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

某日,shu做了烤鸡,鸡皮下的脂肪都被烤出来,变得极为香脆,娃吃得很开心,然后和我说,妈妈,我觉得鸡皮真是好吃啊,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之一了,不过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鸡皮觉得它不好吃的话,我也不会觉得这个人是怪人的,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
啊!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人为啥吃个烤鸡能吃得那么形而上,但是我还是表扬她说,我觉得你这么想很对,是非常厉害的想法!

某日,听说某个作业很多的学校调查1年级是否有作业,老师对着正在填调查表的家长们说,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情商都是很高的,然后家长们纷纷低头开始擦原来实诚填写的调查表,这个故事听得我快笑S了,讲给我同事听,她很懂行的说,果然是一年级家长,等到了二年级家长们就都很上道了!再也不用老师启发点拨了~~

某日,听说了我同学焦虑以及她同事抑郁的事,想起我和同事说,每次手机一响接起来发现是广告,就会由衷的高兴。。。然后她起先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我,然后说,想想也蛮理解你,啊,我大概也已经要神经衰弱了。。。啊!什么时候才能稍微松弛的生活,啊

某日,陪娃看《音乐之声》,多么俗套的故事,但是真是好看啊!真是喜欢上校和玛利亚在晚会外面跳奥地利传统民族舞那一段,啊,默契!其实不论是什么文艺作品,我都特别喜欢所有表现男女主人公默契的桥段。。。又话说,最后大家一起唱《雪绒花》,我就突然觉得吧,音乐啊,那种情感的力量,确实是有人会害怕有人会拿来利用的东西

买了《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漫画回来看,买的时候主要是秉着补课的想法,就,这么高级大家都说好的书,也应该是看看(哪怕是漫画版)吧?竟然还蛮好看的。喜欢他写小时候的回忆,那么细致,就是一个记性特别好的寂寞的小孩儿,有时候不免觉得太过郑重,会想“啊,哪至于呢”,但读完倒颇在脑子里萦绕了一阵,有些人的感觉啊就是比另一些人丰富吧,随着年岁渐长,很多感觉其实就钝掉了,只有孩子眼里什么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什么都值得细细描摹都有一百种千回百转,而这位作者一把年纪还能有这么敏锐的感觉也真是蛮厉害了。
画也画得好,非常细致,还挺喜欢这种画风的呢!
中间有两部是《斯万的爱情》,倒没有特别喜欢,沙龙什么的实在是太“隔”了,既没共鸣又没兴趣,而且斯万这种万事都靠脑补的爱情,好像离爱情也太远了一点,情感本应是自然而动人的东西,但是百般回味之后,仿佛爱/怨的就是这情感本身了,那种爱上了恋爱/失恋的感觉固然也是一种常有的状态,但实在没什么大意思。

然后已经开始读《Lethal White》了,罗琳构筑人物关系还是很厉害的,非常准,所以,看来看去我还是对人物关系这种东西有兴趣,一个人闷头猛想猛拼命体会自己的感觉,这种东西不那么能够深刻的吸引我。

间谍小说以及间谍

因为沉迷SS,然后想读间谍小说,从一个节点编织开去,最后形成一张奇奇怪怪的爱好之网。
周末读完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好看的。有英国人那种嘲叽叽的幽默,说苏联的文化参事,“也许是因为他的工作:’已经有三个文化参事了,两个是特务,另外一个的工作只是到海格特公墓替卡尔?马克思送鲜花。”
也有一些情感,我喜欢史迈利对老婆的情感的寥寥几笔,有一种疏离的在意感,他不是不知道老婆真真假假的出轨,当看到她落寞,他还是觉得“但是他心里明白,比尔狠狠地伤了她的心,千不该万不该,这最不该。”
然后听了一个播客节目,谈间谍小说,也很有意思,这位嘉宾特别喜欢冷战时期的间谍小说,因为二战题材更多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爽快,但是冷战时期则有一种含糊和犹疑,间谍们长期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搞在一起,不免会对自身的价值和信仰产生困惑,然而这种困惑会使间谍工作的基石发生动摇,对面的人他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么?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拿着普普通通的工资,想着能普普通通的退休养老?是不是大家只是各侍其主?社会主义的想法有没有可取之处?正邪没有那么分明的时候,作为小说,当然格外好看!
然后我又重新下了一本《柏林谍影》,咩哈哈哈

