个人说,她在整理电脑翻到以前的文档,想起自己14岁的时候每天无限热情的在网上看同人,翻译同人。。。我想,啊,我14岁的时候在沉迷于京剧啊。。。。再一次觉得我的人生顺序是不是很奇怪啊。。。简直就是返老还童了!总之,确实,哈利波特还是颇为提高了英文水平的!
同人里的cp真是各种排列组合啊,非常匪夷所思,斯赫已经够奇怪的了,居然还有卢(卢平和卢修斯都有)赫?!

又,前两天发现,斯内普其实也并没有多信赖伏地魔嘛,求过伏地魔不要伤害莉莉之后,转头还去求邓布利多,可见。。。这么多年跟着伏地魔到底还是颇为了解大boss的啊!斯内普的信任只对邓布利多完全敞开,邓布利多也确实完全担得起这份信任,而斯内普也没有辜负邓布利多对他的信任,就还。。。挺感人的类
但是,有个关键的地方我其实不是很能理解,邓布利多和斯内普的对话,如下:
“Don’t be shocked, Severus. How many men and women have you watched die?”
“Lately, only those whom I could not save,” said Snape. He stood up. “You have used me.”
“Meaning?”
“I have spied for you and lied for you, put myself in mortal danger for you. Everything was supposed to be to keep Lily Potter’s son safe. Now you tell me you have been raising him like a pig for slaughter – ”
“But this is touching, Severus,” said Dumbledore seriously. “Have you grown to care for the boy, after all?”
“For him?” shouted Snape. “Expecto Patronum!”
From the tip of his wand burst the silver doe. She landed on the office floor, bounded once across the office, and soared out of the window. Dumbledore watched her fly away, and as her silvery glow faded he turned back to Snape, and his eyes were full of tears.
“After all this time?”
“Always,” said Snape.
这里不是很奇怪嘛?邓布利多信任斯内普的原因不就是他深深知道他对莉莉的爱以及想要保护莉莉儿子的心嘛?!他为什么还会问一遍,哦哟,你想要保护那孩子了?毕竟这不显然嘛?!如果不是为了想保护那孩子,他做什么间谍呢?为什么邓布利多要再问一次呢?!shu认为,纯粹是罗琳为了再告诉读者一遍以及告诉读者那只牝鹿。。。
好吧,也算有点道理。。。。

btw,我不太喜欢小天狼星,除了詹姆,他仿佛对一切都没有心,尖叫屋棚那一次,让斯内普去找变身后卢平,他到底在想什么啊?!!他在不在意斯内普倒还是其次,他在不在意卢平啊?卢平如果变身完回来,发现自己把同学咬死了,卢平如何自处?卢平的人生就毁了啊,亏得卢平还是他朋友。而詹姆就不同了,所以千钧一发的时候还是救了斯内普,虽然事情是自己惹出来的,但是关键时刻脑子清楚,勇敢,还是蛮厉害的。而且吧,平时张扬傲慢自以为是欺负同学,和想要同学的命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诶!更不用说,他也从来没有去尝试理解过他弟弟雷古勒斯,更不要说克利切了。。。

啊,看书看得好认真啊我!

哈利波特

这个五一假期过得非常愉快,日日沉醉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我觉得罗琳确实是应该发财!
过年的时候在读英文版的哈利波特,shu突发奇想给娃买了中文版,在我的力荐之下,他自己开始读,结果读得很上瘾,我读完费劲的英文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之后,屏不住,重回中文版的怀抱,于是最近的幸福时光就在和shu一起并排读书以及并排看电影中度过,读完一本看一部电影,然后又去读知乎关于细节和伏笔的帖子,然后互相讨论,实在是太快乐了!
昨天,把所有的书和电影都看完了,真是久久不能自拔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书啦?!电影虽然很多地方拍得不怎么样,但是很多人物的形象还是十分符合原著的,所以提供了极好的想象范本,以及,电影里的斯内普教授也太迷人了一点吧!

