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这本书是传说中的世界名著也,我从小就看到各种组合的名著套装里总有它,一直没想过去读,上次不知道是看了谁的推荐,就加进想读列表里了,前几天开始读,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

从故事大意来说,可以概括为一个爱慕虚荣已婚妇人出轨的故事,如果是小时候读,肯定不喜欢,那时候比较讲究正义感,有一种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但是现在在看,好像就能懂得一点。可以明白艾玛的不甘心和空泛的不满足,可以明白夏尔对于艾玛高于他生活部分的鼓励和迷恋,说到底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向往一点无用的愉快的高出庸常柴米油盐的精神生活吧。。。
更何况爱情感是一种多么诱人又美好的感觉,拥有了爱情感仿佛就有了抵挡一切孤独寂寞空虚的盾牌,有了某种程度的自由,有了某种不平凡生活耀眼的光芒。。。其实艾玛并没有很爱那俩男人(虽然她自以为有),这俩人不过就是一个挂钩,挂住她一切幻想和生活的意义,这些东西很沉,这俩挂钩也并没有很结实,一旦涉及到实的部分,一旦感受到艾玛攀附的力量,挂钩就立刻坏掉了。。。而确实希望把自己从某种程度的泥潭里拉出来,或者希望自己全方位的不再孤独不再平凡,依靠这种爱情感和这些不结实的挂钩是没戏的,这种攀附以及和平凡生活的无意义感不能和平共处,我觉得大概就是艾玛的。。。悲剧吧

里面的铺陈叙述很漂亮,我也还蛮喜欢看不厌其烦的把一大堆静物写在一起的描述法儿,比如说红楼梦,看着就觉得很饱满生活很认真的样子。。。尤其喜欢艾玛刚刚结婚那一段,充满了热情,把生活安排得富有情趣又井井有条,看着都还挺赏心悦目的
还有,艾玛她爹给她写来的信里,说给他外孙女儿种了一棵树什么的,也颇为动人

话说杨小花也太爱爸爸了吧!!!昨天哄她睡觉,她站在小床里,指着大床上一堆衣服要,我就一件件递给她,是爸爸的衣服她就收下,是妈妈的衣服,她就说不要丢出来。。。囧。。。我跑出去和shu说,喂喂喂,杨小花也太爱爸爸了吧!shu立刻回答,可是爸爸爱妈妈呀!!嗯。。。好正确的答案!
话说这个娃娃会唱一种不要不要歌,好可爱的,就是把不要不要不要用一种奇奇怪怪的音调唱出来。。。

再话说。。。我好想和shu去度个假啊。。。。好累。。。全方位的累

岛上书店与密码故事

我居然这么久没有更新了!!!最近有点忙啊话说~~
啦啦啦啦啦啦,加薪了~~~~~当然是因为我工作勤奋能力又强,骄傲的一甩头!

岛上书店真是可读性颇强的小说,纵然里面的小典故小俏皮我绝大多数都没认出来,但是还是觉得看起来很顺畅,就是一本顺畅的言情小说,编的很规矩很圆,前后照应也很周到。清风习习,读一本言情小说还是很愉快的,不过好像也就仅此而已了~~怎么说呢,小时候我很向往那种俩人不约而同的读了同一些书有不约而同的见解这种事,现在好像没有那么追求了,因为其实就算喜欢同一本书,理由都是不一样的,是和整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随着经历越来越多,这种被打动的点就越来越复杂,完全的共鸣变得几乎不可能,是啦是啦,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许我和同桌喜欢男生贾里的理由是一样,等到了快30岁及时如果我还喜欢男生贾里,和四年级的女同学喜欢的原因怎么可能相同?!读书这种事情,还真的蛮孤独的,能读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已经很好,要是能和某个人在某个点上契合就再好没有,要是每一个点上都契合。。。一方面怎么可能,另一方面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我?!大概是过了那个要和女同学手拉手去上厕所非常重视认同感的年纪,我觉得吧,一拍即合也许好,可是彼此能带来新的发现那种“对哦对哦,有道理哦”才更令人愉快吧~~~

话说《密码故事》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是网上买的一个影印版,可真是不错!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是就能看懂的部分也由衷的觉得真的有人好聪明啊!非常长智慧。。。很有意思!B型楔形文字的解密就和侦探小说一样帅呢~
昨天替一个同事去结对的司法所值班,没啥人来,我就坐那看小说,看了一点点《包法利夫人》,竟然很好看,那些铺陈的描述我还蛮喜欢的类,准备继续读下去