昨晚上在邮箱里找东西,看到以前10年前写的那些邮件,真是看起来一汪清水一样,那些心思实在是明明白白,透明得什么都藏不住,其实也并没有怀念那时候,只是很客观的觉得,过去了的就是过去了,成长也好生活也好,就是越来越灰色的吧?
早晨和shu说那时候的MSN,多少人的心事在不断变化的签名档里,多少人的故事在签名档里被发现,改签名档的时候多少人想的就是那个特定的读者,还真的蛮有意思的呢。我记得刚认识237的时候,他的签名是“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我也记得我自己用过的“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博客里有一个类别叫做“水晶珠链”,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一个博主穿了一双尖头皮鞋,男同事问她,真的能把脚指都伸到尖尖头里去么?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另一个博主她妈烧的茄子异常难吃。。。啊,真是莫名其妙会记得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啊!
打开一个文档,是googlereader订阅关掉的时候导出来的订阅的博客们,简直把自己吓一跳,当初订过那么那么多博客,有一个类别叫做热闹的地方,订阅了一些那时候我颇为喜欢也颇为热门的博客,比如最好金龟换酒和东东枪等等,但是还有专门有一个归类就叫偷窥,极为庞杂,从默默喜欢的博主到前男友的前女友,各种各样的博客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好怀念这些博主,这些博客里90%都已经再也打不开,我觉得吧,我真的觉得吧,当初真应该看到有意思的就贴在txt上留存的,博主可不可惜我不知道,反正小读者我还是觉得挺可惜的。。。
说起来热爱偷窥人家的博客和喜欢间谍是一脉相承的吧?

想得开

前两天在B站搜索“念故乡”,看到有个洞箫版,想想这个东西原本是英国管,大概洞箫也蛮合适,点开来听了之后觉得吹得不太行,又看到侧面有这位弹的古琴《洞庭秋思》,点开来听&看,觉得右手太没力,弹的太软了,音这么软的出来,左手吟猱再怎么好都没用,完全就是无根之木。然后吧,我又在想,《洞庭秋思》我还会不会弹啊?想想好久没弹过琴,又想想去年沉迷水彩画,好容易有一丢丢进步,现在估计全退回去了,因为今年以来沉迷学英语读同人,弹琴和水彩都丢在一边,说起来弹琴根本就是西西弗推石头,永远没长进。
为了有长进,是不是应该坚持去练习呢?可是时间就这么多,要上班要干活,根本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兼顾起来。我就很想得开的想,弹琴也好,水彩也好,本身就是为了快乐,弹的时候画的时候开心到了就好了,根本谈不上坚持,就好像看美剧,不看了就不看了,总不见得还有人会遗憾自己没有坚持看下去咯?
虽然我也知道,之所以会这么想要有一些长进,是内心里觉得,如果弹到某一个程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开心,就好像山顶的风景就是和半山腰不一样,但是想的开一点,不要执着,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实在没有进,那就。。。算了吧!不要搞业余爱好还要搞出KPI~~~~
啊!我现在可真是擅于接纳自己啊我,欣慰的摸摸自己的小脑袋

最近想读的东西很多,《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读了一个开头,很好看的样子,间谍们不仅要搞外勤,还要搞办公室政治,毕竟也是公务员啊他们!看到一个苏联商务代表团有个家伙夜夜流连酒吧,英国间谍想着要不要去招募一下,然后暗中一观察,发现这家伙在酒吧坐的位置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英国间谍如果自己选座位一定会选的位置,额。。。同行咯?!
因为中文版估计是没戏了,下了一本罗琳的《Lethal White》,可是英文版巨长无比,很可能我严重高估了自己
一篇叫做《Life, Interrupted》的同人开了个头,文笔成熟而稳,似乎不错~~
说起来,今天还读了一个短篇《The Pawn》,写在混血王子刚刚出版的时候,上下两篇,一篇讲的是SS发现老伏认为预言里的孩子是Lily的儿子,非常无助+恐惧+不知所措+别扭的去求AD保护Lily(而且还已经求过老伏),一篇讲的是Lily死后,AD去找SS,让他一起保护波特。比《死亡圣器》里的情节更温和一些,说起来原著里在山顶上大风里,SS跪倒在AD脚下这种情节倒还蛮同人的类!这篇文看的非常令人吃惊,作者居然能在那么早就写出《死亡圣器》里的经典情节,而且竟然有一种感动,往小里说,是觉得SS这个人物有自己的逻辑,虽然罗琳创造出来了,但是这个逻辑是可以往下走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全靠作者拍脑袋,往大里说,会觉得仿佛真的有一个魔法世界呢!