十年前读完整套书的时候,好像并没有那么激动,那时候真是不懂啊,简直就是春风过驴耳,虽然驴也觉得风是不错,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书里面结合无数好看的元素,奇幻、悬疑、探险、寻宝、拯救、恋爱、间谍、隐喻、战争、幽默,更不用说细节的伏线千里。虽然说我国武侠小说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武侠小说毕竟是男人的童话,而哈利波特里面的女性形象非常独立而光辉,赫敏当然有缺点(万事通小姐这个名字很适合她),但是实在太厉害了!而且主角也都纷纷谈过很多次恋爱,蛮好蛮好

整个故事确实把爱啊正义啊暴行啊讲得非常具象,也能看得出来罗琳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能够抗拒诱惑,比如善良,比如反省,比如勇敢,比如做出自己的选择,比如给与信任以及不辜负信任、比如欺负家养小精灵要倒大霉,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是很青少年小说的,但是罗琳对人物的描写和对心理的把握非常令人着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多层次的心里变换,有自己行事的逻辑。说起来,书里的人物心里完全就是斯内普在给哈利的大脑封闭术的时候说的“只有麻瓜才讲‘读人心’。人心不是一本书,不可以随意翻阅。思想也不是刻在脑壳里的,不可以让人钻进去读。人心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东西”

最复杂的我觉得是邓布利多,睿智爱护学生法力高强自不必说,但是也有冷酷的一面也有受不了诱惑的一面把自己和哈利以及斯内普一起当棋子的一面,但是最高级的是,他的自知,还蛮厉害的呢
斯内普固然埋得深,但是脉络其实还是是很清晰的,他有很多面,在霍格沃兹,他看到哈利就来气,尤其是当哈利体现出像他父亲的时候,那叫一个搓火。他厌恶詹姆,不仅仅是因为詹姆娶了莉莉,而是因为詹姆真的很讨厌啊!但是斯内普依然要保护哈利,或者说拼出性命去保护他,因为他是莉莉的儿子,也因为莉莉的死是某种程度上是自己导致的。他看不得小天狼星飞扬和骄傲的样子,面对卢平又有一些微妙的优越感。斯内普并不完全是为了爱和赎罪,正义也好,光明也好,对他也不是没有吸引力的,比如邓布利多对他说“别大惊失色,西弗勒斯。你目睹了多少男男女女的死?”,他说“最近,只有那些我无力相救的人。”对于霍格沃兹的学生,他是有感情的,因为“他、伏地魔和斯内普这些被遗弃的男孩,都在这里找到了家”。
面对哈利的时候斯内普通常不理智爱发脾气,但是在食死徒那一边的时候,他和贝拉对话里的精明谨慎和狡猾,在纳西莎求他保护德拉科的时候,他再一次看到母爱,从触动到瞬间的应变,都非常厉害的。
黑魔法对于他,那种变化莫测永无止境的“术”对于以自己智商为自信的人来说是有诱惑的,而且他和伏地魔的出身那么类似,想要追随他寻求一种保护或者寻求一种出人头地也非常容易想象,更不用说黑暗也好,负面也好,他熟悉啊,而爱啊什么的,他。。。实在是没见过,不太懂诶。

又,全世界的邪教最重要的一点都是不能随便退出啊。。。从金庸写的魔教到伏地魔再到等等。。。

又又,艾伦里克曼的斯内普实在演得太太太好了,看他的访谈,除了孤独啦,心无旁骛啦,责任啦等等,他说他觉得斯内普是以对自我极其严苛的方式活着,情感上和生理上都是,我觉得很对,非常符合我对斯内普的理解!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塔楼那一场,他看着邓布利多,念的那一句“阿瓦达索命”,那叫一个心里复杂啊,那叫一个百感交集啊!话说啊,这种聪明的、专注的,有秘密的人真的是很迷人啊!

又又又,看好电影之后很难不被艾伦里克曼迷住,然后我就跑去看了《理智与情感》,布莱登上校也是无限迷人!啊!迷人!以及有一个很意外的收获,因为斯内普和布莱登上校都是笔笔直的人,不论何时都是挺胸抬头,以至于我也。。。直了很多

好久没认认真真写读后感了也。总之啊,我要接着去读英文版去了!说不定从此英文就厉害起来了呢!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很多我喜欢的书读完之后都会激励我上进,好好精进业务好好工作好好进取。

