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小说以及间谍

因为沉迷SS,然后想读间谍小说,从一个节点编织开去,最后形成一张奇奇怪怪的爱好之网。
周末读完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好看的。有英国人那种嘲叽叽的幽默,说苏联的文化参事,“也许是因为他的工作:’已经有三个文化参事了,两个是特务,另外一个的工作只是到海格特公墓替卡尔?马克思送鲜花。”
也有一些情感,我喜欢史迈利对老婆的情感的寥寥几笔,有一种疏离的在意感,他不是不知道老婆真真假假的出轨,当看到她落寞,他还是觉得“但是他心里明白,比尔狠狠地伤了她的心,千不该万不该,这最不该。”
然后听了一个播客节目,谈间谍小说,也很有意思,这位嘉宾特别喜欢冷战时期的间谍小说,因为二战题材更多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爽快,但是冷战时期则有一种含糊和犹疑,间谍们长期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搞在一起,不免会对自身的价值和信仰产生困惑,然而这种困惑会使间谍工作的基石发生动摇,对面的人他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么?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拿着普普通通的工资,想着能普普通通的退休养老?是不是大家只是各侍其主?社会主义的想法有没有可取之处?正邪没有那么分明的时候,作为小说,当然格外好看!
然后我又重新下了一本《柏林谍影》,咩哈哈哈

昨晚上在邮箱里找东西,看到以前10年前写的那些邮件,真是看起来一汪清水一样,那些心思实在是明明白白,透明得什么都藏不住,其实也并没有怀念那时候,只是很客观的觉得,过去了的就是过去了,成长也好生活也好,就是越来越灰色的吧?
早晨和shu说那时候的MSN,多少人的心事在不断变化的签名档里,多少人的故事在签名档里被发现,改签名档的时候多少人想的就是那个特定的读者,还真的蛮有意思的呢。我记得刚认识237的时候,他的签名是“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我也记得我自己用过的“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博客里有一个类别叫做“水晶珠链”,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一个博主穿了一双尖头皮鞋,男同事问她,真的能把脚指都伸到尖尖头里去么?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另一个博主她妈烧的茄子异常难吃。。。啊,真是莫名其妙会记得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啊!
打开一个文档,是googlereader订阅关掉的时候导出来的订阅的博客们,简直把自己吓一跳,当初订过那么那么多博客,有一个类别叫做热闹的地方,订阅了一些那时候我颇为喜欢也颇为热门的博客,比如最好金龟换酒和东东枪等等,但是还有专门有一个归类就叫偷窥,极为庞杂,从默默喜欢的博主到前男友的前女友,各种各样的博客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好怀念这些博主,这些博客里90%都已经再也打不开,我觉得吧,我真的觉得吧,当初真应该看到有意思的就贴在txt上留存的,博主可不可惜我不知道,反正小读者我还是觉得挺可惜的。。。
说起来热爱偷窥人家的博客和喜欢间谍是一脉相承的吧?

想得开

前两天在B站搜索“念故乡”,看到有个洞箫版,想想这个东西原本是英国管,大概洞箫也蛮合适,点开来听了之后觉得吹得不太行,又看到侧面有这位弹的古琴《洞庭秋思》,点开来听&看,觉得右手太没力,弹的太软了,音这么软的出来,左手吟猱再怎么好都没用,完全就是无根之木。然后吧,我又在想,《洞庭秋思》我还会不会弹啊?想想好久没弹过琴,又想想去年沉迷水彩画,好容易有一丢丢进步,现在估计全退回去了,因为今年以来沉迷学英语读同人,弹琴和水彩都丢在一边,说起来弹琴根本就是西西弗推石头,永远没长进。
为了有长进,是不是应该坚持去练习呢?可是时间就这么多,要上班要干活,根本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兼顾起来。我就很想得开的想,弹琴也好,水彩也好,本身就是为了快乐,弹的时候画的时候开心到了就好了,根本谈不上坚持,就好像看美剧,不看了就不看了,总不见得还有人会遗憾自己没有坚持看下去咯?
虽然我也知道,之所以会这么想要有一些长进,是内心里觉得,如果弹到某一个程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开心,就好像山顶的风景就是和半山腰不一样,但是想的开一点,不要执着,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实在没有进,那就。。。算了吧!不要搞业余爱好还要搞出KPI~~~~
啊!我现在可真是擅于接纳自己啊我,欣慰的摸摸自己的小脑袋