忙啊忙

自从过完摊在家的国庆之后,真的是忙到不行,时时刻刻都觉得有一大堆事情没有做,而我在读完《Matilda》之后,自不量力的下了罗琳的《Lethal White》,显然还躺在kindle里,一点没看呢。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看了一篇同人的开头,非常好笑,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两边都无甚激情,连食死徒都开始厌战了,SS摸鱼的做着间谍工作不想上班,HG在学校出不去想到学生难搞就头大不想上班。。。啊!真是契合我不想上班的心情啊!

杨小恒最近会了很多成语,说到度日如年,我造句说,比如上班就是度日如年,我问她上学呢?她笑嘻嘻的说,我上学啊,是争分夺秒!想了想又说,吃午饭的时候尤其争分夺秒。。。
好的吧
我问shu,你说她真的那么爱上学还是主要是爱看妈妈抓狂?他说一半一半吧。。。
这位小朋友,从国庆假期开始的第二天每天就和我说一遍,假期又少一天,已经进入尾声了哦。。。

放假前最好笑的事情是和老板以及另一个同事三个人聊天,我说我前几天去和客户吃饭,客户大谈国际形势,我就埋头吃椒盐排条。。。又哀叹了一下,社交性吃饭好难哦,她说,你年轻,过两年到我这个岁数说不定就好点,我还没开口,老板抬头看着我说,一脸认真,说,我劝你一句话,放弃吧,我都这个岁数了也不行啊。老板又说他自己因为每次都靠吃东西掩饰尴尬,结果每次饭局最后都很撑。
啊,人家社交小能手,因为忙着说话社交,应该是每次饭局都吃不饱吧
然后说起瓜子,可以占上手和嘴巴,有个地方聚焦眼神还不撑,我接口说,橘子也是个好东西,这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可以慢悠悠的剥开,慢悠悠的把筋筋络络清干净,慢悠悠的一片一片吃,可以吃很久!结果话还没说出口,老板道,橘子你可以,我不行的,慢慢的剥筋络也太小姑娘了。。我就快笑得不行了。。。老板啊,你也考虑过橘子咯?!

国庆在家看掉了《网:阿加西自传》,好好看啊。男人们啊,真的都很怕秃顶诶!说起来,几乎就是心智尚不成熟一个孩子,靠着一场一场的球赛,就功成名就,那种心境或者迷失还蛮难以想象的。看到他说“我已经将父亲——他的焦躁、他的完美主义、他的愤怒——内化于心。我再也不需要父亲折磨我了。从那天以后,我开始了自我折磨的征程。”真是印象好深。
还看掉了《Matilda》,看的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查单词的看法,希望可以提高一下英文水平,看完之后去wiki查Doald Dahl,然后又七七八八看了点有的没的,啊,我居然也是可以稍微看英文wiki的人了,感觉可真好啊!

索芙特

最近事情很多,很杂,而且工作上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事情,平平淡淡打官司,平平淡淡的改合同,平平淡淡的接电话打电话,说起来经常在快下班时候收到顾问单位发过来审的合同,shu笑说,因为顾问单位的法务也拖延啊,不到下班前根本不想处理。。。好吧,有道理!