浙江村和全球猎身

网上最近都在说项飙,频频被人引用的一句话是“我个人不认为是出路,个人的意义与尊严不是出路,出路在于关系。没有天然的个人尊严的,你不能够去追求个人尊严,一定要建构出附近,建构出关系。”
然而我完全没看懂,不知道什么意思。。。看了一些评论也完全没懂。。。摊手

项飙的书我怀孕的时候读过,当时读了浙江村这一本,感觉非常好看,但是好像又缺点什么,有一些隐隐的不舒服的感觉。然后读了全球猎身,我就忽然意识到,就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浙江村的书里真的是忽略了太多太多的不平等,而在全球猎身里他就敏感的发现了这些,怎么说呢,这些中产阶级男的吧,真的就是中产阶级男的。。。
但是,项飙的厉害之处,或者说进步在于他在全球猎身的序言里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自己说“我感觉在中国案例中,我看到更多的是潜在的发展能力,而在印度案例中则更多第看到控制、剥削和不平等。我对于中国的观察更倾向于进行操作层面上的批判,而关于印度的视角则更多是规范层面上的批判,强调事情不应该或不可以是怎么样的……我怀疑在某种程度上,我到印度去探索,其实是寻找我在研究中国时所失去的东西。我自觉不自觉用不同的眼光看中国和印度,我并不因此感到骄傲,也并不因此而羞耻,我对自己能够通过这次劳力输出的研究认识到这一点感到欣慰。”
虽然我觉得他对自己未免太宽容了一点,但考虑他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男的,以及作为读者,只好说,能看出来这一点就。。。确实还是有长进的。。。

随便,人类学家的书啊,我很喜欢《跨国灰姑娘》,好期待作者的另一本书能出大陆版

周三去看了上昆典藏版《牡丹亭》,大家对牡丹亭的热情真是很高涨啊,满满当当的人,但是戏确实很不好,老艺术家们身体状况衰退得厉害,而中年的沈MM,那嗓子真是,妈呀,和有人掐了她小脖一样。。。太可怕了!最后一折黎安和罗晨雪倒是蛮好,热热闹闹吧,虽然用热热闹闹形容幽媾也很奇怪。梁谷音的一折离魂算是最好的吧。。。牡丹亭里我喜欢堆花,滴溜子可真好听啊~~~总之,我要重新看点老人老戏,养一养

随便写写流水账

最近画画画得蛮开心的,温泽的画真好看,临摹起来也非常开心。画画真是为数不多的让人觉得身心放松的事情了,当然画得很丑的话也还是会心情烦躁的

现在有的时候会早晨跳操,因为并不爱跳操,所以这活儿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意志力,早晨意志力还没用掉,跳跳还行,晚上回家一天活儿干下来,意志力库存告急,就感觉更难动起来,所以大概意志力也是易耗品吧
跳操虽然非常无聊,听了两天豆瓣时间之后也没再听下去,我好像不太喜欢听东西,写东西的时候需要安静,绝不能听音乐,收拾房间的时候也不喜欢有声音,哪怕是跳操的这么无聊的时候都觉得听东西好像会干扰跳操,叹口气

但是我还是买了一个耳机,期望在地铁上可以学学英文,啊,要不要再定一个学英文小计划啊我?
除此以外,双十一没有买什么其他个人使用的东西,也没觉得有什么缺的,除了房子(反正也买不起)我大概没啥想买的了吧暂时。

自从上次重庆火锅吃伤掉之后,现在就很喜欢清淡的食物,煎两块咸鱼配一碗粥什么的,再吃两块樟茶鸭,也觉得舒舒服服,妈呀,我会成仙的吧?!顺便说,苏浙汇的樟茶鸭还蛮好吃的类
栗子又上市了,好吃!

前几天给杨小恒买了《神奇树屋》,一本都是字的书,讲S我了,还蛮跌宕起伏的,确实是小人会喜欢的书

我终于快要读完《幸福的陷阱》了,基本就是两条,
1)不要去控制情绪,因为你也控制不了,不仅花力气还增加挫败感,就是我经常说的,我已经不开心了,还要告诉我自己不开心是不对的,我应该要开心,那除了让我更不开心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是控制行为,情绪来来去去,承认它,随着情绪的变化身体可能也会有变化,继续随便它,承认它,当然有很具体的方法,如何看一眼情绪然后说,我知道了哦,继续该干嘛干嘛,不试图消灭情绪,而是让它自行消散,而且要牢记消散不了也就算了,放着就好
2)那么做哪些行为呢?遵循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价值。有很多具体的实用的方式去识别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另外也可以去想象这件事成功以后的你自己的人生,然后去做。比如说,想要自律,然后忽然你就变成一个十分自律的人了,那么你会做什么,然后再去想,这些事情只有自己是一个自律的人了才能做?可能不一定吧,有一些事现在就可以做啊,然后就。。。做起来!有做总比没做强
以及书里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总之还是有点小收获的,并不是幸福鸡汤文,而是值得一看的书