最近想读的东西很多,《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读了一个开头,很好看的样子,间谍们不仅要搞外勤,还要搞办公室政治,毕竟也是公务员啊他们!看到一个苏联商务代表团有个家伙夜夜流连酒吧,英国间谍想着要不要去招募一下,然后暗中一观察,发现这家伙在酒吧坐的位置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英国间谍如果自己选座位一定会选的位置,额。。。同行咯?!
因为中文版估计是没戏了,下了一本罗琳的《Lethal White》,可是英文版巨长无比,很可能我严重高估了自己
一篇叫做《Life, Interrupted》的同人开了个头,文笔成熟而稳,似乎不错~~
说起来,今天还读了一个短篇《The Pawn》,写在混血王子刚刚出版的时候,上下两篇,一篇讲的是SS发现老伏认为预言里的孩子是Lily的儿子,非常无助+恐惧+不知所措+别扭的去求AD保护Lily(而且还已经求过老伏),一篇讲的是Lily死后,AD去找SS,让他一起保护波特。比《死亡圣器》里的情节更温和一些,说起来原著里在山顶上大风里,SS跪倒在AD脚下这种情节倒还蛮同人的类!这篇文看的非常令人吃惊,作者居然能在那么早就写出《死亡圣器》里的经典情节,而且竟然有一种感动,往小里说,是觉得SS这个人物有自己的逻辑,虽然罗琳创造出来了,但是这个逻辑是可以往下走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全靠作者拍脑袋,往大里说,会觉得仿佛真的有一个魔法世界呢!

乡土气息

最近很忙,去了两次浙江某地,充分的再一次的很肯定的见识了该地官员的。。。不讲道理和赤果果的威胁恐吓,要记一笔!

上周五开了一天庭,开得非常顺,迅速的抓到对方陈述的漏洞,迅速补上一刀,默默的对自己的反应速度很满意。怎么说呢,在这种状态下开庭,整个人就会生理性的很兴奋,也许这种状态就和运动员比赛的时候肾上腺素飙升差不多?
后来和老板聊天,老板说我最近气势比以前强硬不少,咩哈哈哈,暗自开心一下下,但愿真的有变强硬呢!

因为周日老清老早去浙江某地,所以五点多起床六点出门,在高架上看到粉红色的天空,看着太阳渐渐在高楼间升起来,有一种,啊,我还真是很忙啊的充实感~~~

杨小恒考级又没考出来,据说出来的时候哭了一下下,我问shu说,是积极主动哭的还是被你批评了才哭的?他说算是积极主动哭的,我说然后呢?然后痛下决心好好下棋?他说并没有,然后回来下楼玩,玩到不想回家。。。好的吧
说起来,我觉得女孩子去围棋蛮好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围棋,而是家长应该带着去学一些竞技类的项目,就是要争抢,赢的难看也是赢,而观赏性的活动就。。。以后自己真的有兴趣再去自己学吧~~~

路上在听彭广林的古典音乐奇幻之旅,讲到舒伯特,那叫一个困啊,排山倒海袭来。后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按顺序一课一课听呢,不要这么为难自己嘛,就跑去听东欧的部分了,啊,讲到斯美塔那,《我的一生》一出来,就觉得咦,好像醒了。然后听到彭广林讲,这个乐章是多么充满了乡土的味道,我就。。。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我果然是土人啊!
然后讲到伏尔塔瓦河,吸收了民间音乐什么的,讲完斯美塔那,讲德沃夏克,《自新世界》的第二乐章出来,我又被镇住了,真是好听啊,那么愁,彭广林说,带有原住民音乐和黑人灵歌之类的元素。
想起之前听老柴《如歌的行板》简直过耳难忘,查下来也说是采用了俄罗斯民歌的曲调。
综上所述,我还是真喜欢各地的乡土气息啊我
早晨起来和shu说,满脑子都回荡着《如歌的行板》,shu说,民族风是这样的呀,来来来快点回想一下《最炫民族风》,马上换个魔音,还绕耳三日不绝,这人真是大坏蛋。