有一天下班,刚刚下过雨,共享单车上都是水,拿出餐巾纸擦坐垫,餐巾纸上有一种很熟悉的味道,仿佛是20年前的索芙特木瓜美白香皂,然后我就回忆起那时候紫薇格格充满胶原蛋白的脸。气味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无法描述但是那么清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
后来搜了一下,索芙特这家公司居然还存在着,以及居然还在卖着木瓜系列。。。
上周在家读完了《Born a Crime》,能读懂九成以上吧,也许英文水平真是有所提升,很高兴。其实我对崔娃是完全不了解的,也没有看过他的节目,因为在微博上偷偷关注的一个姐姐推荐,才找了这本书来看,确实还挺好看的。某天半夜三更读到他重新找到他生父那一段,那么复杂的情感,夹杂了如释重负、时不我待、不知所措。还有很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那只奇奇怪怪的小狗,初次喜欢一个小姑娘,在学校里做生意,面对他暴力的继父时候的巨大恐惧等等。抛开内容本身,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惊喜的一点是,读懂了不说,而且还能记得具体的一些细节,不再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在魔药群和小姑娘讨论《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这篇,开始HG和SS写信的时候,HG并不知道simon就是SS,但是读者知道啊,会注意到信里傲娇之下的苦涩,寥寥几笔,掩藏在嘲讽之下,非常有意思。比如说到朋友,他说“I have had acquaintances, colleagues, superiors, enemies and even business associates. Until now, I don’t believe I’ve ever had a friend of any age in the last twenty or so years. I did have one once. A childhood friend who died before her time.”
说不定会捡起来再读一次~~
说起来和魔药群的小姑娘们聊天好开心啊,因为兴趣爱好认识的可爱的网友这种事情就是令人十分快乐!难怪我喜欢这篇《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苏州的酒店里读完《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酒店的沙发和窗外的金鸡湖历历在目,啊,好久没出过门了呢

这周读完了另一篇同人,十多万字,很长,有的地方也还蛮有意思,但是后面笔力就不行了,最后20%我就草草翻过,连伏地魔是怎么死的都没认真看了,很多同人都是这样,这俩人的关系一旦建立之后,就迅速不太行了,而且有的时候我觉得吧,有的文似乎能看得出来作者年纪小,写的是想象中的大人,这种时候就不会特别喜欢了,还是喜欢看成熟的作者,啊!

准备去读何伟的埃及了,希望可以读懂!还准备去读《To Kill a Mocking Bird》,以及试着听听看AR读的《还乡》!
前阵子还读了一点点阿加西的《网》,我这种连网球比赛都几乎没看过的人,都觉得似乎非常好看,然后就赶紧高高兴兴的收起来,准备等国庆买好奶茶,舒舒服服窝在家里过一个幸福的假期!地铁上就刷刷同人,读读《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就好了~~~

危险关系

想要读这本书当然是因为AR,据说他当年的舞台剧十分迷人,演了无数多场,在B站上看了一点片段,虽然还挺有意思,但我不是很爱他留胡子的扮相~~
然后查了一下原著,似乎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书信体小说,影响力巨大,故事梗概豆瓣说是这样“描述巴黎社交圈红人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这两位情场老手都发誓不再受爱情束缚,只愿游戏人间。美丽迷人又工于心计的梅尔特伊夫人,让瓦尔蒙去引诱自己前任情人杰科的未婚妻赛西尔以报复杰科的负心,而瓦尔蒙却正准备对善良忠贞的都尔薇夫人发起进攻。”
下了一本电子书,翻了一翻,似乎蛮好玩的,作为一个日日忙于工作的小青年,看到这俩人不事生产全职专心搞异性,简直有一种微妙的喜感,魔药群的小姑娘说是“感觉他们把这事当作正儿八经的庄重的任务”,实在太对了。梅尔特伊和瓦尔蒙,因为这俩各自身怀绝技,这种绝技又没有观众,只能互相切磋并不断精进,而且这俩互相之间还有一点情愫,说不定会继续看下去~
不过看着这些人费这么大心思就搞个异性,好像多少也会觉得有这点心力干点啥不好啊!

最近还在读《Born a Crime》,读了10%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有原版哈利波特和十几万字的英文同人打底,居然觉得挺好懂的还。
前几天说起彼得潘,我一直觉得彼得潘有一种残忍,想去搜搜看彼得潘的评论,中文网站翻来翻去没什么东西,就去看英文wiki,觉得,真的是不一样啊,真的是好看啊,然后想起15年前273小朋友和我说的话,想要学英文不如看wiki啊,超好看的,点点点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在搞一个伟大的工程,拜托shu把整个英文wiki下载下来,变成脱机离线版!