杨小花真是爱爸爸,爸爸出差了一天,睡觉的时候就一定要抱着爸爸的衣服呢
杨小花睡觉的时候喜欢把大床上所有的抱枕都搬到她自己床上,然后她就在抱枕中间挤着睡,我其实蛮理解的啦,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非常喜欢在单人沙发上把自己用抱枕围起来,所以每次她指指抱枕我就递给她,但是shu觉得一个人睡觉一个抱枕就好了嘛,要那么多干嘛啦?!就不给,不给呢,她就叫,叫得又大声又烦躁,shu僵持不过也就给了,但是他就会很不开心啊,觉得自己妥协于杨小花的哇哇哇了,有一种。。。被她打败了的感觉。。。所以类,虽然我们最后做了一样的事,但是心里感受会很不一样呢

竟然又生病了

美好的五一假期又在感冒中度过,这次感冒好像蛮邪性的,每天醒过来都是38度多的烧,到现在都快一周了也没好。。。我坏掉了大概。。。鼻涕呼啦呼啦就不谈了,最悲催的是完全没有嗅觉和味觉,以前没有嗅觉两天感冒就彻底好了,现在我都没嗅觉4天了快。。。没嗅觉的人生真是暗淡,吃任何东西都一模一样。。。生活顿时变得无趣起来,胸闷
生病起来就觉得日月无光,果然我外婆说得对,无病无痛赛过仙啊。。。。
为什么身体坏到这个地步,昨晚上觉得似乎是好了,还跳了一套slim in 6,结果今天早晨一量又是38.5。。。之前slim in 6都已经跳到第二部了,这么久不跳结果跳了第一部就觉得灰常累,课件万事万物都是逆水行舟啊,人生真辛苦。。。一定要开始强身健体了!方案还没想好,是20-30分钟心肺功能训练加若干组不同肌肉群的力量呢还是slim in 6加20-30分钟心肺功能训练呢?因为slim in 6是有氧+塑形的,如果前面有心肺功能训练了,不知道会不会slim in 6就不如单纯力量效果好?而且每天都是一样的肌肉群会不会不太好?可是跟着做slim in 6做比较省心,而且这个教练好温柔啊。。。犹豫。。。做一个犹豫国人是很麻烦的事情啊!
前几天在淘宝上买了一些扫描版和影印版的书,小开心,但是还没来得及看,《细说川菜》还是没买到,严重不爽~~~~看了大半本《复兴公园》,是扫描版,效果不是太好,有几页简直看得眼睛都要坏掉了,颇为本世纪初,会想起我高中或者刚进大学的时光,那时候的网络那时候的流行。。。不知道算不算是小资文的一种,但还挺好看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有几篇会觉得似曾相识。。。到目前为止,喜欢《无比厌倦》那篇
杨小花。。。你为什么还不会说话啊!!!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了解的样子,比如居然会生闷气,但就是不说话,我简直怀疑这是你邪恶的掩护了。。。不会说话你就可以随便不讲道理。。。话说昨天晚上抱她的时候,她紧紧搂着我脖子,实在是太太太甜蜜了。。。
我好盼望周末啊!!

怎么办,又想订计划了

也不知道是坐久了还是零食吃多了,或者双管齐下,反正最近肚纸又大了,肉肉从裤子溢出来,所以啊,要开始健身了,一百天计划,每天二十分钟有氧加二十分钟力量,我还特地买了个心率表哦!因为实在不高兴下楼跑步,所以原地跑和健身操相结合,监控心率应该是有必要的吧。。。在去广州以及返回的高铁上看完了阿耐的《最后的狐狸精》,真是不好看啊!虽然我还是吭哧吭哧的看完了,但确实是我看过最难看的阿耐了。。。阿耐的言情完全就是师太的路子,颇有些幼稚。。。而且整个故事乱糟糟的。。。说起来我觉得最成熟的爱情观大概是菠菜吧,但是没有人把两个人的试探磨合陪伴取暖写成言情小说诶,大概这是每个凡人的爱情吧,小说里总想看到点别的?这整本书里我最赞同的大概就是《闪亮的日子》真是一首好听又忧伤的歌啊!“我来唱一首歌,古来的那首歌,你轻轻的唱,我慢慢的和。。。”说起来这首歌的女声究竟是谁唱的啊?我听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阵子太忙太忙,这几天忽然松懈下来,变得好困,每时每刻都好困,好像吸了鸦片一样。。。体力低谷快快过去!好想摊在床上啊!四肢平放摊着。。。
可是想做的事情好多,想健身想学英语想画画想看书,但真的是没时间,有了杨小花,属于自己的时间是从晚上8点开始的,而且早起也做不了事,因为她实在起得很早啊很早,晚上8点么还要做做饭,洗个澡。。。哎呀呀呀
蔷薇花开了,真好看!天气可真舒服,清清朗朗的~