思南书局

上周某天上午去黄浦法院调解,下去要去南汇谈一个案子,但是南汇约的是下午3点,调解10点半就结束了,想来想去,决定去思南书局晃掉中午的时间,思南书局在冯玉祥的小别墅里,很久没有去过这么文艺的店了,店和书都非常文艺且做作,进门之后那种做作的文艺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日日沉浸在仕途(并没有)经济和家长里短之后猛然进到这种店,竟然觉得有一点。。。可笑

引申来说的话,就是,对啊,我就是多多少少有点看不起没有经历过“实”的生活的人。。。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何不食肉糜

去南汇的路上在读《奥丽芙·基特里奇 》,读完了第一篇《药店》,妈呀,也太好看了吧!这一篇短篇印象真的很深,故事很简单,感情不纠结,不用力,但是复杂,是成年人的感情

因为白天在外面奔波,文书的工作只好晚上回来做,晚上十二点多写好代理意见,在写完的瞬间电脑死机了,然后没保存,清晰的觉得心跳加速了一会会,然后我就喝了口水,吸了口气,重新写了一遍,一点多写完了,刷牙上床睡觉。默默的觉得啊,自己对工作(内容以及当事人)真是非常宽容,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怨气的。。。默默的竖起大拇指!

周末两天过得很开心,起先觉得生活好单调,在沙发上哼哼唧唧,然后shu说你要不要去看看戏,居然意外发现了温宇航要来上海演《玉簪记》,啊!!!!实在太太太太太兴奋了!立刻当即毫不犹豫的下手,真是期待啊~~~

周六去吃了惠食佳,点的食物恰到好处,每一样都好吃,葱油啫啫鱿鱼,鱿鱼吃完不说,里面的汤汁都拿来拌饭了;卤水鹅翼杨小恒统统吃完;鸡汤丝瓜清淡鲜美,葱油淋笋壳鱼,底下垫鱼的开始以为是葱丝,细看才发现是甜豆丝,轻轻脆脆和软嫩的鱼片一起吃,口感非常有趣。总之,除了很撑以外,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

周日在家接着读《奥丽芙·基特里奇 》,虽然没有第一篇那么惊艳,但也还是蛮好看的,而且整本书的结构我也喜欢,算是最近读过比较喜欢的书的,除了第一篇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绝食》和《河流》

看豆瓣上有人推荐桂花香水,兴致勃勃的买了试用装,shu觉得还行,我觉得十分不桂花,还没有最近经常吃的桂花糕桂花类!自然界的香气啊,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又接着喷我历史悠久人家送的香奈儿五号去了,明明白白的日化用品香。。。

周六去惠食佳以及周日叫了一个鲍汁捞饭的外卖之后,我的心得体会就是, 其实吧,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把本可以出去旅游的钱钱花在家里,同样的钱钱在家明显舒服得多~~~

又,虽然我是很没有自信心的一个人,但是吧,我发现对于很多事情,我还是蛮有定力的,比如说推娃,那么多容易焦虑的推娃信息,我似乎毫无波澜,比如说买衣服,我就靠着3条裤子,4件衬衫过了大半年,继续毫无波澜。。。咩哈哈哈,好厉害啊!

势利以及结构性不平等

最近有个姑娘很红,诗词大会出了名,又考上了好学校。各种公众号简直是铺天盖地宣传起来了。我想说的是,在这些报道里,我看到了深深的势利。这姑娘,或者很有才华,但是相貌真的真的真的离美女颇有差距,公众号各种说可以靠颜值偏偏靠才华,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又营造了一个好像普通家庭,或者说普通偏好一点的家庭就因为家庭教育得好就很厉害的样子,我想说,P!按公众号的说法,“父亲在知名律所工作”,按这种说法,马云是不是也能被介绍说“”这位同志在国内知名企业工作”?。这小姑娘她爹,可是国内最顶尖律所的合伙人,是国际上榜的大陆前15的诉讼律师哦,这种家庭的财力和人脉离着普通偏好一点的家庭十万八千里。。。媒体是很势利的,捧高踩低这种报道看着真是令我觉得十分不适,啊!
又,我想说,现代大陆社会,一个小孩,但凡有一些成绩,绝对是父母的时间精力和钱堆出来的。。。