前两天翻了一遍《顿悟的时刻》,原本对于新概念作家本来是一点点都没兴趣的,不过这本写的还蛮好看的,第一辑尤其好看!值得记一笔的是关于“命名”,从银角大王说到“可以得出一种解释,那就是魔鬼最恐惧的是他们的名字被叫出来。因为他们作为超越现实的某种存在,最大的威力来自他们诞生于人类混沌的意识和对未知的恐惧。”当然会想到you know who,那个从名字到肉体都模模糊糊的但令人恐惧的人啊!
不过我也是搞不懂,他当初嫌弃自己的名字汤姆里德尔太普通,才取了这么炫酷的名字伏地魔,然而还不许人叫,那炫酷的名字意义在哪里嘛?!
另一个地方是关于“冲突”,“只有对手强大,才能凸现主人公的强大。爱波这个人物的强大,也使弗兰克的反抗更有力量。”“(《斯通纳》)整部小说,我们都在斯通纳的内部,它激烈而动人,但同时它也是狭隘的。它的狭隘来自单一的价值判断,也来自作者对于主人公的过度保护。”这里我很同意,当初读《斯通纳》时候就觉得有点他老婆这个角色立不住,感觉非常单薄,其实这种单薄也会削弱斯通纳本身的丰富性,还是蛮有意思的

还有啊,人文社的译者把Spinner’s End,翻译成蜘蛛巷尾,也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超级忙碌的一周之后的同人读后感

以周三为例,上午跑了三个地方,下午见了两拨人,不过就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在路上刷了一下微博,正好看到有人说小天狼星的同人文,然后我就在想,我好像对小天狼星啦,莉莉啦,詹姆啦,都没啥兴趣,想了一下,我觉得吧,大概我就对这种人人都喜欢的,备受欢迎的角色没兴趣吧,也不能说他们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但是这些痛苦对于读者我来说总体上是非常隔膜啊!

有时候会和魔药群的小朋友一起聊同人,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的地方是聊着聊着就觉得更清晰了。前阵子重读《双重人生》,依然是很喜欢。为了让SS不像原文里那样挂掉,作者设定是SS在老邓的要求下,花了很多年配制了重生剂,让HG随身带着以备必要的时候给哈利喝掉,以免哈利在拯救世界之前自己挂掉。说起来要花这么长时间配重生剂,和薛宝钗的冷香丸差不多了都~总之,在尖叫屋棚那一幕,看着SS血流不止生命慢慢流逝,甚至还对她说了“I love you”,一听这话,HG就觉得他肯定是觉得自己要挂了,不然断不会说。HG就把珍贵的重生剂给了SS,然后SS就活过来了。
活过来的SS第一反应是懵,随即是愤怒,非常非常愤怒,觉得这都是为什么啊这,本来以为我都还清了,现在我居然活了?!那这么活了如果哈利因为没有重生剂挂了,岂不是这么多年功亏一篑,于是很生气!何况未来怎么面对凤凰社啊,未来岂不是黑白两道都要搞我,这么崩溃的生活啥时候是个头啊等等,依然很生气!我觉得愤怒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表现。而HG的第一个反应是,惨了,他不会再信任(trust)我了。这里的信任不是指相信她不会背叛不会伤害他,而是指他觉得她靠不住,不值得托付。

这个地方我认为非常值得说,对于HG来说,SS的信任某种程度比爱更重要。然后就要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信任和爱的问题,爱是不是包含信任,我觉得是不包含,推到极限,就是父母对幼儿的爱,包含保护甚至包含献身,但是不怎么包含靠得住,值得托付这样的信任。 如果是HG和罗恩组CP, 可能罗恩的保护感,对HG来说很美好。但在这种年龄和阅历明显不匹配的CP里面,SS作为老师已经天然带有了一部分保护感和教导感,所以对于HG(尤其是HG这种性格禀赋),能让SS觉得她关键时候靠得住,这种认可对HG来说就尤其重要,也特别害怕失去。(关于HG担心不被trust除了这一幕,前文也是有其他地方体现的)
所以在那个点上,她看到愤怒的SS,第一反应不是惨了,他要不喜欢我了,而是惨了,他不再信任我了,我觉得啊,这篇文对于这种两个人关系的点都抓的特别特别准而且非常令人信服。