唔,柱顶圣者

1、之前blog的服务器是用的新加坡亚马逊,因为想着是亚洲可能会快一点,但是真的好贵啊!!一个月要15刀,觉得这样不行,虽然不大信任国内的服务器,但是不是没钱么,所以还是决定换一个在国内的服务器,初步选中阿里,真的迁起来才发现麻烦到爆炸啊!!关键是一个呆呆的私人blog居然也要走一个非常繁琐的需要提交身份证的实名备案程序,纵然是shu这么爱党爱国的人都觉得非常恶心。。。后来发现了美国亚马逊比较便宜,9刀一个月,虽然比起国内还是贵一点,但是我们还是立刻就决定迁到美国亚马逊上了。。。唉

2、这一段蛮忙的,而且是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我觉得写出一项项待做,然后一项项划掉,在下班前把桌子(实体+电脑)收拾停当,愉快的关机走人,还真是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赶脚啊!我还蛮喜欢整理证据的类,一大堆东西条条缕缕的理清楚,做一个清晰分明的证据目录,那种愉快感就好像把房间收拾整齐之后泡上一杯茶

3、最近读完的书是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历史书我觉得是知道一点不知道一点看起来最有劲,处处会有融会贯通和那种“哦!原来这样是那样啊”的感觉,但西方的历史我一懂也不懂,就觉得信息量太大,前看后忘记,不过总体来说还蛮好看的类,不知道是不是我脑洞过大,觉得文字有一种微妙的喜感。。。
1)有这样的修道士:他们坐在市中心的一个高墩上,或坐在一根圆柱上,在那里几乎一动也不动地在沉思人类的罪恶中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们所需要的些许食物由他们用一只篮子吊上去。他们就这样坐着 并俯视下面的热闹景象,希望更亲近上帝。人们称他们为柱顶圣者。但是在西方,在意大利,有一个圣徒,一个修道士,他跟佛祖极其相似,在这孤寂的忏悔生活中内心仍得不到安宁。他叫本尼狄克,意指受祝福的人。他认为,光是忏悔并不符合 基督的教义。人们必须不仅自己变得善良,而且也要行善事。可是要行善事,人们就不能坐在一根柱子上,人们必须工作。所以他的格言是:祈祷和工作。话说啊。。。我觉得柱顶圣者这个命名方式也太简单粗暴了。。。老让我想到面包超人。。。囧
2)说路易十四:“这一切全是极精确地安排好了的。最高的荣誉是,可以把衬衫递给国王,这衬衫是事先仔细加暖过的。享有这份荣耀的是国王的兄弟,如他不在,便是一个级别最高者。宫廷侍从拿着一个袖管,一个公爵拿着另一个,国王陛下就这样一下子穿上衬衫。就这样一件一件穿衣,直至国王穿罢衣服站在那里,他身穿彩色丝袜和短丝裤,一件带色的缎子紧身上衣,系一条宽腰带,佩带着剑并穿着刺绣外衣系花边领带,这领带是高级官员、王家领带保管官用一只银盘递给国王的。然后国王就头戴有羽饰的帽子手持棒杖面带微笑、步履轻盈地从他的卧室走进大厅,对每一个人都摆出一副煞费苦心琢磨好的亲切神态,而人们则张口惊视他并谦恭而矫揉造作地宣告,今天他比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还漂亮,比希腊的英雄赫剌克勒斯还强健,噢,就像那上帝的太阳本身,以其光芒维护着一切生命。你看到,这几乎就像对待叫做太阳之子的法老,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古老的埃及人确实相信这一点,而在路易十四这里,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他本人跟其他人一样分明知道,这是一场庄严肃穆、精心排 练和十分好看的游戏而已。
国王做完晨祷后便在接待室里宣布这一天的安排。他确实安排了许多个钟点的行政事务工作,他也每天都遵守这样的安排,因为一切国家事务他都要过问。此外还有许多狩猎、 舞会、大诗人和大演员的戏剧演出,他的宫廷臣仆们欣赏这些戏剧演出,他也总是出席观看。吃每一顿饭也跟起床一样艰辛和隆重,甚至上床睡觉也变成一种错综复杂的、芭蕾舞式的演出。在这方面有极夸张的滑稽动作,譬如每一个人都必须像信徒向祭坛鞠躬那样向国王的床鞠躬,哪怕国王根本就没躺在床上。”虽然这样,但是这个人其实是很有是非观的哦,他虽然享受谗言,但是亦深知谄媚者不可信,所以贡布里希说“他就是这么一个集虚荣、优雅、奢靡、威严、冷酷、轻快和勤奋于一身的奇怪的人。”,我觉得那一段仪式描写的可真有画面感而且好好笑!
3)说俄罗斯:“一位1580年前后时期的俄罗斯君主名叫伊凡雷帝,这 真是名副其实,与他相比,尼禄皇帝还算宽厚着呢。对于欧洲以及在那里发生的事俄罗斯人不甚关心。他们自己内部有足够的纷争,他们得互相杀戮。他们虽然是基督徒,但是他们不受教皇而是受主教或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的大主 教的领导,所以他们与西方关联甚少。”他们得互相杀戮。。。他们还。。。真忙啊他们!