势利以及结构性不平等

最近有个姑娘很红,诗词大会出了名,又考上了好学校。各种公众号简直是铺天盖地宣传起来了。我想说的是,在这些报道里,我看到了深深的势利。这姑娘,或者很有才华,但是相貌真的真的真的离美女颇有差距,公众号各种说可以靠颜值偏偏靠才华,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又营造了一个好像普通家庭,或者说普通偏好一点的家庭就因为家庭教育得好就很厉害的样子,我想说,P!按公众号的说法,“父亲在知名律所工作”,按这种说法,马云是不是也能被介绍说“”这位同志在国内知名企业工作”?。这小姑娘她爹,可是国内最顶尖律所的合伙人,是国际上榜的大陆前15的诉讼律师哦,这种家庭的财力和人脉离着普通偏好一点的家庭十万八千里。。。媒体是很势利的,捧高踩低这种报道看着真是令我觉得十分不适,啊!
又,我想说,现代大陆社会,一个小孩,但凡有一些成绩,绝对是父母的时间精力和钱堆出来的。。。

然后顺着这个话题,我要讲一个最近的案子了,这个案子颇让人唏嘘。案情不讲的很细,大致就是姐弟3人分动迁款,动迁的是过世父亲的老房子。姐姐呢,因为各种原因签了协议认可了非常少的,远低于法院判决的补偿,弟弟呢,不仅多拿了,还觉得姐姐要价比最早先承诺的多了,非常不满以及气愤。这个案子我是做得很不舒服的,我们是代理弟弟,当然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占了大便宜自己心里暗搓搓的喜悦,我也完全能理解,但是,还要由衷觉得气愤和不满我就内心觉得颇为。。。讨厌了。
接着就要说姐姐这个签字的原因了,姐姐的一直在社会比较底层,生活境遇很不好,所以其实是不懂得如何运用社会资源的,有的时候社会资源并不完全是钱,当然有钱你可以去找个律师,就断不至于此,但是没有钱,如果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去做做法律咨询,去不同的事务所问问,去法院的值班律师处问问,免费的咨询虽然势必不会讲得很详细,但是东拼西凑总能心里有个大数。但是她没有,第一是不懂得去哪里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第二是即使获得了也没有能力拼凑出一个结论。所以呢,就很容易被连蒙带骗被谈判的气场吓住。
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姐姐作为家里的长女,下面两个弟弟,从小只有讲奉献,就没有人教过她为自己争取利益,在谈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躲躲闪闪,带着不好意思和羞赧,仿佛在做不应该的事情,这样的状况也极大的限制了她去吵去争,以至于完全错过了她后半辈子也未必赚得回来的钱。

所以呢,这个案子里,我又一次看到了女性的困难,也看到了底层的困难,站在她们的角度上,真的,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勇气,而这两样很大程度上都是后天境遇造成的。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觉得真的很不公平。
不能说中产阶级以及往上的人都100%是有原罪的,但是起码应该知道,这个社会充满了结构性不平等,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碰巧以及非自己所理所当然得到的,有时候就是掠夺而来的,至于谁掠夺的最最多,那就。。。一言难尽了