同人啦,言情小说啦,也是有那种世事洞明的成熟文和那种甜甜宠宠的幼稚文的区别的!有的成熟文写的啊,真的是蛮好,很能耐得住琢磨~~~

最近在做beta的魔药课,也是《双重人生》作者的文,我觉得也非常好,当初只看懂了六七成最多了,在做beta跟着逐字逐句读译文对照原文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想法,也很有意思。这篇的故事和廊桥遗梦很像,基本上就是HG中年危机为了散个心,就报名参加了一个魔药课,没想到碰到SS也来参加这个课,俩人就一起聊魔药,然后稍微交换了一下近况,就春风一度的上了床,然后SS觉得这样不行,写了一封信之后就离开了HG,这篇文也非常成熟。
疲惫中年妇女重新体会到青春的悸动其实对于女作者来说应该不是难事,SS多年之后遇到故人,不用解释前因后果的轻松和熟悉,一点就通的默契和愉快,甚至包括年轻的肉体,快快乐乐的上个床也不难理解,但是为什么SS会决定离开,我觉得非常妙的一点就是,作者埋了很多伏笔并且最终给出来的答案是,SS认为属于自己的生活且不再有秘密不再需隐藏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不愿意再背负秘密,做HG的地下情人什么的,也不愿意再被控制(“I cannot take your marriage as my newest master.”),爱和快乐固然珍贵难得,但是真正自由的生活/心灵更重要。一个清醒的,挣扎的,最终决定不让自己再次陷入泥沼的SS。不仅非常合理,而且动人。

还在读《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这篇文非常是我的菜,本身我对于书信往来调情这种文就很有偏好,加上这篇文的设定我也喜欢。一开始是SS化名写信给书店经理的HG,搜罗各种魔药书,为了解决自己实在是睡不好的问题,后来实在没办法,坦白给HG,让HG一起帮着想办法,结果HG发现,SS之所以常年做噩梦,是因为当初老邓为了更好的控制SS,给他下了咒,让百合同学在他心中永不褪色,还时不时根据老邓的需要在他梦中出现以强化控制。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研制解药,毕竟百合已经如是这般的在他心里二三十年了,如果有了解药,是不是百合就不会再出现在梦里,自己是不是就一无所有?同时,他也很怕自己对百合那么真挚的感情居然是药效!总之SS非常挣扎。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伤到过HG的,HG也非常挣扎,要不要握住SS的手,即使可能只有友情?是能搞就搞一会,有的搞总比没的强,还是趁自己没有遍体鳞伤赶快跑路?这两个人的挣扎都非常好看,以及前面还没发现噩梦原因的时候还没开始挣扎的时候俩人有几幕是一种令人心醉的绮丽
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的英文很难,如果不是有译文,肯定一点读不懂,是打算要再读一次的文~~~
真的好高兴能读到这样的文,读同人真的使人快乐啊!

天涯棋客

前阵子《人物》出了两篇报道,围棋界唯一对九段夫妇,在微博里颇有一些我关注的人在转,我这么不懂棋的人都觉得确实写得很迷人,惊人的技术和职业追求、爱情、师生情谊、友谊、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无棋可下的辗转反侧,通通都有一种传奇感,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时代的绝唱之类的感觉。
对于一个智商普普通通,专注力普普通通,一百样都普普通通的我来说,这俩人完全都属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就觉得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们就很好啊!就。。。不按照一般意义的成功去处事就是有吸引力啊!

《人物》的文章里采访韩国女棋手说“她给了我们可以和男棋手一决高下的自信,她给了我和崔精在内的后辈棋手巨大的勇气和希望”,特别有感触,这种事情吧,男小孩是不会懂的,十分厉害的女科学家,十分厉害的女运动员,十分厉害的女律师,十分厉害的女企业家,能够带给女小孩的鼓励,榜样这种东西说起来好像很虚,但有和没有是截然不同的。

说起来,九段的女棋手年近六旬依然在赛场努力,九段的男棋手在教小朋友下围棋,性别如果反一反,就完全没有这种传奇性了。这个世界上,单纯衷心的欣赏老婆业务能力的男的真是还挺珍贵的。