4、昨晚上读完赵元任译的《阿丽思游记》,我读的这个电子版可真是无敌精校啊,简直看的感人,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有校对的注解的体会~~这本书很早很早以前273和我提过,看到“威廉师傅你那么老”那段译文,居然还有印象他当年发给我过。。。话说这本书真是一本乱糟糟半通不通的玩笑书,有劲似乎也蛮有劲的,但是我这种一本正经的人好像又并没有那么能欣赏,但确实这个译本读起来很愉快,深深的觉得赵元任没有接着把《爱丽丝镜中奇遇》一并给翻译了还真是可惜啊!

春日读书

早晨吃了春天最后一个草莓蛋糕,在我终于买到日清面粉,蛋糕体又恢复细腻之后奶油不怎么够了,橙味利口酒也没有了,整体蛋糕木有达到心目中的标准,也罢,明年在做,留下一个小小的希望
今年春天只吃了一次嫩得不行的蚕豆,有点少,但总也还算是吃到了,还是开心一个
这两天忙着添置春装,我已经完全不爱好买东西了,觉得真是又累又花时间,但是不买的话东西不会平白出现,还是要挑挑挑,比比比啊,总算统统搞定,从杨小花的衣服们,到自己的一条正装裙,一条碎花裙,一条打底衫一条小衬衣。。。购物活动结束!耶!

最近还读了一本《永别了,武器》,虽然海明威是很有名气,但是第一次读他,也不是不好,客观上觉得不错,但是主观上没有那么喜欢,不太喜欢凯瑟琳没头没脑的爱上了,更不太喜欢她最后死于难产,但是对于战争厌倦的种种描写还是很喜欢的,就,搞什么搞啊,我不干了。。。

觉得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是《赵元任早年自传》,读着读着笑出来的地方很多
他写他小时候,有些记忆是一个场景,有些是一个片段,有些是一种感觉,关于一种感觉,赵元任说“还有一种——我也不能管他叫一景或是一幕,也不能算常干或是常见的事情,是一种常有的一种滋味。可是滋味是尝的,很难说的,不知道我说得明白说不明白。我想要说的是一种平常过日子的滋味,就是在平常日子里头的一个日子,没什么事情要着急的,也没什么专门要指望的事情,觉得也不是怎么高兴,也并不不高兴,大半儿觉着自己人还挺舒服的,可是又觉着像有一点儿没落儿似的。时候儿多半儿在一个不冷不热的一个下半天,并且是晴天,很少在上半天,从来不在晚上。这种“平常”日子的滋味虽然常常儿有过,可是有几回我自己当时觉出来我是有这个平常日子的滋味了。”看到这里时候,我真想隔着书和他握握手,对!这个感觉我也有过。赵元任第一次感受到是他大约七八岁的时候,而与我则是初中,正是一个下半天,暮春初夏时候,下午早早到了学校,很慢很慢的走在椰子树下的操场边,脑子里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想。。。

他说“念古文有念古文的调儿。可是照我们家的念法《诗经》不算是诗,是像四书那么念,是一种直不拢统的腔调,五经里头左传又是像古文那么念的,腔调拉得又婉转一点儿。我还记得我父亲第一次给我上《左传》,教我念: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我听了起头怪不好意思那么样儿哼哼儿,还哭了一个呐。”原文里还标了音调,真的很好笑啊!!

看他的自传,觉得古人(虽然他也不算是很古的人)和今人都是一样的,古往今来的人都在为这些事情烦恼,大家都一点也不孤独,比如说他看了本名人传记,就开始下决心要做个完人“查阅这三个月我在北京写的日记,我发觉在这段期间我戒除了一切恶习,决心作一个完人。我停止吸烟、饮酒和各式的自我放纵。”,每次自娱自乐过这位就觉得很内疚,很负罪,他说“不过关于我的每天计划,我仍然觉得那些时日我的日记极为内向:“试图作好”,“一天虚度过去”(几次这样写),“难以名状的一天”等等。”有时又会觉得“从现在起,我要进入生活新页”

因为门牙被磕掉了,所以一直被小朋友嘲笑,在装了义齿之后他说“牙齿镶好之后,经过一段短时间才完全适应,我觉得我是一个勇敢的新人,完全具有面对世界的信心。”

他对某个订了婚的女同学有过一些不很深的感情,他说“每当我去 剑桥,必去看她,并和她一起到纽约游玩。我写长信给她,在若干日记上以第二人称称呼她,在几天乐趣之后回到绮色佳,我便觉得某种勇气不时袭上心头。”,话说啊,我还蛮喜欢这个说法的,某种勇气不时袭上心头。。。