然后顺着这个话题,我要讲一个最近的案子了,这个案子颇让人唏嘘。案情不讲的很细,大致就是姐弟3人分动迁款,动迁的是过世父亲的老房子。姐姐呢,因为各种原因签了协议认可了非常少的,远低于法院判决的补偿,弟弟呢,不仅多拿了,还觉得姐姐要价比最早先承诺的多了,非常不满以及气愤。这个案子我是做得很不舒服的,我们是代理弟弟,当然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占了大便宜自己心里暗搓搓的喜悦,我也完全能理解,但是,还要由衷觉得气愤和不满我就内心觉得颇为。。。讨厌了。
接着就要说姐姐这个签字的原因了,姐姐的一直在社会比较底层,生活境遇很不好,所以其实是不懂得如何运用社会资源的,有的时候社会资源并不完全是钱,当然有钱你可以去找个律师,就断不至于此,但是没有钱,如果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去做做法律咨询,去不同的事务所问问,去法院的值班律师处问问,免费的咨询虽然势必不会讲得很详细,但是东拼西凑总能心里有个大数。但是她没有,第一是不懂得去哪里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第二是即使获得了也没有能力拼凑出一个结论。所以呢,就很容易被连蒙带骗被谈判的气场吓住。
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姐姐作为家里的长女,下面两个弟弟,从小只有讲奉献,就没有人教过她为自己争取利益,在谈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躲躲闪闪,带着不好意思和羞赧,仿佛在做不应该的事情,这样的状况也极大的限制了她去吵去争,以至于完全错过了她后半辈子也未必赚得回来的钱。

所以呢,这个案子里,我又一次看到了女性的困难,也看到了底层的困难,站在她们的角度上,真的,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勇气,而这两样很大程度上都是后天境遇造成的。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觉得真的很不公平。
不能说中产阶级以及往上的人都100%是有原罪的,但是起码应该知道,这个社会充满了结构性不平等,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碰巧以及非自己所理所当然得到的,有时候就是掠夺而来的,至于谁掠夺的最最多,那就。。。一言难尽了

盛夏的游泳池

今天加班,到7点多离开办公室,很近的后门已经关了,绕到前面走,路过办公室里不认识的女同事,三个很年轻律师或者助理模样的女孩子在聊天,我走过去的时候正好听到一句“那就说明他心里没有你”,哎呀,真是年轻女孩子的话题呀,久违又。。。有一点点羡慕

晚风里去西点店买了一只酥皮苹果派和一小袋可丽露,前者给shu后者给娃,拎在手上有一种果然是妈妈下班了的感觉。下了车,晚风吹过,很暖,但也不热,忽然觉得仿佛是泡在盛夏黄昏的露天泳池里,一池子晒了一天的水,温度刚刚好,舒舒服服

每天还是很焦虑,在焦虑里沉沉浮浮,昨天在豆瓣上看有人说曾国藩说日课,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素,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读完之后很向往,立刻觉得是不是应该每天读半个小时英文,也不要多,就久不间断的日日读半个小时,一两年能不能精进而不觉?摩拳擦掌之后,觉得自己可真功利啊,一会觉得应该要日拱一卒的追求进步,一会觉得生活已经如此辛苦不如做一点快乐的事情,但是想来想去又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的事情,连画画弹琴都很难获得单纯沉浸在其中的快乐,而是想做的更好,有更好的成果。。。大概还是焦虑作祟吧
1)喜欢画画,想要画得好;2)喜欢(向往)画得好,两者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微妙的差异,1)为主的人也许会一有时间就画画吧,2)为主的人比如我是一有时间就看攻略和教材。。。 说起来做起来就很开心,完全不做追求做得好的,大概也只剩下写我的小博客了吧,心情复杂的叹口气

力有不逮以及信任

以前并没有特别觉得信任是一种特别珍贵难得的东西,因为好像随随便便就可以交出自己或者说是一个很开放的状态,没有防备心,也没有企图心,一旦有了这些东西,付出信任和收获信任都变得非常困难。