然后我就孜孜不倦的去找了他们的《天涯棋客》来读,颇好看,非常真挚。很多地方有那种80年代特有的欣欣向荣感。
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当然是女棋手被歧视,其实还蛮少见在出版物这么直接说的,比如说:“刚开始赢男棋手的时候,有些棋手不习惯也不自在”,“想离队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和我水平相当的男棋手,他们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比我多,这可能因为我是女性,一些完全由队里安排的比赛自然不用说,就连富士通这样的比赛,对女棋手来说,机会也差了很多。”“我的机会还远远不如那些水平和我差不多的男棋手。”后来,到了上海队“其实这些杯赛,棋手只要具有六段的资格就可以参赛,所以我报了名,但国家围棋队就是不批”
一方面是女的被歧视,一方面是体制内那种想搞人的那种熟悉的搞法,真是。。。令人窒息。。。有一句说到“那就是我想回到职业棋手的行列,我想和铸久在一起”很简单的愿望,直白的落在纸上,但是就觉得有一种力量
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她被邀请去日本电视台做节目,担任围棋讲师,讲吴清源的围棋思想,是一个还蛮不容易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结果她听说,每次讲棋都要换一身衣服,就立刻想打退堂鼓了,觉得麻烦S了。他和她说,能够去做这样的节目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也能理解她,所以又说“如果你实在觉得为难,那就算了”我是觉得配偶支持但是不push真是一桩幸福的事情啊!后来问题还是解决了,因为电视台的人说,没必要啦,衣服换个一两回就行了,哈哈哈哈
他写的部分也好看,很多很多细节,都很有意思。说起来,他在美国的时候比在日本的她可是难太多了。

有一章是他俩一人一段,写两个人的故事,也很好看。
印象最深的是一段三峡事件以后,她已经交了离队报告,人要走了,很暗淡。在小组赛第二轮他俩相遇。她之前是一个对棋非常非常坚定的人,从来不让棋,每一盘都认真对待,就是这样,那时候也想着说随便下下算了。一来是觉得下棋没希望,身心俱疲,二来是和他走得比较近了
比赛前一天他来找她,和他说,明天这盘棋,我们俩都要好好下。你就要走了,以后我们在一起下棋的机会不多了。
看起来也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就觉得他懂他的意思了,(而且我觉得显然也是他看出来她的状态不怎么样),想一定要全力以赴,要对得起围棋也要对得起自己。
结果第二天,他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整个人精神抖擞,她特地穿了一件漂亮的新毛衣,面对面坐下来,她觉得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她说“这件事之后,我对他更加敬佩了,他对待围棋和朋友的态度,和我的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
这一段看起来很平淡,但还蛮打动我的,其实还蛮言情小说的诶,而且是我喜欢的那种两个人互相很懂又没说破桥段诶。

另外,看他们写日本围棋界偶尔带到的那种论资排辈的气氛让我这种很不懂的人都觉得他们肯定越下越不行,论资排辈对于任何行业都没前途啊没前途。

看完文章,我就行动力超群的给杨小恒报了江老师的围棋课,昨天开始就已经去上江老师的暑假围棋集训了,啊,九段诶!啊,传奇人物诶!我由衷的觉得吧,住在魔都就是好啊!
又话说啊,我要不是觉得自己智商不够,也很想学一学呢!
我是一个连输杨小恒四盘五子棋的人,哎

技术啊,日新月异啊

前天办公室同事说,她要去店里卸指甲,我看看她指甲,就是一层指甲油而已,就觉得很奇怪,这只是指甲油啊用卸甲水涂涂擦擦掉不就行了嘛,为什么要去店里卸?然后就被科普类,现在的指甲已经不是以前涂涂指甲油,之所以那么光滑,并不是涂的人技术好,而是类似于烤漆烤上去的,完全不会磨损,也就怎么都不会掉,所以卸也是要去店里专门卸的。。。不由得让人感叹啊,技术真是日新月异啊!日新月异!!

今天打某区法官的电话,连着两天都没人接,怀疑是分机号码有误,就拨井字键转总机,结果总机居然也没人接,第一念头就是大概整个法院都被外星人劫走了吧,然后想象了一下,这个巨大的法院上方飞过来一艘飞船,然后一阵闪电就被夷为平地的场面。。。好无聊啊我
又话说有个案子,6月底立案,开庭日期排到11月中旬,我月初收到传票立刻就想,那时候啊,那时候地球说不定都爆炸了,还开什么庭啊?!