赵元任和一个从未谋面的姑娘订过婚,后来又退了婚,他说“回到北京,我以自由之身去看我的女友。几乎经过二十年后,我第一次可以说:“我是自己的了。”(她以前也那么说过。)现在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作我们喜欢作的事了,我们觉得该作的事太多了。”,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新编的小剧场昆剧《伤逝》,我坐在第一排,看着梳着斜辫子的沈昳丽拉着穿着灰色长衫的黎安,快乐的转圈圈用韵白说着“我是我自己的,我是我自己的”。。。竟然也过去十年不止了,那场小剧场演出实在印象深刻,演员就站在面前做戏,看黎安拎着箱子一席长衫从边上上场的时候,颇觉得深情款款。。。又话说啊,最近觉得自己记性实在太好,明明是和人家的共同经历居然只有我一个人记得细节,还真是。。。寂寞啊寂寞

聪明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了一篇文章,说令狐冲到底还是喜欢岳灵珊的。并没有真的喜欢上任盈盈。然后我就跑去问陆兔兔,你说你说令狐冲到底喜欢任盈盈嘛?她说至少没那么喜欢吧。我想想,好像是哦,于是觉得立刻没劲了很多,因为这样的话《笑傲江湖》就变成了曾经沧海的俗套言情文了也。但是昨天又看了一篇文章,对,还是知乎,认为令狐冲是真心喜欢任盈盈的,任盈盈是他心里最珍贵的部分,虽然他的初恋毫无疑问是岳灵珊,还附加了各种原文分析。作为一个当初读金庸不大仔细的人,一边看这文章一边觉得对哦对哦,好像是哦,他是喜欢任盈盈的。然后就很高兴。因为女主角里我蛮喜欢任盈盈的,希望她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跑去和shu讨论,问他你最喜欢金庸里哪些女性角色?他说喜欢郭襄、任盈盈和赵敏。深得我心。我说我也是。而且不大喜欢黄蓉、小龙女和王语嫣,他说对的。至于原因,我们异口同声的说,聪明!话说我喜欢这些女性角色不仅因为她们聪明而且深知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且很努力的争取。所以啊,我不喜欢苏枕书小说里的一切女主角。。。对待万事万物都总是一副淡淡的可有可无的纸片人样子,很讨厌啊~~按说黄蓉也是聪明的,但是她那一款聪明我就不太喜欢,就是一款怎么说呢,比较市井气的机灵而已吧。我喜欢那种成绩很好的聪明,典型如赫敏。而且从小到大,我喜欢过的男生都是成绩很好的那种,篮球打得很好很帅的男生们从来不是我会非常心动的类型。。。囧
说起赫敏,我觉得艾玛同学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以及啊,我不怎么喜欢戴安娜,因为我记得她说自己数学很差啊,虽然她是长得美,但忍不住先入为主的觉得她就是比较笨的那种美,而凯特看着就好多了。。。
这么执着于聪明这件事。。。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我太笨吧?缺啥想啥。。。哎

春节

这个春节过得。。。十分惨淡
先是杨小花生病,然后是shu,我也在将病未病的边缘,唉
生病的娃十分难搞,娃暴躁又不可捉摸,生病的人搞娃十分累,本来就疲惫还要对付嗷嗷叫的娃

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读完了小说《剧院风情》,看了一部纪录片《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蛮好看的。
《剧院风情》很毛姆,我觉得茱莉亚的最大遗憾并不是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而是没有一个人能跟得上她的脚本,没有人能和她棋逢对手的演一场心目中的爱情,可真是寂寞又遗憾呢。茱莉亚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另一个自己俯身看着,有时赞赏有时摇摇头,觉得满可以演得更好,这种描写真的很赞也,也许人人皆有这样的时刻,只不过茱莉亚是极致。话说啊,毛姆借着茱莉亚的口说“一个人摆脱了情欲的羁绊,便有自信自尊之感”,可真是刻薄又正确啊!
《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很好看,战争毫无疑问是残酷的,最可怕的是每一个人都好像变成一个数字,生死都好像只是概念。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家人朋友。。。犹太人真是相当惨啊,波兰人也很惨,而德国人,普通的德国人,我想他们都是最最普通的人,说不定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邻居,说不定是出门看红绿灯不随便乱丢垃圾的好市民就可以忽然变成杀戮手无寸铁犹太人的侩子手,实在是恐怖且值得警惕。人类在折磨同类这件事上实在用了太多宝贵的智慧了。。。话说啊,快看完的时候我忽然想,虽然同时战胜国法国好像作用很有限么,这片子到底是谁拍的呢?然后一查,就是法国人自己。。。我觉得还挺了不起的。。。囧
话说看好这部片子之后,在查一些资料的时候特别向往的想如果英文足够好就好了,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了,英格丽徐还是要努力学起来的,嗯!