累以及听戏

最近很累啊,反正每天都很累啊,最近听了很多很多温宇航,起先是被他一个三醉迷住了,怎么这么好听的啦?!后来又听了各种各样的戏,觉得真好听啊,怎么说呢,有一种不油腻的。。。中年感。虽然似乎并非小生应有之意,但确实还蛮喜欢的。
顺便,北昆《望乡》的版本和上昆完全不同,“因此上被利名牵”之后,北昆的苏武说你在此享荣华受富贵,朝廷怎饶得过你,李陵就接唱江儿水“不想朝廷怒,将咱祖冢迁,满门儿女遭刑宪”,上昆的版本不同,“因此上被利名牵”之后,苏武说,你不死在疆场,倒在此享荣华受富贵,看朝廷怎饶得你过,李陵说“哥哥啊,想那时,小弟原是战胜的”,苏武问“怎么又兵败了”,李陵说有一军侯逃入匈奴,泄露军机,李陵虽胜没并无后援,那单于重又聚兵十万……小弟才力竭而降,苏武赶紧问,以后呢?李陵接唱江儿水“不想朝廷怒……”
一直以来听的多的是上昆的版本,初听北昆的版本,觉得这也太奇怪了吧?!!差异在于朝廷怒是为什么,北昆里的朝廷怒是为的李陵享受荣华富贵,上昆的朝廷怒是因为李陵兵无后援力竭战败,我是比较喜欢上昆的版本,朝廷更不讲道理,于是李陵会更复杂一点。
又顺便,《杨家将》里杨令公碰死在李陵碑前这个设定还蛮高级的呢~

读完了《打开一颗心》,是最近读到的比较好看的书,可读性很强,觉得,啊,好厉害。人体非常神奇,医生和科技非常厉害。当然也还是有一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感觉的。对也门母子的故事和那个翻来覆去粘液瘤的患者的印象特别深。
这两天在读《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读了一个开头,似乎也还挺好看的。

晚上和我妈视频,她和我爸今天聊了什么黑洞的问题什么向量矢量的问题,啊,我觉得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这种事情,或者和shu讨论过这种事情了,日日都在仕途经济里死命动脑筋。

上周有两天娃和shu都不在家,我就在家看B站,看了各种各样的戏,绝对不是我九斤老太,现在的小青年演员们演的啊,真的毫无可看性,就好像一只只美貌的小木偶,没有一点心。之前给shu看过叶盛兰、叶少兰、李宏图三个版本的《断桥》,连shu这样完全不看戏的人都一眼看出越!来!越!差! 所以呢,好想哪天看一场好演出啊!这种愿望的满足还真的蛮难的诶

关于理解

这是我最近在看“李松蔚”的公众号在想的一个问题,他提出来一个点,确实是我以前一直困惑以及没想好的,那就是说,理解会不会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行为的放大?也就是说强化了这些负面的东西?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准备复述一遍的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想法
对于负面情绪/行为的理解会强化这种东西,背后的逻辑说穿了就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一个行为,给这个行为奖励(理解在这个时候被视为一种奖励),就会增加这个行为,给这个行为惩罚,就会减少。(以下简称为狗狗法)
这个东西在具体的行为上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独立的行动来说,是不对的,人们的行动受到更多来自内部的动机的指挥。比如说,小人不写作业,死命骂她,她就去写了,这个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她可能会通过打骂变得发自内心独立自主的热爱写作业嘛?!不可能的呀。从这里来说,狗狗法其实是影响不到独立的行动的。独立的行动有自己的逻辑,内在的动机根本不适用狗狗法的原理。

所以呢,所以就是要真的理解对方,看到对方行为之下的感受,才有可能真的解决问题,看到了理解了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无所谓啦,反正刻意不去理解或者刻意淡化也不会解决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的么。。。

插话,从我的实际感受来说,我觉得曾经对自己使用的比较多的倒不是狗狗法,而是先安抚再表示一种你不应该有这么强烈的负面感受的试图淡化法,其实效果很差。因为这里会带来很大的冲突,1)我不舒服;2)心里有个小人说,你不舒服是不对的,根据实际情况人类不应该这么不舒服,在1和2这种条件下,就我个人而言,心里的小人是不可能成功劝慰自己的,相反肯定是我就更不舒服了啊!我除了依旧不舒服之外,我还要和那个小人辩论,为它生气,怎么可能缓解得了啊。所以,就是要看到这种感受,要接受这种感受,不要用这种场景应该有什么感受来说服自己或者说服别人,这是说不服的,反而更拧巴

