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与氛围

我觉得有一些发音就是自带氛围的,中文非常容易理解,比如两个后鼻音连缀,就会觉得重会觉得很厚,比如说铿锵,更正,光芒,尤其韵母是ang,就更重,如果是ing就会好一点,比如说平静,感觉就薄一点
有一些音如果是声母是s,会觉得发音在舌尖,会显得细碎,京剧里面分尖团字,就是把一些字变为尖字,比如说些许的些,会读作sie,会变成s开头的读音,如果是些(xie),就会平一点,sie就会觉得更亮

各个语言应该都有这个特点,比如英文也有一些发音比较爆破,就显得比较干脆,比如cut,kick,有些元音比较长或者有鼻音,就显得比较悠长,比如alone,feel,有些词听起来就很小声,比如说whisper,有些词听起来就很大声,比如loud,不单是词意,而是口腔打开的大小就会听起来不一样

我最近的发现是,有些词的发音我觉得很好听,就跑去和AI聊了一下,AI分析出来的发音氛围和我自己的感觉还蛮接近的,比如我喜欢shadow的发音,就是朦胧的,柔和的,有余韵的,逐渐消失的感觉。以及,说不定相当一部分sh开头的词都会有一种柔和的感觉,还比如shelter
我还喜欢freedom的发音,感觉较为开阔,稳定,但又不是这么斩钉截铁,不是很硬

单一的词已经很复杂,连缀成句子就更复杂,其实蛮好玩的呢

我记得拉威尔的名曲,我们中文翻译为《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据说是他看到卢浮宫幼年公主肖像,随手写下一段慢速的钢琴小品。但需要个名字,于是把几个自己“纯粹喜欢其读音”的法语词拼在一起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我也不懂这几个词读起来是不是很美,但是!我觉得我能理解这个故事。。。因为有些句子就是发音能带来氛围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