春节期间最闪亮的事情是和熊猫君唱了歌吃了饭喝了咖啡,初一约好初五见,从初一我就开始期盼类,实在太久太久没有见过朋友了,非常想念和朋友相处的赶脚。不是亲戚不是同事,是和朋友见见面讲讲话。约好早上八点半见面,以为已经是很早了,结果我们都过于期待和积极,八点二十不到就碰头了。去上海歌城,才发现原来24小时营业的地方变成早上9点才开门,真是。。。衰落了呀。。。也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都玩点什么?我们歌唱唱得比大学的时候还烂,万事万物都是逆水行舟么?!
坐着聊天好开心,说到大学时期的熊猫君喜欢过的某男生,我居然记得许许多多细节,甚至一条短信的具体措辞。。。而这个男生我其实一面也没见过,有些细节熊猫君都不怎么记得了。。。我记性还真是好啊我!由此我想到的是,有些事情有人些不记得,并不是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不重要感触不深,而是。。。单纯记性差。。。就好像,我妈以为记不住人脸绝对是不够重视不用心,她根本不知道有些人(对,说的就是我)其实真是脸盲。。。这都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想法哇!
以及,好想继续见朋友,啊!有没有人要来约我见面的?

明天要上班了,非常非常头大,因为所里人员变动,一个做很多很烦的事情的小姑娘走了,在新人来之前,她的事情我需要暂时处理。真是万分不想搞那些事情啊!新人啊,你快点来啊

粗糙及其他

话说有的人写(或者说网上直接下下来的)的文件吧,质量未免也太差了,这么差的质量居然就交给律师还审查修订,不丢人啊?!我说的某公司交给我们审的风险投资的协议,也不知道是这个公司写的还是PE写的,不管是谁,也对这2千万太不上心了吧。。。各种行间距不一致我就不说了,居然还有一条说“乙方和丙方承担连带责任”,问题是这份合同从前到后完完整整除了这个地方,再也没别的地方提到过丙方,谁知道丙方是指谁啊?!!
结果我和amber说,她立刻和我说了一个比这个还要囧很多的故事,他们学校中期考核下下来的表格抬头赫然是复旦大学。。。为什么大家的活儿做的都这么粗糙啊??

公司里有一个小姑娘,我个人是觉得她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都缺缺,后来偶然间知道这姑娘下班时间是参与字幕组的哦,夜以继日的做字幕哦,她着迷的电视剧是泰剧!!虽然不是直接做泰语翻译,但也是看着原文对一遍人家翻成英文的泰剧自己译成中文啥的。。。真是看不出来。。。

终于看完《图灵传》了,还挺好看的,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还是能感觉的图灵的厉害之处,这个世界上吧,怎么就是有这么聪明的人啦?!以及,我觉得聪明人的超能力都是迅速的看到问题的本质,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并且找到捷径。话说啊,这个作者对于感情神马的也太克制笔墨了,还有些地方十分隐晦,我猜都猜了半天。。。传记也!!感情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啊!!以及啊,我觉得最后那里纽曼等等,对他的包容和爱护真的很温暖呐。。。话说,他决定不和琼订婚,对那一句“艾伦决定要烧掉这座桥。这是一个既难过又艰难的决定”印象很深。。。哦哦,还有,公学很色情!!经常打小男生PP!!图灵打人家PP的时候肯定很暗爽~~~想到《唐顿庄园》里,贝茨和老爷隐隐晦晦说起托马斯是GAY,结果老爷表示,哎呀,这种事情我懂的呀,我毕竟也是读过公学的人呀。。。嗯。。。我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俩人带娃自给自足真是累S了,只好周六外食一次缓一缓,已经连续吃了4周烤鱼了,坚信那家烤鱼店放了罂粟!嗯!话说啊,我算是知道了,每周外食,还要买昂贵的抹茶,好的淡奶油,肯定买不起房子呀,房子都被吃掉了。。。啊呜啊呜。。。为什么这篇日志怎么昂扬类,因为有个小学妹准备送我一份新年礼物,我毫不犹豫的告诉她我想要小奥汀的指甲油,很快我就能有随便撕的水性指甲油了!愉快的转圈圈~~~~

诗意的世界

从来都对那些丰富的人很有好感,比如说科学家同时爱吹笛子,比如说农民伯伯爱解数学题,比如说音乐家爱做饭,比如说在职场叱咤风云的专业人士在家是个超级温柔的爸爸/妈妈,一个人有个周围的人(同事/同学)的不知道的世界,那种感觉很迷人,非要说的文艺一点就是这些人我觉得符合王小波书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都是有诗意的世界的人们呐!
记得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去上海昆曲社,冷嗖嗖的天,坐在很旧的排练厅里,被磨得光溜溜的木桌子上放着热水瓶和曲谱以及笛子,听大家唱曲,看水汽慢慢把窗户染白,忽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觉得有一个俯视的视角在看着自己,咦,天天做题目背英文呆高中生也有另一个世界什么的。。。我觉得大部分精神生活的时候都会有两种美好的感觉混合在一起,精神生活本身带来的美妙和我对于有精神生活的自己很满意,虽然后者有点变态有点自恋,但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啊!顺便,人类生活里大部分怨气都其实是对自己不满意吧?