最近会有一个情况并不明朗的半新不旧的变化,在周围环境开始动荡变换的时候,在和越来越多的人交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开始在计算。这种计算和面对当事人的计算不一样,面对当事人其实是很简单的,1)我要收到他的钱;2)我要帮他解决问题争取他想要争取的最大利益;3)如果最终效果无法达到他的预期,要他起码对过程满意。

但是和同事和老板和潜在的合作伙伴交往就太不同了。单凭做事认真肯干活是远远不够的,哪些话能将哪些话不能讲,哪些话将会塑造何种形象,哪些话应当讲但是很难讲出口,我的原则是不说谎,要么不讲,讲出来的都是实话,其实在这个原则之下,大概已经简单很多,也无非就是内容的剪裁和表述方式了,但即使这样,也动脑筋动的脑子都要炸了。
为自己争取利益或者说为自己打算和获得别人喜欢分别都已经是很难,我还希望能两者能统一。且不说和别人之间利益的对立,就算利益的不那么对立也还涉及到通常的社会观念里的招人喜欢的小姑娘和招人喜欢的律师之间的微妙的对立。另外,还要迅速的进行计算:双方利益期待,利益可得性及风险,获取成本,其他关联方接受度,双方的心理感受(这当然也是获取成本的一部分),太难了,我觉得我已经算不过来了。。。很累,觉得简直脑力不逮,令人头秃。。。不过也不能说一点意思也没有,如果能有个还不错的未来的话
呼。。。未来,你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明shu带娃回安徽,明天回来,也就是说今天我既不上班又没有娃,理论上是非常自由自在生活美好了,想做的事情很多,弹琴画画看书听戏,但结果是早晨起来已经10点钟,下午2点又困得欲仙欲死,跑去睡了一觉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梦,诸如某个案子的法官打电话来要写一个情况说明等等,醒来之后愣愣的想了半天,这个事情到底是梦还是真的要写。。。昨天和熊猫同学吃饭说到追星,今天在春天干燥又温热的天气里午睡醒来,不免想到10年前的这时候,和熊猫以及朋友从杭州看完纵贯线的演出,在麦当劳坐了一夜,做头班火车回到上海,一觉睡过去醒来之后觉得既觉得似乎下定决心又觉得未来啊,好迷茫。10年类,居然仍然很要看快进看看未来,273安慰我说,他觉得我成为小律师大概是人生中最好的决定了,但愿可以越做越大~~~嗯!干杯!

关于理解

这是我最近在看“李松蔚”的公众号在想的一个问题,他提出来一个点,确实是我以前一直困惑以及没想好的,那就是说,理解会不会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行为的放大?也就是说强化了这些负面的东西?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准备复述一遍的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想法
对于负面情绪/行为的理解会强化这种东西,背后的逻辑说穿了就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一个行为,给这个行为奖励(理解在这个时候被视为一种奖励),就会增加这个行为,给这个行为惩罚,就会减少。(以下简称为狗狗法)
这个东西在具体的行为上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独立的行动来说,是不对的,人们的行动受到更多来自内部的动机的指挥。比如说,小人不写作业,死命骂她,她就去写了,这个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她可能会通过打骂变得发自内心独立自主的热爱写作业嘛?!不可能的呀。从这里来说,狗狗法其实是影响不到独立的行动的。独立的行动有自己的逻辑,内在的动机根本不适用狗狗法的原理。

所以呢,所以就是要真的理解对方,看到对方行为之下的感受,才有可能真的解决问题,看到了理解了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无所谓啦,反正刻意不去理解或者刻意淡化也不会解决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的么。。。

插话,从我的实际感受来说,我觉得曾经对自己使用的比较多的倒不是狗狗法,而是先安抚再表示一种你不应该有这么强烈的负面感受的试图淡化法,其实效果很差。因为这里会带来很大的冲突,1)我不舒服;2)心里有个小人说,你不舒服是不对的,根据实际情况人类不应该这么不舒服,在1和2这种条件下,就我个人而言,心里的小人是不可能成功劝慰自己的,相反肯定是我就更不舒服了啊!我除了依旧不舒服之外,我还要和那个小人辩论,为它生气,怎么可能缓解得了啊。所以,就是要看到这种感受,要接受这种感受,不要用这种场景应该有什么感受来说服自己或者说服别人,这是说不服的,反而更拧巴