前阵子在豆瓣上看了一个帖子,有个人说总是忍不住想要自娱自乐的来一发,十分羡慕人家清心寡欲,该怎么破?第一高赞说自己也是这样,所以找了很多英文小黄文,因为好找且比中文更加黄色,原话是“后来我想到,为什么不把欲望转化为生产力呢?想起来我看小黄文时都磕磕绊绊,就觉得把喜欢的小黄文里的所有英语单词都背下来。。。我下了个背单词软件,可以自己添加词语,注释。。先添加生词,在记之前再把原文句子加到注释里,在语境里背得特别快”然后吧,这位答主说去年的词汇量是6000,今年词汇量就到10400了,他还说“而且背单词是种学习,开始这种学习之后,状态会积极很多,今年又看了好些文学名著”
啊!!真是极大的启发了我!于是找了个小本子,一边读《second life》,一边把有不认识的单词的句子抄下来。第二天再看这些句子,前一天抄下来的句子里不认识的单词有38个,但是第二天能想起来居然有28个之多,非常惊喜!因为之前看看小说的时候抄下来单词,第二天再看一遍,能回忆出意思的也就零星几个,可见,确实抄下来的是句子记忆起来就真的不一样了。
而且我在想,可能懂得越多越容易记,比如说让我凭空记一个数学公式,我就算理解了也一时半会儿记不住,但是读一篇司法解释,读完总能在脑子里留个印象,所以说不定记得单词越多越容易记?

最近事情多到爆炸,每天尽力在办公室做完,唱着歌儿骑车回家,然后晚上安安静静的读言情小说抄句子背单词,真的好开心。世界上啊,真的有好多可爱的读物呢!

依然还是同人

最近还是在看英文同人,似乎已经有半年没有读过中文小说了,但依然并不知道英文有没有进步。有看过可爱的,有看过正剧感的,有看过独立小故事的,总体来说我觉得同人是有两大类,一类是本质上就是原著的解读,一类就是用这个名字、背景重新讲一个很独立的故事。
总体来说我喜欢第一类,但是第一类其实好的文并没有那么多,而且看多了会蛮累的
目前看下来,双重人生果然是最好的!
《Post Tenebras,Lux》也很让我印象深刻。这篇文是战后题材,设定是战争结束之后10年,SS和HG意外相遇,HG把他带回魔法世界。特别讲到的一个点,SS的心理负担和自厌。如果说顺着原著讲下去就是,SS在马尔福庄园,看着自己同事被纳吉尼搞S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这篇文的前半部分把SS在做间谍时候的良心的负累,写得非常令人震撼,读完之后简直就是久久不能平静啊!另外,SS对于控制的反感,特别是情感操控的反感,警惕但是熟练,就还蛮SS的。里面SS的严肃克制,很迷人。这篇我我是在论坛里读的翻译版,但是读完之后会想就一些章节读原文。不过缺点就是这篇文实在太啰嗦了,有一些角色黑化得有点太过,就让人觉得作者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主角了。

还读了一篇出轨文,这篇文读的是英文,也没有翻译版可以对照,所以总觉得没有完全读懂,不过就读懂的部分来说,实在就是一个。。。廊桥遗梦嘛!
目前在读一篇战后疗伤文,比出轨文好懂很多,胜在细节丰富,还蛮好看的。大概5W词左右,我觉得这种体量读起来还是比较愉快的!
话说,读了这么多同人之后,读到了非常非常多的高H部分,我就觉得吧,确实能看得出来女的写H和男的写H是不一样的,就很想感叹一下,什么时候我们的大陆女的才能自由的大方的写用我们的母语写H呢?!看看那个判了10年的姑娘,真让人觉得非常非常惨。到底什么什么时候才能用母语写出并分享出心中所想,不用顾忌不用害怕呢?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天啊?!
又话说,看一个姐姐买了离线版的WIKI,真是又一阵悲从中来啊

在论坛上,有个姐姐,翻译了很多带H的同人,从其他帖子看来,是一个法官,就觉得。。。啊,好萌啊!白天一本正经开庭,晚上一本正经翻译同人
说起来对于这种工作之外,有一个反差颇大的业余爱好的人都还挺有好感的,觉得颇为迷人啊!

读英文同人,因为人物情节都喜欢,确实很读得下去,每天的开言英语和背单词也都还在继续,我要变身英文小能手!虽然隐隐的觉得老是读同人也不太好吧,还是应该读点更有营养的读物吧,但是更有营养又很读的下去的英文还是。。。等我英文水平提高一点再说?
啊!我要接新案子!新案子快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