说到真的看见或者理解之后,李松蔚在别的文章里讲到一点也很有意思,要注意理解和解释的区别。是真的试图理解这个情况这个感受还是试图去解释?比如说,刚生完孩子,我觉得我很不开心,“理解”是不开心是因为有什么具体的想象么?是有什么担心或者恐惧么?等等。而“解释”是产后荷尔蒙发生变化,很多人都会不开心,这就是产后抑郁。给出一个理由给这个情况起一个名字的是解释,而碰触到更深层的东西的, 理解其实是有力量的东西,是能带给人成长,而且能够真的被看见的时候那种喜悦也是巨大的,如果不能没办法遇见这样的人,能够理解别人能够理解自己,应该也会使得生活更愉快吧。。。理解别人并不是支持别人,更不是压缩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而是看见真正的人,至于看见之后是不是满足,是不是以对方想要的方式满足,那就看自己开心咯~~~

看不上啊看不上

这两天娃很喜欢一个APP,阿U学科学,除了科学小知识之外还有一些动画视频,本来以为是科普向的,结果发现很多迷茫之处,比如一本正经的解释为什么喝中药不能加糖?会影响功效云云。且不说我对中药有没有意见,我觉得不能加糖用科学原理来解释实在没道理啊,喝完中药吃块糖和把这块糖加在中药里一起喝下去就会有本质的差异?很难说服我诶!再比如娃看了某一集之后拿了一块橡皮泥给我时候,是草药饼,可以治病防病。。。妈呀

这倒也就算了,都是知识性的问题,我想说的是里面小故事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成人的市侩的方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小A有一个很喜欢的毛绒玩具兔子,然后小B小C就借来玩,就不小心掉进泥坑里,总之就搞得一塌糊涂,这俩小男孩不想着立刻向小A解释情况道歉,想着掩盖,他们觉得自己洗洗,洗干净还给小A,小A来问他们要兔子,他们唱各种难听得要命的歌阻拦,最后没拦阻,看到了洗到一半的兔子,这个兔子褪色了也不知道是被洗衣机里其他东西染色了,反正更一塌糊涂了,然后小A就大哭起来,小B和小C就说,对不起,我们本来是想洗干净还给你的,小A继续哭,小B小C就说,我给你我最喜欢的XX玩具(具体是啥我忘了),小A就破涕为笑,说虽然我的小兔子坏了,但是我有了你们的XX。。。

我把故事讲给shu听,shu立刻为小兔子鸣不平,说小兔子就这么不重要嘛?!小兔子不是独一无二的嘛?!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古纳什小兔》里是怎么表现不同年龄的娃和心爱的小玩具的?小时候丢了心爱的玩具是要大哭不止的,大一点不小心丢了是要闷闷不乐整个假期的,小玩具是不可替代的,是机械熊猫也不能比拟的,直到自己更大了,自己决定把它送给一个飞机上更小的小宝宝,希望小玩具可以陪这个宝宝玩儿,带给这个小宝宝很多快乐,看!多少有情有义!

我觉得这个故事简直问题多到无处说起。1)小A对小兔子可真薄情啊,这是小孩子对自己心爱的玩具的方式么?!2)把别人的东西搞坏了,首先想的不应该是真诚承认错误么?!去和东西的主人讨论解决方案,比如我想试着洗一洗,或者我用零花钱重新买一个,或者我去和我妈妈说,让她帮我洗一洗,而是想着敷衍对付过去,能对付过去最好,如果洗干净了,就干脆不要和小A说它曾经被搞坏过,如果对付不过去再想说;3)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轻易就能得到原谅么?!4)接受了道歉立马就应该以及就能够开开心心的么?!

是的,我们这些大人,伤害了别人的时候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能对付过去,我们很多时候假装不懂认为自己做了不恰当的事情真诚的道歉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原谅和希望打个岔糊弄一下这关赶紧过掉这两者的区别。做不到前者没有关系,但是不告诉小朋友这两者是有差别的,不告诉小朋友对的是什么样的,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阿U学科学里面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刻板印象,比如说移民火星生活应该注意什么的一集里面,妈妈最后一脸困意的说“我要去敷面膜了,你们去的时候不要叫我了”,然后阿U对他爸说,在我看来移民活动的最大问题是要说服女人。这种所谓的幽默我真是看都不要看,啊呸!
顺便说一句,我觉得新版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是这个套路,聚集了一个充满负面刻板印象的家庭,以粗俗低级自以为幽默,一塌糊涂啊一塌糊涂!!