自从杨小花最近睡眠稍好,终于又可以临睡前在床上看几页书了,以前完全不敢开灯的说。。。冬天靠在床上看书简直是人生一大幸福。。。这几天看完的书是《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很好看的一本书,语言条理清晰,还蛮可爱的,又不过分,书的前半段比较哲学,后半段比较随意,觉得后面比较容易看
关于进化论
一直隐隐觉得进化论哪里不太对头,除了我根本不相信有一些鱼变成了鸟,有一些鱼变成了人,还有一些鱼他就永远是鱼(这个问题还无解),还总觉得进化论会导致一种说不清楚的纳粹感,这本书倒是颇答疑解惑了一下
书里说:“人类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在进化论规律下随机突变出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们的课本上,常常在进化论的图示中把人类画在进化的顶端,就好像人类比一切动物都高级,进化论就是朝着进化出高等智慧的方向前进一样。但我们前面说过,进化论没有所谓“从低级进化到高级”的趋势。从进化的时间表上来说,人类并不是最后进化出的物种,瞧不出比其他动物优越在哪来。实际上,“进化论”这个词不太准确。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演化论”。进化论的意思仅仅是,基因中那些适合环境的部分被保留下来了,不适合的部分被淘汰了。这中间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有些人会觉得从单细胞生物进化为人类,是从“低级”生物“进化”到“高级”生物的过程,人类比单细胞生物更“高级”。然而虽然人类的机体构造比单细胞生物更复杂,人类的智慧比单细胞生物更高,但这并不一定就是进化的方向。比如说,假如“高级生物”指的是更复杂的生物体的话,假如进化论是“从低级进化到高级”的话,那么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为什么今天还会有细菌,有昆虫呢?事实上,为了生存,有很多生物的构造从复杂演化为简单。正因为有些人误以为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因此产生了一系列误解进化论的结论。生物的进化是有“意志”的吗?前面说,从个体上看,基因进化完全是无序的、随机的,生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进化到什么方向。但是从宏观上,从数十代生命这个高度来看,基因又好像是有意识的,似乎是基因在努力延续自己,不断把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更有适应能力。后者完全是一种错觉,但是我们在宏观上讨论进化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并不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当然我们时刻不要忘了,这意志其实并不存在。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我们为何成为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在一起。这些观点的逻辑是,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经过生存斗争而来的,那么人类就应该把这种斗争精神延续下去,继续通过竞争来筛选基因。但是,为什么呢?进化论仅仅阐述了一套基因变化的规律,这中间并没有任何道德含义。而且正是进化论把神创说从生物界赶走,这才把生物学中的道德元素降到最低的程度。在整个进化论学说中,有任何的观点能说明,进化论是道德的吗?是高尚的吗?是人类不可更改的吗?
看到这些觉得脑子叮的一响,进化是随机而无方向的,立刻想到人类社会,之前总是看到一些人要为自己的境遇负责一类的鸡汤文,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因为自身的努力对于个人肯定是提升的,具体某个人的努力和这个人的境遇大概是成正比的,但是我觉得放在群体里就不成立,出身是随机的,运气是随机的,甚至努力的方向(学了历史和学了IT同样的努力程度大概收入也是不同的吧)也是随机的,所以一个只有3分境遇的人未必比那些有8分境遇的人努力程度差
小朋友和古人哲学家总是愿意相信因果律,因为实在太省事太让人安心了,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相信随机这件事比想象中厉害,话说啊,好像科学发展到了量子这一步就发现了科学界也并不是都有因果可预测类。。。