说到真的看见或者理解之后,李松蔚在别的文章里讲到一点也很有意思,要注意理解和解释的区别。是真的试图理解这个情况这个感受还是试图去解释?比如说,刚生完孩子,我觉得我很不开心,“理解”是不开心是因为有什么具体的想象么?是有什么担心或者恐惧么?等等。而“解释”是产后荷尔蒙发生变化,很多人都会不开心,这就是产后抑郁。给出一个理由给这个情况起一个名字的是解释,而碰触到更深层的东西的, 理解其实是有力量的东西,是能带给人成长,而且能够真的被看见的时候那种喜悦也是巨大的,如果不能没办法遇见这样的人,能够理解别人能够理解自己,应该也会使得生活更愉快吧。。。理解别人并不是支持别人,更不是压缩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而是看见真正的人,至于看见之后是不是满足,是不是以对方想要的方式满足,那就看自己开心咯~~~

挑剔鬼和其他

现在我和shu都变成了很挑剔鬼,对食物很挑剔,尤其是外食,上次去扬州,最大的感觉就是吃不好,过年去广州,居然吃了几家店都很一般。。。好吃的只有2家,一家是肠粉,啊,怎么会有人发明肠粉啦?!太厉害了!在广州7天,我吃了至少4次猪肝瘦肉肠!

回到家的那天,煮了粥,冷冻箱里拿出春节前shu卤好的牛肚蒸热,翻出一小块梅肉和冷藏箱里皱巴巴的尖椒一起炒了小炒肉,又切碎了一些油鸡枞炒了一个蛋,配一小块豆腐乳,吃得舒舒服服

最近吃的比较开心的东西是冬笋肉片荠菜炒黄年糕,shu做的,自从用了不粘锅来炒,用油不多,有一种干干香香的美好!
非常非常喜欢某一家点心店的可丽露(或者叫做可露丽?),总之每次吃到都要感叹,天啊,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经过很久很久很久很久的犹豫,我终于斥资99元,买了一个小小小电火锅,下次可以和shu在餐桌上吃了火锅了,而不用再站在灶台边上吃,我说服自己的点在于,买俩高脚凳大概也要99元吧?
说起来,有一个我费解了很多年的问题,为什么吃火锅或者烧烤肯定比吃炒菜吃得多?烤羊肉串的羊肉、涮火锅的羊肉如果炒一盘子肯定一餐吃不掉,但是或烤或火锅就能轻松吃掉呢?

终于入手了水彩装备,是好看啊,怎么怎么好看的啦?!虽然画的真是一坨S,但是感觉比彩铅更有意思,因为变换无穷啊!

前两天shu说你要过生日类,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完全不想要什么,然后我就在上班的路上自问自答,如果有个神仙说准备送我三万块钱我会想买什么,存起来,神仙又说,必须买东西,不然不给你,买金条,不可以买金条,只能买其他的东西,那就。。。要么把我通勤的衣服们更新一下?这么自问自答了一圈之后,我就觉得吧,真是没追求啊没追求~~~

天实在太太太太太冷了,指甲变得很脆,琴弦变得很硬,所以最近也不大弹了,叹口气,春天啊,太阳啊,快点来啊! 最近读完的书是《圣殿春秋》,没有什么大意思我觉得,某一种外国武侠小说吧,我觉得这位作者的书好像都没什么大意思,可能不太会再读了
《传奇办公室》看完了,简直伤感S我了,结尾略不清不楚,不知道最后的美好画面是这人临终前的想象还是确实是happy ending,shu以一些小细节认为是后者,极大的抚慰了我,啊,太好看了,这部片子真的太好看了!每一个人物都有闪光处,除了恐怖分子比较单一的坏,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就是以坏和使绊子为己任的,一个都没有,好喜欢这部片子啊。shu居然同意陪我从第一季再看一遍!哦也!
话说要不要开始看《我的天才女友》呢?我觉得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诶~~~