这些国产动画片,我真的是看!不!上!哼,鄙视他们!

最近在陪娃看《希尔达》,这部动画片本来就非常好,而且胜在有中文配音,很赞很赞! 顺便再说其他,
1、自己弹琴的时候弹着弹着就觉得有气无力,跟着录音弹几遍就会精神一点,后来觉得问题在右手上,以前执着与左手的吟猱,右手随随便便有个声音弹出来就行了,但是现在发现右手的音是基础,如果右手的音弹出来就没精神,整个曲子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2、又开始看《传奇办公室》,第四季,总算有好心姐姐做了中文字幕。是好看啊!真的很好看啊!!shu也感叹,纪尧姆固然超级无敌帅,亨利当然超级可爱,而且这部片子里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光彩,哪怕是没有出来很多次的库尔德女民兵呢,啊!这一季里的俄罗斯姐姐我也喜欢,看着就觉得抱起来会很软乎。。。这个姐姐端庄温柔而且非常聪明!喜欢喜欢~~~
3、最近发现啊,每个人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对于经常相处人,是可以闹着玩的,是可以合作干活的,是可以交换利益的,还是其他,而虽然彼此之间不交流,但其实对1个人的评价,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口碑,或者说是群众的眼睛。我说的是,好像我的与人相处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差,人际关系的自卑我可是自卑了至少至少20年呢。。。

读《飘》

2018年的最后一天,开了电热毯,躲在被子里读小说,不知不觉就读到一点半,不得不感叹,还是这种传统小说读起来最愉快啊!
非常饱满的小说。我喜欢郝思嘉和韩媚兰(对,我读的版本就是这么翻译的,虽然我觉得还是梅兰妮的这个名字翻译的好一点,因为她一点也不媚啊!),尤其是郝思嘉,因为她心里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塔拉的红土地,这就比纯粹的爱来爱去的言情小说气象大了很多。
倒没有很喜欢白瑞德,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啊,郝思嘉一直没有对白瑞德说过爱,是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她仍旧以为自己爱的是艾希礼,可一旦确认了心意,她就明明白白告诉白瑞德,可是白瑞德呢,他一点也不自信,完全不敢告诉郝思嘉他的真心,怕落了下风,他喜欢郝思嘉对生活的热情和“真”,但他觉得郝思嘉就是一只猫,一个孩子,太看低郝思嘉了。在豆瓣上随便搜了一下评论,大部分都说郝思嘉的作,使得白瑞德离开,所谓“觉累不爱”,其实郝思嘉倒不作,她是脑子里没有这根弦,可是白瑞德他明明就是很作啊!处处以挖苦讽刺来掩盖真心,这还不作啊?!
郝思嘉最难得和打动我的是,真实和力量,我还没有在第二本书里看到这么有力量的女主角,这种力量是直接的,按照弗兰克的话说“她一旦确定自己需要什么,就像个男人似地通过最简捷的途径去追求,而不是以女人所特有的那种躲躲闪闪和迂回的办法。”郝思嘉从不回避自己想要的和自己内心的感受,非常非常勇敢。

韩媚兰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是因为她遵循的道德是她内心的道德,非常不拧巴。而拧巴的代表人物当然就是艾希礼了,他知道南方终将败落,他知道战争没有意义,但他依然为南方而战,他知道他被郝思嘉的活力和身体吸引,但他不敢面对,只是被战争被郝思嘉被生活推着走。他知道他应该做什么,可是做不到,又恨自己做不到,然后就自己嫌弃自己。但是我也可以明白艾希礼对郝思嘉的吸引,除了一般意义上得不到的总是心里的白月光之外,更重要的是,虽然郝思嘉根本不理解艾希礼,但艾希礼有一种超乎日常生活的书面感,就是他是有精神生活的人,这种东西是没什么用处,但是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吸引力。
男性人物里,我最喜欢的,大概就是威尔了,包容而靠得住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除了人物之外,对于南方的社会风气还是蛮震惊的,原来十分想生男孩的不止我们中国人诶!南北战争时期的女性,比我们清朝生活的好一点,但也好得有限。。。总之,女人啊,普遍意义上来说,可真是很惨啊。。。再次感叹啊,现代社会是好的,自由是好的,和平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