关于科学
书里说“科学也只是一个用来描述世界的工具。科学家们并没有一本“科学真理审批手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序来决定哪个理论更正确。我觉得,科学家更像是一起去市场采购的大妈,望着小贩摊位上各类假说叽叽喳喳,挑挑这个够不够精确,看看那个够不够简洁,最后七嘴八舌商量出一个大伙最接受的理论来。当然也有谈不拢的时候,这时候科学家们就各说各话了,都说自己相信的那个理论最好。直到科学界出现了新的证据,大伙就接着挑,接着吵。虽然我们不能把科学当做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但是我们仍旧有其他标准可以用。第一是经验主义,第二是实用主义。换句话说,假如一个巫师认为自己的巫术比科学更好,那么就要举出一些可以被检验的例子来。比如巫师手一比划就能点出火苗,这是用科学解释不了的。你要能当众反复点出火苗,科学就必须低下头,承认你比科学更厉害,科学理论必须修改。但要注意,这种巫术还得有一定的实用性。你不能说你做了一百次实验,只有两次成功了。然后你每次都能给自己找到理由:天气不好啊,自己状态不好啊,周围有邪恶的气场在干扰啊。你可以辩解说,我给自己找的这些理由都符合我自己的理论,科学你根据什么说我找的这些理由没根据?根据就在于实用主义。就算你这些理由都成立,我们也不会认真对待你这个成果。因为你点火不是召之即来的,完全不实用嘛!我要说的就是,当主观哲学(比如中国古典哲学)涉及到可以经验的领域,也就是科学管辖的领域里的时候,我们要格外的小心。首先,这里不存在什么主观真理,五行八卦和万有引力不过是不同理论各自描述世界的工具而已,怎么描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经得起经验的检验。在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撞中,几乎在所有客观经验可以检验的领域里,中国古代文化都处于劣势。”
觉得很对啊!是的,也许你可以说现代这套生活这套制度都是西方科学制造的结果,所以呢,那个神马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也是他们的标准,我们可以从根儿上就不认同这套标准,没必要用这套标准来评价我们古典文化不高级,但是我确实觉得这套标准很好用也,也很能说服我,真觉得我们五千年好像产生的好东西也太太太少了吧?

关于信仰
书里说“假如我是一个无神论者,那么在生前必然要因为死后将迎来无尽的空虚而感到恐惧,在遇到痛苦折磨的时候,也没有神灵作为我的精神支柱。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从宗教之外的地方找到解决这些痛苦的方法。但是在死后呢,假如我的无神论是对的,死后没有不灭的灵魂,那么我迎来的是无尽的空虚,什么都感觉不到。假如我是错的,真的有神灵存在呢?那么很大的可能,我们会作为无神论者受到惩罚。换一种可能,假如我信仰了某个宗教,那么我这一生就可以过得特别平静安乐,不惧怕任何伤痛,临死的时候还相信死后会有更美好的世界。等到真的死亡以后呢,最好的情况是我信奉的那个宗教真的存在,那么我就得到了极大的报偿。假如世界是唯物的,没有神灵呢,那么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但是我生前过得幸福,死后也不会对信仰的破灭感到失望。而最坏的结局,那就是死后发现确实有神灵,但却和我信仰的神灵不同,那么也可能遭到惩罚,但总比无神论者遭到惩罚的概率要小。这样看来,从功利的角度讲,信仰宗教真是一件很棒的事。但我们一直没说到关键的地方。关键是,你得真诚地信仰呀。”
噗嗤。。。前面完全就是我的心路历程啊,看到最后一句笑出来呀么笑出来

其他
后半段书里有说具体如何思考部分,“我们可以找一些自己平时特别喜好,但是从理性上又认为没什么益处的物质享乐,尝试克制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不许吃肉。在克制期间,我们要做的,是不断观察自己的心理反应,观察禁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比如,是不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禁欲这件事变得麻木了?比如,是不是当我们对粗茶淡饭难以下咽的时候,只要凭着理性命令自己吞咽,这一关就很容易克服了?比如,当我们遇到肉体痛苦的时候,是不是需要什么精神力量的支持?比如,禁欲的痛苦是不是比想象的少?如果你因此觉得禁欲不难,那么你就摆脱掉了部分物质的束缚,未来会更加轻松;如果你觉得禁欲难以做到,那么物质不重要就是一句空话,不能当做思考的前提。”
看得我简直都想试试一个月不吃巧克力了。。。但是吧,又觉得,即使不去试我都会得出最后一句话的结论。。。唉。。。哦,对了,还有一个困惑,经过试验,发觉今天不吃巧克力好像比就现在吃一块巧克力更容易做到一点,究竟是为什么啦?!

话说今天看微博,有个人提到恩德的小说,想到毛毛里那朵时间之花(描绘得真有一种令人屏息静气的美啊!),想到巴斯蒂安沉浸在书里,想到潘趣酒里晶莹的音符,忽然好想读小说!!又,我看的那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里那个女王名字是“童贞女王”,也不知道是“童女王”另一个版本是“天真女王”,喂喂喂,那个女王到底叫什么?以及,不管是童女王还是童贞女王这个名字都太怪异了的吧?又以及,这本书我读得没有《毛毛》印象深,因为太瑰丽复杂了。。。要不要改天找来重新读一读呢?让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