论人际关系

一个同事和他的助理要转所,(律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独立的,和传统意义上的同事还不大一样,更像是一个菜场里摆不同摊的菜贩子),送了我一个还蛮认真的小礼物,真是非常非常开心。下午和某个同事聊天,说别的事情的时候她说起开年会的时候她和我老板住一个房间,说我老板对我评价很高,一直觉得这位老板是觉得我还不错,但也就是还不错,这么看来其实是高于还不错的,还蛮意外的。。。每次听到大家都还挺喜欢我的,除了开心之余,会有一种,啊,真的啊?!咩哈哈哈,不容易啊,我也有今天啊的感觉

一直以来对于人际关系非常自卑,小学最初是有好朋友的,但其实内心是知道大家是两类人,后来就开始搞漫长的斗争,巅峰时间是小团体A和小团体B互相往对方的水壶里倒沙子和颜料,人际关系差得我爸居然还给我写过一封信,是在电脑打字刚刚出来的时候,一封打印的信,告诉我不应该如何应该如何
当然现在想想,我小学的时候应该也是个很不招同学喜欢的小孩儿吧,热爱当班干部,爱表现,发自内心的相信学校的一套,不懂得官方和民间两套话语,所幸成绩好,日子不太难过

然后上了初中,开始的时候人际关系就更差了,完全没办法融入同学们。直到交到一个好朋友,是班花,非常受欢迎,大家都以和她要好为荣。她和我一样,也是大陆人,我们非常要好,是公认的互相最好朋友。她后来和我说,一开始觉得我是很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换言之就是很书面的人,妈呀,如果大家都是这种印象的话,我基本上就杜绝了在同学之间受欢迎的可能性。不过因为和这位女同学关系好,所以总算是被带着和班上比较高级同学在一起玩(说起来每个班都是分成若干层的吧),虽然还是多多少少暗搓搓被嫌弃。
反正内心也是知道自己的,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一点也不灵巧的人

初三到上海,就更差了,那年一直一直会哭,回想起来,刻意孤立我的同学固然有,但也不是没有同学示出善意,这些女同学的名字和样子依然就在眼前,唉,想想确实是我自己完全不知道如何打开局面

到了高中一下子就好多了,有很要好的同学,到了大学就更不用说,有无敌的336
所以呢,平台或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的平台就是不行,虽然分清楚是自己不行还是平台不合适也花了好多年
不过刚工作的时候又不好了,那种老式的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简直上班如上吊,天天后悔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不然就可以做个只专心业务的工程师了,总之是压抑得不行,后来团建统统请假破罐子破摔到boss找我谈话觉得我不够融入集体,不够和大家搞好关系

说起来,从小学到初中人际关系也不是说差到被孤立排挤地步,虽然并不多受欢迎,却还往往是大家匿名投票评出来的班干部和三好学生。但问题出在“不一样”三个字上。我对于大家喜欢的东西,看电视剧听歌运动打扮,我完全没兴趣还一点也不懂,非常不会玩,而我喜欢的东西小心翼翼不敢被其他人知道,完全没办法获得儿童或者少年最在意的认同或者接纳。说没自信也好,说放不开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对人不热情,非常紧张兮兮的局促笨拙的小孩儿

我妈永远是备受欢迎的社交中心,她一百个想不通我怎么就不像她,我一开始还哭诉,后来就改成自己偷偷哭,这样一路走过来,怎么会不自卑 后来和shu在一起,真的真的太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完完全全被看见被接纳的感觉,他从来不会有“你怎么会这样,真是难以理解匪夷所思啊”这种评价,而这种被接纳所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不是一种带领性的力量,而是一种生长性力量,是真正的自我慢慢的生长起来,虽然现在在人际关系里,仍旧没有办法达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地步,仍然会觉得和很多人社交非常累神经高度紧张,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际关系很自卑的家伙,前老板说我是她所有带过的实习律师里最优秀的,前律所同事关系一片融洽,(顺便,也就是那时候才知道上班和上班是不一样的,真的有开心不开心之分的)。现在呢,有朋友不必说,律所两个老板都喜欢我,同事评价也都很好,当事人会介绍新的当事人,会在结案之后送我新年礼物,想到这些,抱抱shu之余,对自己真是产生了一种欣慰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